成语典故

时间:2022-07-27 10:00:40 成语 我要投稿

成语典故大全

成语典故大全1

  典源出处

  《宋书·武帝纪》:“ (桓) 玄自闻军起,忧惧无复为计。或曰:‘刘裕等众力甚弱,岂办之有成,陛下何虑之甚。’玄曰:‘刘裕足为一世之雄; 刘毅家无担石之储,摴蒲 (chupu) 一掷百万; 何无忌,刘牢之甥,酷似其舅。共举大事,何谓无成?”又 《晋书·刘毅传》:“后于东府聚樗蒲大掷,一判应至数百万。余人并黑犊以还,唯刘裕及毅在后。‘毅次掷得雉,大喜,褰(qiin) 衣绕床,叫谓同坐曰:‘非不能卢,不事此耳。’裕恶之,因挪五木久之,曰:“老兄试为卿答。’既而四子俱黑,其一子转跃未定,裕厉声喝之,即成卢焉。”

  释义用法

  摴蒲,是古代的一种博戏,有五子,掷出的花色分枭、卢、雉、犊、白,几种得采等级。晋末刘毅和刘裕与众人掷摴蒲为戏,一盘胜负达百万钱。众人都掷了犊,轮到刘毅时掷出雉,高兴得他撩衣绕床大叫,刘裕最后一掷,大喝一声,五子成卢。后以此典形容人豪放狂纵。

  用典形式

  【刘毅掷】 宋·陆游:“万事不禁刘毅掷,诸人谁著祖生鞭?”

  【呼卢胜】宋·刘筠:“笑逐呼卢胜,歌随解佩狂。”

  【一掷成卢】 宋·陆游:“再见封侯未为快,一掷成卢安用再?”

  【百万呼卢】 宋·张元干:“少年百万呼卢,拥越女吴姬共掷。” 宋·陆游:“百万呼卢事已空,新寒拥褐一衰翁。”

  【绕床呼卢】 清·黄景仁: 绕床懒使呼卢兴,哄座惭无射覆才。”

  【掷卢使气】 唐·刘禹锡:“掷卢夸使气,刻烛斗成篇。”

  【摴蒲百万】 清·王士禛:“摴蒲百万皆人豪,龙行虎步非凡理。”

  【五木尽作卢】 宋·陆游:“双瞳遇醉犹如电,五木随呼尽作卢。”

  【掌下不成卢】唐·刘禹锡:“振臂犹堪呼一掷,争知掌下不成卢?”

成语典故大全2

  典源出处《后汉书 ·马援列传》注引 《广州记》 曰:“援到交址,立铜柱,为汉之极界也。”《水经注 ·温水注》引 《林邑记》:“建武十九年,马援树两铜柱于象林南界,与两屠国分汉之南疆也。”

  释义用法汉伏波将军马援远征交址,在边界上树立铜柱,标志汉与外国的疆界。后用此典表示建立功业。

  用典形式

  【马柱】 清 ·丘逢甲:“只见螺舟来海外,未容马柱表交南。”

  【汉柱】 宋·范成大:“摩挲汉柱怆分襟,邂逅吴船喜盍簪。”

  【铜柱】 唐 ·杜牧:“莫教铜柱北,空说马将军。”金 ·元好问:“谕蜀相如今老矣,不妨铜柱有新名。”

  【马援柱】 明 ·李梦阳:“君不见马援柱孔明碑,剥落黄蒿里。”

  【汉将柱】 明 ·陈子龙:“应题汉将柱,独上武王台。”

  【云深铜柱】 宋·范成大:“云深铜柱边声乐,月冷珠池海面平。”

  【马援铜柱】 明 ·李梦阳:“马援留铜柱,王褒祀碧鸡。”

  【伏波铜柱】 清·程可则:“伏波铜柱邈千岁,壮哉尔与同英声。”

  【铜柱伏波】 明 ·沈明臣:“再睹楼船横海出,更标铜柱伏波名。”

  【铜柱勋高】 唐·刘禹锡:“玉环庆远瞻台座,铜柱勋高压海门。”

  【铁柱成千古】 清·黄景仁:“谁标铁柱成千古,却笑金焦属下流。”

成语典故大全3

  1 概括螳螂捕蝉的故事

  园中有一棵榆树,树上有一只知了。知了鼓动翅膀悲切地鸣叫着,准备吮吸些清凉的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正在它的背后。

