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教学设计

时间:2023-04-12 13:21:06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秋天》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秋天》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秋天》教学设计15篇

《秋天》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图文结合,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的意思。

  2、引导学生认识秋天景物特征,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力。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句子的意思,知道课文从那些方面写秋天的景象。

  2、自读课文,想想课文描写了秋天哪些景物.

  三、课前准备:

  观察校园里的景物

  四、教具准备:

  挂图等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词:读下面的词语,并说说词语的意思。

  渐渐 一群 大雁 往南飞 它们 熟了 摘棉花 景象

  2、导入:同学们,前一课老师布置你们观察校园里的景物,你们看到了哪些?它们有什么变化吗?(学生交流)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呢?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第七课,生齐读课题:秋天

  (二)新授:图文结合,理解句子意思,理解课文意思

  1、出示两幅挂图,提问;这两幅图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物?(要求学生用课文中一句话来回答。)

  2、出示句子:啊!到处是秋天的景象。

  指导学生朗读句子。

  理解“到处”的意思。

  3、图文结合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

  (1)看图(一)引导学生说说图中描绘的景象。

  (2)自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段有几句话?每句话写的什么?

  (3)读后引导学生讨论。

  (4)读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变黄了”、“纷纷落下来”

  (5)朗读第一自然段。

  4、图文结合理解课文第二自然段。

  (1)看图(2)说说天空有些什么,它们是怎样飞行的?

  (2)齐读第二自然段。

  (3)读第一句,提问:大雁为什么要往南飞?(大雁向南飞,是南方的天气比较暖和,它们飞到南方过冬去。)

  (4)读第二句说说它们是怎样飞行的。

  (5)小结:天空中一群群大雁往南飞,地里又是什么样的景象呢?我们一起学习第三自然段。

  5、图文结合学习第三自然段。

  (1)看图说说地里的农民在做什么的。

  (2)指名读第三段

  (3)讨论:这段有几句话?每句话都写了什么?

  (4)指导学生用“有的……有的……”练习说话。

  (5)教师小结后学生齐读。

  6、齐读课文最后一节。

  (三)总结课文。

  1、朗读全文。

  2、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秋天这篇课文,知道了秋天的一些景物特征。其实,秋天的景物很多,只要我们留心观察,会发现许多。希望同学们课后多看,多记,下一课我们交流。

  (四)布置作业

  1、用“有的……有的……”练习说话。

  2、朗读课文。

  教学反思

  一年四季中,我最喜欢的是秋季,所以也就特别喜欢《秋天》这首诗歌。

  这首诗的作者以敏锐的眼光和独特的视角捕捉到秋天那令人心醉的动人景象,描摹出秋野溢彩流芳、生意盎然的美好意境。通篇诗歌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写,描写秋天迷人的景色和丰收的景象,语言优美生动,易于朗读和背诵。在作者的笔下苹果姐姐会因为天气凉了,嚷着要披红袄;葡萄妹妹要披紫袍……这首诗富有童真童趣,贴近学生情感,学生学起来自然兴趣盎然。

  在本课的教学之前,我先布置学生请爸爸、妈妈带领自己去观察秋天,描绘

  秋天,歌唱秋天,这样,整合成全新的.语文大课堂,变单纯文本的语文学习为综合性课文学习。在教学时,我将诗歌展开一幅幅画面,把图文对照起来,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并抓住抒情这条线,引导学生朗读、想象,去感知语言之美。这样,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了。教学后,我让学生再次走进大自然,去寻找秋天。再搜集一下古人描写秋天的诗文,比较古今写秋的不同,感悟不同时代的语言文字所表现的秋天之美。最后仿照本文的形式写上一两小节秋天的诗或写一篇赞美秋天的小练笔。充分让学生去表达自己对秋天的热爱、赞美的情怀。

《秋天》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秋天》是本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本文抓住时间特点,选取初秋季节典型景物的变化,描绘出一幅天高云淡、大雁南飞的秋景图,展现出作者对秋天的喜爱、赞美之情及迎接秋季的喜悦之情。

  学情分析:

  秋季景色众多,但作者所选的景色都很有代表性,学生们对“天气”“树叶”“天空”“大雁这些常见的景物有一定的了解,他们也能感知它们的变化,这样便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突破难点,培养学生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教学目标:

  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复习生字和词语。会写“了”“人”两个生字和横撇一个笔画。

  教学重点:

  1.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 会写“了”“人”两个生字和横撇一个笔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和词语

  1 .出示生字

  秋 气 树 叶 片 飞 会 个

  (1)从字的`结构、组词、音节等角度交流识字方法。

  (2)复习木字旁、口字旁和人字头。

  2.出示词语

  秋天 天气 来了 树叶 一个

  叶子 一片片 南飞 一会儿

  (1) 学生自己读词。

  (2) 开火车读词,小老师领读。

  二、观看《秋天来了》视频

  你看到了什么?你觉得秋天是个怎样的季节?小结:是呀!秋天真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呀!今天我们学习的《秋天》这篇课文里,作者也描写了很多秋天的景物呢!

  三、整体感知课文

  自由出声朗读课文,一定要把字音读准哦!指名读课文,学生评议。说说课文写了秋天的什么?

  板书: 天气 树叶 天空 大雁

  四、朗读课文,随文识字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天气凉了

  (1)学习生字"气” 一>汽

  “气”与气体有关系“汽” 与水有关系。

  (2)当堂练习:把汉字送回家

  气 汽

  天( ) ( )水 空( ) ( )油

  (3)指导读句子,“凉”字读重音,板书“凉了”。

  2. 树叶黄了

  (1)课件出示树叶,观察树叶的形状。

  (2)课件播放树叶由绿到黄的变化过程。

  小结:哦,原来秋天到了,树叶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由绿色变成了黄色。看来,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大自然的这些奇妙的变化呀!

  (3)指导读:树叶黄了,“黄”要重读,板书“黄了”。

  3.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1)对比句子:

  一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一片片”和“一片”有什么不同.

  (2)课文用“一片“行不行?

  (3)你能说几个像“一片片”这样的词语吗?

  出示: 一个个 一朵朵 一束束 一棵棵

  小结:以后我们说话时如果多用上一些这样的词语,表达就更生动了。

  (4)想象情境,指导朗读

  师:你能想象树叶是怎样从树上落下来的吗(轻轻地 慢慢地)

  板书:落下来

  那就把“落下来”这个词语的语速放慢,声音放轻,让一片片黄黄的叶子轻轻地、慢慢地落下来。

  4.齐读第1自然段

  (二) 朗读第二自然段

  1.出示秋天的天空课件.

  2.引:秋天的“天空那么蓝,那么高”

  指导朗读,读好“那么.... 那么”,板书:蓝 高

  3.出示“大雁”图,学生介绍大雁的迁徒特点。板书:南飞

  4.大雁是怎么飞的呢?

  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

  5播放视频,指导朗读

  6.感受“一”字的变调

  (1)细心的同学发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同样是“一”为什么有时候读一声,有时候读二声,有时候读四声呢

  (2)出示课件读词: 一片 片 一群 一会儿 “一”字

  (3)小结:这是“一“字变调的不同读法, 汉字可真有意思呀!

  7.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师:秋天真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我们]有感情地朗读吧!

  (三)品读第三自然段.

  过度: 秋天可真美呀!作者不禁发出了这样的赞叹!

  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

  1.指导读好感叹句。(语气要强烈)

  2. 创设情境,激发朗读兴趣.

  播放秋天美景画面,教师渲染情境引读

  a.秋天,凉风习习、硕果累累,我们高兴地说道——啊!秋天来了

  b. 秋天,金桂飘香、天高云淡,我们不禁赞叹道——啊!秋天来了!

  五、观看学生自己秋游的视频,感受秋天带来的快乐。

  六、引导观察,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了”

  2.学习“了"的书写.

  (1)观察课件中“了”的笔画及占格。

  (2)教师范写。

  (3)学生练写.

  ((4)投影展示,学生评议,再写两个

  3.同样的方法学习“人”。

  七、布置作业

  1.写本节课学会的两个生字。

  2.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1、 秋天

  天气 树叶 天空 大雁

  凉了 黄了落下来 蓝 高 南飞

《秋天》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习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

  3、 通过对课文的诵读感悟,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读生字词。

  二、讲读课文2——6自然段

  (一)自由读2——4自然段,说说这几段都写了北大荒哪里的景色?

  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2、北大荒的.天空怎么样?(显示天空图片)

  3、文中把多彩的流云比作什么?

  4、练习朗读。

  学习第三自然段

  1、我们抬头看见一碧如洗的天空,低头又看见什么呢?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2、你们看到了什么?(显示小河图片)

  3、作者把小河比作什么?

  4、假如你是一条小鱼,在这清澈见底的小河里,会做什么?心情怎么样?

