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活动发言稿

时间:2022-09-10 20:27:42 发言稿 我要投稿

教研活动发言稿

  在充满活力,日益开放的今天,很多地方都会使用到发言稿,发言稿是参加会议者为了在会议或重要活动上表达自己意见、看法或汇报思想工作情况而事先准备好的文稿。为了让您在写发言稿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研活动发言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研活动发言稿

教研活动发言稿1

  大家好!看到在座的各位姐妹们,我很开心也很幸福,因为缘分让我们相聚在美丽的xx幼儿园,同时,我也很珍惜和大家在一起学习的机会,希望在相互交流中,取长补短,促进成长。下面,我想给大家分享一下区域活动中的一些小做法,因为自己也是刚接触区域活动,还处于初探摸索阶段,有什么不到之处,请姐妹们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一、精心筹划、确定主题

  环境是最好的老师,虽然无声,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促进他们的成长。为了创设好它,真正地为宝贝们服务,秦园长多次组织我们集中研讨,把最先进的一体化区域活动理念带给大家。根据会议精神和幼儿年龄特点,我们几位老师多次交流、反复推敲,最终把一体化区域活动主题确定为极易激发幼儿兴趣点的《海底世界》。

  二、科学设置、划分板块

  蓝色:清新宁静,宽容而浪漫,充满了神秘色彩。结合班级配备设施和原有的创设,我们把原木色和蓝色定位主色调,淡淡的很清雅,令人内心舒适而平静。依据海底世界主题,我们把区角划分成几大板块:捕鱼达人、水中画坊、海底城堡、海上乐吧、快乐书吧……,多彩多姿的设置板块,令孩子们积极踊跃、欣喜若狂,徜徉在快乐的海洋。

  三、结合特点、有效投放

  中班幼儿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多喜欢贴近自己生活情趣,色彩鲜艳,生动活泼的艺术品,因此,我在美工区里不仅投放了色彩鲜艳的彩笔、卡纸、手工纸、蜡笔、轻粘土外,而且投放了现实生活中的棉花壳、瓶盖、冰棍棒、干果、吸管等,本次活动中,我们还投放了新材料沙盘和木渣,利用废旧物来让孩子进行美工创作;益智区有太空沙、蘑菇钉、穿针引线,智力拼图对于孩子们来说,现在已是轻而易举,从不会到几秒速成,针对这一现状,我们投放了新材料挑战拼图(块数极多且没有提示图,更富有挑战性):另外,也新添加了磁心片,对于这一新型事物,孩子们更具有探索和操作的兴趣;原来阅读区和建构挤在一起,位置小且光线化细致化,不仅投放了桌面材料,还精心投放了地面搭建材料(积木、纸杯、易拉罐、塑料花盘、奶粉桶、橡胶垫等);为了便于激发孩子关爱大自然的情感,树立环保意识,提高他们观察力,我们不断补充材料,在原有种植基础上,增添了豆子水种及成长示意图,便于孩子记录时作以参考;还增添了各类鱼的图片,让孩子了解它们生活习性的基础上,在喂食和观察中,学会关爱、感恩,具有敏锐的观察力。阅读区中,我们投放了各类图书,大的小的,动漫人物的、小动物的,软皮的硬塑封的等应有尽有,为了舒适,我还从家里拿来了几个软靠垫,让他们在浓郁的书香氛围中舒服惬意地去阅读……

  四、巩固强化,遵守规则

  游戏常规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养成,起初孩子们过于兴奋喧嚣不已,有的忘记拿卡直接进区,而有的呢!一时忘记脱鞋就上了阅读区的垫子,活动结束后,玩具归位更是一片狼藉……,一系列的问题屡见不鲜,为了让孩子养成好的游戏常规,我们放慢脚步,一步一个脚印,一点一点去引领他们改善,了解规则排队取卡自主选区有序插卡安静游戏听音乐活动停止物品整理排队送卡归位等,每一个环节细细落实,逐步形成良好的游戏常规。

  五、分工明确,观察指导

  班级人数多,区域划分也多,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三位老师有效分工,张老师负责美工区和图书区,樊老师负责益智区各小组、捕鱼达人、我负责地面和桌面建构,偶尔有家长助教负责楼道公共区域。化整为零,这样一来,班级区域管理就好多了,分工明确,各负其责,悄悄观察孩子游戏情况,作为引导者、合作者、支持者身份,陪孩子一起玩游戏,一起解决出现的问题,精心组织下,各区孩子们井然有序,玩的是不亦乐乎!

  六、有始有终,随机评价

  为了让孩子们在赏析中提升自我,并激发下次游戏的兴趣,我们临时在活动结束前,添加了铃鼓提示,孩子们结合铃鼓和老师的提示下,会陆续坐回自己的.座位上,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等方式进行有效评价。因为是初次改善细微环节,孩子们的游戏常规习惯还需进一步培养落实和强化。另外,班里有台电子琴,它的自动乐曲播放模式,方便操作且非常好听,我们利用这一便利条件,待游戏结束时,仅需小手指轻轻一点,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孩子们习惯性的收拾自己手中的操作材料,并将进去卡放回原处,方便下次进区使用。

  通过观察,我发现,一体化区域活动的开展能有效促进孩子良好个性的发展,孩子们通过互相交往,互相合作,共同商讨,提高孩子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有效促进了孩子良好个性的发展。在这里,孩子们是自由的、自主的、快乐的,看着她们开心的模样,作为老师,所有的努力与付出都是值得的。

教研活动发言稿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感谢环县教体局给我们搭建了这样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今天和大家一起交流感到万分荣幸。现在将我校数学教研工作和大家分享。

  一、基本情况介绍

  芦家湾中心小学数学教研组是由12名教师组成的集体。全组12名教师中有1名高级教师,大专以上学历的教师6名,有4名经验丰富而敬业的老教师,有8名年轻教师。老教师干劲足、热情高、教研氛围十分浓厚,年轻教师活泼有闯劲,观念新颖,素质出众,潜心教改,锐意进取。这些优势为我们组顺利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研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理论学习,以理论指导教研

  我们教研组特别注重理论学习。具体措施是:①每周周三教研组组织一次理论学习的心得交流,或者是实验研究情况的交流。交流的题目有“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探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讨论如何强化小组交流的‘互动性’”等12次。②按学校规定我组12名教师每月读完同一本书,本期读的书有《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给教师的建议》、《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做不抱怨的教师》等,每位教师都有读书笔记,每期不少于8000字,读完每本书写不少于20xx字的心得体会,然后在教研会上进行交流、分享。读了《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一辑大家的讨论十分热烈也被他的思想所吸引,大家有一个共同的观点就是:努力完善教育方法,贴近学生的心灵,给他们发展的空间,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热情,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用的人才。

  三、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向课堂要效率

  我们数学组教师全面落实新课程标准,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向课堂40分钟要效益,教研活动中以“听课+交流+反思”的过程进行,通过上公开课(以同课异构的形式开展)——组织听课——讨论评议,每位教师每一学期听课不少于15次并做详细记录,然后集体评课,充分做好交流活动,学习他人优秀的教学方法,形成互补、竞争、发展的新型协作关系。为了加强课堂教学我们也实行开门观课,这样更好的促使教师关注每一堂课,关注每一个学生;督促教师备好每节课,上好每节课,教育好每一个学生。

  四、学校注重教研工作的`常规管理和制度建设

  芦家湾中心小学有一支年轻而有活力的领导班子,他们结合外出培训学习和自己在教学中摸索出的有效经验总结出了一套科学的管理模式——“多研究、勤学习、多交流、常反思、细考核”。备课前做到多研究课程标准,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教法与学法;做到勤学新的课改模式,勤学新的教学理论,勤学他人的教学亮点;多与校领导交流,多与其他教师交流,多与学生交流;常思考本节课的亮点有哪些,常思考学生的闪光点是什么,常思考课堂的改进之处在哪里,正如李镇西所说的“带着一个思考的大脑,重复每天的工作”,每节课后在教案上都写有反思;将考核工作做到具体、细化、有章可循。在赵校长的亲自指导下我校数学教研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五、搭建平台,促进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

  我校12位数学教师中,青年教师有8名,占了一大半。为了帮助他们尽快地成长起来,学校非常重视年轻教师的培训工作。我们的做法是:1、开展师徒结对,安排有经验、有特长的教师进行传帮带;号召新教师主动向老教师学艺,多听课,多取经,多学习。2、安排教师学习取经。我们始终相信好老师肯定是好学生。近年来大多数教师都参加外出培训及网络研修,他们满载而归,把培训心得分享给其他教师,并上示范课,把我校数学教研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

  六、教研活动与社团活动相得益彰

  我校每周五组织一次社团活动,为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展了奥数组、珠心算组。对课堂内容学有余力、对数学感兴趣的学生踊跃的报了奥数组、珠心算组,这两组的人数约占我校学生总人数的六分之一,又分成四个班,由四名有经验的老教师进行辅导。奥数不但可以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优势,培养自信;还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珠心算是眼耳手口脑同时参与的计算活动,有效地培养儿童的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感知力;我校社团活动中把这两组抓的较紧,看的较重,每周的教学设计经过校长和教务主任亲自审查后教师方可进教室,负责这两组的四名教师备的很扎实、很充分。所以教研活动与社团活动相得益彰。

  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教研组建设前景

  1、近年来,我校教研组工作不在流于形式。

  每个学期初,学校要求教研组长拟订一份学期教研计划、制定每周集体研究讨论的题目,上交到教务处,经教务处审核同意后每学期必须按照计划开展教研工作。集体教研讨论的题目每位教师都要去研究思考,然后写出书面发言材料在教研活动中发言,供其他教师参考采纳。为了方便教师交流,我校设立了数学集体办公室,每位教师上班期间必须在集体办公室办公,这样更有利于解决随时出现的问题,也方便大家的探讨。要让我校的教研工作真正的落在实处,服务于教学。

  2、不断健全教研组工作反馈机制。

  以前教研组工作普遍存在只检查不反馈的现象,或者只向领导汇报总结而没有把工作信息反馈给教师。现在教研组有自己的决策权,做到常检查、细检查,检查一次,就毫不留情面点名反馈通报一次,使问题得到及时整改。自从建立反馈机制后每位教师教学工作中不敷衍了事,不随心所欲,认真钻研,更杜绝了问题的出现。

  3、课堂上建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构建小组合作探究的新型教学模式,把教学活动与学生自主活动有机结合,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潜能和促使自我完善。通过探究性学习,从而改变由老师包办代替的传统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使课堂教学实效性增强。我组每位教师根据多年积累的“小组”经验,在实施新课程的下构建了结构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每组4—6人,编组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及性格特点,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主动探究学习活动。我们认为小组活动不是一个形式,而应成为合作互助的学习型组织,应有构建目的、组织方式、组长职责、组员责任,做到帮助组员扬长补短,对组员个体问题实行结对子帮教。

  总之,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不断探究、创新,我校教育教学工作买上了一个新台阶,得到了领导的肯定,赢得了社会的好评。

  谢谢大家!

