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02-27 12:27:13 教案 我要投稿

【推荐】小学语文教案范文汇总9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9篇,欢迎大家分享。

【推荐】小学语文教案范文汇总9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田忌赛马》是一叙事性课文,全文运用凝炼精当的词句,细腻生动地刻画了人物形象。教学中,我注意把握教材这一特点,引导学生抓住文眼“胸有成竹”分析,引发而动全身,既理解了课文内容,又培养了学生阅读能力。

  一、从释题入手,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直奔重点,导出了表现主人公孙膑特点的词语“胸有成竹”。

  1.田忌和谁赛马赛了几次结果怎样学生读书,独立思考,回答问题。(田忌与齐威王赛了两次马,结果是田忌先败后胜。)

  2.谁在当中起了关键作用学生讨论后回答。(孙膑献计。)

  3.默读课文,找出最能表现孙膑献计把握十足的词语。板书:“胸有成竹”

  二、设问,着重对“胸有成竹”意义的分析。层层深入,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章的中心。

  1.“胸有成竹”的本义是什么学生查字典,练习动手操作。(胸有成竹:本指画竹子之前,对竹子已有了完整的印象,比喻做事之前,对事情经过已有通盘考虑。)

  2.“胸有成竹”在文中是什么意思学生边读书边讨论。

  (1)“竹”在文中指什么从理解本义入手,慢慢过渡。(竹在文中指孙膑为田忌所想的办法、计策,即:调换马的出场顺序。〕

  (2)全词在文中是什么意思先复习本义,再讨论分析,理解含义。(全词在文中指孙膑对第二次比赛的经过、结果作了充分的预测,完全做到了胸中有数。这就是课文第三部分叙述的内容。)

  (3)第二次比赛的'经过、结果怎么样学生先仔细阅读课文第三段,再口述第二次比赛经过、结果。最后动手摆放预先准备好的卡片,再现第二次比赛过程和结果。

  齐威王:上等马(胜)中等马(输)下等马(输)

  田忌:下等马(输)上等马(胜)中等马(胜)

  3.孙膑献计为什么会胸有成竹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二部分,抓住人物神态、语言分析讨论。

  ①提示:孙膑在献计之前,观察了些什么想了些有绝对把握。

  ②师生中心:由此可见孙膑“细心观察,足智多谋”。

  4.孙膑“胸有成竹”,而田忌和齐威王表现又怎样呢

  (1)学生默读课文,抓住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三个词语对比分析,揣摩人物的内心,概括人物的品质特征。

  田忌:垂头丧气──胜骄败馁、不思进取

  齐威王:得意洋洋──陶醉胜利、忘乎所以

  一举多得,事半功倍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自然段。(重点)

  2、了解小珍珠鸟的外形特点,以及它与我逐渐亲近的过程;理解“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的深刻含义。(难点)

  3、懂得只有与动物和谐相处,才能享受大自然的美丽,感悟到生命的真谛。 (难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种观赏鸟类,一起喊出它的名字:珍珠鸟。板书:珍珠鸟。

  2、 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师边说边板书:我、鸟)我为它们营造了一个怎样的巢呢?(边说边出示:我为珍珠鸟营造了一个________的巢。)指名学生口填空。

  3、 过了不久啊,他们就有了雏儿,这会是怎样的小家伙呢?今天我们继续走进大作家冯骥才的《珍珠鸟》。

  二、出示教学目标,学生自学,交流。

  1、老方法,还是让我们先来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吧,出示教学目标:

  (1)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第三自然段,画出描写小珍珠鸟外形特点的.句子,并用着重号标出形容小珍珠鸟可爱的词语。

  (2)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第四自然段,画出你认为重要的词语、句子,想一想,小珍珠鸟是如何一步一步接近我、信赖我的,可以把自己的感受写在旁边。

  (3)联系上下文,理解信赖的含义。

  2、学生朗读教学目标,围绕目标进行自学,教师巡视指导学困生进行自学。

  三、师生互动,学习课文

  1、小珍珠鸟长什么样子呀?谁知道 ?

  相机出示: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1)读这句话,你感觉这是一只怎样的鸟儿?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出示:这是一只____________的鸟儿。指名说,再朗读。(能把你的理解读出来吗?)

  (2)出示词语:小脑袋 小红嘴 小家伙

  老师发现文中有许多带小的词语,读一读。都指谁呀?这个“小”用在里面有什么巧妙之处呢?指名说,读(把你的理解带进去朗读哦)

  尤其是这个“小家伙”,在文中出现过好多次,快速浏览课文,把这样的句子画下来。指名读句子,教师出示句子:

  正是这个小家伙。

  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

  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

  看着这可爱的小家伙。

  女生齐读。你觉得用小家伙有什么好处呢?指名说,读(带着这种理解去读)

  是啊,小家伙,平时长辈会把孩子称为小家伙,听起来特亲切。如果作者直接写成珍珠鸟会有这样的效果吗?自由读,比较一下。

  2、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作者对小珍珠鸟的喜爱之情(板书: 喜爱),那么小珍珠鸟呢,它会待我如何呢?刚才大家都认真学习了第四自然段,现在回想一下,小珍珠鸟首先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呢?