  5、朗读课文,再填空。

  学习第四自然段

  1、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2、大豆会笑吗?高粱会演唱吗?这句话把“大豆”和“高粱”当作人来写了,这样写更能表现出原野的热闹。指导读。

  3比较句子。(课件显示)

  4、练习朗读。

  学习第五自然段

  1、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北大荒的秋天有什么收获呢?读课文。

  2、理解“大豆摇铃千里金”

  3、宝物图片欣赏

  第六自然段

  指导朗读,用赞美的语气读。

  三、总结全文

  1、课文学完了,你们觉得北大荒的秋天美吗?哪儿最美?把你认为最美的一段读给大家听,美要大家一起来分享。

  四、作业(显示)

《秋天》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北大荒的秋天》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文章描绘了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风光和丰收景象,说明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表达了作者对北大荒的热爱之情。文章共有六个自然段。先写了北大荒秋天的到来,再从天空、小河、原野三方面写出北大荒秋天景色的美丽,第五自然段写了北大荒物产的丰富,最后作者包含深情地赞美了北大荒的秋天。

  设计理念

  《北大荒的秋天》以写景为主,描绘了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风光和丰收景象,说明今天的北大荒是个富饶而美丽的地方,抒发了作者对北大荒由衷的热爱之情。根据课文的特点,根据课文特点,充分运用电教媒体创设情景,以学生为主体,以读为主线,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感受北大荒的美丽,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对课文的诵读感悟,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凭借课文语言、图片等体会美、感悟美的能力。

  情感目标:体会作者热爱北大荒的情感,抒发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品读课文,体会北大荒美丽的`风光、丰富的物产和字里行间对北大荒的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学习“先总后分”的构段方式。

  教学流程

  (第二课时)

  一、整体感知

  1、俗话说,一叶知秋。九月,从第一片树叶落地开始,北大荒的秋天也就来了。(师出示课件)

  2、(板书课题):上节课我们已经读过这一课了,现在,大家能否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一下北大荒。

  3、作者用了哪一句话来赞美北大荒。

  4、(师出示课件)生齐读。

  二、品读感悟,理解课文

  1、学习天空美

  2、自由读,说说:什么叫一碧如洗?天空像洗过一样的干净,想看看吗?

  3、天空一碧如洗,只有在傍晚,西边的天上才会有几缕流云。看好老师要变魔术啦,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什么?(出示课件)(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想一想除了这些,傍晚的天空还会有什么颜色?(金黄、茄紫、粉红、浅红、玫瑰红)

  4、这样的天空你感觉怎么样?是啊!这哪里是天空,简直像是什么?

  5、师指导朗读第二句话。

  6、(师将“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擦去)

  让你来写,你怎么写?

  (二)学习 小河美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请找出本段的中心句。

  2、填空:

  小河( ),如同( ),静静地躺在( )。一群小鱼( )游过来,( )水面顿时漾起了( )。

  理解“清澈”,提问:把小河比作什么?为什么?小组合作交流,反馈。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三)感受原野美

  1、师出示课文第四自然段(见课件),学生自由读。

  师:作者写“天空”抓住色彩,写“小河”抓住清澈,写“原野”抓住什么来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朗读讨论“原野热闹非凡”一句:“非凡”,什么意思?“热闹”原是形容什么?课文中形容什么?此句在自然中有何作用?

  朗读,找出一个拟人句和一个比喻句。把什么和什么当做人来写。又把什么比作什么?

  赛读,体会“热闹非凡”,体会农民对于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小结,这一段作者先概括写“原野热闹非凡”,然后通过写“大豆、高粱、榛树叶子”,具体描写了原野热闹非凡的景象,表现了北大荒秋天原野的美。

  (四)学习 第五自然段

  指名读,理解:“大豆摇铃千里金”、“草甸子”、“茫茫”、“沉甸甸”。

  茫茫还可以用来形容什么?

  渗透环保意识,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五)读课文,悟情感,教师问:作者是那样地熟悉北大荒,热爱北大荒,你能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出这种情感来?把这样的语句读一读。练习朗读和背诵。

  三、总结

  北大荒不仅景色美,更重要的是为祖国奉献了那么的宝物,所以作者最后强调:

  (师出示课件)齐读。

  让我们配上音乐有感情的来朗读全文。

  四、作业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小练笔:(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的方法写一段话)

  一下课,操场就热闹起来了。

  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我运用探究式阅读教学理念,以“疑”为主线,让学生的阅读活动从“生疑”开始,让学生的“释疑”过程在阅读中进行,让学生的阅读行为在“存疑”中延伸。我还采用对话式阅读教学理念,以“读”为载体,让学生在广泛而深入的读书活动中与同伴对话,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

  北大荒的天空美,美在它的一碧如洗,更美在它的绚丽、丰富,而流云不断地流动、变化更让人感到它的奇幻与神秘。我通过课件出示了四幅流云的图片,看着“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学生一个个都张大了嘴巴,甚至还有人情不自禁地喊了起来。本文的第四自然段向读者展现了北大荒原野热闹非凡的景象,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因为学生不注重观察实际生活,对农作物的理解不到位,导致在阅读过程中未能体会出其中的“欢快”的感情。课后通过查询,我发现“通过让学生看动画后分角色表演”的办法很是有效的,我感觉到:应引导学生将文字转化为画面,变抽象为形象,用画来表现美,同时来感受美。

  不过在本课教学中我依然有很多不足之处。如引导学生学习总分的构段方式,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评价学生这几个方面做得不够好。

《秋天》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第一课时所学的字词,交流积累更多的识字方法方法;

  2、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背诵所喜欢的部分,互相交流背诵方法;

  3、指导学生仿照课文及联系整个单元仿写片段,为习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教学重点】:

  在背诵自己喜欢的内容的基础上交流背诵方法;

  在感受课文语言美得同时,根据课文的结构模式仿写片段。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感受课文语言美得同时,根据课文的结构模式仿写片段。

  【教学过程】:

  一、字词巩固,交流方法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跟随“秋天的雨”一起走进了秋天这绚丽多彩的世界。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接着来品味这篇小美文吧。

  昨天我发现大家在小组里自学生字生词特别有方法,看了大家的导学卡写得真不错,再考考大家,有信心吗?(出示第一张幻灯片)

  组1:我们小组跟大家介绍我们学习第一组词的方法,“钥匙、衣裳、柿子、喇叭、粮食”我们发现这几个词都是轻声词,读得时候需要注意。我想请大家跟我一起读一遍。

  师:你们的方法可真好,以后我们读课文的时候一定会注意读准这些词的。谢谢你!下面写,写生字,先考你们一个,上节课你们觉得最不好写的那个字,谁到前面来?(指名生到前面当小老师,在他的字上把重点用彩笔描一下)

  师:这篇小美文里有好多优美的词语来积累,你们都分类积累了哪些呢?

  组3:我们组把课文里的词语分成了两类,第一类有:轻轻地、油亮亮、香香的、甜甜的,第二类是四字词语:五彩缤纷、频频点头,舒舒服服;哪个小组还有补充?

  组4:我们还找了一类表示颜色的词语:黄色、红色、橙红色、紫红色、淡黄色、雪白的。谁还有补充?

  组5:我们还找到了五字词语:黄黄的叶子、红红的枫叶、金色的海洋、香甜的气味。

  师:你们说得可真好,这种把词语分类来积累,可真是个好办法啊!同学们上三年级了,学习字词的本领真是越来越大了。

  二、再次感知,梳理脉络

  师:接下来,大家回忆一下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秋天的雨的?请同学们静下心来默读课文。你们还记得这些句子都在课文中的······?这是这篇课文的一大特点。

  生: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要来了。

  (师板书:是钥匙、有颜料、藏气味、吹喇叭)

  三、背诵积累,感悟反馈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自己选择了最喜欢的一段来背一背了,老师发现很多同学喜欢背第二段,那咱们就一起来背一背,说一说。老师和大家一起合作背诵,挺好,我会随时让你接着背,比一比看谁接的快,接的准。准备好了吗?

  (师生合作背诵第二段)

  师:刚才咱们合作背诵第二段非常愉快,接下来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在第3、4段中选一段背一背,说一说。上节课咱们已经试过了,再稍微准备准备。

  (介绍所要背诵的`段落————跟大家说说他们背诵的方法————开始背诵————说喜欢的理由)

  组1:我们小组选择的是第三自然段,我们的背诵方式是······。我们喜欢这一段是因为……

  师:在生描述的过程中可穿插“是啊,秋雨姑娘轻轻地,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你能读得再轻一些,再温柔一些吗?”

  组2:我们小组选的是第四自然段,我们是这样背的,······

  (小组合作背诵,并说出喜欢的理由及眼前出现的画面)

  师;你们说得可真美啊。哪个小组也选的第二段,你们也试着来背一背吧!

  组3:我们小组也选得第二自然段,我们的背诵方式是······。

  瞧,作者抓住了秋天最具特色的景物,有黄黄的银杏叶,红红的枫叶,金黄色的田野,五颜六色的菊花仙子,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五彩缤纷”。这一段写得多丰富呀!

  组3:我们小组选的是第三自然段,我们把它编成了一首小诗读给大家听。我喜欢这一段,(因为我喜欢吃香香的梨,甜甜的菠萝/我喜欢这段因为我就像他说的小朋友一样,喜欢闻这些香甜的气味,喜欢吃这些香甜的水果……)

  师:听你们读着小诗真是美得享受,立刻指名台下的学生:你闻到了这么多香甜的气味,感觉怎么样?(感觉好像吃到这些香甜的水果)是呀,老师和你们一样,。再听你们说起这些香甜的水果,更把我们大家给勾住了,馋的我都快要流口水了,都舍不得离开了。那我们就一起来美美地品味这首小诗吧!(生齐读课件展示的第三段)在这一段里,作者围绕着香甜的气味写了这么多种秋天收获的水果,相信如果让你们写,肯定比作者想到的还要多呢!

