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计划

时间:2023-06-13 10:00:03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数学教学计划(集锦15篇)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相信大家对即将到来的工作生活满心期待吧!该好好计划一下接下来的工作了!计划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数学教学计划,欢迎阅读与收藏。

数学教学计划(集锦15篇)

数学教学计划1

  一、学生情况分析

  虽然大部分入学前,接受过学教育,但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特别有少数几个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而且学生在幼儿园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养成不好。刚跨入小学,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但他们天真、活泼,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所以这一学期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工作重心。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体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等。

  三、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四、教学方法方面

  1、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2、尽量注意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时常注意强调学生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的习惯。

  4、课堂教学与家庭教学实践相结合。

  五、 教学进度安排:

  单元 教学内容 课时

  一单元 数一数 1课时

  二单元 比一比 2课时

  三单元 1至5的认识 3课时

  加减法的'初步认识 5课时

  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2课时

  四单元 认识物体和图形 3课时

  六单元 6、7的认识和加减法 5课时

  8、9的认识和加减法 5课时

  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 4课时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整理复习 2课时

  实践活动:数学乐园 1课时

  七单元 数11~20各数,读数、写数 2课时

  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2课时

  八单元 认识钟表 2课时

  九单元 9加几 3课时

  九单元 8、7、6加几 4课时

  5、4、3、2、加几 3课时

  十单元 总复习 4课时

数学教学计划2

  一、制定计划的目的

  为使学生学好当代社会中每一位公民适应日常生活、参加社会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代数、几何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逐步形成数学创新意识。

  二、制定计划的依据:

  1、教材内容:

  本学期代数内容包括第九章《分式》、第十章《数的开方》,几何内容第三章《三角形》。

  代数第九章《分式》的主要内容是分式和有理式的概念、分式的基本性质和分式的四则运算、分式方程的应用等。其中分式的四则运算是本章教学的重点,分式的混合运算、解分式方程、探究性活动和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是本章的难点。

  代数第十章《数的开方》主要内容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和求法,实数的概念和运算。本章的内容虽然不多,但在初中代数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章的教学重点是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和求法,教学难点是算术平方根和实数两个概念的理解。

  几何第三章《三角形》的主要内容是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全等三角形和尺规作图。三角形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是本章教学的重点,推理证明是本章的难点。

  2、学生情况:

  初二(2)班共有学生52人,从上学期期未统计成绩,及格人数分别为10人,优秀人数分别为0人,与其他几个平行班比较,优秀生及格生都少,另外这两个班的学生中成绩特别差的比较多,成绩提高的难度较大。在这样一个以少数民族为主的学生群体中,学生的数学基础和空间思维能力普遍较差,大部分学生的解题能力十分弱,特别是几何题目,很大一部分学生做起来都很吃力。从上学期期末统测成绩来看,成绩最好是79分,差的只有几分,这些同学在同一个班里,好的同学要求老师讲得精深一点,差的要求讲浅显一点,一个班没有相对较集中的分数段,从几分到70多分每个分数段的人数都差不多,这就给教学带来不利因素。

  三、教学目标

  1、正确了解分式和有理式的概念,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并能熟练的约分和通分。

  2、掌握分式的乘、除、乘方与加减运算法则,能够进行分式的运算。掌握整数指数幂的运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3、掌握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使学生学会进行简单的公式变形。

  4、通过引导学生发现和探索实际生活中的“a=bc”型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5、了解分式方程的概念,掌握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初步了解解分式方程产生增根的原因,掌握验根方法。

  6、进一步培养学生把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转化为数学方程式的建模能力。

  7、能准确的说出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意义,能正确迅速的利用乘方运算求出一些简单数的平方根、立方根。

  8、了解无理数的意义,会按要求对实数进行分类,会进行实数的四则运算。

  9、理解三角形及有关概念,掌握三角形边角关系定理及推论,理解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逆定理。

  10、了解尺规作图的意义,掌握基本作图,了解几何作图的一般步骤,会写出一些简单作图题的已知、求证、作法。

  四、教学措施及方法

  1、成立学习小组,实行组内帮辅和小组间竞争,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及自学能力。

  2、注重双基和学法指导。

  3、积极应用尝试教学法及其他新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

  4、多听听课,向其它老师借签学习一些优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

  五、本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第一周:因式分解之(一)——提公因法、运公式法分解因式

  教学目标:

  1、会根据完平方差、完全平方式的的特点分解因式

  2、会利用完全平方式的非负性解决一类求值问题

  3、解决相关计算问题

  重点:找公因式,运用公式

  难点:找公因式、公式的理解、运用

  第二周:因式分解之(二)——分组分解法分解因式

  目标:会用分组分解法解决一些较为复杂的因式分解

  难点:如何分组成为本题节的难点

  第三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教学目标:会利用三边关系解决:

  1、边长范围求值

  2、相关证明

  重点:求字母取值范围,证明

  难点:求适合条件的较为复杂的三角形边长问题

  第三周:三角形内角和

  目标:总结内角和的一些常见图形中的结论,并运用该结论解决“引伸”的几何题

  重点:基本图形之

  难点:基本图中的结论运用

  第四周:全等三角形中的线段,角的相等证明

  目标:

  1、会寻找恰当的三角形

  1、会完成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补充

  2、通过体会综合,法在几何证明中的运用

  重点:线段,角的相等证明

  难点:条件补充,角相等的证明方法

  第五周:三角形中二直线垂直的证明方法

  目标:掌握三角形中的二直线垂直的常规方法

  重点:垂直证明

  难点:方法选用

  第六周:分式的概念,性质及运算

  目标:

  1、熟练运用分式的定义,基本性质解题

  2、计算技巧

  (1)化整为零,分组通分

  (2)步步为营,分步通分

  (3)裂项相消

  重点:

  1、计算技巧

  2、基本性质运用

  第七周:线段和,差的证明

  目标:掌握线段和,差的证明方法“截长补短”

  重点,难点:证明方法的理解与运用

  第七周:线段不等关系证明(运用全等三角形)

  目标:会利用全等三角形进行线段集中,从而完成线段不等关系之证明

  重点:不等关系证明

  难点:线段的集中

  第八周:分式的求值问题

  目标:

  1、理解求值的常规方法

  2、会运用如下技巧求值:

  (1)恰当引入参数

  (2)取倒数或利用倒数关系

  (3)整体代入

  (4)利用比例

  第九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训练

  目标:

  1、会完成相关计算

  2、完成边、角、垂直等方面的证明

  重点:运用性质完成相关边,角计算

  (2)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完成证明

  难点:性质的灵活运用

  第九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目标:

  1、完成常规证明

  2、善于构造等腰三角形

  重难点:等腰三角形的构造

  第九周:等腰三角形综合训练

  目标:能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判定完成相关计算与证明

  重点:综合运用

  难点:线段倍分关系的证明

  第九、十周:勾股定理

  目标:

  (1)完成常规计算

  (2)完成相关证明

  重点:计算

  难点:证明(旋转变换)

  第十一周:几何综合训练

  目标:总结

  (1)线段相等,角相等的证明方法

  (2)垂直的证明方法

  (3)线段和,差证明方法

  以上计划从制定之日起执行,若有不妥之处,请学校教务处给予指正,并督促执行。

数学教学计划3

  一、学生的基本情况分析:

  高三十个理科班,总人数462人。相当多的同学对基础知识掌握较差,学习习惯不太好,学习数学的气氛不太浓,学习不够刻苦,除两个奥赛班外,其余各班几乎没有尖子生,且各班两极分化非常严重,差生面特别广,很多学生从基础知识到学习能力都有待培养,培优辅差任务非常重;学生对数学学习普遍存在困难,且部分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习惯较差,复习任务很艰巨。

  二、复习指导思想

  以现代教育理论,课程标准和考试指导纲要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积极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以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为基础,夯实基础,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善体系,构筑知识网络;以课堂教学为重点,结合知识与能力要求及学生实际,采用小步子、递进式教学模式,科学安排教学内容与教学难度,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以检查落实为切入口,不走过场,抓好落实,收到实效;以培优辅差为特色,让优生更优,让有弱科的学生克服瓶颈与木桶现象的不足,脱颖而出;争取本学年高三数学教学上一个新台阶。

  三、教学目的要求

  第一轮为系统复习,时间为第一学期,大约在三月初结束。此轮要求突出知识结构,扎实打好基础知识,全面落实考点,要做到每个知识点,方法点,能力点无一遗漏。在此基础上,注意各部分知识点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向联系,以及各个部分之间的横向联系,理清脉络,抓住知识主干,构建知识网络。在教学中重点抓好各中通性、通法以及常规方法的复习,是学生形成一些最基本的数学意识,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数学方法。同时加强章、节知识过关,注重训练的规范性,思考的严密性,有意识进行一定的综合训练,先小综合再大综合,适当地提升学生综合运用能力。