  (1)指名说,师出示句子:

  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__________落在 柜顶上,__________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__________把灯绳撞得来回晃动。

  指名读句子,能把三个一会儿的内容去掉吗?比较一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具体生动地表现了小珍珠鸟的可爱、顽皮。)

  出示句子: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

  老师觉得大家把“神气十足”读得特别好,为什么呀?说,读。

  小珍珠鸟真淘气,它还可能飞到哪里干什么呢?小组交流后指名说。

  3、 小珍珠鸟已经与我越来越近了,后面的文字更加形象地介绍了小珍珠鸟与我亲近的过程。读一读,找一找让你体会深刻的词语、句子。

  一点点竟然 偏过脸 时间顺序词语(生谈体会,带着理解读句子)

  4、 从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都能看出小珍珠鸟的变化,这一步步的变化一定有其内在的心理活动,现在在座的同学愿意成为可爱的小珍珠鸟吗?让我们走进它的内心,小家伙们,愿意和我谈谈心吗?(师生对话)

  5、出示第四自然段,齐读。(就这样,小珍珠鸟一天一天与我亲近了,刚才同学们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了“我”与小珍珠鸟之间的那份亲密与友好,能用自己的朗,读表现出来吗?)

  6、小珍珠鸟已经与我成为朋友了,白天(引读第五自然段)

  哎呀,天都快黑了,还要父母再三呼唤才肯回家,你从“再三呼唤”体会到什么?

  7、是啊,它越来越离不开我了,以至于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出现了这样一幅令人怦然心动的画面------

  (1)出示插图,配乐,你看到了什么?指名说。

  (2)谁能把这种理解带进去读一读,指名读。(记住,别惊醒它哦)

  (3)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它把我的肩当成什么了?怀抱。你在妈妈怀里什么感觉?听你这么一说,老师也想把这温馨的一幕读出来。用心听,好吗?师配乐朗读。

  (4)做梦?会梦到什么呢?让我们把这美好的梦境朗读出来吧。

  8、这温馨的画面、美好的梦境,真是令人动容,让人向往,难怪作者------出示第七自然段,指名读。

  看着这可爱的小家伙,我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一声呼唤: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换句话说,指名说陈述句

  齐读第七自然段

  四、总结课文揭示主题,

  1、齐读全文

  2、学习了这篇课文,老师终于明白:信赖,源于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轻轻的问候;信赖,源于一份宽容,一份理解------

  出示,齐读:信赖,可以创造美好的境界。

  信赖,是搭建友谊的桥梁。

  信赖,____________________。(指名说)

  xiaoxue.xuekeedu.com

  是啊,信赖,可以让世界充满爱,可以让世界变得更加和谐。板书:和谐

  五、检测

  又到了我们检测的时间,请大家对照提示,背诵第四自然段。

  起先,这小家伙________________,随后__________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__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___________。渐渐地,它___________,竟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先是_________________,见我________________,便________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________________。后来,它________________,索性_____________________,“哒哒”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用手_____________________,它____________,反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业

  学了这篇课文,同学们一定有了不少感想,那就赶快拿起笔,写下心中的点点滴滴。

  板书设计:

  珍珠鸟

  我

  喜爱信赖

  和谐

  鸟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入境悟情,并学会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2、 理解课文“放鱼”与“得到启示”部分的内容,体会课文蕴含着的深刻的做人道理,从而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教学重点:

  品词品句,体会父亲要“我”把鱼放回湖里去的原因。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倒数第二段话的含义,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使学生受到道德的熏陶,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师简述课文主要叙述顺序。

  2、提问检查上节课学习内容(钓鱼部分)

  (1)“我”钓到一条怎样的鱼?

  (2)钓到这条鱼后“我”的心情怎样?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得意,欣赏)

  3、指名配乐读,生边欣赏画面边体会当时作者与父亲的愉悦心情。(播放课件:“我”钓到鱼的过程。)

  二、 思维拓展、迁移

  过渡:是啊,在这么美的夜晚,钓到这样大的一条鲈鱼,真是一件人生快事啊,如果你就是当时文中的那个小作者,想想看,你准备怎样处理这条鱼?(把你的`想法写在纸上)

  1、生写自己的处理方法在纸条上。

  2、抽生说说自己写的内容。

  3、指名部分学生把自己写的纸条贴在黑板上。

  三、 学习“放鱼”部分

  过渡:同学们的处理方法丰富多彩,但文中的“我”的父亲却叫“我”把鱼放回湖里去。下面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一遍课文后面的内容,找出放鱼的内容。

  1、抽生说放鱼部分的段落(4-9自然段)

  (1) 自由读这部分内容,边读边思考:(课件出示思考内容)

  a、请找出父亲动作词、神态词、语言,联系这些词语想想父亲是怎么想的?

  b、找出描写“我”心理变化的词句,体会“我”当时心理的变化。

  (2)抽生解决“思考”中的问题。

  (3)小组内分角色练读。

  (4)指名朗读,抽生,师适当点拔。

  (5)抽两小组分角色朗读。

  2、最后“我”放了“鱼”吗?为什么要“放”?“我”愿意“放”吗?从哪些词语看出我不愿意放?