  螳螂伸出两只像砍刀一样的前臂,打算把知了逮住吃掉。它正要捉知了的时候,却不知道黄雀就在它的后面。

  黄雀伸长脖子,想啄死螳螂吃掉它。它正想啄食螳螂时,却不知道榆树下面有个拿着弹弓的小孩,把皮筋拉得长长的,正在瞄准它。

  孩子一心想射杀黄雀时,却不知道前面有个深坑,后面还有个树桩子。

  2 螳螂捕蝉的.故事寓意

  螳螂捕蝉的故事告诉我们只顾眼前的利益,而不顾身后的安危早晚就会吃大亏。表示的是一群目光短浅,不顾长远利益着想的人。在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时都要居安思危,设身处地为自己着想。小朋友不要只顾好玩,就忘了回家老师布置的作业啦,在做一件事前一定要先思考。

成语典故大全4

  【成语】争先恐后

  【拼音】zhēng xiān kǒng hou

  【解释】争:争着;先:前面;恐:唯恐;后:后面。比喻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出自】明;屠勋《屠康僖公集;重建陡门桥记》:匪公帑而乐施者争先恐后。

  【近义词】你追我赶、虎跃龙腾、跃跃欲试、不甘人后、争胜好强、一马当先、力争上游

  【反义词】畏缩不前、缓不济急、蜗行牛步、姗姗来迟、慢条斯理

  【典故】春秋时代,赵襄子向王子期学习驾车。学了不久,与王子期比赛。他同王子期换了三次马却每次都落在了王子期的后面。赵襄王责备王子期,说:你教我驾车,为什么不将真本领教给我呢?王子期说:驾车的'技术,我已经都教给你了,只是你运用上有毛病。驾车最重要的是,协调好你的马和车,才能跑得快、跑得远。你在比赛中,只要落后就想着超过我;一旦超过就怕我赶上你。其实,在比赛中,有时会在前,有时会落后,都是很自然的;可是,不论领先还是落后,你的心思都在我身上,你又怎么可能去协调好车和马呢?这就是你落后的原因。

成语典故大全5

  “困兽犹斗”这则成语的困兽是被围困的野兽;犹是还。比喻在绝境中的失败者还要挣扎抵抗。

  这个成语来源于《左传。宣公十二年》,困兽犹斗,况国相乎?

  春秋时,晋国发兵去救援被楚攻打的郑国,可是晚到了一步,郑国已投降了楚军。这时晋军主帅荀林父主张退兵,可副帅反对,最后由于意见不一致,晋军被楚军打得大败。

  晋景公得到这一消息,很是气愤。晋军将领回国后,晋景公立即叫人把败军将领带上殿来,大声斥责,追究责任。那些将领见国君大发雷霆,跪在一旁,不敢吱声,过了一会,荀林父想到自己是主帅,这次大败应负有责任,就跪前一步说:“末将罪该万死,现请求一死。”

  景公盛怒之下,拂袖示意卫兵来捆绑荀林父。这时,大夫士贞子上前阻止,不慌不忙地对景公说:“三十多年前,先君文公在对楚的`城濮之战中大获全胜,晋国举国欢腾,但文公面无喜色,左右感到很奇怪,就问文公:‘既然击败了强敌,为何反而愁闷?’文公说:‘这次战斗,由于我们采取了正确的战略原则,击破了楚军的左、右翼,中军主帅子玉就完全陷入被动,无法挽回败局,只得收兵。但楚军虽败,主帅子玉尚在,哪里可以松口气啊!困兽犹斗,更何况子玉是一国的宰相呢?我们又有什么可高兴的,他是要来报仇的!’直到后来楚王杀了子玉,文公才喜形于色。楚王杀子玉,是帮了我们晋国的忙。如果说楚国被先王打败是一次失败,那么,杀掉子玉是再次失败。现在您要杀掉林荀父……”

  景公听了士贞子的话,恍然大悟,笑着说:“大夫别说了,我懂了,我杀了荀林父,岂不是帮了楚国的忙?这样,我们不是也将一败再败了吗?”

  于是,景公当场就赦免了荀林父等将帅。

成语典故大全6

  且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

  释义华,花,开花。实,果实。光开花不结果实。比喻外表好看,而没有实际内容。也指表面上很有学问,实际腹中空空的人。

  故事:春秋时,晋国大夫阳处父出使到魏国去,回来路过宁邑,住在一家客店里。店主姓赢,看见阳处父相貌堂堂,举止不凡,十分钦佩,悄悄对妻子说:我早想投奔一位品德高尚的人,可是多少年来,随时留心,都没找到一个合意的'。今天我看阳处父这个人不错,我决心跟他去了。店主得到阳处父的同意,离别妻子,跟着他走了。一路上,阳处父同店主东拉西扯,不知谈些什么。店主一边走,一边听。刚刚走出宁邑县境,店主改变了主意,和阳处父分手了。店主的妻子见丈夫突然折回,心中不明,问道。你好不容易遇到这么个人,怎么不服他去呢?你不是决心很大吗?家里的事你尽管放心好了。我看到他长得一表人才,以为他可以信赖,谁知听了他的言论却感到非常讨厌。我怕跟他一去,没有得到教育,反倒遭受祸害,所以打消了原来的主意。店主说。这阳处父,在店主的心目中,就是个华而不实的人。所以,店主毅然地离开了他。

成语典故大全7

  谬: 错误,荒谬。原谓世事太过荒谬离奇,料想不到。语出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务一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而事乃有大谬不然者夫!”