教研活动发言稿3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刚才我们一起观摩了一节数学案例的动态呈现。在小学教学中,学生因为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智力等方面的差异,对相同的学习内容,会出现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情况。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我数学教研组本学期开展了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区域教研。在明确主题后,我们对全体数学教师进行了相关理论培训。今天之所以选择这一课,是因为他具有代表性。最后推选了韩艳华老师执教。

  今天,她给我们展示了这节课。主要是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自主发展的能力。

  我点评的是:

  一、教学目标的达成较好

  让学生初步了解除法的含义,明确“平均分”的意思,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要用除法计算。认识除号,能正确地读、写除法算式。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体现突出:

  教学重点是:了解除法的含义,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要用除法计算;

  教学难点是:理解“平均分”的含义;也是教学的关键之所在。

  三、教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采用了以下的教法:

  1、启发引导法:教师步步启发,层层设问,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促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获取知识,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

  2、尝试法:通过尝试,让学生自己探索,发现知识规律,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使学生在探索知识规律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

  3、演示操作法:直观演示能给学生提供鲜明的感性材料,通过多种感官协同作用,利用学生在操作中建立表象,使抽象思维转化为形象思维

  四、学法

  教师把教落在学上,重点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使学生乐学、会学,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让学生学习并初步掌握的学习方法有:

  1、归纳法:通过例题的教学,经过理解、分析、归纳推导出除法的意义。

  2、观察法: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学会找知识的生长点和解题的关键所在。

  3、在练习中,学会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地掌握知识,解决问题。

  4、通过提问与练习,让学生逐渐培养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解题技能。

  5、指导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操作过程,逐步扩展到用语言表达思维的方法。

  6、在观察、比较中分析,初步渗透抽象概括数学知识的思维方法。

  总之、韩老师这节课上的很精彩,值得我们学习。建议:小组活动的时间要充足,练习设计要多样化。可以学生出题,学生解决。

教研活动发言稿4

  多少年来,“精批细改”的传统一直困扰着语文教师:不这么做,教育主管部门能通过吗?家长能愿意吗?因为自古以来语文教师就是这么改作文!这已成了天经地义的事。作为老师,若不改这“两座大山”,良心过不去。批改吧,没有实效。针对这种现象,我们谋求改变。

  一、在教育理论中寻求改变的方式与依据。

  《课标》提出:“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同时课标也明确指出:学生要“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并对不同年级提出了不同的修改要求。高年级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近一半的作文题目明确要求学生作文写成后要进行认真修改。可见,放手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提高其修改能力,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教师改文,业至辛勤,苟学生弗晓其故,即功夫同于虚掷。”又说“假如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修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中也提出“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身参与和掌握知识的情感,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在习作过程中,学生不应只是一个被评的客体,更应是评价的积极参与者。只有参与了作文的评析,亲身去体验、感受,才能激起强烈的作文兴趣与欲望。“施教之功,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让学生借助于批改,在同学的文章里“寻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学生才能真正品味出学习的乐趣,才能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因此,改革教师单向的批改模式,放手让学生自己改文,是使学生从有兴趣评改他人文章进入到自我修正提高的有效手段。这符合教育理论。

  二、益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未来社会要求人要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要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交往,学会生存。在智力相当的情况下,非智力因素发展较好的学生往往更能有所作为。而作文互批互改不但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对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也具有积极意义。

  1、转换角色,培养内在的写作兴趣

  组织学生互批作文,让学生与教师的角色发生互换,学生在心理上就能产生一种新的兴奋,青少年的好奇心使得学生在相互批改的过程中,会比较关心别人的文章,被批改者更会格外地关注评语,并籍此提升了写作兴趣。

  2、增加压力,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老师批改作文,评语的好差,对学生没有太大压力。而在互相批改时,其心理就会发生变化。青少年具有很强的自我意识,在同龄人中间,尤其不愿露丑。作文互批互改势必促使他们尽力把作文写得更好些。

  3、创设情境,营造浓厚的班级文化氛围

  学生对教师评语的反应,大多是顺从。这种心理状态,不利于能力的提高和心智的开发。而学生互批作文,营造了教学民主化,使其形成不断生成新想法、新思想的心理机制。这种长期合作的方式无疑将促进班级文化的发展,形成一种既追求真理又寻找共识的生动而团结的文化氛围。

  4、体验甘苦,承担他人与自己共同成长的责任

  作文互改能够使学生意识和体会到,自己在别人的评价下,以及别人在自己的评价之下,在写作方面获得的进步。这是一种共同成长的历程,体现了学校教育情境中学生成长的本质特征.

  5、复归本位,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好习惯

  文章该怎样立意,布局,炼句,这种能力只有学生自己在反复修改中才能提高。学生们互改作文,是一种本职的复归,真正把学生推上了主体的地位,变老师的事为自己的事。培养这种观念和习惯,是真正的为“不需要教而教”,是培养人才潜能的“终生教育”。

  6、促进交流,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集体感

  未来社会的建设者,更需要有善于与人共事的心理素质。学生互相批改作文,可以逐步形成交际习惯和与人协作的性格,个人的集体感会不断增强。这种在自我教育中得到的培养,其意义远远超过作文批改本身,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三、摒弃繁琐,解放教师

  夸美纽斯在《大教育论》中说:“寻找一种方法,让教师尽量地少教,而使学生尽量地多学。”作文互批互改将会使教师跨过大“包揽”式的精批细改这道坎,解放自己,有更多的精力紧盯作文中的学生。

  鉴于此,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作文互批互改,不只是形式的改革,更是观念的转变。组织学生进行作文互批,是富有改革意义的实践活动,是在具体教学环节中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教研活动发言稿5

各位到会领导,各位同仁:

  很高兴来参加李家责任区教育督导组组织的小学毕业班学科复习研究活动,今天,我就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神奇的能量》一章如何复习谈谈我的设想,敬请大家听后能提出宝贵的意见,达到互相学习、互相提高的目的。

  一、复习课的教学理念

  1、认识复习课。复习课不同于新授课,它是一种温故而知新的学习,它在授课时用时没有新授课那么长,在短时间涉及内容多。复习课不是知识的简单重现,它是对知识的回顾、归纳、提升,是对知识的深度理解、系统整合与灵活运用。复习课更不同于简单的讲解卷子,没有目标,没有策略,对一对答案而已;它必须要教师认真备课,撰写“导学案”,采取有效的教与学的策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重新回顾知识,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问题。

  2、复习课要有明确的目标。复习哪些知识要明确,采取什么方法要明确,学生在复习时做什么要明确,复习后要达到什么目的要明确。本单元的复习目标如下:

  (1)通过对本单元全面复习,让学生认识能量,明白能量无处不在,但看不见;让学生到生活中的去寻找能量,了解能量的具体表现形式。

  (2)让学生认识能源的概念及分类;说说身边的节约能源、不浪费能源的事例。

  (3)理解能量是不会凭空消失的,通过实例说说能量是可以互相转换的。

  (4)通过理解和记忆,掌握本单元的内容,为初中学习奠定基础。

  3、复习课要确定基本任务。通过复习,使学生对基础知识能够准确熟练地掌握,并能灵活运用;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搭建框架,整理出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图;能进一步提高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复习课也得有情感。有时,复习课相对新授课来说有些枯燥,教师都会用反复的练习来复习,学生非常厌烦这一过程,学生没有兴趣。作为教师,要挖掘复习课的趣味点,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兴趣;要让学生在复习时有不同的体念,有不一样的收获。

  5、结合学生实际,贴近近学生的生活,精细设计符合教材的编排目的和考试要求的练习题,利用练习题来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通过拓展训练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做到堵漏补缺,扬长补短,弥补教师在新授课中的不足。

  6、学生所需要的是学会如何自己去复习。首先,建立信心非常重要;其次,自拟一个复习目标、制定一个复习方案;再次,培养自己的自觉性,态度决定一切;第四,上课认真学习,作业自觉完成;第五,好记心不如烂笔头;第六,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最后,多做一些综合性练习,多接触一些生活。

  二、复习本章内容的建议

  (一)理清本单元的知识点,整理出知识点之间的网络,明白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1、认识能量、能源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2、认识能量的形式,能源的分类;

  3、描述性语言引导学生认识能量的特点: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

  4、能源的节约和合理利用能源。

  (二)在复习前,教师对教材的内容要进行全面的分析、提炼,归纳,找准本单元的复习重点,做到重点知识要人人知晓、人人理解。

  1、复习能量、能源的概念,可以用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加深记忆。

  能量:能够使物体“工作”或运动的本领。如:光能(太阳能热水器)、水能(发电)、电能(煮饭、烧水)等。

  能源:能产生能量的物质。如:煤、石油、太阳能、地热能等。

  2、明确能量的表现形式。

  能量的形式有:光能、电能、声能、水能、化学能、热能、机械能、内能,核能,原子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风能??

  3、举例说明能量的作用。

  光能:使植物生长、发电、使太阳能热水器内的水变热、传递信息??

  电能:使电灯发光、使电视机工作、使电力机车运行、传递信息??