  3、讨论:为什么父亲一定要“我”放鱼回湖?

  (1)抽生汇报。

  (2)师。

  四、 学习“得启示”部分

  过渡:尽管“我”极不情愿地放鱼回了湖,但这件事却影响了“我”的一生,我从中得到了一个终生受益的启示。作者受到什么启示呢?

  1、自由读课文第十自然段,边读边把你不理解的作上记号。

  2、抽生说自己不理解的句子。(相机出示课件)

  (1)齐读句子一,想想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话?(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诱惑人的“鱼”。)

  (2)还有不理解的句子吗?(句子二,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勇气和力量。)

  a、联系课文内容“放鱼,留鱼”来理解第一句话。

  b、你能联系生活中的事例来说说这段话的意思吗?

  3、看课件(播放生活中的实例1、2、3),边看边想:诱惑人的鱼是什么?道德的“是”与“非”又是什么?

  4、拓展,升华

  生活中有许多这些诱惑人的“鱼”,如果再一次让你处理刚才你钓到的这条大鱼,你现在又会怎么处理它?写在纸条上。

  (1)抽生读自己写的内容。

  (2)指名把写的纸条贴在黑板上。

  5、师。

  6、齐读最后两段话。

  五、 延伸:

  说说自己学了这课文后得到的启示或感受。

  板书设计:

  29

  放 钓 留

  鱼

  的

  启

  示

  是 非

  道德 实践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一、设计理念

  《家乡环境》是人教课标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组课文中设计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的主旨是通过学生在历时两周的观察、调查、访问,了解家乡的环境状况。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是本次活动的主要目的,并在进行此次活动中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环保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主动搜集各方面的资料,激发学生热爱环境之情,让学生主动探究,增强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培养信息收集整理能力、语文表达能力和综合实践的能力。

  二、活动目标

  1、了解家乡过去的环境状况,培养环保意识。

  2、学生利用科学的方法(调查、观察、访问、资料收集整理)获取知识,了解某一问题。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组织能力、口语交际与习作能力。

  4、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

  三、活动安排

  第一课时:讨论确定学习内容分为四个板块,组合活动小组,小组选择一个内容,进行组内分工。

  第二课时:将各小组搜集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

  第三课时:学习成果展示,在同学间相互交流调查研究成果。布置课后作业。

  第四课时:学习成果展示

  1、小组合作把设计的环保宣传标语张贴在相应的位置。

  2、小组通过手工活动设计身边环境的版图。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会本课:员贴翔 喂 耍 涛 汹 涌8个生字,积累词语。认识部首:羊字旁。

  2、能力目标:重点理解“贴着”“沿着”“盘旋”等词语的意思。正确书写6个汉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直线划出写“海鸥妈妈怎样预报天气的句子”。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初步知道有哪些动物会“预报”天气,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教学重点:

  理解“贴着”“沿着”“盘旋”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

  能用直线划出写“海鸥妈妈怎样预报天气的句子”。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习,揭示课题。

  1、观测、预报天气情况的人叫气象员。有一种海鸟,我们可以从它不同的飞行情况,知道海面上不同的天气情况,因此有人叫它是“海上气象员”。

  2、板书课题:海上气象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边看书边听老师读课文:海上气象员是什么鸟?课文写了它几种不同的飞行情况?

  2、板书:海鸥。教学生字“员”。

  3、自由读课文:标上小节号,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三、研读课文,学习词句。

  (一)了解海鸥妈妈三种不同的飞行情况。

  1、自由读前四节课文:划出写海鸥妈妈怎么飞的`句子。

  2、媒体出示句子:

  她看见妈妈贴着海面,欢乐地飞翔。

  小海鸥看到妈妈沿着海岸边,转了几圈,就飞回了家。

  小海鸥看到妈妈没有贴着海面飞,也没有沿着海岸飞,而是在半空里盘旋。

  (1)读一读句子:了解句子内容。

  (2)说一说内容:妈妈是怎么飞的? (逐次板书:贴着海面飞;沿着海岸飞;半空中盘旋)学习生字:贴、翔

  (3)学一学字词:用双手作海鸥演一演飞的样子,理解词义。

  (4)练一练朗读:注意情景变了,语气也应该不一样。

  3、小结:海鸥妈妈3天飞行情况是不相同的。

  (二)继续学习词句,知道海鸥妈妈是海上气象员的原因。

  过渡:那么为什么说海鸥妈妈是海上气象员呢,从海鸥妈妈说的话可以知道其中的原因。

  1、朗读课文,划出海鸥妈妈说的话。

  2、媒体出示海鸥妈妈三次说的话:

  妈妈笑着说:“只要你看到我贴着海面飞,那准是个好天气。鱼呀,虾呀,都游到海面上来玩耍。这时,我一张嘴,就逮住他们啦!”

