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补习班》观后感

时间:2022-10-22 09:14:10 观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为此就要认真思考观后感如何写了。快来参考观后感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银河补习班》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

  《银河补习班》是一部发生在上世纪80、90年代,讲述了一对父子跨越漫长时光,收获爱与成长的亲情故事,同时穿插学校教育改革话题的电影。

  电影讲述了桥梁设计师马皓文所设计的东沛大桥,因意外事故坍塌,被判七年徒刑,和妻子离婚,开始了人生最落魄的日子。

  而他的儿子马飞因为笨,被众人称之为“缺根弦”,他的童年几乎都生活在被人歧视、鄙夷之中。

  镜头又转到七年后:马皓文出狱了,让他遗憾地错过了儿子七年的成长时光。马飞已上初中,因父亲入狱而失去父爱,母亲忙于事业,使他对学习缺少兴趣和信心。

  马皓文为了弥补对马飞的爱,用自己独特的教育方法,帮他补习功课,给予马飞自由成长的空间,教会儿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和面对困难的勇气。马皓文问马飞:你的梦想是什么?马飞说:好好学习上清华北大。马皓文语重心长地说道:“清华北大只是个过程,不是结果。生活就像射箭,梦想就是标靶,如果没有梦想,每天的拉弓就没有什么意义。”

  在学校看来,成绩垫底的马飞没有可塑之处,但马皓文从未放弃,鼓励孩子找到心中的梦想并为之努力。马飞最终成了一名飞行员,最后还被选拔成了宇航员。

  以前马飞和妈妈去探望监狱中的父亲,希望父亲一起回家。马皓文对儿子说自己会坐火箭回去,让他在家里等,夜里马飞在阳台上挥手电,想父亲回来。现在马飞在外太空失去联系,马皓文便在曾经的阳台上挥动手电,好让儿子找到家。

  这部电影从父子情深到家国情怀,尝试教育改革和家庭结合,说明没有不可救药的学生,“学渣”也是可造之材。同时告诉孩子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树立自己的目标,朝着梦想去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