  第二轮为专题复习与综合考试相结合,是在前一阶段基础上的深化与提高,时间安排在第二学期的3月(中,下)、4月、5月初。要精选专题,紧扣高考内容,抓紧高考热点与重点,授课时脚踏实地,讲透内容,重点在沟通数学各知识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针对性训练与测评,查漏补缺,既提高解决综合题的分析与解题能力,又能调适心理,使学生进入一个良好的心理和竞技状态。

  第三轮为应试训练,主要功能是培养对高考的适应能力和积累应试经验。要求回归课本,再现知识点,巩固所学,加强信息的`收集与整理。通过规范训练,发现复习中的薄弱点和易错点,查漏补缺,调控心态,轻松应考。

  四、教学具体措施

  1、 深入钻研教材,准确解读课程标准,一轮复习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采取低起点、小步子,适当提升的方式,连接高考,深入研究教材中章节知识的内外结构,熟练把握知识的逻辑体系和网络结构,细致领会教材改革的精髓,把握通性通法,逐步明确教材对教学形式、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影响。

  2、 认真研究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准确把握考试说明,在整体上把握高考的重点、难点、热点,特别注意知识点的广度和深度及能力要求,控制好教学的广度和难度,夯实重点,突破难点,找准切入点,科学规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

  3、 加强备课。

  1)备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方法;

  2) 备重点、难点、热点,备广度和深度;

  3)备学生的实际,备教学的切入点,备教学的针对性;

  4)精选例题和训练题:

  a) 注重对“四基五能力”的考察把握,贴近课本;

  b) 注重学科内容的联系与综合;

  c) 注重数学思想方法、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

  d) 注重能力立意,以考察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为核心,全面考察能力;

  e) 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设计应用性、探索性的问题;

  f)体现层次性、基础性,梯度安排合理,坚持多角度,多层次的考察,有效地检测对数学知识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掌握的程度.

  g)体现典型性和全面性,便于归纳总结;

  h) 立足基础,不做数学考试说明以外的东西。精心选做基础训练题目,做到不偏、不漏、不怪,即不偏离教材内容和考试说明的范围和要求。不选做那些有孤僻怪诞特点、内容和思路的题目。利用历年的高考数学试题作为复习资源,要按照新教材以及考试说明的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严格控制选题和做题难度,做到不凭个人喜好选题,不脱离学生学习状况选题,不超越教学基本内容选题,不大量选做难度较大的题目。切实做好课堂练习、例题、作业、周练,月考的精选工作,提高解题能力,积累经验,发现问题及时补救,强化复习效果。

数学教学计划4

  一、 指导思想

  在教学中努力推进九年义务教育,落实新课改,体现新理念,培养创新精神。 通过数学课的教学,使学生切实学好从事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初三年级(9、10)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刚刚接手这两个班,对学生不太了解,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三、 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四章,教材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分析如下:

  第一章 特殊四边形:本章主要是探索和理解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的性质及判定,中位线的概念及性质。本章的重点是特殊四边形的概念、性质与判定。本章的难点是利用性质及判定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章 图形与变换:本章主要是探索和理解平移与旋转的性质,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平移与旋转后的图形。本章的重点是中心对称的概念、性质与作图。本章的难点是辨认中心对称图形,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第三章 一元二次方程:本章主要是掌握配方法、公式法和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并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本章重点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思路及具体方法。本章的难点是解一元二次方程。

  第四章 对圆的进一步认识:理解圆及有关概念,掌握弧、弦、圆心角的关系,探索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之间的位置关系,探索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直径所对圆周角的特点,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之间的关系,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本章内容知识点多,而且都比较复杂,是整个初中几何中最难的一个教学内容。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做好三环五步教学法。把三环五步教学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题,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让学生如何在合作中学习。

  2、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写小论文,写复习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题的研究,课外调查,操作实践,带动班级学生学习数学,同时发展这一部分学生的特长。

  8、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类分层布置分别适合不同的层次学生,课堂上的提问不同的层次学生,使他们都等到发展。

  9、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后进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后进生过关,为后进生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