  妈妈回答:“只要你看到我沿着海岸飞,那是天气开始变坏。海面上波涛汹涌,吓得鱼虾不敢到上面来玩。我只好到海岸边找东西吃。”

  妈妈对她说:“只要你看到我冲向半空飞,那是暴风雨就要来了。你看,天多黑,浪多高,鱼虾一起躲到深深的海里,我只好空着手回家来啦!”

  (1)一读海鸥妈妈说的话,看看海鸥妈妈怎么飞,天气就会怎么样,完成练习: 海鸥妈妈_____________,天气______________。

  (逐次板书:好;变坏,海浪滚滚;暴风雨就要来了)

  (2)二读海鸥妈妈说的话,说说为什么天气变化了,海鸥妈妈飞行的情况也会变化。

  完成练习: 因为天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海鸥妈妈___________。

  (3)三读海鸥妈妈说的话,注意情景和说话人语气的变化。

  3、小结:海鸥妈妈用不同的飞行情况,告诉我们不同的天气情况,这也是一种大自然的语言。

  四、总结全文,巩固练习。

  1、朗读课文,完成练习: 海鸥妈妈_____________,天气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

  2、分角色表演朗读课文,注意不同角色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情节又有不同的说话语气。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6人,男16人,女20人。大部分学生都是身体健康,活泼可爱,文明礼貌,上进心强。

  从前几个学期的成绩检测中来看,本班学生的总体成绩还是可以的,其中比较优秀的有李帅、李彩、吴坡等同学,也存在基础比较差的同学。学生两极分化比较严重,特别是几个差生基础差得厉害,影响了全班的平均分和合格率。在这学期,对差生要狠抓知识落实,使他们的语文成绩能有切实的提高。

  学习习惯方面:本班学生多数都能做到上课认真听,勤举手,爱动脑,及时完成作业,特别是李帅、李彩是同学的好榜样,也有个别同学,作业总是不能及时完成,书写比较糊涂,还有几个小不点爱做小动作,总是不能集中注意听讲,这几个同学需要老师特别关注,需要老师特别耐心的教导。

  语文能力方面:在阅读水平方面,李帅、赵微等同学具有优势,理解感悟能力强,对文本的理解往往都与众不同,胜人一筹;在写作方面,刘静秀、左有政等同学表现突出,能写得通顺、详细,又不繁琐,而且能做到中心突出,有详有略;在书写水平上,白文冰、钱珍等同学自迹清楚,字写得清秀、漂亮,让人赏心悦目;在朗读能力方面,卢虹伶、蔡丽花都非常出色,音准,读通顺,而且非常有感情,总让其他同学羡慕不已。

  家庭状况和家庭教育方面:大部分学生都长在农村,虽说家庭并不富裕,但父母对他们还是百依百顺,造成许多孩子性格娇惯,比较自我的一面。还有一些学生父母远在外地,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看,因而家庭监督、家庭教育等方面比较薄弱,不能很好地配合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这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总的来说,学生个个都是聪明活泼的,每个人都有他的发展前途,重要的四,教师要充分关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前进一大步。虽然我不能让他们成为最好的学生,但我会努力让他们变得更好。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以语文知识和听说能力训练为序编排的,本册有阅读训练、习作训练和听说训练三条线索。从纵向看,每一条线索都按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安排训练点;从横向看,按有机联系、协调发展的原则把几个训练点组成单元,力求做到每个单元听说读写训练的目标明确。

  三、教学目标

  1、巩固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识字157个,能正确认读学过的多音字(本册多音字10个),能辨认形近字;会读写396个左右的新词语(不含单音词语),一部分学会运用。

  2、继续学写钢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毛笔字临帖,坐的姿势,握笔姿势必须正确,养成认真写字的习惯。

  3、学会按要求预习课文;会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学会抓住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学会用“摘句法”,用自然段段意归并法归并课文的段落大意。

  4、学会把一件事的经过分几步写具体;初步学会把长文章缩写成短文,既能写具体,又能写简洁;初步学会写文章“开头”、“结尾”的写法,会写启事。

  5、会修改意思前后矛盾的病句。

  6、会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有的还会默写。

  7、会有条理、具体地说清楚一件事,根据要点清楚地介绍自己的家;简明扼要地介绍一本课外书;会说普通话,口齿清楚,声音响亮,态度大方。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阅读训练方面的重点是概括段落大意。

  ①用摘录句子的方法概括段落大意。②用自然段段意归并的方法概括段落大意。

  (2)习作方面的重点是把一件事写清楚。

  ①把一件事情写完整,即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②把事情的经过部分写具体。

  (3)听说训练方面的重点是有条理,较具体地进行叙述。

  2、教学难点

  本册教材的难点是给课文分段,并能概括段落大意。

  五、质量目标

  1、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本册教材的有关基础知识。

  2、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特别是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高尚的道德情操。

  4、考核成绩。

  六、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随着课改的深入,本学期的语文教学一定要努力体现教改趋势,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识记理解,运用创新,同时要注意学生的学习语文的情感倾向和习惯自律的培养,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提高效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体现逐渐由扶到放的指导原则,主要措施如下:

  1、要通过互借图书,推荐好文章,评阅好文章,摘录好词好句等方法,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强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适当增加习作的训练次数,加强习作方法指导,特别是在如何写具体,详细上多作辅导。

  3、开创更多的交流机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相互学习,互相提高,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做好培优辅差工作,使优生、差生都有潜力发展,都有机会提高。

  5、做好阶段性的质量检查与反馈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补救,提高教学效率。

  6、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做到字迹清楚、整洁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课题

  古诗二首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课安排的是两首古诗,分别是唐朝诗人王之涣写的《登鹳雀楼》和唐朝诗人李白写的《望庐山瀑布》。两首古诗都用凝炼精妙的语言描写了祖国雄伟壮丽的自然风光,两首古诗意境深远,极具画面感。《望庐山瀑布》更是富有神奇的想象力。基于教材特点,在教学中,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充分利用插图来展现美,发挥想象充实美,联系生活发现美,进而动情地表达美。

  两首古诗文字优美,充满韵味。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使学生和作者产生共鸣,理解作者的心情,同时又使学生的朗读能力、阅读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采取灵活多样的识字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识字活动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从而提高识字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重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抓住重点词句,通过观察画面,展开合理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重点)

  3.能体会诗句的意思及蕴含的哲理。(难点)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能够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学生)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谈话导入,引出古诗(用时:5分钟)

  1.引导学生背诵自己积累的古诗。

  2.教师板书《登鹳雀楼》,教学生识记“楼”字。

  3.结合学生质疑介绍“鹳雀楼”。出示图片。

  4.介绍诗人王之涣。

  5.范读全诗,指导朗读。

  1.学生背诵自己学过的古诗。

  2.学生认读“楼”,再想一想怎样记住这个字。

  (1)学生跟着老师范写进行书空“楼”。

  (2)说说注意点,并临写一个。

  3.学生读题质疑。欣赏图片,了解“鹳雀楼”。

  4.了解诗人王之涣。

  5.跟着老师朗读古诗,读出节奏。

  1.学生交流自己学过的古诗不多,它的作用是创设一个诗歌的氛围。

  2.鹳雀楼、诗人的资料只需老师简单介绍即可,而了解鹳雀楼的雄伟壮丽是为学习诗歌做准备的,所以应该用图片介绍。

  二、图文结合,细读品味(用时:25分钟)

  1.教师朗读古诗,引导学生图文对照,想象诗人看到了怎样的景象。交流过程中相机地说出一些词语帮助学生积累。如:山穷水尽、层林叠翠、烟消云散、名山大川等。

  2.指导学生读诗句,师生合作画简笔画,理解“白日”“依山尽”。

  3.指导学生说说第一、二两句诗中描绘的画面。

  4.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发挥想象:小朋友,见过夕阳西下的景象吗?看到这么美的情景你会情不自禁地说些什么呢?

  5.指导朗读,读出诗中描绘的意境。

  6.指导想象:如果再往上走,还能看到哪些景象呢?

  7.教师小结:是呀,要想看到更多的美景,还得继续向上攀登。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

  8.指导学生找到诗中描写这个意思的诗句。

  9.指导朗读,理解“欲穷”“千里目”“一层”。

  1.学生听读,思考:诗人看到了哪些景物?哪几句诗写出了这些景物?(1)用笔在诗句中圈画出来。(2)图文对照,想象画面,并用“看到了( )的____”的句式说说这些景物。(3)认真读词语。

  2.自由读第一、二两句诗,和老师一起画简笔画,理解“白日”就是指太阳。“依山尽”就是指太阳靠着青山,慢慢往下落,直到最后消失在天边。在理解词义中识记“依”“尽”。

  3.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第一、二两句诗中描绘的画面。

  4.想象:假如自己看到了这样的景色,会说些什么?

  5.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两句诗。

  6.想象:再往上登,还会看到哪些景物?(如:船只、飞鸟……)

  7.听老师小结,再从诗句中找到后两句,理解诗歌蕴含的道理: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

  8.理解“欲穷千里目”的意思,了解“千里”不是真的指一千里,而是指很远。

  9.有感情地朗读诗句。理解“一层”指很多层。

  1.这首诗是五言绝句,学生要想领会这二十个字中描绘的意境以及蕴含的道理是不易的,需要老师渲染气氛,让学生通过图文对照、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进行想象画面。

  2.古诗很凝炼,在指导学生理解字词的时候,要避免简单告知,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引导学生理解,如根据诗句合作绘画等。

  3.古诗的意境深远,无需学生多讲,要在学生想象的基础上,指导他们运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在朗读中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作者的情感。

  三、出示生字,指导书写(用时:8分钟)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依、尽、层”,再次认读,并练习组词。

  2.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书写注意点,并指导临写。

  3.教师范写生字,重点讲解“尽”的书写要领。

  4.教师利用投影仪展示同学的书写成果,组织交流反馈。

  1.学生认读生字并组词,比一比谁组得多。

  2.学生观察并交流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书写注意点。

  3.观察老师范写,一边观察一边做书空练习。

  4.同桌、全班互相交流,指出书写的优点和不足,并改进。

  1.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观察生字的特点。

  2.重点指导“尽”,引导学生抓住汉字书写规律。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用时:2分钟)