  热能:使暖气片工作、使水沸腾、加热食物??

  4、通过对能源分类的复习,清楚认识能源的种类和名称。

  (1)能源分为(可再生性能源)和(不可再生性能源)。

  (2)大部分能源是可以再生的,被称为(可再生性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海洋热能、地热能、生物质能。

  (3)家中和工农业生产使用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和原子核能原料,这些能源是不可再生的,被称为(不可再生性能源)。

  (4)新能源有(太阳能、海洋能、地热能、核聚变能)等。

  5、让学生认识能量存在的必然性,而且能量是可以互相转换的。

  (1)通过学生亲身经历来说明。如:我们每天都要吃饭,饭消化后将(化学能)储存在人体内;化学能可以让人走路、跑步、工作;现在每家每户都有电饭锅,电饭锅是用电能来煮饭,电能又转换成热能,饭就煮熟了;学生可能还会列举太阳能、水能。

  (2)在学生建立的知识系统上,老师要补充,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如:地热能储存的热量相当大,在地下3000米以内,目前可供开采的地热相当于2900亿吨煤;地热能可以供应人们需要的热水和空间供热;三峡水电站利用水能发电,节约能源,无污染。

  (3)能源互相转换在生活中的作用。各种能如声、光、热、电、机械能都有自己的使用局限,例如电能不能直接煮饭,只有将它转化为热能才可以煮饭;又如,煮饭用的热能可以从煤、柴获得,但把这些能转化成电能,煮饭更方便。

  6、通过多种途径了解能源现状。

  (1)工业化国家对能源的需求和消费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

  (2)(煤、石油、天然气)是由古代动植物的遗体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而形成的;(矿物燃料)所占的比重相当大,(占总能源的77%)。矿物能源都是不可再生性能源。随着人类对能源的需求,对不可再生性能源的消耗极快,能源正面临(枯竭的危机)。

  (3)对于我国来说,虽然能源资源比较丰富,例如:煤的储量居世界第3位,石油储量居世界第8位,水力资源储量居世界第1位,天然气储量居世界第16位,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能源的人均占有率远低于世界的人均水平。此外,我国的资源分布极不平衡,例如:煤炭产地多分布在北方地区,南方水源丰富,因而才有“北煤南运”、“南水北调”的状况。

  7、联系生活,建立节约能源的意识。

  (1)在生活中,让学生懂得人们有浪费能源的行为:空调温度设置不当;机动车辆数量的增加;整夜不熄的路灯;家中没有使用节能灯;厕所使用马桶;未用的电器没有拔电源;使用一次性物品。

  (2)让学生把自己当主人,参与节约能源的行动和宣传者。教育家长和成人们要使用节能灯具、使用节能的炉具、及时关闭用电设施、把空调设置适当的温度、安置太阳能热水器、开发电动车等,出门乘坐公交车,用洗菜的水冲厕所,不用马桶,利用水能发电,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三)收索教学中发现的问题,找准难点,各个击破。这些难点表现在:

  1、能量与能源的.区分:

  3 (1)能量是(看不见),没有具体的物质。但任何东西只要有(移动、发热、冷却、生长、变化、发光或发声)的现象,就有能量起作用。

  (2)能源能看见的,能摸着的,它表现为固体、液体、气体。

  2、能量的表现形式不是单一的,在整个过程中,能量是在不停的转换。如:从早晨起床到出门上学的这段时间里,经历了一些能量转换过程:

  (1)打开台灯,台灯把(电能)转换成(光能);

  (2)用热水洗脸,热水器把天然气中的(化学能)转换成(热能);

  (3)吃饭后骑车去上学,你把食物中的(化学能)转换成(动能)。

  又如:活动目的:在“玩”中体会能量的转换。

  活动准备:看P56中的模式图(人骑车,车转动发电,电带动热水壶)。

  结论:太阳的能量以(光能)的形式辐射到地球,植物接收了(光能),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藏在植物体内,人吸收植物的(化学能)。人用脚踏踏板带动飞轮转动,(化学能)转换成(机械能);再带动发电机发电,(机械能)再转换成(电能);所发的电传到电炉,烧开水,(电能)又转换成(热能)。

  3、现有的能源现状就是不可再生性能源有限,人们生活离不开能源,工业发展也离不开能源,怎么办才能解决能源的不足呢?引导学生从自身的角度去思考,启发学生为新能源的开发献计献策。这是一类开放性题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或收集的知识来完成,采取小组集中智慧的办法,综合意见,最后形成结论。

  (1)让学生从自己身边小事做起,养成节约能源的习惯。

  例如:在家中,我们会通过怎样的方式来节约能源的? A、将水重复利用,用洗脸水来冲厕所、拖地;B、用节能电器。使用节能灯,不用装饰灯;用节能冰箱,它24小时只有0.39度电。 C、记得关掉电器的同时拔去插座,可以省电。 D、电脑不用时要关显示器。 E、不用马桶。F、把空调设置适当的温度。 G、骑自行车去学校或出门乘坐公交车。 H、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和胶袋。

  (2)作为节约能源的宣传员和监督员,劝导家长及其他人员一起来节约。通过谈能源现状和人们对能源的一些浪费习惯,引导家长和大人们从哪些方面来节约能源。

  (3)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开动脑筋,想想办法,为节约能源献计献策。

  4 例如:可以通过开发新能源来解决能源不足的问题。

  A、开发核能,1000克铀核发生裂变所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燃烧2700吨煤,弥补了煤的有限性。

  B、在广大的农村,人工制取沼气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能源,它原料丰富,分散制取,就地利用,投资少,建设快;沼气是由生物质能转换而来,开发沼气,可供农家煮饭。

  C、地热能的开发,可以供应热水,还可以用地热能发电。

  D、生物质能是蕴藏在生物中的能量,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色素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生物质能是可再生性能源。通常包括:(1)木材及森林工业废弃物;(2)农业废弃物;(3)水生植物;(4)油料植物;(5)城市和工业有机废弃物;(6)动物粪便。

  E、潮汐能利用的主要形式是发电。通过储水库,在涨潮时将海水储存起来,然后在落潮是放出海水,利用高低潮位之间的落差,推动水轮机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

  F、当然还有目前用得最普遍的太阳能,还有风能发电、风车提水灌溉等。

  (四)教师平时要做有心人,通过上课、作业、检测等方式将本章节的易考点、易混点、易错点收集起来后,复习时教师要重视引导、讲解清楚,让学生搞清楚考点,明白易混点、易错点。

  1、认真分析教材、把握教材的编排意图,了解教材设计的内容,全面掌握本单元的知识及训练学生要达到的能力要求。

  (1)基础性的知识是考试的必考题,在复习时要将重点的知识点归纳。如物体时靠什么形式的能工作或运动的;能源的分类、新能源有哪些、有关太阳能、海洋潮汐、能源库等知识。

  (2)有关能量的作用、能量之间的相互转换方面的考点是训练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拓宽学生学习知识的途径,让所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更有实用性。

  (3)关于能源的有效使用方面的考点,很接近生活,比如对于人类来说,有一些浪费的习惯表现出来,考试的安排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心生活,就可以设计相应的问题,如“节约能源,你是怎样做的?”“看到别人有浪费能源的行为,你会怎么想?

  2、易错、易混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有关的,由于农村学生平时生活的环境局限性,教师要适当补充相关知识。帮助学生丰富知识,提高判断力。

  如:“能量是看得见的”。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其实能量只能通过移动、发热、发光才能表现。“能量是可以(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例如吃饭后去上学,人把食物中的(化学能)转化成了(动能),学生认为运动了就会饿,能量就没有了。

  5 重点强调:能量是不会凭空消失的。“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以我们可以随意使用能源”。这种说法学生平时不能真正的体会到能源的有限性,复习时,要将此题的题意与教育学生养成节约能源的习惯结合起来。

  (五)如何才能上好复习课。

  1、讲究方法,才能达到复习高效。

  教师要对本单元的内容把握有度,了然于胸。根据具体内容,采用适合学生的不同方法来复习,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把握科学思想主线,做到整理与复习有机结合,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复习教学模式。如“先理后练”对知识巩固的方法适合对概念、知识点的复习,它能让学生全面理清本单元的知识点,对概念的认识也有一种新的感悟;“精讲多练”适合重难点、易混点理解和把握。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在难点、易混点方面不能完全理解,甚至全然茫然,教师应通过精讲来为学生解惑,化解谜团,让学生明白其中的缘由,能分辨真伪,这时指导学生是必要的。讲后,教师要通过自行设计练习题,呈现给学生的是典型性的题型,以练习的方式来组织复习,在练习中来总结规律,掌握知识。制试卷的方式也是不错的方法,用综合性强的检测题来检测学生复习效果,检测过程中及时捕捉学生存在的问题,课后集中进行语言难点的解答与突破。

  2、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复习的主人。

  复习是给学生以新的信息,引发新的思考,促进新的发展,这本身就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让学生把握复习主动权,还给学生学习空间与时间。学生是主体,教材是客体,教师是媒体,教师起着沟通学生与教材的作用。要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包括学习时间,学习方法,学习组织形式等。要根据复习内容和复习的需要,让学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支配学习时间,能够采用单独式或合作式的学习组织方式自查、自纠、自补梳理知识,夯实基础,形成新的技能。学生在进入复习状态后要注意几个环节:指导制定复习纲要→学生自主复习→总结归纳→自我练习。

  3、教师要把单元知识进行整合,拓宽学生思维空间。

  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的是机械的复习。所以教师要对知识整体结构宏观把握,要有组合嫁接的能力,就像园艺工人,用智慧衍生许多美丽的品种。复习课要使学生在原有的理解各个知识点的基础上达到知识综合利用能力的升华,于是复习课中教师一定要从基础知识入手,紧扣基本训练形成基本技能的同时要适时加强适合不同学生的变式训练、逆性思维训练和带有一定程度的综合训练。注重知识的迁移,有可能情况下要把课内知识迁移到课外知识。教师一定要重视知识内在联系,不要局限于同章节知识的综合,更要注意其他章节甚至其他年级知识的联系。在整理知识和练习运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达到应用知识能举一反三。