  司马迁生于汉武帝时代,祖祖辈辈都是史官。司马迁继承父业,为太史令,主管史书编撰工作。

  当时,大将李陵征讨匈奴,以少战多,寡不敌众,被俘而降。为此,汉武帝非常恼火,抄了李陵的家并灭其三族。司马迁认为李陵并不是真心投降,不过是为情势所迫;司马迁还以李陵过去有战功为由替他进行辩解。这下惹火了汉武帝,将司马迁关进监狱,施以腐刑。司马迁忍辱受刑,形体精神受到摧残,心中无比愤恨。他在给友人任安(字少卿)的`信中说:“蒙恩受重用,本想鞠躬尽瘁报答知遇之恩,但万万没料到,由于过分忠诚,反而受到了羞辱和摧残。天下事真是太荒谬、太离奇了,大大出乎人的意料之外。”

  现“大谬不然”多指大错特错,与实际完全不符合。

成语典故大全8

  成语名称:一曝十寒

  成语拼音:yī pù shí hán

  成语用法:作主语、定语、宾语;指没有恒心。

  实用性: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成语结构:联合式

  成语年代:古代

  成语解释: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懒散,没有恒心。

  成语来源: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上》:“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成语造句:叶圣陶《英文教授》:“这只是‘一曝十寒’的办法罢了,对于理解的工夫完全抛荒。”

  一曝十寒的成语故事

  战国时代,百家争鸣,游说之风,十分盛行。一般游说之士,不但有高深的学问、丰富的知识,尤其是以有深刻生动的比喻,来讽劝执政者,最为凸出。孟子也是当时的一个著名辩士,在“孟子”的“告子”上篇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孟子对齐王的昏庸,作事没有坚持性、轻信奸佞谗言很不满,便不客气的对他说:“王也太不明智了,天下虽有生命力很强的生物,可是你把它在阳光下晒一天,却放在阴寒的地方冻它十天,它那里还活着成吗?我跟王在一起的时间是很短的,王即使有了一点从善的决心,可是我一离开他,那些奸臣又来哄骗他,他又会听信他们的话,叫我怎么办呢?”,按着,他使打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下棋看起来是件小事,但假使你不专心致志,也同样学不好,下不赢,奕秋是全国最善下棋的能手,他教了两个徒弟,其中一个专心致志,处处听奕秋的指导;另一个却老是认为有大天鹅飞来,准备用箭射鹅。两个徒弟是一个师傅教的,一起学的,然而后者的成绩却差得很远。这不是他们的智力有什么区别,而是专心的程度不一样啊;”,补充说明:这是一个很有教学意义的故事,我们要学习一样东西、做好一件事情,是非专心致志、下苦功夫不可的.。若是今天做一些,把它丢下了,隔天十天再去做,那么事情怎样做得好呢?求学、做事的能否成功,这也是个决定因素之一,故后来的人便将孟子所说的“一日暴之,十日寒之”精简成“一暴十寒”一句成语,用来比喻修学、做事没有恒心,作辍无常的一种说法。用来比喻人在学习上抓的不紧,不能坚持,也就不能取得成绩。例如一个人,对于求学很是随便,学习的时间少,荒废的时间多,我们便说:他这种一曝十寒的作法,那里能学到什么东西呢?

  一字开头的成语

  一人得道 一去不复 一年被蛇 一年被蛇 一马不跨 一客不烦 一身是胆 一暴十寒 一丝不苟 一意孤行

  包含有一字的成语

  不以一眚 二者必居 分一杯羹 千夫诺诺 千羊之皮 一饭三遗 一文钱逼 一言为重 一言兴邦 一沐三捉

成语典故大全9

  不逞: 欲望未得到满足。原指政治上失意而为非作歹的人。源自《左传·襄公十年》:“故五族聚群不逞之人,因公子之徒以作乱。”

  公元前565年,郑国的相国子驷派人杀了郑僖公,另立僖公5岁的儿子简公为君。这样,他就操纵了郑国的国政。有不少贵族的公子就联合反对子驷,准备发动政变。子驷知道了,便“先下手为强”,杀了子狐、子熙、子侯、子丁等公子。子狐的两个儿子吓得逃往卫国,其余的反对派也就不敢轻举妄动了。

  子驷对尉止也有很深的成见,因此,在晋国率领诸侯之师(诸侯各国的联军)攻伐郑国,郑国出兵抵御于牛首(在当时郑国境内,今河南开封市陈留镇西南)的战役中,子驷故意减少尉止部队的兵车数量,尉止俘获的俘虏,子驷又不算数、不计功。