  非常感谢你们!哪个小组再来展示?我要找举手最积极踊跃的那组。

  组4:我们小组选背得是第四自然段,我们是······背诵的,我们喜欢这一段,因为······。

  师:小动物小植物们天气越来越冷了,你们赶快准备过冬吧。(指着台下的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跟他们说再见吧!再见!

  四、习作训练,片段仿写

  师:咱们小组的团结合作精神真是太出色了,你们想到的好方法也是让老

  师大开眼界。最棒的手势送给你们!我也想把这个最棒的手势送给作者,因为他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请同学们想一想,作者这么会观察,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就应该像作者一样去观察,从多个方面来观察。12课《听听,秋的声音》作者也是这样观察的。请你轻声读一读这首小诗吧,还有一个小人物,找一找概括全诗的一句话。(听听,秋的声音。)围绕这句话写出了各种各样秋的声音。好了,读了课文又读了小诗,相信大家也能把观察到的美丽的秋天写下来。老师有三点小提示:(出示幻灯片)可以想一想,想好之后就写,也可以轻声和同伴交流交流再写。

  师:老师发现每个同学都会学习。会观察,你们写得和小作者写得一样那么出色。

  【板书设计】:

  秋天的雨

《秋天》教学设计6

  教材简析:

  《北大荒的秋天》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体课文。作者以饱满的情感、鲜活灵秀的文字、描绘了北大荒令人心醉的秋天,展示了北大荒人辛勤耕耘的成果,表达了作者对北大荒的热爱之情。全文共有6个自然段,可分为四部分:其中2至4自然段为课文的第二部分,写北大荒秋天的美丽。它是全文的重点段落,也是课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课文第二部分。

  2、学习第四自然段围绕中心句具体描写的方法。

  3、在朗读中感悟北大荒的美丽、富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品读词句,感悟色彩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感受秋天的气息,激发爱“美”的情趣

  1、板书“秋天”,同学们一起读一读这两个字。你们喜欢秋天吗?是啊,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也是个美丽的.季节。

  2、板书“北大荒”,再读读这个词。知道北大荒吗?简介北大荒。今天,在这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们去我国东北的“北大荒”,看看那里的秋天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3、齐读课题。课件出示一组北大荒秋景图,学生欣赏、感受北大荒秋天的美丽。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审美期待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

  3、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了北大荒的秋天。

  4、学生汇报自学结果。

  三、直插重点,品读词句,欣赏北大荒秋天的美丽

  1、学生自读课文第二部分,思考:课文是从哪三个方面描写了北大荒秋天的美丽?然后小组交流、讨论、指名汇报。(天空、小河、原野)

  (1)学生自读描写天空一段,勾画出描写流云色彩的词,课件出示四组流云图片:让学生认识、理解“银灰、橘黄、血红、绛紫”等色彩,并模仿说几个表示色彩的词语。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读出流云的变化多端和天空五彩斑斓的美丽景象。

  (2)课件出示“小河”,让学生在欣赏中理解“清澈见底”一词,感悟“小河”像透明的蓝绸子的景色之美。并用“如同”练习说话。指导有感情朗读,读出小河的静清之美。

  (3)学生自学描写“原野”一段,找出描写的景物,并勾画出这些景物是围绕那句话(中心句)来写的?

  ①指名汇报并归纳出北大荒秋天的原野的特点是什么?

  ②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哗啦啦的笑声”、“乐呵呵地演唱”,体会丰收在望的景象和人们的喜悦之情;通过“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体会秋天气氛的热烈、人们情绪的高涨。了解拟人和比喻两种表达方法的形象生动。

  ③学生练习模仿描写“原野”一段,围绕中心句写几句话。

  四、总结归纳,体会中心,赏读课文第二部分

  同学们,学到这,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那儿的人们把过去荒芜的草地开辟成了丰收的良田,“北大荒”现在已变成了“米粮仓”。现在就让我们把这些描写北大荒秋天美丽的鲜活灵动的文字美美的读一读,并试着把它们背下来好吗?

《秋天》教学设计7

  研究性学习名称

  秋天

  所需时间

  2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走进大自然寻找秋天这样的活动,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景,了解秋天的一些特征,激发学生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从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学生的劳动意识。

  2.通过此活动,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观察生活的能力,良好的听说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实践的能力,运用多种方式展示自己的收获,乐于表达自己的感受;提高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和群体合作能力。

  【情境】

  1、多媒体播放何其芳的《秋天》中三幅美丽的图画: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感受秋天的美景。

  2、教师展示校园秋天的照片。(播放钢琴曲《秋日的私语》)

  【任务】

  1、引导学生主动参加综合性学习,在广阔的天地中观察、收集“秋天”,着重强调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倾听、观察、捕捉、感悟秋天,并运用拼、剪、贴、画、朗诵、歌舞等方法整理“秋天”。

  2、组织开展活动,要求人人参与,人人活动,将生活、文字、能力与创新融为一体,体现综合性。

  3、学习中要培养孩子的自信;交流时,要引导孩子有礼貌、态度大方,认真倾听、积极表演。并通过活动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

  【过程】

  【活动准备】

  教师:1.与家长、任课教师及学校领导取得联系,让他们知晓活动的目的、意义和具体操作,保证孩子能充分地参与活动。

  2.给学生交代安全注意等事项。

  3.课件。

  学生:学习之前,明确学习目的、内容安排,完成学习的前期工作,在野外采摘野花、树叶、小草等,收集有关秋天的词、句,勾画心中秋的景色,改编歌、舞表达自己对秋的喜爱之情。

  步骤一: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寻找秋天

  1、.师:孩子们,秋天已经悄悄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它正等着我们去寻找呢!你们知道到哪儿去找秋天吗?(引导孩子讨论,自主选择,决定参观路线和计划,自由结合分组。这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

  2、孩子讨论后,决定到校外附近的田野去寻找。

  3、学生寻找秋天

  师:今天老师和孩子们先到田野里去寻找秋天,孩子们要仔细观察,你们可以用眼睛看,可以用耳朵听,也可以用手摸,还可以采摘自己喜欢的花、草和漂亮的树叶。孩子们,一路上要团结合作,注意安全。看到孩子们那迫不及待的心情,老师非常高兴,我们一起来唱《溜溜歌》好吗?(好)

  说明:师生在歌声中愉快地融进秋天的大自然中,学生有许多表现,也有许多发现。教师留意观察每个孩子的活动,并适当给予引导。

  设计目的:这一活动目的在引导儿童留心观察自己身边的`花、草、树、小动物,结合观察情况,引导学生探究,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秋天的特征。

  步骤二:组织自主活动,感悟秋天

  一.诉秋:

  1.学生介绍自己观察到的秋天。如:田野里、果园里、花园里、山坡上处处都有秋景,注意指导学生把语句说完整。

  2.学生介绍自己找到的喜欢的秋天实物。如:野花、树叶、果实、小草、秋景图片等。

  设计意图:这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的听说能力得到一定的发展,也让孩子表达了对秋天的情感。

  二.赏秋

  成果展示:

  1、采拼。用自己采摘的野花拼出一幅自己最欣赏的图形。(用简短的文字给图形取名。)

  2、剪贴。将剪和贴结合,用采摘的树叶和小草,贴出表现秋天景色的图形(要有特点),也给其取名。

  3、朗读。将课前收集的描绘秋天的诗歌、词句等予以朗读。

  4、写话。写一段介绍秋天景象的话。

  5、画秋景图。用彩色笔勾画美丽的秋天。

  6、表演歌舞。小组可以将自己学过的曲子改编成赞美秋天的歌曲或者舞蹈,在小组展示。

  设计目的:这一活动,意在给学生充分想象的自由,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孩子设计出自己的作品,体验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这充分体现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过程”,还有“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语文课程与音乐、美术、手工的沟通”。

  班上交流,进一步体验创造的快乐。

  鼓励学生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互相学习,互相评议,互相交流和欣赏。老师相机点拨引导。

  设计目的:此活动为培养孩子在探索与求知中的大胆和自信,让孩子体验创造的快乐。

《秋天》教学设计8

  教学要求:

  选一幅或画一幅秋天的画,先跟同学说说图画的内容,再写一写你选的或画的画。注意用上平时积累的词句。写好后读给同桌听,根据他的意见认真修改,再把习作和图画一起贴在教室里,让大家欣赏。

  教学重点难点:

  1、如何抓住秋天景物的重点,按照一定顺序具体描写秋天的景物一至三处片段。

  2、由片段到篇章,完成整篇写秋天景物的作文的写作。

  教学过程:

  一、组织学生找秋天,寻找写作素材。

  这次作文,我们不是选一幅或想象画一幅秋天的画,而是组织同学们游览我们的家乡,观察秋天的景色,因为这里有山区,有平坝,有河流,有湖泊,更有果园,有红叶,还有茂密的树林,时髦的农家小院,精彩的神话故事……景物比较齐全,内容比较丰富。同学们在大自然中这尽情地观察,有了素材,就有了说和写的基础。

  (这一过程是寻找写作素材,做好作文“有米下锅”的准备。)

  二、组织学生画秋天,训练学生选择写作材料。

  在山上,同学们看着秋天美丽的景色:山上的果园,平坝上的田野,近处的湖水,天空飞行的小鸟等等尽收眼底,美不胜收。同学们欣喜地寻找秋天的特点,看着秋天的迷人的景物,个个高兴异常,他们挥动手中的画笔,画出了自己找到的秋天。

  (这一过程是巩固感知的表象,学会选择材料,为作文打下基础。)

  三、组织学生说秋天,训练口语,为写作做进一步的准备。

  1、组织小组同学分别看自己的秋天图,再用自己学过的美词佳句,相互说一说自己画的秋天图,看谁说得好,说得形象具体。同学相互评议、修改,最后推荐代表,准备在全班汇报。

  2、汇报秋天图。

  学生对着自己的画,用自己的语言,结合学习过的美词佳句,描绘着秋天。他们带着激动的心情描绘,对秋天图有说出不完的欣喜和赞美。

  (这一过程是进行口语训练,让说与写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好作文前的思想和语言文字的准备。)

  四、运用学习认知、迁移规律,教给写作方法,指导学生参与写秋天的写作训练实践。

  (一)老师出示事例课件,引导学生总结写景物作文片段的方法。

  1、内容

  秋天的果园

  我爱秋天的果园,累累的果实挂满了枝头。红艳艳的大苹果,高高地挂在树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仿佛是一个个可爱的小娃娃,穿着鲜红醒目的红裙子,缀满枝头。黄澄澄的柿子,又圆又大,好象一个个玲珑小巧的灯笼。石榴咧着嘴笑,露出了红宝石般晶莹的籽。亮晶晶的葡萄,好似一串串闪闪发光的珍珠,又

  仿佛一颗颗晶莹透亮的玛瑙,发出沁人心脾的幽香,使我垂欲滴。农民伯伯在果园里面摘水果,脸上洋溢着欢快的笑容,眼睛眯成了一条线。

  简评,写的果园片段好在那里?1、用“总——分”的结构形式来写秋天的果园图的。第一句是中心句:我爱秋天的果园,累累的果实挂满了枝头。

  下面几句话围绕着中心句来写:苹果、柿子、石榴、葡萄,农民。条理清楚,结构紧凑。

  2、有重点地选择苹果、柿子等水果,分别用拟人的手法来写,让水果有了人的灵性和特征,美!

  (1)红艳艳的大苹果,仿佛是一个个可爱的小娃娃,穿着鲜红醒目的红裙子。(拟人)

  (2)黄澄澄的柿子……石榴咧着嘴笑,露出了红宝石般晶莹的籽。(拟人)

  3、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使句子更具体更生动:

  (1)红艳艳的大苹果,高高地挂在树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仿佛是一个个可爱的小娃娃,穿着鲜红醒目的红裙子,(比喻)

  (2)黄澄澄的柿子,又圆又大,好象一个个玲珑小巧的灯笼。(比喻)

  (3)亮晶晶的葡萄,好似一串串闪闪发光的珍珠,又仿佛一颗颗晶莹透亮的玛瑙,(比喻)

  4、使用“叠音词”,使片段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感。

  “累累”“红艳艳”“高高”“黄澄澄”“亮晶晶”“一串串”“闪闪发光”“一颗颗”等。

  5、动静结合,使秋天果园图更有生机与合力,有动态的美。

  前面描写的几种水果都是静态描写,写得有生机,形象生动,运用了动词:“洋溢”“笑容”“眯”。

  (二)由扶到放写片段

  1、学生根据自己的画,按照上面介绍的写作方法,去写秋天美景图的片段。

  2、学生写出秋天图的片段后,对照秋天图,看看像不像画的.图画,请小组同学帮助检查,看是不是图文合一,内容一致。秋天美景片段在你的笔下到底美不美,请同学们提出修改意见,然后进行修改。

  3、各小组选出优秀作文片段全班品评和欣赏,老师做指导,提出修改意见,使之更加完美。

  4、在学生写好一个片段后,再让学生回忆,参观的秋天的其他景物,用同样的写作方法再写一个或者两个不同的秋天的景物片段,完成作文由段到篇的文章内容的准备工作。

  (这一过程是教给学生作文片段的技巧和方法,有条理地写具体、写生动、写形象、写感人作文片段是本次作文的重点,也是难点。让学生知道怎样去写好作文的片段,掌握认知规律,由扶到放写片段。)

  (三)由片段到篇的完成,升华主题:添加过渡、开头、结尾,点名中心。

  1、教师:同学们写的每个秋天图景的片段都很美。但是我们如果将几个片段(如:秋天的天空、田野、果园等)放在一起,也不是一篇完整的文章,它是文章的主体部分,还需要加上开头和结尾才行。每个自然段之间还需要过渡。

  2、教师指导,要求学生用学习过的用递进关系的关联词写过渡句(段)。用学生学习过的前后照应的方法写开头、写结尾,表达作者的心情。

  3、教师指导,学生写,之后出示课件:

  过渡递进过渡承上启下:不但……而且……

  不仅……而且……

  开头总起开头引出下文我爱家乡的秋天,家乡的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凉爽的季节,家乡的秋天是一幅幅美丽动人的图画。

  结尾总结全文点名中心家乡的秋天是美丽的,我爱家乡美丽的秋天,更爱创造美丽秋天的家乡人民。

  4、认真仔细地把完整的文章读一读,体会秋天的美丽与可爱,体会作文的篇章结构。

  教师出示文章结构板书:总——分——总。学生体会文章的结构。

  (这一过程是教给学生写好一篇完整作文的方法,教给学生写作文的开头、结尾的方法,领会文章结构的写作方法,使作文更加紧凑、完整。)

  五、评比展示《秋天美》图画和《我爱秋天》的作文

  将班上同学的秋天图和《我爱秋天》的作文进行展示,请每一位同学欣赏图画和作文,评选出最佳秋天图画和最佳《我爱秋天》的作文,进行表彰鼓励,以激发孩子们的写作兴趣,并将优秀的作文推荐到校外报刊杂志去争取发表。

  (这一过程是进一步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参观、绘画、写作中找到学与玩的结合点,让学生有学习写作的成就感。)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害怕作文,一提起笔就抓耳挠腮,经了解有几方面的原因:

  1、觉得无内容可写,乱编的多。

  2、语言积累少,干巴巴的,难以写具体。

  3、对周围事物没有留心观察。

  4、缺乏想象力。

  5、题材千篇一律,难以表达真情实感。针对以上问题,如何来提高农村孩子的写作能力呢?下面谈谈本人的几点看法。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勤奋的探索,执着的追求。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呢?

  1、让学生写熟悉的内容,以“趣”激趣。作文命题应开放,出宽题,紧紧围绕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以他们周围的人或事、景或物作为作文内容,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感到有一种表达的愿望,有一种冲动想把自己想说的意思表达出来。如根据学生的思想情况,命题为《××,我想对你说》。又如根据学生最喜欢做游戏的特点。我们可以精心设计游戏内容,游戏前,告诉学生要留意游戏的过程,注意同学的言行和表情。游戏后组织学生说过程,讨论从游戏中懂得的道理。学生玩得兴高采烈,自然会说得兴致勃勃,写起来就不难了,而且有兴趣了。

  2、以成功的喜悦,激发写作欲望。要使学生坚持不懈地自觉作文,最关键的是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并逐步养成习惯,满怀乐趣地去学习,在实践中我具体做好以下工作:首先用肯定给学生自信心。学生的作文被拿到班上作范文宣读,小作者的眼睛会一亮,神情高兴。哪怕学生写得很不成功,也要给予鼓励性的评价,甚至把一些差生的作文修改好后在课堂上讲读,以此激发学生特别是差生的作文兴趣。其次在作文评语中给予鼓励,为作文中的优点“喝彩”,哪怕只有一个词用得生动、一个句子写得好或一个地方有新意,也要为其叫好。让他们觉得“我也会写”,从“怕写”向“要写”、“乐写”迈步,循序渐进,最后达到共同的目标。第三是办好班级的习作园地,把优秀的篇,段张贴在上面,供全班学生学习、品赏。还可以鼓励并指导学生向报刊投稿等。

  3、开展形式多样的作文活动,激发写作兴趣。学生好奇心强,爱表现,形式多样的习作活动能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如开展课前读报活动,让学生到讲台宣读自己的优秀习作,或是宣读从作文选上看到的好文章,精彩片断等等,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表现的机会。为了表现自己,在课外时间他们就会趣味盎然地寻找或写出自己满意的习作。又如开展作文竞赛活动,竞赛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手段。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由于竞赛中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增长,因而多数人在比赛的情况下学习和工作一般比没有比赛的情况下好得多。小学生喜欢表现自己,好胜心强,开展竞赛活动,给他们更多的参与和表现机会。这样不但可以调节以往习作所形成的氛围,激发学生“我要写”的兴趣,还可以大面积地提高习作的质量。