  三、触类旁通地解决问题。

  4、生活处处有科学。

  生活是知识的实验室,科学学科要关注生活,缺少生活,知识就没有了土壤。复习课中可以延伸、拓宽,但要有个度。复习课的问题设计应换个角度,多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体现问题综合性、灵活性、发展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验到科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5、一定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教师要在复习课中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因材施教,不要整齐划一,要让不同学生在复习中都有新的收获与提高。做好学困生的个别辅导,有句话说的好:“只要你关注他,他就会产生信心和动力。”所以,只要教师多关注他们一些,经常找他们谈谈话,时时抽查一下对本单元复习的某些重点问题的掌握情况,抽空多检查几次他们的练习和试卷完成情况,面对面帮助他们订正、分析和查找试卷失分的原因,他们的成绩都会稳步上升。

  (六)复习时间的安排建议:估计用一周的时间完成。

  总之让复习课出实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我们教师,吃透教材,积累经验,在实际教学中摸索实践。根据学生实际因材施教,灵活选用方法。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关键。培养学生自主整理、自主复习技能与习惯是重点。希望教师们勤交流,多研究,在分析反思中总结经验。

  7 附:

  科学六年级下第五单元 “神奇的力量”1课—各种各样的能量

  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一、填空题

  1、认识能量:能够使物体“工作”或运动的本领。能量是(看不见),但任何东西只要有(移动、发热、冷却、生长、变化、发光或发声)的现象,就有能量起作用。

  2、认识能量的形式:

  3、指出下列物体是靠什么形式的能光能、电能、声能、水能、化学能、热能、机械能、内能,核能,原子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风能;若考虑微观则是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 “工作”或运动的。

  (1)风筝(升空的原理):主要是靠(风能)运动的。即靠(风)的推力升扬于空中。原理:风筝本身有重量,会往地面降落,它之所以可以在空中漂浮飞翔,是受(空气的力量)支撑向上,这种力量称为(扬力)。

  (2)汽车是靠汽油的燃烧以(化学能)转化为汽车发动机的(动能)行驶。

  (3)人踢足球,足球运动起来,人给足球的是(动能);而足球奔跑时,动能转化成势能(机械能)。

  (4)火箭的实验——橡皮筋的弹力越大,火箭飞得越高。原理——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压燃气从尾喷管迅速喷出,火箭就向前飞去,(称为反冲原理)。

  (5)(海啸)是指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和水下滑坡、塌陷所激发的其波长可达几百公里的海洋巨波向一个方向运动,其能量就是(动能)。

  (6)(龙卷风)是地球大气运动造成的,由于地球公转的原因,造成地球不同位置的温度不均,温度不同造成大气流动,这些剧烈的运动形成龙卷风。而最根本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能)。

  (7)水力发电(水能)工作;使电灯发光、电动机转动(电能);跳跃的青蛙(机械能);人跑步(动能);电脑(电能);太阳(光能);人的食物(化学能);能使植物生长(光能);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板能收集(太阳能);可以将水烧开、将饭煮熟、可以使冰化成水(热能);可以使我们身体运动食物中的(化学能);可以使纸片振动(声能)。

  (8)汽车、飞机离开了(热能)就无法运行。

  二、判断题

  1、能量对人类和自然界活动没有作用。 (× )

  2、能量的大小与物体运动无关。 (× )

  3、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 )

  4、能量只有光能、热能、电能、声能、化学能这五种。(× )

  5、如果没有能量,人类和自然界的一切活动将停止。 (√ )

  6、跳跃的青蛙是靠(电能)运动的。 (× )

  7、能量会消失,所以我们要珍惜。 (× )

  三、写出下列能量的作用(与生活的关系):

  光能:使植物生长、发电、使太阳能热水器内的水变热、传递信息

  电能:使电灯发光、使电视机工作、使电脑工作、使电力机车运行、传递信息

  热能:使暖气片工作、使水沸腾、加热食物

  水能:发电、使水车转动、切割物体

  食物中的化学能:使人生长、使动物运动、

  声能:使物体产生震动、传递信息、检查身体

教研活动发言稿6

  “凡事尽力而为,力求尽善尽美”是我的人生格言,生活中我喜欢把美丽展示给别人,在工作中也是这样,一切事情都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

  记得09年,第一次争取讲市优课《土地的誓言》,开始的教学设计,孟老师他们听完我的课后,大加赞赏,可是后来用别的班试课时,问题出来了,因为试课时,这个班的班主任和语文老师都没有到场,那课堂叫一个乱呐,几乎三分之一的孩子心思不在课堂上。后来我就想:为什么这样的教学设计,在自己班可以上得很精彩,用别班的学生却很糟糕?原因很简单,自己的学生是因为怕才专心,并非愿意听或喜欢听,而作为老师因为熟悉自己的学生,只提问成绩好的,所以课堂推进如行云流水。看来这个设计是失败的,必须改。于是一放学我就去教研室找李青峰书记,我记得当时,李书记问了我这样几个问题,他说:“介绍完写作背景为什么要讲词语?为什么要选择这几个语言品析例子?”就是啊,为什么?我说我看教参上就是这么设计的,我就这样做了。的确,这是很多年轻的老师经常犯的毛病,过分依赖教学参考资料,往往是还没有完整的,沉下心来读完课文,就开始比着教参备课。通过和李书记的交流,我知道了,作为老师一定是先自己用心的读课文,对哪些内容疑惑?对哪些内容感触很深?往往你的感受也正是学生所困惑的,这时再去备课才会有目标有重点有深度。而成功的课堂,是站在学生理解的高度上加以启发,各个环节是由浅到深、由点到面、环环相扣的,是和学生之间在互动的同时,自然生成的一节课,并不是仅仅把教参上的内容传达给学生或者强加给学生,难怪我的课堂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于是,回到家趁热打铁连夜熬到两点多写出新的教案,第二天一上班再试课,得到听课的蒿老师的认可后,再完善教案,就这样一遍一遍试讲,一遍一遍请老师听课指导,一遍一遍的修改,最后细致到每一句过渡语应该怎么说,课件上的字用什么颜色什么字体等等。其实后来想想,当时但凡有一点点惰性,我也不会去这么折腾。因为当时,带着班主任,教着两个班的课,儿子1岁多,所以即使这节课上不好,我也可以有很多理由安慰自己。但是,既然去做了,我就要尽最大的努力把它做好,相信人的潜力是无穷尽的,不要说自己没有时间,也不要说自己能力不够,责任落在肩头,没有理由没有退缩,尽力而为,力求尽善尽美。

  事实证明,这一番折腾是值得的,修改后的教学设计无论是用熟悉的学生还是陌生的学生,都可以上出精彩的,后来到杭州讲课时,按规定,只能提前5分钟见学生,而且使用的教材版本不同,对于学生是完全陌生的课文,但是这节课却获得了第二名的成绩(低了东道主0.12分)。浙江省的语文教研员胡老师对我的'课大加赞赏,还有河北省的语文教研员孔令凯老师几次主动的来找我们交流,还说:“你这是屈居第二,有机会一定要请你到我们河北去讲课!”

  再后来,讲散文《囚绿记》、《地下森林断想》,讲散文诗《海燕》,讲现代诗《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都是这样,先自己研读文本,找出切入点、拎出思路,再大量的查资料,精心的设计,一遍一遍的修改。每一次公开课都是一次历练,每一次都一些新的收获。记得讲《囚绿记》时,李淑静老师说了一句话:“亚琦,你知道我原来多讨厌这篇文章吗?听你一讲,我现在可喜欢它了!”其实,这也是这几年来,我最大的收获,我越来越感受到语文学科的美!而语文老师就是这传递美的使者,我要把美传递给学生,我要努力让学生感受到美。 语文教学是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它植根于民族语言文化的丰田沃野,而语文知识、能力、习惯的长足发展就是巨大树冠,语文教师要让每个学生拥抱这棵参天大树。每每想到这里,我就感觉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责任的重大,所以我们不仅要上好公开课,每一节课都要上得漂亮、上得精彩,用美的语言感染学生,用美的情感熏陶学生

  为了这样的目标,我会一直努力——责任落在肩头,没有理由,没有退缩,竭尽全力,做到最好。永远做一只蚂蚁,勤奋地工作,永远做一只蝴蝶,把美丽绽放给他人!

教研活动发言稿7

  9月13日在五中进行了一次学区教研活动,刘会风老师讲了一节公开课,课题是《敬业与乐业》。

  通过这次教研活动,我有了很多收获。

  展示课中,每个学生将自己负责讲解的知识点以自己设计的方式展示在黑板上,知识结构清晰,重点突出;讲解时过渡自然,表达清晰,这节课中学生们不仅充分地展示了他们的知识水平也充分地展示了他们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思考能力。老师很少讲话,只是在适当的时候做一下点拨启发。当然老师在课前会提出要求,如展示时学生必须脱离课本。可以说这节课中学生各种形式的展示与点评都闪烁着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的智慧。

  老师只是在“不启,不懂,不发”的关键时刻出现。这些做法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主体性,真正做到了学为主体。这些也都有利的培养了学生自觉学习的能力,真正是“我要学。”我想如果我们能长期坚持这种做法,那么在学生们离开了这所学校后,不管在哪里学习,他们也都知道自己今后怎样学习,因为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能力。

  用欣赏的眼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如何调动起来的?是不是有一种精神层面的.东西去影响,感染学生呢?这也是我最期望得到答复的问题。在这里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从人格上去尊重每一个学生。”虽然简单,却正中要害,道出了教育教学的真谛。教师不岐视每一个差生,让后进生本已自卑的心灵得到安慰。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倾向于学生的参与度。学生得到充分尊重了,学生都有了学习自信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那一切的成功就不在话下了。

教研活动发言稿8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下午好:

  今天是我们低年级语文教研组的教研活动。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如何将识字教学开展的扎实,有效,这是我们呢本次教研活动探讨的一个主题。这次的教研活动我们分两部分进行。首先由我们呢教研组的各位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一谈在识字教学方面的体会;然后结合上午。。。老师执教的《识字六》在识字方法进行交流。

  下面就请我们的各位老师说一说自己在识字教学方面的感受。

  (一)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是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有了这种喜欢和愿望,才可以让学习汉字变得更轻松,更主动。怎样在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让学生从想学、乐学到主动学习呢?通过实践,我找到了行之有效的识字方法。

  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激发识字兴趣

  一年级新教材,要求首先识记一定数量的字词,再学习拼音。这对刚入学的孩子来讲,有一定的难度。在一年级的识字教学实践中,我注意结合儿童心理特点,以灵活新颖的形式,为儿童创造了一个快乐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1)编字谜识字

  儿童识字量的积累需要多次重复,强化记忆。这个过程虽不复杂,但往往枯燥。在进行一年级识字教学时,我常常根据字的形状或意义编成字谜,让小朋友去猜,去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识字兴趣。比如,我教“风”字,谜面编成“树儿见它把头摇,苗儿见它就弯腰,云儿见它快快跑” 小朋友猜对后,兴趣来了,我趁机教“手”字谜,编成“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字谜,小朋友猜对“手”字谜后,学习兴趣更大。再如,我教“雨”字,问小朋友:“谁能给这个字出一个谜面,请大家猜猜?”这样小朋友的思维得以发展,在“手”字谜的启发下,很快编成“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的字谜等。经过不断启发,小朋友们编出了很多字谜,如“两人坐在地上”,谜底“坐”;“小时四条腿,长大两条腿,老了三条腿”,谜底“人”;“回”字,“四周不透风,口字在当中”等等,这样快乐的教学情境,使学习生动活泼,唤起儿童的学习兴趣。

  (二)

  谈到猜字谜识字我也有自己的体会:根据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上课时注意力容易分散,对新鲜和有趣的事物特别感兴趣等特点,在识字教学时,我常常给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营造轻松快乐的识字氛围,利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他们识字的兴趣。

  1.创设游戏情境。对于活泼好动的二年级学生而言,游戏可以说是绝大多数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学生喜欢玩游戏,教师要

  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创设出丰富多彩的游戏情境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比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第五课《一株紫丁香》的识字时,我就创设了猜字谜的游戏情境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牛儿躲在屋檐下,抬头看天少一画(牵);四四方方一间房,一根木头放中央(困);舌头尝出甘蔗味(甜);一人靠在木头旁(休)。当我念出第一句谜面时,学生们就开始积极思考,反应快的同学很快就想到是什么字。“猜字谜”游戏不仅能帮助孩子们轻松地掌握一些难记的生字,而且学习积极性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三)

  关于趣味识字我也说几句:我采用的是“编儿歌识字”的方法。儿歌或谜语,内容简单,有的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饶有兴味,一旦记住便永久难忘。为低龄儿童喜闻乐见。我平日教学中注意抓住字的特点编一些通俗易懂的儿歌 ,如我教“问”字,编成“一个小朋友,进门瞧一瞧,见人就张嘴,等待结果到。”又如“磨”编成“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左方,一对孪生树,长在石头上”如此一编,易学易记,妙趣横生。

  (四)

  新课标指出:识字教学要注重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每个学生也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创新者,他们喜欢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去认识新事物,得到肯定之后往往会获得心灵上的满足,并会用更高的情趣,更积极的方式去探求新知。

  教师要想方设法地保护学生的这种热情,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换、加、减”识字法。比如在教学“始”字时,我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熟字换偏旁组新字的方法,即我们可以把以前学习过的熟字“治”和“抬”换掉偏旁,把“治”字的三点水换成女字旁或者把“抬”字的提手旁换成女字旁就成了“始”字。用熟字换偏旁组新字的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分清楚生字的偏旁特点,而且可以使学生回想起以前学习过的熟字,起到复习和巩固熟字的作用。再如学习“叹气”的“叹”字时,学生会采用加一加的方法,一个口字加上一个又字,合起来就是“叹气”的“叹”字了。又比如“一颗葡萄”的`“颗”字,去掉页字旁就变成了“果实”的“果”字,这就运用了减一减的方法来识字。

  (五)

  课内识字是识字教学的主要途径,但并不是唯一途径。我认为,课堂外的识字往往更加丰富、更为重要,我们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识字,这也是课程改革的重要体现。

  以故事激发识字兴趣。

  在每天的日常教学中,我坚持用一定时间给孩子讲故事。记得第一次讲故事时,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可在最精彩的地方,突然停下来不讲了。看着孩子们渴求的眼睛,我告诉他们:“后面的故事只有看了故事书才讲得出来”,并说只有多认字,才能看故事书,才能讲出精彩的故事。在以后的时间里,许多家长反

  映他们的孩子不再沉迷于电视,而是缠着要他们讲故事,也爱自己看故事书了,遇到不认识的字还会问家人。现在,班上已经有一些孩子能看着故事书,简单地讲故事了,虽然结结巴巴,但却可以看出,他们识字的兴趣很大,学习语文的热情也越来越高涨。

  (六)

  自主识字就是让学生自由选择愿意识记的字、自己选择不同的方法来记住字形,老师的引导只是体现在恰到好处的点拨上。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随着学生经验的积累,我们也就逐步简化识记生字的过程,增加学生独立识字的机会,发挥其主体性,引导他们自己想办法,发现行之有效的识记方法,独立掌握生字,并在实践中不断运用,形成识字能力。人教社新编的实验教材在识字的编排上形式多样,在连、涂、画、拼、摆等学习活动中,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自主识字,启迪心智。

  读读背背中自主识字

  在识字教学中,我根据语文园地里学生熟悉的古诗,让他们自己自主学习,读读背背古诗的内容,这样既达到了识字的效果,有丰富了语言、积累了语言。如学生学习古诗《咏鹅》、《春晓》、《村居》这些内容,学生自主识字字,在背诵古诗时,学生能够把字读准确、读流利,正确地背诵。

  (七)在引导学生自主识字方面我也有自己的见解

教研活动发言稿9

  我教学研讨从一下七个方面谈:

  一、充实自己的备课。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灵活处理教材,训练到位。

  a、教师设计把训练点要精到有效。

  上课中对文章的处理,摒弃面面俱到均衡的使用力量,要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要突出训练的重点,抓准几个值得训练的点进行重点训练如:抓住典型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反复读,体会作者用笔(写作)的精到之处,品味某些词语的重要作用。不搞蜻蜓点水,读,要读到位,说,要说到点上;写,学生要真的有所收获。为达到目的教师要精心设计。

  b、对思想情感的理解,要密切结合现实,不拘泥于答案。引导对重点句子有不同的理解,鼓励、提倡、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

  如《落花生》这课的价值观有两点a、要做虚心的低调的人,对社会有贡献。b、不要做只讲表面上漂亮而对社会没有用的人。以第一点为例,文中用花生和桃子、苹果进行对比。

  这里我就有很大的疑问

  (1)低调就好吗?过分强调虚心低调怎么形成自信。外人说中国人在讲话前用“不成熟,我说得未必正确”是虚伪,不想好不正确你说他干什么!(2)桃子、石榴、苹果、大枣等把果实高高挂在枝头,就有错误吗?

  第一、他们的营养加之和人对他们的关注度一点也不亚于花生;

  第二、张扬有什麽不对?国家讲究弘扬正气、人张扬个性展示自我有什么错误?且不说歌星影星,就是大学生站工作没有高于他人的亮点谁要?(漂亮气质好自信知识丰富善解人意专业知识强有什麽本事向用人单位端什么)

  大到国家领导人小到各类的明星那个是低调?那个又不是成功的受人尊敬的人士,学生的理想长大成为这样的人,怎么还否定他们?

  在这个问题上,传统文化就有两个截然不同的观点

  仁让为先当仁不让

  像这样的问题在教学中遇到很多。

  (以上的问题教师心里硬明确,假如有学生提出来,可以适当湿透自己的观点)

  我举这个例子要说明两点一、教师绝对不能过分相信和依赖教参,要比教参和学生想得多想得深想得广。二、知识联系实际思维活跃,要靠教师多动脑子长期不断的培养。培养学生首先老师要学会去想大胆去想,敢于质疑,一件事情的结果不可能只有一个“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教师什么都用现成的,对书面的东西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教师和学生在分析问题上不会有进步很难培养出求异,大胆质疑的作风。

  所以,每个学生对每个问题教师提倡和培养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要与时代与时俱进。(举例)

  80后大学生挑战名牌大学教授否认白毛女的事。

  二、除了词句的练习以外,更要加大学生在背读上的知识积累。

  作家巴金生前在谈自己的创作体会时,说,我有今天得意于从小学到中学背诵上百本的书。树人中学搞得中华经典文化背诵取得很傲的效果。它它会终生受益。

  同时我认为小学考试很大程度考的就是“积累”

  背诵不但但只在语文,小学的各科都要重视。如各年级口算速算。定律法则规律性的东西。又如常见小数和分数只讲的互算(0。5 0。3 0。1 0。625 0。125 0。25等)

  小学的学习和检测很大程度考的就是学生知识的积累。在语文教学背诵更为重要。背诵什么?课本要求背的,课文中的精彩的环境描写、人文刻画、经典的议论、教师根据书本已有的名言、格言、文故事、古诗、现代时进行的扩充。

  有什么好处1、培养了背诵能力,到中学不愁背

  1、聪明的学生能从中学到很多知识,促进其他能力的全面提高如道理,如把背过的好词好句用到语言表达和写作中(别指望马上见效)3、增强学习信心。4、经典的作文写可以背(很实用)

  背诵需要占时间,我们要合理安排时间,先少背,逐渐增大量,循序渐进,记忆差的同学要减少量。什么时候学生背的不憷头,证明教师对学生背诵的训练已初见成效,学生肯定进步。