  子驷在划定田边地界的`时候,还占了司氏、堵氏、侯氏、子师氏等几家的一些地。于是,尉、司、堵、侯、子师五家贵族纠合了一批不得志的人,以公子们被害为由,发动了政变。尉止、司臣、侯晋、堵女父、子师仆带领众人,攻入宫中,杀了子驷,把郑简公劫走,局势极度紧张。后来子产和子蟜发兵,杀了尉止和子师仆,侯晋、堵女父和司臣逃到国外去了,乱事才告平定。

  “不逞之徒”后用来称那些心怀不满而为非作歹、捣乱闹事的不法分子。

成语典故大全10

  百发百中

  【成语】:百发百中

  【拼音】:bǎifābǎizhòng

  【解释】:形容射箭或打枪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

  【成语故事】:

  这故事记载在“史记”这本书中。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对射箭很精明的人,叫做养由基。

  养由基小就精通射箭,能够在一百步远的距离,命中那些只有三、四公分宽度的柳叶,同时,只要旁人指明想射中哪一片柳叶,他都能够很快的'把箭射出,而且没有射不中的。因此,人人都夸赞他的箭法,有的人说“百步穿杨”,也有的人说“百发百中”,都是用来形容他射箭的绝技。它的意思是在称赞别人做事要有绝对的把握,有时分析事情,对将来的发展也一如所料。

  虽然现代的人们,已经很少人再对射箭会发生兴趣,但是“百发百中”这句成语,可以用在不只是箭术一件事情上,很多事情都可以引用。

  例如,喜欢玩箭的人,他的射击技术很高明,他拔出箭,并不需要花时间瞄准,就可以在射程的距离内准确的命中目标,这样,我们就可以说这个人的射击术“百发百中”。

  又譬如说某人对事物的发展,因为观察很仔细,并且了解它的规律,推断很正确,我们这个时候,也可以说他是“百发百中”。

成语典故大全11

  1.凿壁偷光

  形容贫寒之士刻苦夜读的典故。出自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雅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此典又可写作“凿壁借光”、“凿壁惜辉”、“穿壁借光”、“偷光凿壁”,或简称“凿壁”、“偷光”、“匡壁”等。

  2.映月读书

  比喻在生活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坚持读书的典故。事出《南齐书?孝义传?江泌》:“(江)泌少贫,昼日斫屧(做鞋子),夜读书,随月光握卷升屋(登上屋顶)。”此典流传甚广,主要有“映月”、“趁月亮”、“月下读”、“对月影”等形式。

  3.囊萤映雪

  比喻贫士苦读的典故。“囊萤”典出《艺文类聚?续晋阳秋》:“车胤字武子,学而不倦。家贫不常得油,夏日用练囊盛数十萤火,以夜继日焉。”“映雪”典出《初学记》卷二引《宋齐语》:“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此两典的主要形式有“囊萤”、“聚萤”、“照萤”、“读书萤”、“映雪”、“照雪”、“窗雪”等,两典并用还有“雪窗萤火”、“萤雪”等形式。

  4.悬梁剌股

  形容发愤读书的典故。悬梁,语见《太平御览》卷61引晋张方《楚国先贤传》:“孙敬好学,时欲寤寐(打嗑睡),悬头至屋梁以自课”;刺股,语出《战国策?秦策一》:“(苏秦)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课。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大腿),血流至足。”

  5.牛角挂书

  形容勤奋读书的典故。《新唐书?李密传》:“(李密)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以蒲鞯乘牛,挂《汉书> 一帙角上,行且读。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按辔蹑其后,曰:‘何书生勤如此?’密识素,下拜。问所读,曰:‘《项羽传》。’因与语,奇之。归谓子玄感曰:‘吾观密识度,非若等辈。’玄感遂倾心结纳。”后人遂以“书横牛角”、“角挂经”、“茧栗挂汉书”、“束书牛角”、“书挂(牛)角”、“牛角之悬”来形容勤奋读书。或以“挂犊之才”、“牛角书生”来指勤奋学习而才思卓捷的书生。

  6.韦编三绝

  形容刻苦认真读书的典故。语出《史记?孔子世家》:“(孔子)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研究得差不多)矣。’”韦编,是用来串连竹简的.熟牛皮;三绝,是断了三次。此典的其它形式有:“绝编”、“三编绝”、“韦三绝”、“绝韦编”、“三绝韦编”等。

  7.下帷读书

  形容闭门谢客、专心读书学习的典故。语出《史记?儒林列传?董仲舒》:“董仲舒,广川人也,以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董仲舒不观于舍园,其精如此。”此典的其它形式有:“下帷(帏)”、“下书帷”、“闭户垂帷”、“垂帷闭户”等。

