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设计

时间:2023-04-27 10:01:02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音乐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15篇)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体验音的强弱。

  2.生通过聆听、学习描写小动物的歌曲,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与动物应和睦相处。

  3.营造良好的音乐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聆听和学唱歌曲《小动物在唱歌》,在歌声与表演中表达出对小动物的爱护之情。

  4.通过各种音乐活动,为学生积累大量描写动物的音乐素材,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参与,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谈话: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你喜欢什么小动物?用你的动作和声音模仿你喜欢的小动物的叫声?(学生起来模仿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的叫声)也可以用你们喜爱的小动物的叫声来打下招呼!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动物的图画贴在黑板上。

  二、感受导入新课

  师:“森林中生活着许多的动物,你们看这是谁来了,(PPT出示老虎)谁来模仿一下它的叫声?(指名回答)老虎的声音很大很宏亮,再看这又是谁来了?(PPT出示小猫的图片)谁来模仿一下小猫的叫声?(指名模仿)”

  对比两者的叫声。

  师:“老虎和猫的叫声对比,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回答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老虎的叫声很大很宏亮,小猫的叫声很小很温柔。在音乐中,声音大我们就叫它强用“F”表示,声音小我们叫它弱用“P”表示。

  那同学们能把你们刚才模仿的小动物的叫声分分类,哪些叫声强,哪些弱。(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移动黑板上的动物头像)

  师:你还能模仿生活中其他强的声音吗?学生回答(近处的雷声、牛、狼叫、近处刹车声等等,让学生并模仿)弱的声音还有哪些?(小雨的声音:沙沙沙、蚊子飞的声音:嗡嗡,远处的脚步声)

  三、游戏体验感受音的强弱

  1.教师用打击乐器敲击声音,让学生分辨音的强弱,并且跳到相应带强弱圈里。

  “下面我们来做个跳房子的游戏,跟据老师打击的强弱,跳到讲台上相应的强弱记号里,要求:强时请高高跳起重重地落到相应的记号里,弱时请轻轻抬起轻轻落下。”教师敲打鼓、锣、叉。

  2.按老师的强弱要求,编创音乐故事。

  请按老师的强弱要求来用自己的方式来模仿大自然中的声音。

  下面老师要给同学样讲一个故事,请同学们用打击乐给这个故事编创上音乐,注意音的强弱,这个非常有挑战性了,故事里有雷声你们可以用什么模仿,远处的雷声,大雨的声音,小雨、从远处跑来的脚步声”(雷声--大叉、大雨--搓塑料袋、矿泉水自制的沙锤、脚步--双响筒)

  下面请随老师的故事加入音乐:一天下午阳光明媚树上的小鸟愉快的唱着歌,突然雷声大作,接着下起了倾盆大雨,人们从远处急匆匆的跑回家,(脚步由强到弱),渐渐的雷声小了,雨慢慢停了。可爱的小动物们都出来了,愉快的唱起了歌。

  四、学唱歌曲《小动物唱歌》

  1.学生初步感受歌曲。

  师:雨停了小动物们都出来了,高兴地唱起了歌,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播放FLASH小动物唱歌,师:你都听到了哪些小动物在唱歌?(学生回答)

  2.复听,学生拍手。

  3.老师带领学生朗读歌词(淡化难点弱起节奏拍手协助)

  4.教师范唱,学生小声跟唱。

  教师多范唱,用指挥手势帮学生处理弱起,让学生多看老师的'提示动作,并模仿

  5.跟琴唱,纠正存在的问题。

  6.指导学生用山谷里的回声来唱衬词(F、P)。

  教师演唱山谷回声的歌曲,让学生猜这是在哪里,然后让学生模仿山谷的回声,教师唱前者后面的回声由学生来完成。最后让学生按这样的方法,F、P各表示的意思,来唱《小动物唱歌》

  7.学生小组讨论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小组台前展示。

  五、创编歌词(小组讨论——分组展示)(按学生喜欢哪种小动物分组,带上头饰)