  1.教师对课堂学习情况进行总结,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字。

  2.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将诗句中描绘的画面讲给家长听。

  1.学生从老师的总结中知道:要多动脑筋想多种方法学习生字。

  2.学生完成作业,并请家长对自己的作业做出评价。

  教师可以建议家长从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是否能读出不同句子的不同语气等方面进行评价。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用时:3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背诵古诗《登鹳雀楼》。

  2.教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中描绘的画面。

  1.学生背诵古诗。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中描绘的画面。

  教师必须要求学生说出完整的句子,鼓励学生采用不同形式说诗中描绘的画面,进而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形式。

  二、理解诗题,知晓诗人(用时:5分钟)

  1.介绍诗人李白。出示ppt资料。

  2.板书诗题,指导学生读题,读准“瀑”“布”。识记这两个生字。

  3.指导学生用“补白”的方法,说说题目的意思。

  4.出示图片,欣赏庐山瀑布,感受瀑布的形态。

  1.听老师介绍诗人李白,了解他的诗歌特色。

  2.朗读题目,读准字音。交流识记方法。

  3.用自己的话说说题目的意思。

  4.看图说说瀑布的样子,了解庐山。

  教师要教学生用补白的方法说题目的意思,从而为下面理解诗句打下基础。

  三、初读疏通,初知诗意(用时:15分钟)

  1.出示带拼音的诗句,指导学生朗读古诗,相机正音:读准“紫烟”。

  2.认识生字:相机区别“炉、烟”,学写生字“照、炉、烟、挂、川”。

  3.指名读整首诗,纠正、齐读。

  4.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律。

  读古诗特别要读出诗的韵律美,韵脚一定要读准,读到位。(如“烟”“川”“天”)

  5.出示诗的'停顿及重音,范读并指导读出古诗的节奏美。

  1.学生自主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认识生字,交流识记方法,区别“炉、烟”。

  3.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书写生字“照、烟、川、挂”。把难写的字多写几遍。

  4.朗读全诗,在老师的指导下读准韵脚。

  5.学着老师的样子读出诗歌的节奏。

  1.教师要不遗余力地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

  2.在指导生字书写的时候,要发挥示范的作用,要能及时反馈。

  四、再读课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用时:15分钟)

  1.指导学生图文结合,想象画面,说说看到了什么。

  2.播放庐山风光片,饱览庐山秀美的风光。教师解说。

  3.指导朗读第一、二两句诗。理解诗意。

  (1)指导学生体会“生”“挂”的精妙。是谁把瀑布挂在了山上?

  (2)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4.指导学生细读第三、四两句诗,理解字词,感受诗歌意境。

  (1) “飞”“直”写出了瀑布的什么特点?

  (2)感受“三千尺”的夸张用法。

  (3)补充“银河”“九天”各指什么。

  (4)“疑”是什么意思?作者“疑”什么?诗句的意思是什么?

  (5)指导学生朗读诗句。

  5.小结:由瀑布到银河,这是作者的一种奇特的联想;将瀑布的高大、急的特点展露无余。

  6.指导配乐有感情地朗读。

  7.指导背诵。

  1.图文结合,想象画面,说说看到了什么。

  2.欣赏庐山风光,感受大自然的美景。

  3.读第一、二两句诗,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1)思考、交流:一个“生”字就把香炉峰描绘成一个仙境,把云雾写活了;是大自然把瀑布挂在了山上。体会“生”“挂”用法的精妙。

  (2)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两句诗。

  4.默读第三、四两句诗,图文对照思考交流:

  (1)“飞”“直”写出了瀑布的高、笔直的特点。

  (2)感受“三千尺”的夸张用法,突出瀑布长的特点。

  (3)通过资料了解——银河:晴天夜晚,天空呈现出一条明亮的光带,夹杂着许多闪烁的小星,看起来像一条银白色的河。九天:天的处。古人认为天有九重,的一重称为九天。诗里形容极高的天空。

  (4)理解“疑”,了解作者的想象。

  (5)感受瀑布从极高的地方倾泻而下,体会壮丽的景象。

  5.听老师总结。

  6.听音乐,有感情地朗读。

  7.背诵古诗。

  1.理解诗句,教师要指导学生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2.对于诗中涉及的夸张的修辞方法,教师不多强调术语,让学生在想象里、在朗读中自然体会。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用时:2分钟)

  布置作业:搜集其他描写瀑布的诗歌读一读。

  在家长的帮助下,搜集有关瀑布的其他诗歌,并且读一读。

  如果孩子能力强,也可以写一写,还可以为自己的小诗配插图。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诗歌,体会诗歌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自己喜欢的诗句。

  2.过程与方法

  以读为主,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丰富的想象,读一读,说一说,在读中、说中,走进文本,实现和文本的情感交流,进而感悟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新年的快乐,体验新年带给人们积极向前迈进的力量。