  8.三余读书

  形容抓紧时间学习的典故。语出《三国志?魏书?钟繇华歆王朗传>裴松之注解所引《魏略》:“(董)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9.挟策读书

  比喻勤奋读书的典故。语出《庄子?外篇?骈拇第八》:“臧与谷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策读书,问谷奚事,则博塞以游。”策,写书的竹简。博寒,古代的一种游戏。后人便以“挟策”、“挟册”、“挟策读书”、“挟策亡羊”、“读书亡羊”表示专心致志地勤奋读书。

  10.高风流麦

  形容专心致志勤奋读书的典故。语出《后汉书?逸民传?高凤》:“高凤字文通,南阳叶人也。少为书生,家以农亩为业,而专精诵读,昼夜不息。妻尝之田,曝麦于庭,令凤护鸡。时天暴雨,而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妻还怪问,凤方悟之。其后遂为名儒,乃教授业于西唐山中。”后人于是以“流麦”、“麦流”、“弃麦”、“麦不收”、“中庭麦”、“高凤”等来形容专心读书。

  11.温舒编蒲

  形容勤学的典故。事出《汉书?贾枚邹路传》:“路温舒字长君,巨鹿东里人也。父为里监门。使温舒牧羊,温舒取泽中蒲,截以为牒,编用写书。”晋时的王育也在牧羊时折蒲学书,最后博通经史。此典的其他形式有“编蒲”、“截蒲”、“削蒲”、“题蒲”、“编简”等。

  12.负薪读书

  形容勤学的典故。事出《汉书?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买臣字翁子,吴人也。家贫,好读书,不置产业,常艾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其妻亦负戴相随,数止买臣毋歌呕道中。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买臣笑曰:‘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余矣。女苦日久,待我富贵报女功。’”此典一般以“负薪”或“负樵”的形式出现。有时,此典也用来形容未遇时的贫居生活。

  13.带经而锄

  形容生活贫苦依然坚持学习的典故。语出《汉书?公孙弘、卜式、倪宽传》:“(倪宽)受业孔安国,尝为弟子都养(为弟子们做饭),时行凭作(有时还要下地干活),带经而锄,休息辄诵读,其精如此。”此典常以“带经锄”的形式出现。

  14.焚膏继晷

  形容夜以继日地勤奋读书。语出韩愈《昌黎集?进学解》:“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篡言者必钩其玄(成语“提要钩玄”出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点上灯来继续白天的学习),恒兀兀以穷年(长年累月都这样坚持)。先生之业可谓勤矣。”

  15.十年窗下

  形容长期闭门苦读的典故。语出金元间刘祁《归潜志》:“南渡后疆土狭隘,止河南、陕西,故仕进调官,皆不得遽。人仕或守十余载,号重复累,往往归耕或教小学养生。故当时有云:‘古人谓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今日一举成名天下知,十年窗下无人问也。’”后人便以“十年窗下”、“寒窗十载”、“寒窗之下”、“十载寒窗”、“灯窗十载”等词语来形容长期清贫自守,闭门苦读。

成语典故大全12

  晋代有一位知名人士叫做卫玠,他五官端正,相貌不凡,有一种特别的姿态和风采,从年幼说话、走路、待人接物便与一般孩子不同,人人见了都很喜爱。

  有一天,母亲在给他梳头的时候说:“你是卫国第一美男子,随时都应该注意自己的仪态举止。”

  卫玠惊愕地看着母亲,“我真的是卫国第一美男子?”

  母亲说:“你信的话,你出去问问其他人。”

  于是,卫玠就跑出了家门去问问别人的看法。当我刚刚出现在自家门口之时,门外过路之人便聚了拢来,他们水一样围住我,口中不断大叫“玉人”、“玉人”。卫玠问侍卫何为“玉人”,侍卫说“玉人”就是用玉雕刻的人,说明你就是天下第一美男子。当卫玠走上街时,众人看到后都立即驻足,男人们都发自出于内心的感叹,女人们更是发出“如果能嫁给此人此生无憾”的感叹。

  卫玠的舅舅是王济,是朝廷的骠骑将军,长的也很英俊,待人接物也很有风度,虽然是个提刀弄枪的军人,但平时读书论经,才学很好,在城里也颇有名声。有一次,卫玠去投奔他的舅舅王济。王济一见卫玠如此眉清目秀,风度翩翩,简直惊呆了,他对卫母说:“人家都说我相貌漂亮过人,与外甥一比,就像把石块与明珠宝玉放在一起,我真是太难看了!”