  10、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这些习惯包括①认真做作业的习惯包括作业前清理好桌面,作业后认真检查;②预习的习惯;③认真看批改后的作业并及时更正的习惯④认真做好课前准备的习惯;⑤在书上作精要笔记的习惯;⑥妥善保管书籍资料和学习用品的习惯;⑦认真阅读数学教材的习惯。

数学教学计划5

  一、教材编排特点及重点训练内容:

  本册教材的编排顺序是:相交线与平行线,实数,平面直角坐标系,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本册书的6章内容涉及《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实践与综合应用”三个领域,其中“实践与综合应用”以课题学习的形式安排在第九章。这6章大体上采用相近内容相对集中的方式安排,前一章基本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后章五基本属于“数与代数”领域,这样安排有助于加强知识间的纵向联系。在各章具体内容的编写中,又特别注意加强各领域之间的横向联系。

  教材编排有如下特点:

  1。加强与实际的联系,体现由具体—抽象—具体的认识过程。

  2。注意给学生留出探索和交流的空间,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3。体现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

  4。强调数学思想方法。本册书突出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转化的思想以及类比的方法。

  重点训练项目是:通过相交线与平行线的教学初步让学生学会简单的推理;平方根与立方根的概念与求法,实数的概念及实数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关系;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教法与应用;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的教法与应用;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二、学生学情:

  本班学生进行了一个学期的学习,虽然期末考试成绩可以,但是发现本班学生尖子生少,中等生较多,差生较多,上课很多学生不认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不是很好,本学期要切实采取措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要求:

  如下表:

  四、教学措施:

  1。本学期教学工作重点仍然是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在此基础上努力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要抓好课前备课,这就要求我要认真研究教材,把握每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课堂上注重教学方法,努力让不同的学生都学到有用的数学。

  2。依据课程标准、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设计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关键的整体优化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运用要切合学生的实际,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有利于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如多让学生动手操作,多设问,多启发,多观察等,增加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学过程中尽量采取多鼓励、多引导、少批评的教育方法。这样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教学中通过鼓励性的语言激励学生,使水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鼓励,以此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

  3。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状况,给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对于学习比较的学生,给他们留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基础性的作业,检验他们对当堂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对于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留一些综合运用或拓展能力方面的作业,检查他们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情况。

  4。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求学生课前自学,通过预习“我”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知道或还有什么我看不懂,在书上做出记号。以便上课时重点听讲。课堂上,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课前做好上课的准备,听课时要集中精神,专心听讲,积极思考问题,认真回答问题,不懂的及时提出来。要求课后养成复习的习惯,每天都要把所学的知识进行复习,可在头脑中回顾当天所学知识,对于忘掉的或回想不起来的,可翻书重新记忆。另外,隔段时间还要把前面所学的知识再行回顾,以免时间长了忘记了。要求学生每天认真完成作业,作业要书写工整,解题规范,杜绝抄袭现象,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做作业习惯。

  5。关注学困生,不歧视学困生,尊重、关心、爱护他们,使他们感到老师和同学对他们的关心。设置一些简单的问题,由他们回答,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利用中午休息时间或第八节自习时间为他们辅导,尽量使他们跟上教学进度。另外,对他们要有耐心,对于他们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

  6。培优补差。对于中上等生,利用课后阅读材料和课外资料丰富他们的头脑,增加他们的知识面,通过专题训练,提高他们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他们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课外资料或上网学习等方式拓宽他们知识面和视野,不懂就问,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以提高他们的各方面的能力。对于学困生多关心和帮助,在课堂上多提问他们一些简单的问题,多鼓励他们,以增强他们的信心。

数学教学计划6

  低年级培养空间观念,提高计算能力是培养数学能力的重中之重,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本学期特拟定培优转差计划如下:

  一.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情况:

  1.在计算方面,部分学生不能正确的口算二十以内加减法,无法正确掌握计算规则,因而无法做到正确熟练的`计算。

  2.在应用题方面,由于不能很好的分析已知条件与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难以发现其中隐含的解题思路,因而无法正确做答。

  3.在空间数学方面,学生常常不能脱离文本,去思考其中方向与位置的关系,空间能力有待提高。

  二.具体目标:

  1.复习二十以内加减法,使他们能够正确熟算。

  2.掌握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正确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培养时间观念。

  3.准确进行二位数加减二位数的计算,熟练计算一百以内加减法以及正确进行竖式计算。

  三.培养对象:在培优方面,重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效率的提高。培养对象是赵敏雄。在转差方面,重在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与计算能力,达到逐步熟练。培养对象是公清、赵莲。