  (2)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感情以及珍惜时间、珍惜生活、奋发向上的积极情感。

  重点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诗歌第一节,体会新年带来的快乐。

  3.流利地朗读诗歌,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教师板书课题,指导快乐地读题目:同学们,日子一天天过去,新年就要来啦!高兴吗?(高兴)快乐地喊—(学生读:新年来了)

  2.教师引导学生谈话:过新年,是大家盼望的节目。为什么呢?(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说说自己家是怎么过新年的,在说中体会过新年的快乐)

  3.导入新课:是呀,新年里大人们欢喜,孩子们欢喜,大家都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家家户户的门、窗户都亮起来了。请同学们带着着份快乐自由的心情读一读诗歌《新年来了》。

  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要求:

  (1)借助拼音自读生字,把诗歌读准确、读流利。

  (2)读出诗歌的韵律美。

  2.集体朗读诗歌,检查集体朗读社个的情况,教师适当地指导。(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欢快地)

  3.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集体认读,教师强调生字和词语在读音和书写上的注意要点。

  字音:“槌”是卷舌音;“恼”的声母是“n”

  字形:“槌”是左右结构,笔画也比较多,大家在书写的时候要注意收紧笔画;“恼”和心情有关系,部首是“”,注意和“脑”区别开。

  4.教师出示下列词语,集体读:

  山坳 芬芳 舞蹈 抚摩 俊俏 鼓槌 红日高照

  智慧 燃烧 烦恼 虚度 兴奋 肩膀

  5.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自读,在集体的交流、反馈中,正确地认读并掌握绳子的书写,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知诗歌的内容,培养学生自主读书的能力。

  三、学习诗歌第一节,体会快乐。

  1.教师示范读,其他倾听。

  2.教师指名反馈:新年快乐地向我们走来,你从第一节诗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了快乐?(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自由地说一说)

  画面一:乘着马车,叮叮当当地翻过山坳……

  画面二:捧着红梅,哈哈地欢笑……

  画面三:吹着银笛,欢快地舞蹈……

  画面四:抚摩绿树,打扮得更俊俏……

  3.指导学生抓住排比句式,有感情地朗读。

  4 .拓展想象,训练说:新年还会做什么呢?请同学们仿照诗中的排比句式说一说。

  如:她穿着五彩的春装,在百花丛中翩翩起舞;她唤醒沉睡的大地,为他们换上了新装;她梳理着细细的长发,用自己甘甜的雨露滋润万物……

  5.教师小结:多么美妙、多么神奇呀!新年会唱歌、跳舞,她用自己的欢乐感染了我们,让欢乐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传递。

  6.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第一节。

  (创设画面以及语言的情境,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让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奠定感情的基础,再引导学生想象,大胆说一说,在说中培养学生创作诗歌的能力,体会新年所带来的快乐)

  四、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再次感受到了新年的美丽,还感受到了新年带给我们的快乐。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诗歌《新年来了》。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诗句。

  2.总结全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自己喜欢的诗句。

  3.拓展阅读,积累诗歌。

  教具准备

  1.生字词与卡片

  2.反映新年景象的照片以及鞭炮声录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本课的生字,指名读一读,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2.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教师导言:同学们,万紫千红的春天装扮了我们的世界,送来了新年的爆竹声,你们听—(教师播放鞭炮声录音)新年里,,到处呈现出的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每个人新的一年又会做何打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设个。

  二、学习诗歌第二节,体会新年的热闹。

  1.指名读诗歌第二节,其他同学倾听,想象画面。

  2.指名反馈:你们的脑海里呈现出怎样的画面?(学生结合诗歌内容说一说:家家户户贴上了春联、挂起了彩灯,人们欢庆新年,打起了鼓、跳起了舞)

  3.教师展示体现新年新气象的照片,导:虽然新年的景象年年见,但听了同学们的描述,老师忍不住又想去看一看。

  4.教师引导学生用一个词与形容自己所看到的画面。(热闹、欢腾、喜气洋洋、欣欣向荣……)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第二节。(读出新年的热闹和欢腾)

  三、继续学习诗歌,提升主题。

  教师导:同学们,新年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欢乐和热闹,它还带给我们对新的一年的.希望和美好的向往。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诗歌第三到四小节。

  (一)教师出示要求,学生自读诗歌。

  1.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和同学讨论。

  2.和同学交流在过去的一年里自己学会了什么,做了什么有意义的事。

  想一想自己的新年打算是什么。

  (二)集体反馈。

  1.指名反馈不理解的诗句。(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适当地进行调控。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下列诗句)

  (1)“让小伙伴采来火种,今年的希望之火就会燃烧,不管智慧藏在哪个角落,都会被我们找到!”

  ①这里的“火种”指的是什么?(学生各抒已见,引导学生理解小伙伴们新的一年的希望和打算)

  ②指名说说:你们新的一年的希望和打算是什么呢?(学生自由反馈)

  ③教师小结:只要有希望就会奋斗不息,就会觉得生命充满力量。所以说,只要小伙伴们采来火种,今年的希望之火就会—(学生接读:燃烧,不管智慧藏在哪个角落,都会被我们找到)

  ④知道学生充满憧憬地、坚定地读这一节诗歌。

  (2)“昨天的那些烦恼,今天早已忘掉,新年在每一只小耳朵边说的悄悄话,大家都能猜到!”