  过了几天,王济带着卫玠,骑着马去拜见亲朋好友。走到街上。看见卫玠的人都以为他是白玉雕成的,大家都争着围观,你挤我拥。好不容易到了亲戚家,亲友们都为卫玠的外表感到惊叹,不过他们还是有一个疑惑:虽然外表很出众,不知道学识怎么样?于是,他们坚持让卫玠讲解一下玄理。卫玠推辞不了,便讲了起来。讲的时间不长,听的人却没有一个不称赞他讲得精深透彻的'。殊不知,卫玠小时候并没有因为自己长得英俊就不用功学了,反而更加刻苦,他不想让别人说自己是一个徒有其表而没有内涵的人。这次,亲友们让他讲解玄理,卫玠可谓是相当轻松。人们听了卫玠的讲解,都转过来对王济说:“看来,你们三王抵不上卫家的一个儿郎啊!”王济说:感慨的说:“卫玠和我站在一起就像明珠、宝玉在我身边一样,和他一起走,就好像有一颗明珠在身边闪耀发光,和他相比,我真是自惭形秽!”

  自惭形秽的成语材料

  【发音】zì cán xíng huì

  【出处】出处《世说新语·容止》骡骑王武于;是卫玠之舅,隽爽有风姿,见玠叹曰:“珠玉在侧,觉我形秽。”

  【解释】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形秽,形态丑陋,引伸为缺点。

  【近义词】妄自菲薄、自暴自弃、自愧不如。

  【反义词】妄自尊大、自高自大、目空一切 、自命不凡、自作自受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补语;含贬义。

  【成语举例】听着别人高谈阔论,他不免有点自惭形秽了。

成语典故大全13

  居高临下的成语典故

  《淮南子·原道训》:“登高临下,无失所秉,履危行险,无忘玄伏。”

  话说在刘邦当上皇帝的第二年,有人向他报告楚王韩信暗地里正准备造反。他赶快召集文武近臣商议对策。这时,谋士陈平对刘邦说:“陛下假说到云梦泽去巡视,并在陈地会见各个诸侯。陈是楚的西界,韩信得到陛下巡视的消息,一定会去陈地迎接的。当韩信拜见陛下的时候,只要有一位武士就可以把韩信捉住。”刘邦按照陈平的计策,果然轻易就捉住了韩信。刘邦非常高兴,于是在当天颁布了大赦令。大夫田肯乘着道贺的机会,对刘邦说:“您捉住了韩信,又在关中建都,这是我们应当庆贺的大事。(秦中)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成语高屋建瓴的意思即由此演变而来。这句话意思是说关中地形险要,易守难攻,胜于他国;土地广阔,有千里之远;兵员众多,占天下百分之二十。由于地势优越,如果派兵去攻打诸侯,真好比是站在高屋顶上往下倾倒瓶里的水,由上而下,势不可挡。故事中的田肯被赏赐了五百斤黄金,五百斤黄金的代价为我们留下了一个成语。

  居高临下的成语解析

  [释义]居:处在;临:面对。处于高处;俯视下方。形容处于有利的地势、地位。也比喻高高在上。

  [语出]《魏书·财安王》:“缴山立栅;分为数处;居高临下;隔水为营。”

  [正音]居;不能读作“jù”。

  [辨形]临;不能写作“监”。

  [近义]高高在上;高屋建瓴

  [用法]形容占有有利的`地势、地位、形势。有时也用来表示“站得高;看得远;看得全面。”一般作谓语、状语。

  [结构]连动式。

  [辨析]~和“高屋建瓴”;都含有“居于高处;俯向低处”的意思。但~多指处于可控制全局的有利地位;“高屋建瓴”多指不可阻挡的形势。

  居高临下的成语造句

  1、巫师居高临下,两手前伸,我生怕拉孜藏刀劈不开它,自己倒被抓伤,其实还是怕它把什么诅咒或是邪毒传到我身上,毕竟它太过诡谲。

  2、愿望不错,可惜无飞天本领,守株待兔的高昌兵无须费神追逐,居高临下逐一点杀迫临石堆的羊羔。

  3、它临近浈江和墨江,也体现古代“以河塞、因边山险”的关防建筑原则,可谓居高临下,易守难攻,是一处兵家必争的控制两江咽喉的要塞。

  4、仙帝居高临下俯视,片晌,气息恢复平静,周围的时空怪异扭曲感渐渐恢复:“罗天仙王,你说,你要借本尊的混沌至宝?”。

  5、风雷居高临下,剑指长风,头不低,只是一双淡蓝色的眼睛向下斜乜着长风的身体。

  6、沈凝说完本想着他会认真思考一下在回答,于是身体向后一靠,翘起粉嫩的玉腿,面色悠闲,甚至带点倨傲与居高临下的那种目光。

  7、俄之形势广博无垠,以一面制三面,有长驾远驭之威,有居高临下之势,且旷土既多,以其地之产养其地之人而有余。

  8、堡东居高临下,有沟堑阻隔,可谓“易守难攻,退进有路”。

  9、加藤右二从地上灰土头脸的爬起来,看向身前正居高临下府视自己的陆凡,加藤右二的眼中充满了无尽的杀意。

  10、整座村庄负阴抱阳,居高临下,视野开阔,不论从民居科学角度,还是从风水讲究来看,都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宅第。