  四.具体措施:

  1.采用直观教学,便于学生树立正确表象,实现其对题目的理解的。

  2.采用多种形式教学,化抽象枯燥为生动形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教学计划7

  一、情况

  幼儿中班是我们这新接手的一个新班,本班幼儿xx名,其中男孩xx名,女孩xx名。通过与原任和的,我们对本班幼儿的基本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一周来,我们也注意地去接触每一个,与交谈,尽量地掌握了每个的手资料。

  在这期间,我们也发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孩子通过小班的后已经建立了较好的常规,基本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并能在的下进行一些简单的小劳动。但是我们也发现孩子的自理能力比较差,另外孩子的规则意识也不够。

  个别孩子的性格、比较古怪。针对以上问题,我班这将根据幼儿园的工作指示和要求,联系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和自理能力,重视对幼儿的社会性,加强个别,,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注意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提高幼儿各方面的能力。

  二、各方面的要求与任务

  (一)班务工作方面

  1、加强班务管理力度。提高大家对当前幼教改革的正确认识,树立团结协作与奉献精神,积极地投入各项工作,以高质的服务赢得的信任,从而吸引幼儿生源,为提高幼儿园名声而努力。

  2、定期与不定期地召开班务会议,大家互相,统一认识,要求班上成员要善于总结工作,能发现自己工作的.不足之处,并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提高自己的工作质量,使班上工作正常运转。

  3、班上财产物品统一由保育员管理,要求定期,发现丢失与损坏要立即上报,以便采取措施。对于则应有幼儿与用品的责任,从而更好地保护班上财产物品。

  (二)工作方面

  1、要按照幼儿园的工作要求,认真制定目标与内容,为幼儿提供丰富适用的操作材料,培养幼儿动手能力,激发幼儿兴趣。此外还应及时、科学地作好对幼儿的观察与活动评价,以改进的弊病,提高质量。

  2、鼓励、支持、引发幼儿产生新主题,积极收集主题的各方面资讯。注意为幼儿作好充分的经验准备,幼儿积极地参与各项活动,鼓励幼儿积极,并大胆用语言进行表达,从而培养幼儿各方面的能力。

  3、加强个别教育。要多与幼儿交流,了解幼儿的情况与需要,支持和鼓励幼儿参与,对于与问题幼儿,要注意正面,为他们提供交往的机会,使他们能融入的活动中,从而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

  4、扎扎实实地抓好计算的教学,从本班幼儿计算的能力水平出发,打好幼儿的基础,将计算教学贯穿于幼儿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努力为幼儿提供轻松、的教育环境,活泼的教学形式与方法,激发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的。

  下面是中班数学本的具体安排:

  9月份《真好》:

  1、1~10的顺唱与逆唱练习。

  2、空间上、中、下的认识与空间对应大、中、小三项式的比较。

  3、结合形状和特性,做对应计数的练习。

  4、练习序数概念。

  10月份《秋天的消息》:

  1、认识半圆形、。

  2、形状与的空间位置对应。

  3、限制范围内的数量点数,空间的定位概念。

  4、形状的连续性与构成和形状特征的判断。

  5、点、线、面的构成概念,封闭面积的涂色与形状的联想。

  11月份《跷跷板》

  学习:

  1、循环序列的规律认识。

  2、对应关系与计数的综合练习。

  3、观察路径的顺序,了解两处之间行进的方向不同,路径上的顺序也会不同。

  4、不同的空间对应方式,对应计数的表达。

  5、观察左右画面上的差异性,空间对应与推理的综合运用。

  12月~1月份《冬日的祝福》

  学习:

  1、认识“一对”的概念与单位量词。

  2、认识集合的特性,集合量的对应计数。

  3、能依同类别物品的特性,认识物品的关联性。

  4、练习数的分合概念。

  5、培养注意力与观察力,用语言说出形状与颜色。

数学教学计划8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三(x)班数学科教学工作,全班共有学生xx人,其中男生xx人,女生xx人。由于三年级是新分的班,但班里有许多学生在一、二年级的时候我已经教过的,对于他们的一些情况也有所了解,班里有一小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差。但有一部分学生是插转来的和以前是其他班的,对这些学生我还不太熟悉,因此,本学期重点工作除了继续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以外,还要加强对学困生的个别辅导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及对新来的学生的了解和教育,力争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二、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时、分、秒、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数字编码、长方形和正方形、分数的初步认识,数学广角和总复习等。其中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三、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数学教学计划9