  谈话:“大家想想,除了小猫和小狗,你还想唱唱哪些你喜欢的小动物呢?把他们编创到歌词中唱一唱。”(小鸡、小鸭、小牛等)“把你喜欢的小动物的头饰戴上”

  六、课堂小结

  神奇的大自然孕育着各种各样的动物,但现在有很多的稀有动物正频临灭绝,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教师出示PPT环境污染及人为射杀动物的图片。(学生回答)所以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保护环境,爱护动物)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能够准确表现弱起及力度变化,能准确地演唱音阶旋律上下行。能发现音阶旋律不同节奏的变化,并能说出其变化带来的不同的音乐感受;

  2、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声音表达不同的歌曲情绪,并积极主动地参与歌曲表现;

  3、能用欢快、喜悦的情绪,明亮而富有弹性的声音学会演唱歌曲《甜甜的大家园》。

  4、了解幅员辽阔、物产丰富的祖国,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运用创新手段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之中,并积极完成学习任务;

  2、通过对歌曲的理解自然表现出歌曲的情绪和风格。

  教学准备:

  CAI课件、钢琴、“音阶山”教具等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曲调活泼、节奏明快、情绪热烈并带有浓郁民族韵味的歌曲,拍子,C大调。歌曲的旋律中多次出现音阶旋律上下行。前八个小节以简练上口的歌词,稍有起伏变化的旋律,形象的表现了祖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的景象。9至12小节,歌词简单,但旋律起伏较大,表现了作者对甜甜的大家园由衷的赞美。13至31小节是歌曲的高潮部分,旋律更为宽广、舒展,加上主题旋律不断反复穿插出现,更为形象的表现了中华民族大团圆,共同过上幸福生活的情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哪些风景特别美的地方?(……)

  老师也知道很多美丽的地方。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欣赏一下吧。(播放名山大川图片课件)

  二、难点突破

  师:这么美丽的地方,光是看看怎能尽兴?不如我们一起爬山吧。(出示教具)

  1、师:这样的山怎么爬呢?谁来试一试?

  学生演唱音阶上下行。

  2、师:哦,你是这样爬的。可老师想这样爬。(播放课件)

  1=C 1 1 2 3 4 5 6 7︱1 1 1 0︱2 1 7 6 5 4 3 2︱1 1 1 0‖

  提问:你觉得哪一种更有意思些?为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第二种更有意思些。因为有节奏感、旋律感,并富有歌唱性。

  3、既然这种更有意思些,我们一起来用这种形式爬山怎么样?老师先爬上去,同学们用相同的节奏型下山。这次旋律有变化哟。听好了:

  1=C 1。1 2 3 4 5 6 7︱1 1 1 0︱2。1 7 6 5 4 3 2︱1 1 1 0‖

  师:这次老师在旋律里加了什么?

  生:加入了附点,使旋律性格更加活泼。

  4、师:你们再仔细听!

  1=C 05︱1。1 2 3 4 5 6 7︱1 1 1 05︱2。1 7 6 5 4 3 2︱1 1 1 0‖

  提问:这次旋律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加入了弱起音,使旋律有了一定的推动性。

  5、师:我们还可以让这条旋律更丰富一些。我们给它加上力度记号,让它更有生命力。

  1=C 05︱1。1 2 3 4 5 6 7︱1 1 1 05︱2。1 7 6 5 4 3 2︱1 1 1 0‖

  三、新歌学唱

  师:真棒!我们今天不仅游览了名山大川,还一起爬山。同学们可知道,这些美丽的地方都是哪个国家的?(中国)我们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拥有许许多多美丽的地方。这些美丽的地方还盛产各式各样甜美的瓜果,真是一个甜甜的大家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新歌(出示课题,播放歌曲录音)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师:请同学们在听的时候仔细体会一下,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生:欢快、自豪、骄傲、喜悦、兴奋、激动、高兴……