  11、新竹人赏桐,最爱告诉游人自己的赏桐心得,居高临下眺赏满山桐花,人彷佛站在雪白的云端,大有孙悟空驾筋斗云的快感。

  12、他本是将门虎子,人中之龙,却因父亲的壮志背负不堪的重担,站在武林的巅峰,他睥睨众生,一世居高临下,却也一世都在寻找一个他值得平等对待的人。

  13、他们不是居高临下,喜欢板板六十四地说一些永远正确的大话、空话,就是“这个……那个”地一味玩弄名词概念,很少有几句动人心扉的新鲜话。

  14、在张子松看来,这个阵地是敌人的高机营,从专业上来看,这个部队应该不是步兵全训连的对手,但是他们占据着地利,能够居高临下的射击,这才是致命的。

  15、而徒骇河堤呢,居高临下,进可以攻,退可以守,军事上来说就是一处活地。

  16、有一次,他利用午休时间爬上顶楼,再登上高高的水塔,居高临下,俯瞰三江口,只见江面波光粼粼,船楫穿梭,整个宁波城区的风貌尽收眼底。

  17、窦婴还是第一次身临殿堂,居高临下一览未央宫夜景,不禁眼前为之一亮,游离眺望良久,方叹好一派皇家气象,真是蔚为大观之景。

  18、六师凭借孤独砬子有利地形,居高临下,组成交叉火力网向敌人猛烈开火,打得敌人懵头转向。

  19、玉井区虎头山居高临下,是绝佳的战略位置,当年日军就从山上炮击山下的竹围里江家聚落。

  20、她之所以能够如此居高临下,这与她背景有莫大关系,她可是官宦之家,父亲田横乃是凤都市的市长,她是市长千金,掌上明珠,平时,养尊处优,娇宠惯了。

  21、来者一位黑衣少年,身强力壮,粗眉虎目,眼神里带着一丝玩味,居高临下的审视赵峰。

  22、这就给明军居高临下扔木石增加了许多难度,不少明军往往是扔下一块石头就会中好几箭,而自身的箭法又没办法跟建奴相比,气得祖大寿只跳脚。

  23、菲力稍停一刻,不过,他骤然后纵,双手双脚同时抓在背后石柱上,借力一跃,又到了石板穹顶,再借力,整个人就如流星飞电,居高临下,往丁火扑来。

  24、比如,反美武装经常采取“诱敌战术”,先在某个地区引爆炸弹吸引美军士兵前往现场察看,然后则从房顶居高临下射击。

  25、罗玄只得居高临下地看他二人,只见聂小凤正咬牙挺近玄皇胸前,那玄皇不现半丝愠恼,唇际反是薄挑一笑,他二指探出,在龙舌剑上闲闲一弹,只听“叮吟”。

  26、思想政治工作是关心人、鼓舞人、塑造人的工作,只有摒弃居高临下、空洞说教的形式主义作法,才能赢得干部职工的信任和拥护。

  27、“申城警鹰”上海市公安局警务航空队的直升机居高临下、立体观察,将火情与周边道路状况实时传回指挥中心,顿令局势一目了然。

  28、一种居高临下,傲睨万物,睥睨天下!那是一种女王一般的气质。

  29、媒体曝光引发关注不常有,而副镇长耍酒疯、对群众居高临下是否常有?当地监管是否常有?这是我们更想知道的。

  30、看到这样的变化,小铁不由想到梦中那此叫卫星的东西,居高临下,不但可以把整个星球的地图巨细无遗的描绘出来,还能提供定位,授时等奇特的功能。

成语典故大全14

  破镜重圆的成语典故

  南朝末年,隋文帝杨坚灭掉了周围的南陈北齐,建立隋朝。其中陈国将亡之际,陈国的驸马徐德言和他的妻子乐昌公主看到了天下统一是大势所趋,自己的身份又是隋朝消灭的重点对象,预料到夫妻必然分离,就将一面铜镜一劈两半,二人各执一半以作日后重逢之信物,并约定每年正月十五到街市去卖镜以为联系手段。陈后主由于“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的昏庸无能终于亡了国,徐德言流落江湖,而乐昌公主则被俘虏,隋文帝杨坚把她赐给灭陈的功臣杨素作为奴婢。