  本学期担任高一12、13两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两班学生共有100人,初中的基础参差不齐,但两个班的学生整体水平还可以;部分学生学习习惯不好,很多学生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把本学期教学工作做好,制定如下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意目标

  (1)通过分析问题的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2)提供生活背景,通过数学建模,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3)在探究函数的性质,体验获得数学规律的艰辛和乐趣,在分组研究合作学习中学会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4)基于情意目标,调控教学流程,坚定学习信念和学习信心。

  (5)还时空给学生、还课堂给学生、还探索和发现权给学生,给予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在发展他们思维能力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数学情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和追求数学的科学精神。

  (6)让学生体验“发现――挫折――矛盾――顿悟――新的发现”这一科学发现历程法。

  (二)能力要求

  1、培养学生记忆能力。

  (1)通过定义、命题的总体结构教学,揭示其本质特点和相互关系,培养对数学本质问题的背景事实及具体数据的记忆。

  (3)通过揭示立体集合、函数、三角函数、平面向量有关概念、公式和图形的对应关系,培养记忆能力。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1)通过三角函数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2)加强对概念、公式、法则的明确性和灵活性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通过函数教学,提高学生是运算过程具有明晰性、合理性、简捷性能力。

  (4)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正确、迅速与合理、灵活的运算能力,促使知识间的?B透和迁移。

  (5)利用数形结合,另辟蹊径,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通过对简易逻辑的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周密性及思维的逻辑性。

  (2)通过不等式、函数的一题多解、多题一解,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发展发散思维能力。

  (3)通过不等式、函数的'引伸、推广,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能力。

  (5)通过典型例题不同思路的分析,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是学生掌握转化思想方法。

  (三)知识目标

  1.集合、简易逻辑

  (1)理解集合、子集、补订、交集、交集的概念。了解空集和全集的意义。了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2)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2.函数

  (1)了解映射的概念,理解函数的概念。

  (2)了解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的概念,掌握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的方法。

  (3)了解反函数的概念及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像间的关系,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反函数。

  (4)理解分数指数幂的概念,掌握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

  (5)理解对数的概念,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掌握对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

  (6)能够运用函数的性质、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性质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三角函数

  4.平面向量

  二、教学重点

  1.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2.映射、函数、函数的单调性、反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函数的应用。

  3.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4.平面向量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的运算。

  三、教学难点

  1.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

  2.三角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

  四、工作措施

  抓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要环节,因此,抓好课堂教学是教学之根本,是大面积提高数学成绩的主途径。

  (1)、扎实落实集体备课,通过集体讨论,抓住教学内容的实质,形成较好的教学方案,拟好典型例题、练习题、周练题、章考题、月考题。

  (2)、加大课堂教改力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有效的学习是自主学习,因此,课堂教学要大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通过“知识的产生,发展”,逐步形成知识体系;通过“知识质疑、展活”迁移知识、应用知识,提高能力。同时要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从而提高数学素养,并大面积提高数学成绩。

数学教学计划10

  一、 指导思想

  在教学中努力推进九年义务教育,落实新课改,体现新理念,培养创新精神 通过数学课的教学,使学生切实学好从事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培养学生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我班优生稍少,学生非常活跃,有少数学生不求上进,思维不紧跟老师。有的学生思想单纯爱玩,缺乏自主学习的习惯,有部分同学基础较差,厌学无目标。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三、 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五章,知识前后联系,教材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分析如下: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下册包括二次根式,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一次函数,数据的分析等五章内容,学习内容涉及到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xx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全部四个领域。其中对于“综合与实践”领域的内容,本册书在第十九章、第二十章分别安排了一个课题学习,并在每一章的最后安排了两个数学活动,通过这些课题学习和数学活动落实“综合与实践”的要求。

  第16章“二次根式”主要讨论如何对数和字母开平方而得到的特殊式子——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运算。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将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代数式及其运算的知识结构,并为勾股定理、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等内容的学习做好准备。

  第17章“勾股定理”主要研究勾股定理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包括它们的发现、证明和应用。

  第18章“平行四边形”主要研究一般平行四边形概念、性质和判定,还研究了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等几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第19章是“一次函数”,其主要内容包括:常量与变量的意义,函数的概念,函数的三种表示法,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和应用举例,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等内容的关系,以及以建立一次函数模型来选择最优方案为素材的课题学习。