  我们还可以用导语激趣,创设情境激趣等等来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培养写作兴趣是作文教学的突破口,是指导学生作文迈向成功的基点。

  二、从读学写,读写结合。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利于学生从读学写,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这也是作文教学的基本途径。

  1、从阅读中学习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法。

  我们在写作教学实践中,作为教师要有意识地把作文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每学习一篇课文后,注意对该文的结构和写作方法进行分析。

  2、联系课文,适当摹仿,仿中求创。中外作家历来强调创造,但在写作中可以适当摹仿。

  3、加强朗读背诵训练,培养语感。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中道出一个深刻道理:文章源于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否则,纵有思绪万千,笔下也难有片言只语。古代的一些文人学士,如韩愈、苏东坡……他们压根就没学过语法,修辞、逻辑,但能写出千古流传的好文章,其奥秘在于他们熟读乃至背诵过大量的优秀作品,形成了敏锐的语感。所以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形成,有懒于多读多背,实践证明,运用语言文字,写作能力的的形成,也需多读多背,课内多读,课外也需多读多背。在教学中,必须加强朗读训练。要求正确朗读好词句篇,读时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还要适当增加背诵的量。通过读、背使学生把课本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储备起来,提起笔来就不会难了。

  4、做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指的是人们在阅读书报时所作的一些文字记录。写读书笔记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写读书笔记可以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③所以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要做好课内课文的读书笔记,但这还远远不够,还要指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并作好读书笔记。具体的方法在阅读时摘录书中的优美词语,妙语妙句,精彩片段……并反复吟诵,只有经过长期积累,语言才会丰富,写作时大量生动的语句就会涌向笔端。

  观察图文和阅读是学生获得作文范例的基本途径。学生可以从读和看中学到“怎样写”,但这也需要我们老师们长期有目的地培养,让学生从阅读中积累语言材料。从读和看中学写,读看写结合,提高写作能力。

《秋天》教学设计9

  1、思想品德要求:引导学生从天气、物候几方面了解秋天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知识要求:学会7个生字及新词,认识13个字。

  3、能力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秋天是天气转凉的季节,是丰收的季节,是美丽的季节。

  难点:“转”“黄”的写法。

  生字卡片,秋天景象的`图片、音乐磁带。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出示秋天景象的图片。 老师说:四季的脚步走得飞快。转眼间,秋天到了。板书课题:秋天到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纠正读音:你认为哪个字的读音应该注意,给大家提个醒。

  3、把你读的不通、不熟的地方,多读几遍。

  4、同桌互读,想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一小节。你读懂了什么内容? (2)理解秋天天气凉的特点。用换词法,把“凉”换成“冷”,让学生说说行不行,为什么?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第二小节。 (1)自由读第二小节。指名说你读懂了什么内容? (2)提出不懂的问题:为什么说“田野翻金浪?” ①请明白的同学帮助解释。 ②老师小结:九月的田野里,稻子熟了。远远望去,黄澄澄的一片,在微风吹拂下翻着金浪。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老师小结:秋天真是丰收的季节。

  3、学习第三小节。 (1)齐读第三小节。你读懂了什么内容? (2)想象大雁飞行的动作和变换的队形,请几名学生到前面来表演。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扩展性练习 1、练习对对子,体会诗歌严整的格律。 (1)老师举例:天对风,凉对爽。 (2)老师出对子,学生抢答。 鱼虾对()枫叶对()肥对() 蟋蟀对()田野对()红对() 2、练习续编课文。

  五、总结全文

  1、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

  2、师总结:我国大部分地区,秋天在八月到十月。秋天是天气转凉的季节,是丰收的季节,是美丽的季节。 八月:天转凉、风变爽 秋天到 九月:鱼虾肥、瓜果香喜爱秋天 十月:枫叶红、菊花黄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背诵课文: (1)齐背课文。 (2)指名分小节汇报背。师生评议。

  二、自主识字

  1、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识记字形。

  2、交流汇报。

  三、指导书写 转:第二笔“”写在横中线上。第七笔“”过横中线后到竖中线自动折回。 黄:第六笔“”起笔在横中线上。 香:第三笔“”收笔在十字路口。“”“”应收笔到同一水平线上。

  四、扩词练习 请学生充分练说。

  五、作业:画一画秋天。

《秋天》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在多种形式的读中感受秋天的美。

  2.结合插图初步了解秋天的特征,知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朗读并背诵课文,在多种形式的读中感受秋天的美。

  难点:在感受秋天的美的基础上初步学会观察自然、感受自然之美。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秋天》。上节课我们整体疏通了课文,认读、书写了生字新词,现在老师先来看看大家掌握得怎么样?(课件出示考题:课文的生字、新词以及课文朗读)

  [设计意图]利用典型练习题来检测学生上节课的学习效果和复习情况,便于学生复习旧知识,并以此为基础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新课学习中。

  二、课文学习

  (一)理解课文,指导朗读,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点三名学生分别读课文的3自然段。

  教师提问:秋天到了,我们周围发生了很多变化,那么课文里写了哪些变化呢?(学生交流,教师总结)

  2.指导学生理解第一自然段句子: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引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结合生活实际来抓住秋天的特点:天气—凉了,树叶—黄了、落了以及落的姿态,大雁—往南飞。指导学生在朗读过程中重读“凉”。

  教师指导学生对文中叠词“一片片”进行词语拓展训练。

  (二)理解课文,指导朗读,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指导学生理解第二自然段句子:天空那么蓝,那么高。

  引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结合生活实际来抓住秋天天空的特点:天空—蓝、高。

  教师指导学生对文中词语“那么……那么……”进行说话拓展训练。

  2.指导学生理解第二自然段句子: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

  引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抓住大雁往南飞的特征来体会秋天季节的特点。可顺便介绍一下物候的知识。教师指导学生用文中词语“一会儿……一会儿……”进行说话拓展训练。指导学生在朗读这个句子时,语速要快。因为“一会儿……一会儿……”在很短的时间里做不同的事情,所以读的`时候语速要快点。

  (三)课外拓展,思维延伸

  教师提问:秋天到了,我们周围发生了很多变化,除了课文里说的,你还知道哪些呢?(学生交流,教师总结)

  秋天到

  八月秋天到,天转凉,风变爽,蟋蟀把歌唱。

  九月秋收忙,鱼虾肥,瓜果香,田野翻金浪。

  十月寒霜降,枫叶红,菊花黄,大雁排成行。

  [设计意图]在解析文本、朗读指导、读写结合等环节中,充分运用图文、视频、讨论交流的策略,使学生积极进行观察、思考和总结,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

  三、巩固练习

  1.照样子,写词语。

  一片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堂总结

  本课主要朗读、理解了课文内容,通过课文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学习,学生能结合生活实际来观察并初步体会秋天的特点。

  五、课后作业

  1.观察秋天,感受秋天,把你眼中的秋天画出来,分享给家人和同学。

  2.搜集有关秋天的诗歌。

  [板书设计]

  秋天

  秋之美秋之果

《秋天》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通过对课文的诵读感悟,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2、情感目标:了解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风光和丰收景象,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感受语言美,培养欣赏及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品味词句,想象意境,训练朗读。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品味文章语言的过程中感受北大荒秋天的景色之美、物产之丰。

  【教学流程】

  一、导入:与课题对话,激趣挟疑入文。

  1、(教师出示:荒)

  看到这个词,你想到了哪些词语?(师生交流)

  2、(教师板书:北大荒)

  这是一个地名。看到这个地名,你猜想它会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师生交流:荒芜的地方······ )

  3、补充:北大荒,指黑龙江省嫩江流域、黑龙江谷地和三江平原广大地区。建国前,这儿一片荒芜;建国后,人们在这儿建立起密山、合江、黑河等垦区。多年来,人们在这些垦区中挥洒汗水,辛勤劳作。现在,这儿已经是小麦、高粱、大豆、甜菜等盛产基地。因此,人们亲热地称她为“北大仓”。今天,我们就到北大荒看看,那里的秋天到底怎么样呢?

  4、生齐读课题。

  二、激趣质疑引入

  1、上一节课,北大荒的秋天给同学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那课文中作者用哪一句话表达了自己的赞美之情呢?

  依回答出示:(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

  过渡:北大荒的秋天到底美在哪呢?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用笔画出相关的句子、词语来谈一谈。

  2、交流小结:美在天空、美在小河、美在原野

  三、精读:与文本对话,感受景美物丰。

  过渡:你最喜欢哪里的美,就请大声地朗读吧。然后再告诉我们你为什么喜欢。

  1、读后交流。

  【预设语段一:天空一碧如洗,只有在傍晚,西边的天上才会有几缕流云。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引导理解:怎样的天空才是“一碧如洗”的天空?(交流中感悟式理解“一碧如洗”。)

  傍晚时分天空会出现怎样的美景呢?(通过“银灰、橘黄、血红、绛紫”等表示颜色词语的感受,理解“五彩斑斓”的意思。体会比喻句的写法,再展开想象这美丽的流云还会像什么,完成填空。)

  【预设语段二: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一群小鱼顶着水游过来,明镜一样的水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波纹。】

  你认为作者笔下的这句话中,哪些词句用得精彩?