  三、谈练习册的使用

  现在我们手头上的练习资料较多,再加上课堂作业等,怎样有效所谓使用这些资料也是我们需要研究的。在发给学生做资料之前,教师把资料的内容认真研究——重复的可以不做,设计的不合理的.可以不做。有的题有做的价值,但是有难度,(如阅读和拓展题,数学里的难题。)在做之前教师又不要加以指导,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联系的最佳效果。有的题还可以安排要求会做的学生做,不会的就可以放弃。

  再有就是做题实际问题,无论语文数学,可以安排一些题,在授课过程中完成,使学习、讲授和练习相互作用,效果更好一些。

  四、教师要把教材上的内容,上实学全,端正观念先说课上实——引起对学习习惯、语言交际、和作文的重视

  1、先说上实

  不回避难点,课难上,成功上,不成功也要上,

  比如语文的每个单元都设计“语言交际”有的还有“交流平台”主要训练学生的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可能有的老师认为,考试也不出这方面的题,练不练不重要。这种认识不对。为什们呢?小学生的语文水平的体现是听、说、读、写的综合水平。语言表达水平高的学生思维有条理有深度,他的文表达水平相应就高,他在课上思维就活跃,整个语文素质就高。所以建议口语交际课一定要上。

  也许语言交际课上的不成功,没关系,慢慢找经验。再有,在课前教师给予学生适当的铺垫。比如:提供一些文章读,或从网上找些相关的资料、教师先讲一个引导、教师列提纲,每次过坚持训练,时间长了效果就显现出来。

  作文指导课作文讲评课都要上,一次不成功下次,积累经验下次在上,动锯肯定有末儿。

  2、再说把知识学全面

  以五年级第五单元为例,这是一个综合性学习。我看了整个单元两遍,感觉重点就是“积累”活动建议里有三条(见77页倒数2、3、4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课本中有7个谜;6个歇后语,一个笑话,还有仓颉造的故事,还有书圣的故事,欧柳颜赵(欧阳询柳公权颜真卿赵孟頫)为了让学生更多的了解关于汉子的相关知识,我从网上找了10个谜、10个歇后语,15个文笑话、15个对联、学生除了背书上的、再老师选的五组内容里各选5个背下来,学生的背诵热情很高,如——月对肖说,姐,在那整的头型真酷!女儿问妈妈:皇帝自称寡人那皇后叫什么?妈妈说傻孩子,皇后当然叫寡妇了。去年一滴相思泪,今年芳流到嘴边等。

  在单元中没有一副对联,考试是让学生写对联,这是超“纲“吗?我认为不是超纲,书中让你去搜集对联、文故事、体。换一个角度来理解,一个五年级的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应该了解一些是应该的。

  五、强化学习习惯的养成。

  好习惯:认真完成作业、书写整齐、坐姿端正、讲卫生、积极思考回答、主动读书

  习惯是在反复不断强化中形成的(好习惯和坏习惯的形成是一样)

  张家港。参观人说,那边的厕所不咱这面的卧室过干净,从90年代到如今始终是全国卫生城市。开始大力宣传,对于乱扔垃圾重罚

  抗美援朝司机,膝盖骨被师傅打裂。挂上档还踩着离合。老头说那一次一辈子记住了,我问你恨师傅吗,他说不恨。师傅在陆军里挑出来自己,一个月时间,开车在崎岖路上,炸弹炸得坑坑洼洼,上面飞机轰炸,还有当兵的挣路,一不小心掉下山去车毁人亡。

  习惯的形成分以下四个步骤:

  (长期)提倡,督促、表扬,及时纠正

  举例如周老师培养读书,一学期,我有经过一个学期的强化,有了明显的效果。全班大多数学生有了读书习惯。田敬尧刘琪孙宝云等课下做在屋里看书。袁守望历史的书读得多,郭敬明韩寒的作品读的不少,回答问题观点独到。王杰霞孙文雨把读过的文章的写作方法用在作文上,写出的作文观点深刻,结构读到,很讲究遣词造句。学生具备了自学的热情和方法,教师教起来得心应手。从反馈回来的信息,这些同学在中学的文科都比较出色,说明他们已经掌握了自学的本领

  1、好的习惯教师常讲、说明好习惯的好处,告诉学生该怎样做,这样做的好处

  2、对不好的习惯及时纠正、如写眼睛与桌子太近歪着身子坐着,做数学只求开,不管正确率,上课不专心(及时提醒,教师设计问题难易度,教师营造的课堂气氛)写作业丢答话标点,读书声音小,上课手里玩东西等等。

  3、鼓励做得好得同学,教师不能吝啬表扬。

  4、长期培养,一贯要求。

  六、最后在说一下网络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使用网络辅助教学,目前教师存在两种情况1、教师非常熟悉网络,但是,嫌麻烦,不用。2、对网络上查找知识还生疏,有点憷头

  (想想听别人公开课上对计算机的使用,如果你能利用率也这么高就行了)教学过程中遇到难题教师要到上网去查找,更可以在上面学习,有些问题的设计也可以利用计算机完成。要想到他的快捷强大的功能,充分利用。

  用宋——朱熹<<观书有感>>结束我的发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活水在哪里?生活处处皆学问,精神追求和物质享受同样重要,要做工作的强者,做生活的有心人!

  谢谢大家!

教研活动发言稿10

  各位老师,大家好!

  刚才听了张彩霞老师的讲课,接下来我们就他的这节课进行课例研讨。在此,我们请在座的各位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以改进我们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在研讨的开始,我先向各位老师们介绍一下本次活动的主题,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校本教研的逐步深入,我们的数学课堂出现许多可喜的变化,如有学生合理甚至“离奇”的猜想,激列的争议,喜出望外的惊讶,更有学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沉思等等,但由于新教材留了给我们太大的教学空间,有的教师拿着新教材,却唱着过去的歌谣;有的照搬照抄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时心中无学生,目标虚化、内容泛化、教学过程形式化,这些现象导致某些数学课堂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情况时有发生,因些,本次课例研讨我们把问题聚焦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打造有效的数学课堂”这一主题上面。

  下面,先请张彩霞老师对“年、月、日”这节课进行一下反思。 张彩霞:

  我在设计这节课时把本节教学的重点定位于:把数学知识还原到生活中,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年月日的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运用良好学习方法自主学习的能力。备课时,从课的容量上来看,量确实较大,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在40分钟内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会计算全年天数等,存在着一定的困难。通过上这节课,我觉得本节的目标定位准确,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学习,课堂设计落在实处。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以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在本课中,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观察天体运动,使他们知道年月日是怎样产生的,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并提出教学目标。在练习环节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出示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我在教学本课时,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独立思考后才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这样使每名学生都“动”起来,从而避免有些学生“坐享其成”“人在课堂身在操场”的不思维的这样一个误区。如教学大小月的基本知识,我先让学生认真观察找一找、看一看、比一比,当学生心里有谱之时,才下指令让他们填写统计卡,为后面的分类认知大小月奠定了基础。

  在教学大小月之后,我安排了数学小游戏:听老师报月份,男女生分别起立。当最末老师报出2月时,有趣的场面出现了:有的起立又坐下,有的东张西望在观望他人的动态,学生此时耐不住了,有些面面相觑……我笑着问:大家想站又不想站的,为什么?这些正好是这节课的重点,这一刻,不正体现了学生思维的过程吗?大月和小月的记忆有拳头法和儿歌: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总不差,来帮助他们记忆,这一内容本来很枯燥,但通过动手数一数和朗朗上口的儿歌,学生很快就记住这一知识点,可见这些是很有效率的教学手段,特别是对于中、低年级学生来说,更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

  本课概念多,容易混淆,因此知识的记忆、巩固、深化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我采用的方法是,总结提炼出消化本节内容所要用到的数学方法,即:猜测观察——推理验证——得出结论,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融方法性、趣味性、探究性为一体,设计了每种算法后隐藏一题,调动学生运用良好的学习方法来内化知识的拓展性练习。练习中还尽量优化了以“生活”为背景的数学内容,把生活素材、生活经验、生活情景作为重要资源,引进和提供给学生去理解去实践。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还巧妙的引导组织学生自觉运用数学方法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深切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

  切联系。感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它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这样,既可以巩固课堂内学到的知识,又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是: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指导还不够,探究学习时对学生的'组织还做的不够。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合理调控时间,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自己去发现,真正把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驾驭课堂的能力还需锻炼,对教学方法还需要摸索。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艰巨任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优化学生的学习氛围,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今后,我还要在教材的研究上深钻,下大功夫,在新课程的改革的带动下,转变教育思想,改变教学模式,实施主体性的教学,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努力成为一名新型的研究型教师。

  组长:

  感谢张彩霞老师给我们提供了研讨的课例,大家肯定迫不急待地想交流自己独特的想法和建议,下面我们就以以牛老师提供的课例为载体,围绕主题积极交流碰撞。

  孙伟:

  结合我们的主题和张彩霞老师这节课,我针对“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谈自己的看法,整体感觉这节课是成功的:老师对教材的理解,对学情的分析,对教材的处理,对重点的突出,对难点的突破,对目标的完成,都是比较有效的,体现了课改的理念,体现的我们数学组的主题。

  姚秋红:

  我也认为情境创设不一定要真实的,但一定要是学生感兴趣的,而且更重要的是为教学所用。想想我们低年级常创设的童话故事情景,都不是真实的,但学生感兴趣,教师能借助情景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学习,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我还要强调的是,不同年龄的学生适合他们的情景也不同。面对高年级的学生你如果还用童话故事,效果就不行了,他们适合有挑战性的、探究性的、或是能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情境。

  李晶:

  我想是的。教学过程确实应该是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每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生命历程。践告诉我们,促进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两方面很重要:一方面要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充分自主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智慧,减少课堂教学的“预设性”,增加课堂教学的“生成性,”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处理课堂教学,让课堂

教研活动发言稿11

  通过参加与黄山实验小学的校际教研活动,使我对音乐教学有了更好的认识,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有了较大提高。音乐教育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情感体验等方面,让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