  第20章“数据的分析”主要研究平均数(主要是加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以及方差等统计量的统计意义,学习如何利用这些统计量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情况,并通过研究如何用样本的平均数和方差估计总体的平均数和方差,进一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本学期全书共需约62课时,具体分配如下:

  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 约9课时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约9课时

  第十八章 平行四边形 约15课时

  第十九章 一次函数 约17课时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 约12课时

  四、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把教学六认真作为提高成绩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写学后总结,写复习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7、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类分层布置分别适合于差、中、好三类学生,课堂上的提问照顾好好、中、差三类学生,使他们都等到发展。

  8、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

  9、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这些习惯包括:

  ①认真做作业的习惯包括作业前清理好桌面,作业后认真检查;

  ②预习的习惯;

  ③认真看批改后的作业并及时更正的习惯;

  ④认真做好课前准备的习惯;

  ⑤在书上作精要笔记的习惯;

  ⑥妥善保管书籍资料和学习用品的习惯;

  ⑦认真阅读数学教材的习惯。

数学教学计划11

  依据学校教育务处教学计划安排,结合我高二级部的教师和学生情况,为了能顺利完成今年的教学任务,制订本高中数学教学计划(高二级部)

  本学年,高二级部由高一时的22个班,分为了17个理科班,5 个文科班。班与班之间的学生情况在数学基础及能力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本级部数学备课组的年龄结构就比较合理,通过全组的团结合作,应该可以顺利完成今年的教学任务。但教学中估计困难不少:学生人多,数学基础的'差异程度加大,为教学的因材施教增加了难度。与其他学校相比,数学教学时间相对较少,练习与讲评难以做到充分。

  为了能顺利完成今年的教学任务,准备采取以下教学措施。

  一、认真落实,搞好集体备课。每周至少进行一次集体备课,单周星期一的上午升旗后至第二课结束、星期四科组活动后至下午第七节课结束。每位老师都要提前一周进行单元式的备课,星期四集体备课时,由两名老师作主要发言人,对下一周的教材内容作分析,然后大家研究讨论其中的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等。在星期一的集合备课中,主要是对上周四备课中的情况作补充。每次备课都要用一定的时间交流一下前一段的教学情况,进度、学生掌握情况等。

  二、详细计划,保证练习质量。教学中用配备资料是《高中数学同步测控优化设计》,要求学生按教学进度完成相应的习题,老师要给予检查和必要的讲评,老师要提前向学生指出不做的题,以免影响学生的学习。每周以内容“滚动式”编一份练习试卷,星期五发给学生带回家完成,星期一交,老师要进行批改,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最好安排时间讲评。试题量控制为10道选择题(4旧6新)、4道填空题(1旧3新)、4道解答题(1旧3新),大约90分钟可以完成。

  三、抓好第二课堂,稳定数学优生,培养数学能力兴趣。本学期第二课堂与数学竞赛准备班继续分开进行辅导。平常意义上的第二课堂辅导学生,主要是以兴趣班的形式,以复习巩固课堂教学的同步内容为主,一般只选用常规题为例题和练习,难度低于高考接近高考,用专题讲授为主要形式开展辅导工作。以每班平均有3人参加来计算,总人数到达57人,所以计划按一个班进行第二课堂辅导工作。

  四、加强辅导工作。对已经出现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的下班辅导十分重要,所以每位老师必须重视搞好辅导工作。教师教学中,要尽快掌握班上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工作,既要注意照顾好班上优生层,更不能忽视班上的困难学生。

数学教学计划12

  本学期我将继续担任一年级数学的教学工作。离一年级新生入学还有一周的时间,我需要做好充分的工作准备,以迎接新生们的到来。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新生由于刚从幼儿园出来,环境变化大,常规训练少,一些起码的常规知识都不懂,他们还像在幼儿班一样没有任何约束,想来就来,要走就走,上课时乱走乱动。本学期施行的实验教材,主要是开拓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因此,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每一个人都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三、教学重、难点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四、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会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培养孩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具体工作措施

  1、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1)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建构有关的数学知识。

  (2)尽量选择、设计现实的、开放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积极思考、相互交流,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

  (3)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4)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5)联系儿童实际、根据学生特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重视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建立数感。