  2、分析重点乐句

  师:那么,最能体现欢快情绪的是哪一乐句?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展示代表乐句。

  1=C 4。4 4 4 4 。6︱3 3 3 05︱2。1 7 6 5 4 3 2︱1 1 1 0‖

  哎呀呀呀呀甜甜甜,哎呀呀呀呀呀呀呀甜甜甜。

  师随伴奏范唱后,学生随伴奏学唱这一乐句。

  师:最能体现自豪情绪的是哪一乐句?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展示代表乐句。

  1=C 1。5 1 5 4 3︱1。5 1 5 4 3︱2。6 7 6 5 5︱2。6 7 6 5 5︱

  热土遍地飞花,从没这样灿烂。树上万紫千红,心上这样喜欢。

  2 6 5 4︱3。 2 1 5 ‖

  东西南北,日月同甜。

  乐谱分析:一、二小节完全相同;三、四小节完全相同;第一句和第二句节奏型相同,旋律级进。

  师随伴奏范唱后,学生随伴奏学唱这一乐句。

  3、复听歌曲,熟悉歌曲演唱顺序

  师:接下来老师为同学们演唱一遍这首歌曲,请你们评价一下老师的演唱如何,并把歌曲的演唱顺序梳理一下。

  ⑴播放伴奏录音,教师范唱。

  ⑵教师提示‖::‖ D。C。

  ⑶师生共同梳理歌曲演唱顺序。

  4、跟琴学唱

  师:请同学们按照这个演唱顺序,跟着老师的琴声将这首歌曲演唱一遍。

  学生跟琴模唱,教师适时对学生的演唱进行指导。

  5、歌曲接龙

  师生接龙,对学生演唱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

  四、歌曲处理

  师:同学们,这么美丽富饶的祖国,我们都深深地热爱!可是,怎样才能更好地用歌声来表达自己对祖国的情感呢?

  1:第一、二句,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声音和情绪来演唱?

  轻巧、欢快。

  2、“热土遍地飞花……”这一段我们又应该用怎样的`声音和情绪来演唱呢?

  骄傲、自豪。

  3、“哎呀……甜甜甜”同样一句话,前后能唱的完全一样吗?(不能)那应该怎样唱?

  ①力度上,前者较之后者稍弱;

  ②情绪上,前者有自我陶醉的感觉,而后者则有些得意的意味。

  师:让我们一起准确地唱出对祖国的热爱!(播放歌曲伴奏)

  完整演唱歌曲,教师指挥,学生看指挥。

  五、歌曲伴奏

  师:“热土遍地飞花……”这一段骄傲自豪的情绪总觉得表现得还不够。怎样才能突显出这种情绪呢?我们把这一段加上鼓点。为了增强气势,我们还可以在结尾处也加上鼓点。

  1、敲击节奏× × × 0 ‖

  左右拍手握拳

  ⑴教师示范并讲解动作要领

  第一拍:左手拍桌子;

  第二拍:右手拍桌子;

  第三拍:击掌;

  第四拍:休止。

  ⑵学生按照老师的手势,每四小节为一组,进行练习。

  2、学生边唱边击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六、拓展

  师:大家唱得这么高兴,你们知道歌词中丰富的物产都在哪些地区吗?(教师简单介绍)我们国家真是物产丰富,东西南北都有自己的特产。我们潜江市也有很多自己的特产,谁来说一说自己熟悉的?

  1、学生自由发言说词,并由教师引导唱词。

  师:我们可以把歌词改一改,唱一唱我们潜江嘛。

  2、教师归纳,并取名。把歌词展示在大屏幕上。

  3、集体演唱歌曲,第一段唱家乡,第二段唱祖国。

  七:课堂小结

  我们潜江市就有这么多土特产,更别说全中国了。我们的祖国真是一个甜甜的大家园!同学们,让我们为可爱的潜江,为甜美的祖国,努力吧!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音乐第二册歌曲《数鸭子》

  教材分析:

  《数鸭子》是一首具有说唱风格的创作歌曲,4/4拍,六声宫调式。歌曲说唱结合,旋律的音调主要以级进为主,接近语言的韵律,极富童趣。歌词描写了小朋友看到鸭群游过大桥,兴奋地数鸭子的情景。反映了富裕了的农民的幸福生活。

  教学目标:

  1、完整地聆听歌曲,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趣,用听唱的方法学会歌曲。

  2、能边唱边表演,并能自编动作。

  3、为歌曲自由配伴奏。

  教学重难点:

  1、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趣,能富有表情的表演唱。

  2、唱准休止符。

  3、自由选择乐器为歌曲配伴奏。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看屏幕(定格)。

  这些小朋友她们表演的是什么?这些小鸭子好像在干什么?(注意说完整话)

  2、完整的欣赏歌舞《数鸭子》。

  3、(1)这群小鸭子多可爱呀!谁听到了这群小鸭子在什么地方游泳呢?