  ①“昨天的那些烦恼”可能是什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实际说一说)

  ②教师导:新年知道每一个孩子的优缺点以及秘密,他会在大家的耳边说什么呢?(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对自己说一些鼓励的话,鼓励学生改正缺点,激励学生不断地求进步等)

  ③教师小结:同学们,你们静一静。听,新年也在你们的耳边说悄悄话呢。

  ④教师入境地随机问:新年和你说什么?(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说一说)

  (3)“去年我们没有虚度,所以脸不羞红心不焦。”

  ①指名说说“虚度”的意思。

  ②指名说说去年你没有虚度,你学会了什么,做了什么?(学生结合自己的情况说,进一步理解没有虚度的意思)

  ③教师启发:同学们,老师听出来了,你们也没有虚度时光,去年我们长了知识,学了本领。今年,你们又有什么打算呢?(学生自由的说一说)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节诗歌,总结升华。

  (1)教师导:一年之计在于春,新的一年是新的开始,你们都有自己新年的蓝图,那么应该怎样做,才能实现你们心中的新年蓝图呢?请大家一起朗读诗歌最后一节,你们一定能够从中受到启发。

  (2)指名反馈:怎么做?诗句中有一个词语进行了概括。(紧紧拥抱)

  (3)指名说说对“紧紧拥抱”的理解。(珍惜时间,勤奋努力)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最后一节。(满怀激情地、鼓励地)

  (5)教师小结:是呀,祖国的未来,世界的未来是你们的,美好的未来等着你们去创造,你们必须从现在做起,为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而努力。

  (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研读诗歌,让学生在初步理解诗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并大胆地设想未来,在说和想象中不断地激励学生珍惜时间、刻苦努力,为新年的成长做充分的准备和努力)

  四、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同学们,日历为我们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你们做好了迎接新的每一天的准备了吗?行动起来吧,让我们一起追求美好的明天,让我们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世界。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试着把自己的新年希望写成一首小诗。

  3.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板书设计

  18 新年来了

  快乐 热闹 希望 美好

  ……

  (珍惜时间 拥抱生活)

小学语文教案 篇9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认识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3、能用“绿树成阴、鲜花盛开、风景优美、名胜古迹、高楼大厦、川流不息”中的几个词语说几句话。

  4、感受北京的美,热爱祖国的首都。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会本课生字。背诵课文第3、4段。

  2、难点:用课后练习里6个词语中的几个词语说两三句话。

  课前准备:自制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北京吧!今天我们就要学习第26课《北京》。齐读课题。

  2、到过北京的同学在北京的哪些地方玩过?

  3、北京多美呀!没去过的小朋友不用着急,现在我们马上出发去北京游玩。

  二、范读课文,初步感知

  1、教师范读,出示课件。学生看、听。

  2、听教师读课文后,知道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一座美丽的城市。

  三、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完后画出课文中的生字。

  2、检查自读情况。

  3、指名朗读课文。

  四、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读课文,看图。

  (1)课文有几幅图,图上画的分别是什么?

  (2)课文介绍了北京的哪些地方?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读后知道了什么?

  3、放第二段录音,学生边听边思考: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

  4、学生默读第三自然段。

  (1)读完这一段,你又知道了北京的什么?

  (2)出示课件,让学生结合画面和上下文理解“绿树成阴、鲜花盛开”两个词语的意思。利用课建立节“川流不息”的意思。

  (3)朗读。

  5、学生自由读第四段,出示课件。

  (1)这一段又给我们介绍了北京的哪些地方?这些地方美吗?

  (2)结合课件理解“风景优美、高楼大厦、名胜古迹”等词的意思。

  (3)指导学生带着喜爱、赞美的感情朗读这一段。

  6、分组读二、三、四自然段。

  讨论:你爱北京吗?为什么?

  7、提问引读第五自然段。

  (1)哪儿美?爱什么?

  (2)这一段集中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8、齐读第五段,读出热爱北京的语气。

  五、指导背诵

  1、怀着热爱、赞美的感情,朗读全文。

  2、北京真美!我们都爱她。让北京美丽的景色留在我们记忆里,好不好。

  (1)指名读三、四自然段。

  (2)教师引背。

  (3)同桌互相背。

  (4)齐背。

  (5)闭上眼睛,想着北京的美景背诵。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检查生字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识记字形,指导写字

  三、课堂练习,说说写写

  1、课后练习第2题。

  2、用课后练习第3题的6个词语说两三句话。

  3、自由扩展。用课后练习第3题的6个词语说话。(同桌说、老师说、指名说)

  4、抄写课后练习第4题的句子。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案11-21

小学语文教案11-24

小学语文教案(必备)10-27

(通用)小学语文教案10-16

小学语文教案(精品)09-04

【热门】小学语文教案01-22

小学语文教案【热门】01-23

小学语文教案【热】01-24

【荐】小学语文教案01-24

小学语文教案【精】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