  一对恩爱夫妻,在国家山河破碎之时,虽然劫后余生,却受尽了离散之苦。盼到第二年正月十五,徐德言颠沛流离,赶到长安大街,果然看见有人叫卖半片铜镜,而且价钱昂贵,令人不敢问津。徐德言一看半片铜镜,知妻子已有下落,禁不住涕泪俱下。他不敢怠慢,忙按老者要的价给了钱,又立即把老者领到自己的住处。吃喝已罢,徐德言拿出自己珍藏的另一半铜镜。两半铜镜符合为一,并且打探到妻子的下落。两人暗中联系。后来这件事情被杨素知道,这个人并不是像评书《隋唐演义》中说的那样是个色鬼,而是一个笃礼重义的人物,他被他二人的真情深深打动。立即派人将徐德言召入府中,让他夫妻二人团聚。夫妻二人携手同归江南故里。

  破镜重圆的成语解析

  破镜重圆pò jìng chóng yuán

  [释义]比喻夫妻失散后重新团聚或决裂后重新和好。

  [语出]唐·孟棨《本事诗·情感》载:“南朝陈代将亡时;驸马徐德言把一个铜镜破开;跟妻子各拿一半;作为日后重新相见的凭证。后来;徐德言果然靠半块镜子找到妻子;重新团聚。”宋·李致远《碧牡丹》:“破镜重圆;分钗合钿;重寻绣户珠箔。”

  [正音]重;不能读作“cónɡ”或“zhònɡ”。

  [辨形]镜;不能写作“境”;圆;不能写作“园”。

  [近义]和好如初言归于好

  [反义]覆水难收一去不返

  [用法]多含褒义。一般作谓语、宾语。

  [结构]主谓式。

  [辨析] ~与“言归于好”有别:“言归于好”适用于朋友、同学、夫妻之间等;语气较轻;~适用于描写夫妻之间。

  破镜重圆的成语造句

  一、历经千辛万苦,这对战火鸳鸯终于破镜重圆了。

  二、我是劝合不劝离,希望你们夫妻破镜重圆。

  三、人世间的.破镜重圆,大概都是一言难尽。

  四、这分声明还表示,这对夫妇仍然希望能破镜重圆。

  五、我强烈建议,你把破镜重圆法刻入脑海深处。

  六、"破镜重圆"这个成语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

  七、这对夫妻经十年离散,今天得以破镜重圆,不禁悲喜交集,抱头痛哭。

  八、在离散二十年后,他们夫妻终于破镜重圆。

  九、她家人仍盼望有一天这对离婚夫妇能破镜重圆。

  十、一段婚姻破镜重圆会需要很长时间。

  十一、相隔数十年后,他们虽然破镜重圆,但恍如隔世。

  十二、他们俩破镜重圆后,更加珍惜彼此间的感情了。

  十三、他们夫妇俩终于破镜重圆了。

  十四、他的父母已离婚多年,最终还是破镜重圆了。

  十五、而陈景的前妻也向小陈表达了破镜重圆的意愿。

  十六、我很想看到苏联破镜重圆。

  十七、你想过和母亲破镜重圆吗?

  十八、他们双方都相当坚持,看来破镜重圆的机会不大。

  十九、三个月后,夫妻二人破镜重圆。

  二十、刘大娘是我们的街道主任,她办事非常热心,曾使许多家庭破镜重圆。

  二十一、如今江山依旧、人事全非,老先生歷尽千辛,万里寻妻,然而破镜重圆梦碎,令人欷墟。

成语典故大全15

  即“公而忘私”。为了公事而不考虑私事,为了集体利益而不考虑个人得失,不去讲究个人恩怨。语出《汉书·贾谊传》:“故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

  贾谊是洛阳人。在十八岁时就因会写文章而闻名当地。吴廷尉担任河南郡守时,听说贾谊才学优异,就把他召到衙门任职,并非常器重。汉文帝即位后,征召贾谊,让他担任博士之职。博士们都认为贾生才能杰出,无与伦比。汉文帝也非常喜欢他,对他破格提拔,一年之内就升任太中大夫。后来,他遭人诋毁,被汉文帝疏远,任命他为长沙王太傅。

  贾谊针对大臣获罪受刑的做法表达了意见。他认为体罚大臣,不合古代“刑不上大夫”的规定,要求对有罪大臣待之以礼,不上刑罚,令其自裁。他说:“这样做了以后,大臣就能做到为国忘家,为公忘私,见利不随便谋取,见害不苟且逃避,以节义上报君王礼遇之恩。”汉文帝采纳了贾谊的提议,废除了对大臣体罚的规定。

  “公耳忘私”(公而忘私)一般还指大公无私的'行为而言,含有褒义。现多用以形容全心全意为国家的崇高精神。

【成语典故】相关文章:

成语典故07-25

成语典故简短故事02-21

经典的成语11-06

月亮的成语01-27

夏天的成语02-24

祝福的成语02-15

成语的故事11-20

优秀的成语11-21

声东击西成语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