  (2)快,小伙伴们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有多少只鸭子?

  (3)为什么不是按顺序1、2、3……来数,而是2、4、6、7、8这么数,说明了什么?

  二、授新

  1、老师范唱歌曲《数鸭子》。

  2、学生跟琴完整听唱歌曲。

  3、强调本课的休止符,唱准旋律。

  (1)手指着书上的格子,一拍一次指读。

  (2)指读,休止符在心里读“停”。

  (3)请学生演唱“咕嘎”,纠正错误的,对的给予鼓励。

  (4)完整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4、看屏幕,注意模仿动作。

  5、学生跟琴自由创编动作。

  6、请同学到前面表演。

  7、全体同学跟音乐边唱边自由表演动作。

  三、我们学了三角铁和双响筒请学生在这两种小乐器中任选一种为歌曲写伴奏谱,可以模仿《一对好朋友》。

  2、师在黑板上演示双响筒的画法“T”,三角铁的画“ ”。

  3、教师巡回指导,同学之间可以讨论怎样敲击。

  4、请同学到场地中间按自己画的示意图用乐器敲击为同学们伴奏。

  5、请学生边敲边唱,没有乐器的同学边唱边跳。

  教学反思:

  1、《数鸭子》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儿歌,很多孩子学前就会唱,在教学中加快学唱的时间,为后面的'配器延长时间,使学生可以充分准备。

  2、让学生为歌曲写伴奏谱是本课教学中教师的尝试,孩子们的反馈超出老师的预料,他们大胆而又比较优秀的完成了老师的教学尝试。为教师以后的教学尝试奠定了信心。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

  1、唱《木瓜恰恰恰》

  2、听《快乐恰恰恰》

  教学目的:

  1、能用活泼、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木瓜恰恰恰》,并在学唱过程中感受欢快、热烈的情绪。

  2、认识二分音符并能在实际演唱中唱准时值。

  3、了解印度尼西亚的相关文化。

  4、 在欣赏过程中获得热烈奔放和欢快诙谐两种不同情绪的体验,并能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不同的感受

  教学重点:

  活泼欢快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弱起小节、节奏X.X的演唱

  教材分析:

  《木瓜恰恰恰》是一首印度尼西亚民歌,歌曲欢快、热情,旋律简洁,多以同音进行和模进为主。节奏规整,以XX ∣ X. XXXXX ∣X 00 ∣贯穿全曲,极具舞曲风格。歌词表现人们围坐在水果滩边,叫卖、选购、品尝、夸赞水果的热闹场面 。

  特别是“恰恰恰”的加入,更是体现了恰恰舞的轻松明快,活泼热情的特点。这首歌曲的第十一小节为不完全小节,与最后一小节时值,相加构成不完全小节。

  教具准备:

  课件(或录音机、磁带、图片和自制卡片)。

  教学过程:

  一、准备阶段

  1、学生听音乐拍手进教室,师生问好

  2、出示世界地图。介绍中国在地图的位置,引出印度尼西亚国家。

  3、简介印度尼西亚国家

  二、综合练习

  1、律动《小火车》(出示印度尼西亚水果丰收的图片)

  导言:印度尼西亚是盛产水果的国家,每年都会举行水果节。你们想去吗?让我们乘上火车出发吧!