  (通过引导体会“蓝绸子”、“躺”等词语,想象北大荒秋天的美景。)

  [预设语段三:原野热闹非凡。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理解“热闹非凡”的意思。哪些语句能让你感受到“原野热闹非凡”呢?划出相关语句。从中体会拟人句和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

  【交流】大豆 哗啦啦的笑声

  高粱 乐呵呵地演唱

  榛树叶子 像一团团火

  2、重点体会:“大豆摇铃千里金”

  生活在这里的人,为什么喜欢说此时的北大荒是“大豆摇铃千里金”呢?哪些词句能告诉我们此时的北大荒的确是“千里金”?

  (①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②这里的田野、山岭、江河,连同那茫茫的草甸子……)

  3、这里的人们用“大豆摇铃千里金”来赞美此时的北大荒,现在你想怎么赞美你感受到的北大荒呢?

  (班级交流,交流中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表达这份赞美之情。)

  四、思维拓展

  请大家闭上眼睛,听课文的配乐朗读,在自己的脑海里“放电影”。把北大荒的天空净、小河清、原野闹之美在自己的眼前重现。

  五、涵咏:与作者对话。

  1、作者笔下的北大荒确实是“北大仓”啊,美得让人令人心醉!把文章中你喜欢的语句美美地读给大家听吧。

  (班级赏读,读中积累内化)

  六、课外延伸:美文欣赏

  【出示】

  北大荒的秋~闪着耀眼的金光。

  七、拓展延伸,与文本对话。

  画一画。请大家动手画一画北大荒的秋天,愿意画什么地方就画什么地方。可以画清澈见底的小河,可以画原野上的热闹非凡,可以画可爱的豆荚,可以画火红火红的榛树,也可以画流云的色彩斑斓……

《秋天》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揣摩、品味诗歌凝练、优美的语言,初步掌握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

  3、体会诗歌“诗中有画”的独特意境,

  3、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多形式朗读,揣摩、品味诗歌优美的语言,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秋风吹散了夏日的雾霭,送来了一个清清蔚蓝的天空.秋雨润湿了山川河流,带来了一个硕果累累的金秋时节.今天就让

  我们走进现代诗人何其芳的诗歌《秋天》,一同去领略秋的风采,倾听秋的诉说。

  2、介绍作者及作品(展示课文标题:《秋天》和作者)

  在欣赏诗歌之前,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作者。(课件展示作者简介)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何其芳笔下充满诗情画意的秋天吧!进入这节课的第一环节“读秋”。

  二、

  读秋(课件展示:第一环节主题 “读秋”二字)

  1、学生齐读(课件展示: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

  在朗读前,请同学先读二遍屏幕上的生字词,读准字音,再朗读课文。

  2、播放配乐课文朗读。

  (对朗读情况作评价)同学们要不要听听名家们是怎么来读这首诗歌的呢?下面就请同学们合上书,跟随优美的音乐第二次走进《秋天》,同时根据屏幕上的朗读要求在书上作相应的标记。

  (课件展示朗读要求:1、划分节奏2、标出重音3、注意细节4、揣摩感情)

  3、学生自由朗读

  大家都听得很认真,很陶醉呀。那我们要不要摩仿他重新来一次呢?好,下面请同学们先自由练习朗读,先找找节奏、酝酿一下感情,希望这次读得更好。

  4、全班齐读(课件展示画面和音乐)

  5、评价朗读情况,导入下一环节

  同学们的领悟力很高,朗读技巧也大有所长进,我都快被你们的朗读深深陶醉了。那么如果让你用一个字来表达读完这首诗的感受,你用什么呢?(生:美、好)那么美在何处呢?这当然需要我们去细细品味其中的韵味了。下面我们进入第二个环节:品秋

  三、品秋(课件展示第二环节主题 “品秋”二字)

  所谓品,即品味,就是要仔细体会诗歌中优美的语言和意境。秋天,是含蓄典雅的,要真正领略它的魅力,还要用心去“品”。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品品诗中的“人” “物”“景” ,去发现诗歌的美。

  l

  “品秋”方式:合作探究性学习,以小组讨论发言为主。

  (一)探讨诗歌内容,理解作者感情。

  请同学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和讨论(课件展示讨论问题组)

  1、为什么说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从导语中找)诗人选取了哪些景物来表现的呢?

  A、表季节:(露珠、冷雾、白霜、蟋蟀)

  B、表地点:(稻香、镰刀、农家、渔船、牛背、牧羊女)

  师:通过大家的讨论发言,我发现大家都是生活的有心人,观察能力都很强,可谓“明察秋毫”。大家都抓住了秋天这个季节富有特征的具有代表性的一些景物,这点对写作是值得借鉴的。

  2、这些景物构成了诗中的几幅图画?请你发挥想象给你最喜爱一幅画命名并说明理由。

  师:全诗仅三节,短小精悍(简单复习诗歌的特点:短小精悍、音韵和谐等),却构成了三幅美丽的图画,(命名参考: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牧女思恋图,要求说出理由。)这也就充分体现了诗歌“诗中有画”的艺术特点。

  3、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师:三幅画,让我们仿佛看见了那幽幽的山谷、闻到了浓浓的稻香、听到了轻轻的渔歌和牧羊女甜蜜的心事,可见诗人怀着是对秋天的一种极度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来完成的`诗作。

  (二)品味语言,体会诗歌优美意境

  (课件展示:自主实践活动内容及方式)

  l

  主题:这样的秋景你喜欢吗?最喜欢哪幅?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吗?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说说为什么喜欢,写的好在哪儿?

  2

  方式:以六人小组为单位选取本组最喜欢的一幅画,并展开想象和联想用优美的文字描绘所喜欢的图画。

  3、老师示范:朗读第一节并描绘(课件分别展示三幅图)

  (农家丰收图:清晨朝露未唏的时候,有位农人来到幽谷,丁丁的伐木声震荡山谷;田野里发散出稻香的气息,金黄的波浪此起彼伏,稻田中有个身影在挥镰割稻,晶莹的汗珠湿透衣衫;果林中还有采摘瓜果的人,瓜果飘香,沁人心脾,摘下这些沉甸甸的秋天的礼物,放进背篓,这份喜悦要与亲友一起分享…… )

  4、学生自由发言(2——3个同学)分别描绘三幅画,老师作评价。

  5.优美语句赏析---重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三)作课堂小结,导入下一环节:(课件展示小结内容)

  1、小结:通过对诗歌内容的初步探索,我们已了解到诗人通过描绘了不同的秋日场景和画面, 既展现了农闲时的清静氛围,还有世外桃源般的清远生活,也有少男少女朦胧而纯真的爱的清甜,创造了一种似乎远离尘俗的氛围.令人留连忘返,陶醉其中。

  2、学生再次美读课文(学生自由选择分节朗读)

  3、知识拓展:收集展示古今咏秋名句。

  在中国其他文学家笔下,秋也被描写得绚丽多姿,流光溢彩。唐代诗人王维用“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将秋写得清新明净,杜牧则用“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向我们勾勒了一幅色彩斑斓的山村秋景图,在刘禹锡眼中,秋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胜过春天更充满诗情画意的季节;一代伟人毛泽东的“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百舸争流,漫江碧透。”更是赋予了秋以蓬勃的生命力,写出了秋的壮美。如此看来,“秋”真是美不胜收!(齐读诗句)

  那么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描绘自己眼中美丽的秋天呢?下面到了“我的地盘我作主”的时间了,进入今天的第四个环节:绘“秋”。

  四、绘秋(课件展示第四环节主题 “绘秋”二字)

  按照课前的预习安排,同学们肯定已作好“绘秋”准备了。请同学们自由展示,让你丰富多彩的才能得以充分地展现吧!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准备,老师作简单评价。主要采用三种方法:

  (课件展示方法)

  l

  心灵手巧(制作手工)

  2

  妙笔丹青(用图画和文字表现)

  其中展示三幅图,请学生用散文、诗词等形式自由描写并朗读。

  3

  学生创意表现(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4、同学们的多种展示精彩地表现了自己眼里最美丽的秋天,希望在以后的生活中,每个同学都能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我们的世界,带着一颗善于发现美的心去创造更加美好的事物。最后让我们再次在理查德、克莱德曼的《秋日私语》中走进何其芳那恬静而充满诗情画意的《秋天》吧。

  5.全班再次朗读《秋天》,结束本课教学。

  五、布置作业:

  1、以“我是风”为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文字,体裁不限,展现秋天的美丽。

  2、利用国庆节假期,走进大自然,发现并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描绘家乡和祖国美丽的金秋十月。

《秋天》教学设计13

  教学目的:

  1 、知道秋天的一些特点,感受秋天的美,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观察到的秋天。

  2 、能按一定顺序看懂图意。

  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知道秋天的特点。

  教学难点:

  联系实际说说自己观察到的秋天。

  教学准备:

  录音机、幻灯机、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夏天过去,秋天就来到了3 我们的身边。秋天到了,天气、动物、植物都有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块儿去看一看。

  学生齐读课题:秋天

  二、讲授与讨论

  看图

  1 、出示幻灯,请同学们仔细看图,告诉老师,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这幅图是秋天的景象?