  (一)以趣激情,引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低年级的孩子,他们的有意注意时间较短,天性活泼好动,思维无拘无束,如果采用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注意力不集中,从而降低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唱游课学习习惯,将会对学生今后的音乐学习帮助很大。以趣激情,让学生熟悉课堂常规,培养学生好的行为习惯。

  音乐教学的特性就决定了课堂常规的特殊性,从问好到师生介绍都体现出一定的音乐性。如果单纯用说教的方法进行,只会让学生感到单调、枯燥,转眼就忘。如用儿歌代替指令,学生就会很喜欢并且乐于接受。让学生在琅琅上口的儿歌诵读中知道游戏、行走、坐、站的常规。 例如:上课时学生交头接耳不会倾听,我就说:“小蚊子嗡嗡叫,不爱学习爱讲话,人人都不喜欢它。”律动教学结束后,老师说“一二三”——学生答“快到位”边说边迅速安静回到自己的座位。朗朗上口的儿歌既富有节奏感,又善意地提醒学生必须遵循的课堂常规。

  (二)、积极调动学生情感参与音乐活动。

  小学生模仿能力强,喜欢游戏,作为一名音乐老师,我们应该大胆地放开学生的手脚,引导他们把音乐转化成自己情感化的想像世界,用简洁的肢体语言去体会音乐的内涵。因为肢体语言是情感的表现。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则可以用肢体语言带动学生的情绪变化让其更深刻地体会音乐中所表达的情感与情绪。同时,要加强师生合作,强化体验。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活动,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之中,才能进行情感体验。这个活动是指新授的教学活动,包括教师的主导作用及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开放课堂教学,促进空间及时间上的灵活性、学生思维活动的活跃性、组织形式的多样性,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动手、动心中进行体验,学会创新,充分调动好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要突出音乐学科特点进行音乐课堂常规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建立课堂教学常规,目的是使学生能养成良好的上课习惯。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需要老师有计划,严格落实,持之以恒,才能形成。

  1、培养学生认真聆听音乐的习惯。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 “听”是学习音乐的基础,音乐教学中的任何活动都要在“听”的基础上进行。因此,音乐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学会听音乐的方法,养成认真聆听音乐的好习惯。如:音乐一开始要静静的听,完整的听,随着参与听赏的深入,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寻找“为什么?”让学生懂得音乐像文学作品中的文字,也有它自己的一套传情达意的手段。

  2、运用激励评价,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

  在教学中要特别注重给学生表演、表现的机会:唱得好,唱得坏是一回事;敢不敢唱又是一回事。对于一些害羞、性格内向的同学在课堂上不敢唱,不愿唱的情形,经常采用“同伴互助”的方式,允许他可以找班里的朋友和他一起唱,逐步帮他们找到自信和勇气,在音乐课堂中培养学生敢于当众歌唱的习惯是培养学生的一种自信心、一种做人的勇气、一种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总之,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音乐教师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这就要求我们音乐教师不断的思考、探索和创新,课堂上言传身教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要上好一堂音乐课是不容易的,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学习、实践与探索,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我们的课堂一定会变得色彩斑斓、妙趣横生!

教研活动发言稿12

  10月20日在三中进行了一次学区教研活动,邱胜宇老师讲了一节公开课,课题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这节课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新理念。

  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改的主阵地,随着新课改思想的逐步深入,教师理念的不断更新,教师对自我角色重新定位,课堂教学变的越来越活跃,形式、花样翻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体验。但是,课堂教学特别是非课改年级仍存在着“满堂灌”的另一种形式“满堂问”,还存在着学生参与度不够,实效性差等缺憾。

  在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善于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

  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做到一个转变——从把问题抛给学生要求学生回答转向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质疑能力,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也是新课改的要求。

  鼓励学生把问题带出教室,加强小组合作以及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贵有疑”,问题意识培养的最终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更加有效的主动参与学习,形成良好的思考、学习品质。

教研活动发言稿13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首先热烈欢迎检查团的领导们参加我校数学教研组的这次研讨活动。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提高课堂效率最有效的办法。这是我校校级领导赴河南永威学校参观学习后,通过全校教师的参与讨论,结合学校教学工作现状和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从而决定在全校开展“双基教学,双培育人”的教学改革。双基:课堂上努力使每个学生掌握每节课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双培: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要始终贯穿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

  XX年,“双基教学,双培育人”教学在我校全面实施,但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老师们对新教学方式理解不够,存在很多问题和困惑。于是本学期,我校确定了围绕“如何有效的落实双基,双培教学?”为主题的校本教研。我们将从“怎样制定教学目标?”“如何设计有效的导学?”和“检测题目的制定?”三个方面对本主题进行研讨。上次通过大家的研讨,已经达成共识,制定教学目标首先要充分理解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结合本班学生的学习状况制定的目标要具体,恰当。

  今天,我们一起观摩了

  老师的《

  》一节数学课的动态呈现。下面就请大家以这节课为载体,围绕“如何落实双基双培教学中的导学。”这个主题展开研讨,希望老师们畅所欲言。

  我们先请

  老师谈谈自己是怎样在教学中落实双基双培中的导学的?

  执教教师说课:教学目标、重难点、设计的哪些环节符合双基双培教学,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

  主持人:聆听了老师的说课,大家肯定会有很多话要说,希望大家积极发言,也热烈欢迎现场的领导参与我们的讨论。

  (-)在新教学方式下如何指导学习?

  主持人:上面几位老师对教师如何指导学习?这个问题,结合本节课认真的交流了自己的'看法并提出了“设计有效的教学环节”和“设置有效问题”等,很好的建议。

  (二)在新教学方式下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与会教师评课

  主持人:谢谢几位老师的精彩发言,你们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到,在教学中要使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等有效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主持人总结:时间过的真快,感谢各位老师的积极发言。这次活动营造了一个有效、务实、探索的教研氛围。本次围绕“双基双培”教

  学中的导学这个主题的数学教研活动,通过听课、评课,研讨,达成共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1、准确把握教材,设计有效的教学环节。

  每一节课,我们一定要结合教学目标抓住一个切入点,由这个切入点展开学习,这样,既能使课堂简洁,也能使课堂更有效。

  2、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设置有效的问题。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问题的设置一定要是学生容易解答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有些问题可以换一种问法,达到的目的是一样的,但学生的接受度就不一样了。

  3、教学手段要灵活。

  我们要更新观念,改变教学方式,教学中要实实在在的运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等教学手段,学生能做的教师不做,学生能说的,教师不说。

  4、双基教学与双培育人相结合。

  我们教出的学生不光是学会了知识同时也锻炼培养了各种能力与习惯,这样,会起到相互促进,事半功倍的效果。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我们的“双基,双培”教学还处于摸索阶段,需要面对的问题和困惑还有很多,下次我们将围绕“如何落实双基双培中的检测环节?展开研讨。我相信:提高课堂效率是每一位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让我们一同携手构建出属于我们春光人的“双基教学

  双培育人”的特色新课堂,为XX矿区的教育改革冲锋陷阵。

教研活动发言稿14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习惯"是一个人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难于改变的行为或倾向。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养成的语言、思维、行为等生活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发展为个体一种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倾向,对学习效果有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其行为习惯存在很大的可塑性,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课堂学习习惯尤其重要。

  一:课堂常规良好习惯养成。

  本学期通过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学生的一些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中的逐渐养成。例如:

  (一)注意听讲的习惯。

  大部分的同学课上能思想集中,专心听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发言。听时能抓住要点,边听边思考。

  (二)认真看书的习惯。

  能认真阅读课本。看懂课本上的主要内容。如对应用题的提示语、解题步骤、式题的旁注、计算的方法、运算定律和性质计算公式等关键性知识要看懂,同时还要看懂课本上的示意图和线段图,为分析数量关系作准备。

  (三)认真思考的习惯。

  上课时能认真思考老师和同学提问和发言。课本上的黑体字、解题规律、运算定律和性质、几何图形的特征、计算公式的推倒过程等都要提醒学生多加注意和思考并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四)积极发言的习惯。

  大多数同学 能根据老师的要求积极争取发言,()力求作到叙述有序,有条有理。语言简明扼要,语句完整。口齿清楚,声音洪亮,态度大方。讲就是对听、看、想的全面综合的考察,是一重途径。

  (五)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学生能按照规定的要求和时间,完成课内外作业。并做到书写工整、字迹清楚、计算细心。做完题检算。错题更正。

  (六)仔细审题的好习惯。

  审题习惯是多种的综合体现。审题是解题的第一关,也是最重要的一关。因为在计算中,运算方法、运算技巧再熟练、再灵活,如不能正确审题,方向出错,就会南辕北辙,犯了根本性的错误。所以,只有正确审题,才是正确解题的最基本保证。

  大部分同学了解了应用题的审题方法是 "两读":一读是了解性的读题;二读是分析性的读题。必要时可画出示意图及线段图,以帮助理解题意。文字题的审题方法是一读、二画、三想。一读:读准题,读题时不添字不漏字,标点符号处要停顿,关键字词要读重音。二画:就清楚地看出数与数的关系是两数之和乘以两数之差。三想:想一想求的是什么问题,有几个层次,怎样列式,要用哪些运算符号,找一找能否运用运算定律和性质进行简算。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像个别同学还是上课左顾右盼精力不集中,个别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跟不上老师的思路,不能积极的思考并回答问题。大部分学生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回答问题时声音不洪亮,语句不完整,表述不够清晰、没有条理,态度不够大方。独立阅读的习惯、独立思考的习惯、勇于创新的习惯有待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要重点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这是一项长期的、反复的、循序渐进的教学工作。

  二、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改进措施

  1.从低年级抓起,从小抓起。

  2.要严格要求,细心指导,反复训练,认真检查。

  3. 在班上多表扬一些上课认真听讲,作业工整,遵守纪律的学生,使其他学生自觉模仿,形成习惯,对学生的每一点良好行为,教师不仅要及时给予表扬,而且要在班上营造一种良好的议论氛围。

  4.教师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做好学生的表率。

  5.制定班规,把好的学习习惯约定在班规里。并制定行之有效奖罚制度,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6.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准确表述思想的习惯。