  2、初听歌曲《木瓜恰恰恰》

  导言:看,我们已经到了印度尼西亚。哇,当地的人多热情啊!他们唱着歌,跳着舞欢迎我们的到来。

  3、导言:小朋友们,刚才当地的`族长跟我说,他们欢迎我们的到来,不过也提出了一些要求。只有完成以下几项任务的小朋友才能参加水果节。

  听音乐,想一想,在乐曲中出现恰恰恰的地方可以做什么动作?看谁想的多,看谁跳的美?

  a、第一项任务是学生听乐曲在“恰恰恰”的地方律动。

  师:祝贺你们出色完成了第一项任务。(掌声)

  b、出示一只装满各种水果的篮子,每中水果上有一种节奏,分别是:

  ×—×× ×× ×× ×. ×(四种水果)

  师:篮里的节奏有哪些我们已经学过了?(引导学生复习后面四种节奏.)并引出新授二分音符×—

  师:瞧,这是什么?……引出第二项任务

  听节奏,拿水果

  师:老师打节奏,小朋友听一听是什么水果的节奏,就拿什么水果。

  XX│X.XXXXX │X -│(带领学生读一读)(表扬)

  给刚才听到的节奏谱用水果名创编一句话

  c、第三项任务

  (先引导学生说一说各种水果名称,再进行创编。)

  三、歌曲学习

  导言:太棒了,小朋友们已经成功的完成了印度尼西亚人民交给你们的任务。我们去参加水果节喽!(听歌曲出发)

  1、出示水果集市图片

  (说一说,有哪些水果.了解 印度尼西亚是水果之国,水果品种繁多)

  2、出示歌曲

  师: 瓜农们一边卖瓜一边唱着歌,他们是多么开心呀,让我们也来学一学这首歌。

  3、看歌片,发现这首歌曲的节拍与原来所学歌曲的节拍有什么不同?

  (学生发现第一小节只有1拍,最后小节只有三拍)

  师讲解弱起小节该怎样演唱,再听歌曲,边听边感受

  4、读一读

  5、唱一唱(齐唱再变换形式演唱)

  6、创编歌词

  引导学生用其他水果名创编歌词唱一唱。

  7、用新歌词表演唱 (边唱边跳)

  四、欣赏乐曲《快乐恰恰恰》

  师:刚才小朋友们用多种形式愉快的表达了今天参加印度尼西亚水果节的快乐心情,下面我们再听另外一首同样表达欢快情绪的“恰恰恰”舞曲。让我们动起来,跳起来吧!

  五、下课:律动《小火车》

  师:幸福的歌儿唱不完,快乐的舞蹈跳不完。小朋友让我们和印度尼西亚的新朋友说再见,开着小火车一起回家!

  教学反思:

  歌曲《木瓜恰恰恰》是一节以欣赏切入的情景式音乐课。这首印度尼西亚歌曲,它通过“叫卖”的形式,以欢快、活泼的旋律唱出了卖瓜人的喜悦心情。由于歌曲运用了恰恰恰的弱起节奏以及连续的切分节奏,给歌曲的演唱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本单元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世界的多元文化,通过熟悉外国的民间音乐,了解世界个地的地理风貌和风土人情。因此,教学前,我采用了课前欣赏拉丁舞表演,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感受恰恰舞的欢快的韵律,通过无目的的听赏歌曲《木瓜恰恰恰》在此基础上展开话题直接进入歌曲的教学。通过观赏印尼的风光,了解恰恰舞的起源,并进一步熟悉歌曲音乐,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习歌曲的兴趣.在教学歌曲这一重点环节中,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启发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生活体验,通过情景式的解析歌词,使学生不仅了解歌词内容,更明白了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并把音乐知识的教学灵活渗透到歌曲的情绪表现中,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用自己的歌声来表达歌曲。尤其是在拓展教学这一环节中,我搜集了歌曲《卖报歌》《卖汤圆》等儿童歌曲,运用视听结合的手段,更明确地使学生了解了“叫卖”这一艺术形式,并大大激发和培养了学生的表现欲望,为本节课的教学掀起一阵小小的高潮,从而使歌曲的演唱技能进一步得以提高。最后,通过为歌曲设计打击乐伴奏,达到渲染课堂气氛的目的结束本课。当然,本节课中也出现了许多不足的地方:如:我在设计欣赏及情景引导的目的,本想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活泼的课堂现象空间,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提高学生想象的能力,但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是很理想。由于教师的语言组织不够精练、缺少应有的启发性,教学方法也较呆板,导致学生表现平淡,学生情绪表现不够活跃,加之在要求学生完整演唱歌曲时,由于学生对歌曲还不够熟练,他们更多的是专注于手上的节奏动作,而忽略了耳边的音乐,造成了歌曲演唱拖拉现象,以及打击乐伴奏活动的无实效果性,更是影响了课堂教学气氛。总体说来,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基本良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并顺利完成。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