  3、计算教学应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4、根据儿童生活特点,从感性经验出发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5、通过“用数学”的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6、设计安排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实践活动,注意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7、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教学方法应体现开放性和创造性。组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尽量注意使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和信息。

  8、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学具。

数学教学计划1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会推导半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并会用半角公式进行证明,求值和化简

  2、能力目标:会灵活运用公式进行推导变形

  3、情感目标:灵活运用公式化繁为简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半角公式的推导方法和结构特征及应用公式求值,化简,证明

  难点是用公式求值

  (三)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复习二倍角公式,按课本知识结构设置提问引导学生动手推导出半角公式,课堂上在老师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分析公式的结构特征,会根据公式特点得出公式的应用,用公式来进行化简证明和求值,老师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鼓励学生积极探究。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复习引入 复习二倍角公式,提出问题,并引出新课 让学生默写二倍角公式,让学生思考二倍角公式的实质。学生练习求sin1200 Cos1200 tan1200。老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a可看作哪个角的2倍角?怎样用二倍角公式写出sina cosa tana?学生默写,以旧引新,注意创设问题的情景,通过设疑,引导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公式的推导。公式sin,cos,tan的推导,老师启发学生思考有时常用a的`三角函数表示的三角函数,比如sin,cos可以用a的哪个三角函数怎样表示?学生推出结论得到

  cos =

  sin =

  tan =

  通过设疑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掌握公式的推导过程

数学教学计划14

  一、指导思想

  通过数学课的教学,使学生切实学好从事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本班是刚刚接手,对班上学生不了解,从原科任老师处得知:优生不多,但后进生却较多,有少数学生不上进,基础特差,问题较严重。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b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通过探究实际问题,掌握有关规律、概念、性质和定理,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进一步提高必要的运算技能和作图技能,提高应用数学语言的应用能力,通过学习初步建立数形结合的思维模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掌握提取实际问题中的数学信息的能力,初步建立数形结合的数学模式;通过对整式乘除和因式分解的'探究,培养学生发现规律和总结规律的能力,建立数学类比思想。

  3、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对数学知识的探究,进一步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明确学习数学的意义,并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体会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数学学习是一个充满观察、实践、探究、归纳、类比、推理和创造性的过程。养成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良好思维品质。了解我国数学家的杰出贡献,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增强爱国主义。

  四、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工作。把认真教学作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索、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写小论文,写复习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创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7、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类分层布置分别适合于差、中、好三类学生,课堂上的提问照顾好好、中、差三类学生,让每个学生尽可能获得最大发展。

数学教学计划15

  指导思想:

  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它在坚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前提下,认真处理继承,借签,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等到,具有如下特点:

  1.亲和力: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激发兴趣和美感,引发学习激情。

  2.问题性: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数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

  3.科学性与思想性:通过不同数学内容的联系与启发,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思想方法的运用,学习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方式,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育理性精神。

  4.时代性与应用性:以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感的素材创设情境,加强数学活动,发展应用意识。

  1. 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以达到培养其兴趣的目的。

  2. 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切实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

  3. 在教学中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尽可能养成其逻辑思维的习惯。

  1、基本情况:12班共 人,男生 人,女生 人;本班相对而言,数学尖子约 人,中上等生约 人,中等生约 人,中下生约 人,后进生约 人。

  14班共 人,男生 人,女生 人;本班相对而言,数学尖子约 人,中上等生约 人,中等生约 人,中下生约 人,后进生约 人。

  2、两个班均属普高班,学习情况良好,但学生自觉性差,自我控制能力弱,因此在教学中需时时提醒学生,培养其自觉性。班级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计算能力太差,学生不喜欢去算题,嫌麻烦,只注重思路,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其思维能力。同时,由于初中课改的原因,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衔接力度不够,需在新授时适机补充一些内容。因此时间上可能仍然吃紧。同时,其底子薄弱,因此在教学时只能注重基础再基础,争取每一堂课落实一个知识点,掌握一个知识点。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数学活动、故事、吸引人的课、合理的要求、师生谈话等途径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在主观作用下上升和进步。

  2、注意从实例出发,从感性提高到理性;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比较相近的概念;注意结合直观图形,说明抽象的知识;注意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启发学生思考。

  3、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善于分析问题的习惯,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4、抓住公式的推导和内在联系;加强复习检查工作;抓住典型例题的分析,讲清解题的关键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自始至终贯彻教学四环节,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选择不同教法。

  6、重视数学应用意识及应用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