  7.培养学生善于求异和质疑问难的习惯。

  总之,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是孩子必备的素质,也是他们学好数学的最基本保证。只有坚持不懈地抓住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数学素质的孩子。

教研活动发言稿15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代表八门成中学数学组发言,感到非常荣幸,对此,首先要感谢和支持我们工作的各级领导,各位同仁,现在我把我们开展的教研情况介绍给大家,借此,我们一起来探索、研讨如何优化教研,提高我们教育教学的能力、水准,为数学教学做得更好。

  八门成中学数学教研组是中学部教学工作的中坚力量,是一支由高学历、高职称,充满活力的数学教师组成的专业队伍,“教学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更是教师获得职业幸福的一条捷径。”这是我组首先确立并长期坚持的教研理念,正是理念的转变,才促使我们变学校要我们教研为自己主动地要教研;“以生为本,根植课堂,强师为基,优化教研”是我组教研的宗旨;“案例分析、集体备课、课堂教学示范、教学理论学习”为我组教研的主要平台。近几年来,数学教研组在上级领导的热情关怀下,学科组成员的密切配合下,结合本学科的特点,扎扎实实地、有计划地、有针对性地、定期地开展教研活动,渐渐地形成了我组的教研特色。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深入学习课标,积极参与课改

  理论指导实践。几年来,数学组开展经常性教研活动,组织全体老师,集体学习新课标等先进教学理念。为了帮助教师们节省时间,教研组常书面印发与教研活动相配套的教学理论资料,便于教师学习,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如在本学期,本组开设了一次关于“学会听课、学会评价”的教研活动,然后再深入课堂听同一节课,进行评析。大家都说这样的培训效果显著。就这样,先学习后实践,边学习边实践。每一学期,教研组还倡导每位老师认真阅读一本教育教学类著作,写好读书笔记。利用各种机会,多参与各级教研活动,多与各类专家、教研员交流。通过系列学习,本组教师,特别是新教师,从教研活动中的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组织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得到很大提高。再从案例、论文撰写角度看,教师们对新课标理解已经融会贯通落到实处,教学理论水平也有较大提升。

  2.开展主题教研,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开展教研的主阵地,教研组深化校本教研,以“课例研究”,“课堂观察”为契入口,通过每学期举行大型全组性主题研讨活动,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上学期期初举行了初三复习课观摩探讨,为了提高效果,活动前教研组对各教师进行了系列教学理论学习,采用4步法对这节课进行主题探讨:(1)认真听课,认真记录。本节课教师总共提出了几个问题?学生

  如何理答?(2)课后分析,问题归类。教师的每个问题,是用何种方式理答的?

  (3)组内交流,探讨提高。以备课组为单位,逐一发言,探讨教师提问的有效性;提出自己对相关提问的建议及理由。(4)全组集中,交流总结,形成共识。大家围绕主题准备,并选择中小学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各准备一堂研讨课。活动时,首先展示研讨课,然后围绕主题并结合研讨课,双方畅谈各自的认识。这样的活动,既有充分准备,又切合校本实际,大家有共同语言,因而大家就有切肤之感,可以落实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之中,比之空谈收效就大大不同。每一次研讨做足准备,扎实推进,课后延伸,真正做到一次活动解决一个问题。

  3.加强教学反思,提高教研水平

  多年来,数学组立足校本,开展课改实践,以课题统领教研活动。以案例分析、集体备课、课堂教学示范、教学理论学习为平台,以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为手段,积极开展教学科研,努力提高教师素质。积极鼓励授课教师认真反思,撰写反思文章,并指导授课老师写出高质量的教学反思论文。形成了校本化的“敢问、会问、善问”的“情境—问题”课堂教学模式。针对该模式,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论述数学情境、问题意识、情境问题、问题解决、数学应用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的现实性、可行性和必要性;用实际教学案例来说明此教学模式的可操作性;用对比测试、教学评价、实绩反馈来说明校本化的“情境—问题”教学模式有利于改变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方式、教师的数学课堂教学方式,有利于提升师生数学素养、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课改实施后,数学组提出每一次教研活动,都要有一个研讨主题,都要形成一篇可供发表的论文,这个目标基本达到。

  4.注重以生为本,引导学生反思

  根植课堂搞教研,在课堂上是否以生为本,学生有否得到最大限度的有益发展,是我们观察课堂是否有效的焦点,而学生最好的发展途径就是不断地自我反思,自我纠错,自我提高。

  5.抓好学科竞赛,培优补差并进

  近年来,学校以公费班为依托,各级段培优工作一直常抓不懈。数学竞赛成绩省市有名。由于教师重视数学资优生的培养,并采用“情境——问题”教学方法,学生在对待数学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变化显著,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学习兴趣高涨,参与意识与参与能力明显加强,数学思维的思辨能力、提出问题、钻研问题、解决问题意识提高,使得一大批数学特长生脱颖而出。

  在培优的同时,数学组全体老师不忘“补差”。大家认识到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就不能丢下任何一个学生。少部分学生由于社会、家庭、个人意志品质和智力等原因,在小学阶段已是数学学困生,到初中后学习更感吃力。其实教学困生比教优等生更费劲,但大家并没有气馁,更不言放弃,挤时间为学困生做过细的思想工作,耐心辅导,查漏补缺,排除学习障碍。在大家的努力下,我校学生数学分化现象不明显,八年中考,在参考率百分之百的前提下,取得平均分100以上(满分120分),平均合格率98%以上,每年期末考平均合格率97%以上的优异成绩。培优补差并进,真正实现了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素养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以上几点是我组教研的主要特色,教研要有实效还必须有教研的制度、常规来保障。我们具体可操作的做法是:

  1.抓住学科特点,制订可行计划

  教研组在期初,根据学校教育工作安排,以及上级教研部门教研工作计划,针对本校实际,确立学期数学教研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措施,以及主要活动安排。该计划初成后,报校教科室主要负责人认真审议、修改,在开学第一周教研组会议上,征得全体教师同意后,人手一份发至每一位老师手中,并按计划严格付诸实施。组织工作做到目标明、思路清、行动实,使全体教师做到有的放矢,脚踏实地地完成本学期教学教研任务。

  2.抓好常规工作,确保教学质量

  几年来,学校加强了备课组建设,并把备课组提升为年级教研组,备课组长提升为年段教研组长,享受教研组长待遇。为提高教研效果和效率,平时备课教研分段进行,人人自主参与。一般每周活动一次,由年段教研组长负责,人人事前准备,一人重点发言,大家各抒已见。统一进度,统一资料,共同探讨新的.教学模式,并做好记录。年段教研组长平时着重做好“五认真”工作,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相结合,并按学校备课要求,做好自查、互查,并要求每节课后撰写教学后记或教学案例,进行教学反思。组内的互相听课,是互相学习的主要形式,除了听有准备、有计划的公开课,更多地听常态课,可以推门听课,也可以跟踪调研性连续听课一星期,向同伴开放课堂在我们组内已达成共识,在我们组内每学期每人听课都能超额完成学校的要求,组内的课堂研讨更趋自然化。从平时听课情况看,教师们在教学中能准确把握课程标准,许多教师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教学中,老师们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施教,本校研究五年的校本课题“情境—问题”教学模式已基本普及。学生作业批改和讲评认真,课外辅导及时,数学教学质量一直保持在高水平,各级段学生考试,成绩均能达到或超过学校指标。

  3.凝聚集体智慧,搭建成长舞台

  在新形势下,一个教师的业务上的快速成长,光靠自身的勤奋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许多老师的帮助。数学教研组常采用集体备课,个别交流,听课评课、方法指导、教研点拨、信心鼓励、后勤服务等方式,快速搭建数学教师成长的舞台,特级教师、骨干教师、备课组长更是充当主力。由于数学组有统领的教研课题,较系统的操作模式,教学研究方向,且运用到各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并能较好地开发教师教学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意识。教龄5年以下的年轻教师都有与一名师傅结对,互相听课,讲评,探讨,要求新教师每学期至少上好一节“成长课”,同时采用“徒弟展示课”、“师徒同上一堂课”,撰写“教学反思”等活动,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特别是新教师成长周期大大缩短,并在全市初中数学教学界脱颖而出,令各校刮目相看。

  4.学习观摩先进,提高教研层次

  全组教师都认识到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提高。我们基本上每年都要外出参观学习,吸取兄弟学校教研组的先进经验。如我们去宁波学习课堂教学,去诸暨学习竞赛辅导等。上学期为了进一步学习其他教研组的先进教研模式,数学组教研组长(包括年段教研组长)等全程观摩兄弟教研组教研活动。如观摩社会组“微格研究、主题研究”的活动模式给数学组教研以启发,其中七年级—生活化;八年级—情境化;九年级—案例化,这种活化教材的做法值得借鉴。活动中,众多专家及领导发言,高屋建瓴,无疑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再如观摩语文组八年级集体备课活动,围绕“教学目标的确定”为主题开展了“依标施教,张扬个性”的备课、教学探讨。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事后,组长认真撰写了观摩体会,力求取长补短,进一步提高本组教研质量。

  几年来,数学组团结和谐,同行之间互相帮助,共同提高,不遗余力,工作重担争着挑,有了荣誉大家让。为了进一步提升数学教研组教科研水平和教师的专业素质,学校对数学组提出了更高要求,对照要求,我们感到仍有差距,很多地方要努力改进,如教研组内教师多,集中安排教研活动难;教学与教研关系的处理上,少部分教师还是重教学轻教研;在备课的规范化操作还要再努力等等,这些都将在以后工作中加以改进。我们数学组全体成员将立足校本,根植于课堂搞教研,团结一致,虚心向同行讨教,认真学习先进教育理念,不断进行教学实践和教学反思,不断提高素质,争取更大成绩,让全组教师通过教研这条快速成长的途径,在成功学生的同时也成就自己的事业,从而获得职业的幸福!

  最后,衷心感谢各级各类专家对我校数学组工作的大力支持!衷心感谢教研室数学教研员长期以来对我校不遗余力的指导!衷心感谢全体同行的帮助指导!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