  2 、指名按从上到下或从远到近的顺序说说秋天的景象。

  初读课文

  1 、同学们真聪明,作家叔叔也观察了这幅图,还把它写下来了。

  2 、请看书,听录音。

  3 、自己读一读课文。

  学习课文

  1 、秋天的天空有什么特点呢?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 )看图:谁能告诉老师,秋天的天空是什么样的?

  (2 )有多高?有多蓝?能不能用另一个词把“那么”换一换?

  (3 )指导读。

  (4 )比较句子有什么不同。

  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

  高高的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

  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过渡语:在高高的蓝天下,有什么呢?我们向远处望,看见了稻田。

  2 、请同学读第二自然段

  (1 )看图理解“一眼望不到边”

  (2 )谁能告诉老师,为什么作者要把熟了的稻子比作金子呢?

  (3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然后齐读。

  指图过渡:现在我们往近处看,谁能说说近处的景物?(生甲:稻田旁边有池塘,池塘边上有棵梧桐树} 还有些什么?{ 生乙:地上有小蚂蚁和落叶,池塘中有小鱼}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咱们看看作者是怎么写的。

  3 、学生自读第三自然段。

  {1} 想想春天的梧桐树是什么样的,秋天来了,梧桐树有什么变化。{ 树叶黄了,叶子落了}

  {2} 梧桐树叶是怎样落下来的?我们一齐读一读下面这句话:

  a 、一片一片的黄叶从树上落下来。

  b 、黄叶从树上落下来。

  (3 )第二句和第一句有什么不同?

  (4 )填空:当黄叶落下来后

  ( )把黄叶当作( )。

  学生口头填空,先填课文中的,然后扩展,自由填。

  (5 )教师导读最后两句。

  过渡:小鱼把黄叶当作伞,蚂蚁把黄叶当作运动场,燕子把黄叶当作什么呢?

  4 、男同学读第四自然段。

  (1 )秋天来了,燕子有什么变化?

  (2 )燕子把黄叶当作什么?

  (3 )电报是什么?燕子为什么把黄叶当作电报呢?

  (4 )指名朗读。

  看图小结

  秋天来了,天那么高,那么蓝;稻子熟了,黄灿灿的;梧桐树的叶子变黄了,开始一片一片地往下落;燕子也准备飞到南方去过冬了。在我们身边你也会发现许多事物在悄悄地变化。

  六、作业

  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在秋天的变化。

  【设计理念】

  由于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易分散,并且好动、持久性较差。本课设计时注意到这些,采用多媒体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吸引学生的兴趣。利用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拉他们走上学习的主体地位,在自然、自如、自娱、自悟中完成学习任务。

  【设计特色】

  教师教,重在"引导";学生学,重在"自主"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画面激趣谈话导入。

  1、你知道一年有哪四个季节?(春、夏、秋、冬)

  2、(画面)这里的风景到底是哪个季节呢?

  (学生根据画面上的红色枫叶、金黄的稻田、往南飞的大雁、穿上毛衣的小朋友回答是秋天)

  画面上出示课题:秋天

  [利用多媒体生动逼真的有声画面,激起学生的兴趣,轻松的谈话让他们无拘无束地进入课堂,并且自己揭开了题目。]

  二、读课文初步感知

  1、(画面配乐朗诵)学生听读课文,要求看清哪三种动物在说话,你最喜欢哪个小动物说的?记住它说了什么?

  2、学生各抒己见(画面出示学生说到的某个句子)

  [让学生练习边听边看,还要边记,由于是选择自己的所爱,所以特别感兴趣,画面出示句子的一刹那,让学生体验成功。]

  三、自读感受角色体验

  1、初读课文,(可以选择最喜欢的句子)要求读准,读通,模仿刚刚听的录音朗读。

  2、(让小老师上台)点好画面,读自己选的.句子,提醒小朋友哪些字音要注意。(画面也相应点出)领读句子,可提出自己的朗读要求。

  [充分给予学生时间,自读感受,注意字音,尝试读好。并且安排他们体验"老师"这个他们感兴趣的角色,学习兴趣浓了,学习积极性高了。]

  四、比较异同感悟语言

  1、(出示第一自然段)喜欢这一句的小朋友读,你为什么喜欢这一句?

  (画面上在第一自然段的边上,出示"小鸟说,秋天是蓝色的,因为天空是瓦蓝的。")学生比较异同,你认为哪一句好,为什么?

  2、后两句与上面教法相似。

  3、指导读好第四自然段。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理解"多彩的图画"

  4、你认为秋天是怎样的?为什么?小组交流。用"我认为秋天……我喜欢秋天"说话。你也可以注意观察周围之后再与老师、同学交流。

  [学生在比较中体会到叠词、形容词的美妙,在比较后自然而然理解了最后一句感叹句的意思。后面的延伸问题,让学生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五、创设情景表演巩固

  1、(画面、配乐、头饰)分角色朗读,给时间准备。

  2、上台表演,巩固课文内容。

  [机械的背诵学生没有丝毫兴趣,创设有美丽的画面、动听的音乐、有趣的头饰的情景,学生兴趣盎然,在表演中悄悄地完成了巩固课文的任务。]

《秋天》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认识“秋、气”等6个生字和木字旁、口子旁2个偏旁;会写“了、子”2个字和横撇1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

  3.结合生活观察,能用“秋天来了,什么怎么了”的句式说说秋天的景物。

  教学准备:

  1.生字生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2.课前布置学生观察秋天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教师一边出示卡片“禾”和“火”,一边描述:“绿绿的禾姑娘遇上了火姑娘后,就变成了金黄色。”

  师:对,这个字就是“秋”。秋天来了,禾苗成熟了。请学生自由说一说,试着给“秋”组词,如“秋天、秋风、秋千”。

  师:我们知道了禾苗到了秋天就会变成金黄色,那你还知道秋天有哪些景色?(欣赏图片)这节课就让我们到大自然中去欣赏秋天那美丽的景色。(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教师范读课文,请学生说说课文写了秋天的什么。

  2.认识自然段

  一篇课文往往是是由几个自然段组成的,也有的只有一个自然段。那怎样区分一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呢?那就是在每一个自然段第一句话的前面空两格,这样的段就叫自然段。(出示课文)标出第1自然段和第2自然段。然后让学生标出第三自然段。

  3.请学生尝试自由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把字音读正确。

  师:课文中出现几个难读的词,我们来共同学习一下。

  (1)出示需重点关注的词语,让生读:

  一(yí)片片一(yì)群一(yí)会儿排成个“一”(yī)字

  凉了(le)黄了(le)叶子(zi)

  (2)教师出示词语所在的句子,男女生轮流齐读。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

  (3)分自然段朗读课文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1.出示第一自然段,引导:秋天来了,什么发生了变化?

  (1)请学生圈出相关内容:天气、树叶。(随机板书:天气、树叶)

  (2)认读生字“气”,给它找找朋友,组一组词。

  (3)引导学生对比说话。

  ①夏天,天气炎热,人们最喜欢做些什么?

  (吃西瓜、吃棒冰、游泳、吹电扇、待在空调房间里)

  ②秋天来了,天气(凉了),人们(不用吃西瓜、棒冰消暑;不敢下水游泳;不需要吹电扇)。

  (4)多媒体展示夏天和秋天不同的树,让学生说说树木的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和夏日情景的对比,能够充分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深入感受“天气凉了”“树叶黄了”的自然变化。

  (5)随机学习生字“片”:请学生组词,积累应用,说说“一片( )”。

  (6)引导学生学习生字“树、叶”。

  教师播放课件,呈现“木”变成木字旁的过程,引导学生发现木字旁将捺改成了点。

  引导学生理解“树”和“木”有关,初步知道偏旁和字义的关系。出示“叶”,让学生说说发现这个字里有几个以前学过的'字,引导学生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叶”。

  动画呈现“口”和“十”两个字慢慢靠近组合成了“叶”。

  2.引导学生想象落叶的数量,理解“一片片”。

  (1)范读句子,引导学生想象有多少叶子从树上飘落。

  (2)分别出示一片树叶和一片片树叶,比较不同,体会“一片片”表示落叶很多。(随机板书:一片片)

  (3)出示补充改编的谜语诗,请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落叶的多和飘落的情景。一片两片三四片,

  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落到地面成一片。

  【设计意图】发挥语言描述的魅力,引导孩子展开合理想象,谜语诗的介入,引导学生在朗朗上口的诗韵中,感受“一片片”的意象。

  (4)指名请学生朗读句子,抓住重点词“一片片”体会飘落的树叶很多。

  3.师生配合读: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4.请学生模仿表达,说说“秋天来了,什么怎么了”。如“秋天来了,小草黄了。秋天来了,菊花开了。秋天来了,小虫躲起来了。”

  5.引导学生看板书,试着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1)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板书引领,指导学生背诵。

  (3)同桌互相背诵,请学生个别班级展示。四、字词盘点,指导书写

  1.出示本课生字:“秋、了、气、片”,请学生开火车轮读,给生字组词。

  2.请学生找出生字中的两兄弟——“了、子”,比较发现同异:“子”比“了”多一横。

  3.指导学生书写“了”。

  (1)田字格板书范写,请学生说说有几笔,学生集体书空。

  (2)学生整体观察字形,教师提示书写要点。

  (3)反馈评价:

  展示优秀书写;出示问题范例,纠正;学生再练写一个字。

  4、“子”字的书写指导步骤同上,注意横略长,写在横中线上。

  五、课堂小结

《秋天》教学设计15

  教材分析:

  作者以饱满的感情和浓郁的色彩,为我们描绘了北大荒令人心醉的景色,展示了北大荒的劳动者辛勤耕耘的成果,勾勒了一幅独具魅力的北大荒秋景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积累一些好词、好句。

  3.学习第4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

  4.通过对课文的诵读感悟,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媒体直观的展示,对课文的诵读感悟,体会北大荒秋天的美丽。

  教学重点

  1、品味词句,想象意境,训练朗读。

  2、能用学过构词方法写出描写颜色的词语。

  难点

  1、体会文中比喻的贴切、形象,理解 “热闹”一词的意思

  教学时间: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检查字词,复习导入。

  1、出示:傍晚 几缕 映照 转眼间 乐呵呵

  银灰 橘黄 绛紫 蓝绸子 沉甸甸

  一碧如洗 五彩斑斓

  清澈见底 热闹非凡

  大豆摇铃千里金

  指名读。

  2、出示图片,从北大荒的第一片树叶落地开始,秋天慢慢的向北大荒走来,指名读,再齐朗读第一小节。

  课文的结尾作者这样赞叹道:出示句子: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指名读)

  二.精读课文,抓住要领

  1、对于作者这样的赞美,你同意吗?

  请同学们自己到文中游览一番,想象一番,感受一番,看看北大荒的秋天是不是真的很美?默读课文,自己去发现。用笔来画一画你很喜欢的词语,句子。

  2、交流,你同意吗?那些地方很美?

  三.理解课文,感悟意境。

  预设一:发现自然之美。

  (一)北大荒的天空

  1.一来到北大荒,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儿的“天空”,天空美在哪?用自己的话说说。(色彩丰富,富有变化)

  2.天空的颜色不断发生着变化,读读这段,你能找到哪些表示颜色的词。

  (1)“一碧如洗”

  一碧如洗看字面来理解就是天空像洗过一样干净。

  你见过一碧如洗的天空吗?你能不能联系生活这本无字词典说说一碧如洗的天空是什么样的?

  (2) 流云什么样的云?流云有哪些颜色?出示:“银灰、橘黄、血红”读着词你就联想到什么?找找这三个词的共同特征,(前一个字代表什么东西,后一个字表示颜色),你还能帮他们找到小伙伴吗?(湖蓝,金黄)

  3.出示图片,这么多的颜色,而且还有深有浅,你能用哪个词来概括?(五彩缤纷等)这还不够形象,这么丰富的色彩,而且还在不停的变化,谁能有办法把流云的样子说得再清楚些?谁能用上一个比喻帮助我们想象出流云的样子?(板书:比喻)出示:这些流云就像 (就像一个小孩不小心打翻了颜料瓶、就想一位魔术师在表演变幻颜色的魔术、像画家五彩斑斓的画布、像孔雀羽毛,像彩衣,像彩色的阶梯)

  4、作者看到流云,产生的是怎样美好的想象呢?

  出示: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这个句子挺长的,谁能读好?

  课件帮助断句出示,天空就是因为有了这些不断变化的色彩才显得更加迷人,听老师读读这句话,你还从中感受到什么?(突出转眼间,四个一道)(变化快,有次序的`美。)指名两人读。

  5、 出示图片天空,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一齐读,在文字中想象这样美的景象。

  板书:天空,齐说——北大荒的天空真美呀!

  过渡:在北大荒抬头看看天空美在一碧如洗,美在瞬息万变的流云,让我们低头看看小河,它是怎样的呢?

  (二)北大荒的小河

  1、小河的样子,谁已经想象出来了?练习读两遍。争取用你的朗读把我们带到小河边去,

  2、指名读,问:大家看到小河了吗?(看是看到了一点,但不是很清晰。 )

  师:怎样才能让大家看的清楚呢?(读慢一些,轻一些,强调清澈见底、透明的蓝绸子)

  再请一生读。

  3、师问同学:是不是比第一次好了很多。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小河?

  (清澈见底 、小河的水比较深,可是水底的水草、小鱼、和美丽的鹅卵石都看的一清二楚,我觉得河水很美,像透明的蓝绸子,河水还很静,像明镜。)

  “漾”字什么意思?(联系练习2第一题选择字义)怎样读出河水“漾”的过程?

  4、师:看到这么美的小河,你想做什么?

  (我想摸一摸蓝绸子。 我想喝一口清澈的河水。 我想捡一些河底的鹅卵石。 我想和水里的小鱼一起戏水。 )

  5、出示画面,段落。提示比喻句,为了让我们感受到小河的美,作者用了——?你觉得这个比喻怎样?你喜欢这个比喻吗?你来读一读。

  6、指导读:河水静,鱼儿动。多么动人的画面。让我们尽情读出我们心底的向往。

  小结,板书,学生齐说——啊!北大荒的小河真美呀!

  过渡:碧蓝的天空,清澈的小河,真是太美了。听说北大荒的原野别有一番景象,我们去看看吧。

  预设二:感受原野之美

  1、读,交流:原野是怎样的景象?(北大荒的原野热闹非凡。)理解“热闹非凡”。什么样的场面能称为热闹非凡呢?(联系生活实际)

  2、你从哪里感受到了原野的“热闹非凡”?(默读这一小节,边读边思考)

  听听都有些什么声音?

  3、农作物都载歌载舞乐呵呵的欢迎我们来了,谁能把他们的热情读出来。

  生比赛朗读。一个比一个精彩。

  4、真是太热情了。(做从沉醉中醒来的举动)不对呀,大豆、高粱它们不会笑也不会唱呀?哦,我明白了,这是把它们当成人来写,这就是拟人的手法。(板书:拟人。)真是生动、形象。让所有的作物活起来,把原野的热闹呈现出来。师生分部分读。

  5、出示这段,你发现老师读的和你们读的句子有什么关系呢?

  你能给这几句话找个小队长吗?点红“原野热闹非凡。 ”

  为什么是这句呢?(热闹非凡,下面从大豆、高粱、榛树来具体写原野怎样热闹的)他就是小队长,其他的句子都听他的指挥呢!

  出示练习:

  。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像一只只白鸽在天空中飞翔;有的马上就要开放了,看起来马上就要破裂似的;还有的还是花骨朵儿,外面包着一层青绿色的外衣,已经含苞待放了。(玉兰花)

  6、过渡:读了这一自然段,我们知道北大荒的原野也是美的,

  你看,大豆笑,高粱唱,榛树叶子抱着跳。看着原野上这片丰收的景象,相信在北大荒付出劳动的人们的心情一定比我们还要激动,你从课文里发现了吗?

  生齐:…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师:燃烧起来说明人们-------(-特别高兴,特别兴奋。)是什么把人们的心给燃烧起来的?

  (榛树叶子。 还有是大豆、高粱, 原野里所有的庄稼。它们全都成熟了,所以人们特别高兴、喜悦。 还有水产品。 )

  7、师小结:是呀,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无论是田野、山岭、江河,还是那茫茫的草甸子都会捧出沉甸甸的宝物来。大家快听,北大荒的人们在齐声赞美这儿的秋天呢!

  生齐读第五节。

  师:同学们,沉甸甸的宝物会有什么?

  (大豆、高粱、榛子。 还有玉米、水稻、莲藕、鱼虾…… )

  8、出示丰收图画。

  9、小结板书:北大荒的天空流云似锦、小河动静相宜、原野热闹非凡,其实美还不仅仅局限于此,更美在丰收带给人们的欣喜。

  10、北大荒是块荒地吗?(不荒)有人给它换了个名字,你知道是什么吗?(北大仓)

  过去的北大荒一片荒芜,长满了野草,没有人耕种,人烟稀少。但是解放后,经过建设者们的开垦,荒地已变成了良田。现在的北大荒已经成为全国著名的粮食生产基地。是我国东北的大粮仓。

  板书“景色,丰收”,你觉得北大荒哪一方面的美更重要一些呢?、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出示最后一节):“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

  五.拓展延伸

  总结:处处皆风景,美景看不完,正是一代又一代的北大荒人,扎根荒原、辛勤劳作,用他们的双手创造了美,用他们的双眼发现了美。使得昔日的茫茫荒原变成了今日的塞北江南,美丽又富饶,表达了作者对北大荒的热爱之情。 也让北大荒的秋天成为一幅美不胜收的图画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心中。

  朗读全文

  六、练习

  1、练习朗读课文,关注课文描写的顺序和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

  2、练习背诵全文。

  3、迁移练习:围绕下列中心句写一写。

  超市里热闹非凡。

【《秋天》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秋天教学设计01-10

《秋天》教学设计06-09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12-30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01-17

教学设计《秋天的雨》04-30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09-13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04-01

秋天教学设计15篇01-11

秋天教学设计(15篇)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