  一、学唱歌曲《土拨鼠》。

  二、综合训练:三声部和唱片段。

  三、欣赏:《欢乐颂》、简介贝多芬。

  教学目的:

  一、启发学生运用柔和、连贯的歌声和悠长、平稳的气息,唱出歌中主人公对土拨鼠的爱怜、亲切的情感。

  二、初步接触三声部合唱,要求保持音准和节奏整齐。

  三、通过本课歌曲和欣赏曲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德国音乐大师、交响乐之王贝多芬的生平、作品。

  教具准备:

  一、贝多芬画像。

  二、《欢乐颂》器乐独奏、交响乐中重唱、合唱、管弦乐合奏录音带。

  三、录音机。

  课时计划:三节。(歌曲、综合训练二节,欣赏一节)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综合训练(十七页中)第一、三声部。

  二、学唱歌曲《土拨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歌曲《转圆圈》。

  1、用《转圆圈》乐曲进行二部视唱练习。

  2、无伴奏合唱,教师指挥。重点:两个声部的音准与和谐。

  3、随伴奏合唱。重点:速度、力度的变化以及表情的调动。

  二、综合训练(十七页)

  1、内容简述:这是一条三声部发声练习曲,选自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三乐章第一呈示部主题。这个主题原是一首捷克名歌,名为《念故乡》,是反映流浪在外的游子思念故乡亲人、期盼回到故乡的一首歌曲。

  2、教师范奏(范唱)第一声部旋律。

  1=bB 4/4

  3.5 5 3.2 1 「2.3 5.3 2 - 「3.5 5 3.2 1 「23 2.1 1 - 「6.1 1 75 6 「61 75 6 - 「6.1 1 75 6 「61 75 6 - 「3.5 5 3.2 1 「2.3 5.3 2 - 「3.5 5 1.2 3 「2.1 26 1 - ‖

  3、集体视唱第一声部旋律。

  4、哼鸣第一声部旋律。

  5、教师范奏(范唱)第三声部旋律。

  1=bB

  1 - - - 「7 - - - 「1 - - - 「7 - 1 - 「4.6 6 53 4 「46 53 4 - 「4.6 6 53 4 「46 53 4 - 「1 - - - 「7 - - - 「1 7 6 - 「7 - 1 - ‖

  6、由学生们唱第一声部,教师唱第三声部的二部视唱,要求:力度稍弱、速度稍慢、平稳,唱时一定要注意自己声部的准确、清晰,还要注意倾听另一声部。

  7、教唱第三声部旋律。

  8、将学生分成两部分(可对半分),进行两部视唱。

  9、在二部视唱基础上的二部哼鸣练习,注意音区的变化而引起力度的变化。

  三、学唱歌曲《土拨鼠》。

  1、歌曲简介:这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在1789——1792年与家乡波恩创作的许多歌曲之一。当时人们有随身带土拨鼠到处流浪的风俗习惯,就好比现代人在家中养狗、猫,并带他们外出游玩一样。这是一首表现流浪汉与土拨鼠相依为伴的歌曲。

  土拨鼠,旱獭。

  2、初听演唱录音。

  3、6/8拍弱起节奏的练习。

  4、视唱曲谱。

  注意,带弱起的乐节(二小节为一乐节)、乐句(四小节为一乐句),在乐节、乐句处须用急呼吸换气。

  5、按乐曲节奏读歌词,体会乐句与词的关系,找出并标出换气位置。

  6、练唱歌曲。

  注意前两句与后两句力度上的对比。

  7、齐唱《土拨鼠》。

  四、作业:

  1、视唱《土拨鼠》乐谱。

  2、用竖笛吹奏这个旋律。

  下课。

  课后记:本课三声部合唱片段中的第二、三声部是从属性质,主要以构造和声背景为目的,让小学生轻声哼鸣的同时,注意倾听整体音响效果。另外,当唱“啊”时,力度自然加强,不需要有意突出这个力度。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综合训练:(第十七页)三声部合唱片断。

  二、歌曲《土拨鼠》的演唱、处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转圆圈》。

  1、分声部视唱。

  2、二部视唱练习。

  3、二部合唱。

  二:综合训练(第十七页)。

  1、按第一课时的声部划分,分声部练第一、三声部的视唱。

  2、第一、三声部的二部视唱练习。

  3、用哼鸣的方法哼唱第一、三声部的二部合唱。

  4、从第三声部的学生中抽四——六人,视唱第二声部。

  5、第一、二声部的二部视唱练习。

  6、第二、三声部的二部视唱练习。

  7、三个声部的三部视唱练习。

  8、三个声部的三部合唱哼鸣练习,注意调整力度和速度。

  9、条件较好的班级,用竖笛合奏这个三声部合唱片断。

  10、欣赏:《故乡的亲人》(第五十七页},注意体会想念故乡、思念亲人的那种忧伤心情。

  三:《土拨鼠》的演唱、处理。

  1、问答:《自新大陆》中的主题《念故乡》、美国歌曲《故乡的亲人》与《土拨鼠》在内容和情绪上有什么共同之处?(都表现了游子飘零他乡的'孤独、凄凉和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2、唱一遍歌曲旋律,要求学生区分歌曲的两个段落,并说出它们在旋律和情绪上的异同。(前一段旋律平稳,感情比较平静,后一段旋律上行,情绪显得较激动)。

  3、朗诵歌词,请学生指出语气最为强烈的地方,(啊,土拨鼠),对照旋律(全取曲最高音“3”处),确定歌曲的高潮所在。

  4、讨论:应如何运用力度来表现这个高潮部分?(用较强的力度),整句是否都用较强的力度?(应随旋律的起伏而作强弱的变化)。高潮部分出现了两次,是否可以在力度上做一些不同的处理?(前一个高潮部分力度较强,抒发对土拨鼠十分钟爱的强烈感情;而后面的高潮音则用较弱的力度来表现无可奈何的心情)。

  在讨论中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方案都可以试一试,唱一唱,让大家进行比较,再得出结论。

  5、有表情地演唱这首歌曲。

  6、用竖笛练习吹奏这首歌。

  四:小结本节课学习、练习情况。

  下课。

  课后记:《土拨鼠》这首歌的两大特点:一是6/8拍(3/8十3/8),二是每句都从小节的第六拍弱起。启发学生意识到这两点,再去感觉基本节奏,自学起来会很方便。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一、复习、巩固前两课时学习内容。

  二、欣赏:《欢乐颂》,简介贝多芬。

  较具准备:

  一、贝多芬像。

  二、录音机。

  三、用电子琴演奏的《欢乐颂》录音;用童声合唱的《欢乐颂》录音;用重唱、合唱、管弦乐演奏(唱)的交响乐片段录音。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第十七页)三声部发声训练,《念故乡》片段。

  (1)、三声部的视唱练习。

  (2)、竖笛合奏练习。

  2、抽唱歌曲《土拨鼠》。

  3、抽学生用竖笛吹奏《土拨鼠》。

  小结、过渡:

  这是贝多芬的一首小品、他还创作了许多内容更深刻、规模宏大的大型作品。

  关于贝多芬的简介,参看课本第二十一页。

  二:贝多芬经典名作片段欣赏。

  1、交响曲:

  (1)《命运》(贝五)第一乐章主部主题。

  (2)《田园》(贝六)第一乐章主部主题。

  2、奏鸣曲:

  (1)《月光》第一乐章呈示部主题主题。

  (2)《热情》第一乐章呈示部主部主题。

  (3)《春天》F 大调小提琴、钢琴第五奏鸣曲第一乐章主部主题。

  3、歌曲:

  (1)《土拨鼠》A、用电子琴演奏的。B、童声合唱的。

  (2)《欢乐颂》A、用电子琴演奏的。B、童声合唱的。C、交响乐(贝九)第四乐章重唱、合唱片段。

  4、另外欣赏童声合唱《念故乡》。

  三:边听边想

  1、再听《欢乐颂》片段,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感受(如:兴奋、热烈、雄壮、宏伟、激奋……)。

  2、引导学生们将《欢乐颂》与《土拨鼠》从情绪、力度、速度、结束音、色彩等方面进行比较,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欢乐颂》 《土拨鼠》

  情绪 热情、欢(明)快 忧伤、低沉

  力度 强 弱

  速度 快 慢

  结束音 1 6

  色彩 明亮 暗

  3、用以上比较法将本节课所欣赏的八首作品归纳:

  (1)《欢乐颂》类:《热情》、《春天》、《田园》及《命运》。

  (2)《土拨鼠》类:《月光》、《念故乡》。

  4、齐唱《欢乐颂》、或吹奏。

  简单小结课堂学习情况。

  下课。后记:通过对比,让学生懂得同是贝多芬的作品,整体上感觉反差很大。不同音的使用(特别是结束音)所造成明暗效果是不同的。这也说明使用某些音或节奏、速度、力度,可以反映某些特别的效果。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6

  教材分析

  《我是少年阿凡提》是人音版的小学音乐教材第七册第五课《少年的歌》中的一首表演歌曲。这是一首具有浓郁的新疆民歌风格的歌曲,2/4拍,二段体,G七声羽调式。曲调诙谐、欢快,它生动地赞扬了少年阿凡提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优良行为。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识谱的能力,音准较好,思维也很活跃,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对音乐兴趣比较浓厚,愿意加入音乐创造活动当中,但仍需要加强课堂组织。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唱歌曲,激发学生学习少年阿凡提,争做环保小卫士,进行环保教育。

  2、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听、看、舞、唱、伴、编、展示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知器官,感受新疆音乐风格,增强对新疆艺术及文化魅力的.了解与尊重。

  3、知识与技能目标:能用诙谐跳跃的声音,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唱出新疆特色。认识“#”及其作用,唱准“#1”;利用仿写歌词培养学生编创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用诙谐、跳跃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认识“#”,了解其作用;唱准歌曲中的“#1”、带休止的切分节奏及一字多音。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认识顿音记号、重音记号、保持音记号在歌曲中的作用及演唱方法,更好地完成教学内容。

  2、能力目标:通过聆听歌曲《雪花》,指导学生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感受音乐表现雪花带来的欢乐。

  情感目标:通过歌曲表达对雪花的喜爱之情,体现儿童对大自然奥秘的初步探究。

  重点难点

  1、用欢快的音乐情绪准确地演唱歌曲,继续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和表演能力。

  2、唱准歌曲节奏能按照顿音、重音、保持音等音乐记号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

  钢琴、各种打击乐器、电脑课件、头饰。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1、师生问好

  2、激情导入:老师以雪花仙子的身份做自我介绍,将学生带人冬雪的氛围。

  师:同学们你们猜猜我是谁?

  猜谜(叫花不是花,夏天不见它,寒风吹来时,飘落千万家。)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为学生创设和谐的音乐氛围。

  二、聆听歌曲、初步感受

  1、生说一说雪花的形成

  师:那么,你们知道这些雪花是从哪里来的吗?

  教师先说:小雪花,一身白,请你告诉我,你从哪里来?学生接着答:我呀本是江河水,太阳一晒变云彩。冬天冷得受不了,又变雪花飘下来。师:原来呀,江、河、湖、海里的小水珠,受到太阳的照射,变成水蒸气升到天空上去了,在天空中它们冷得受不了,就变成了小雪花,又飞回大地母亲的怀抱。

  2、生说一说雪花有几颗瓣

  师:(模仿小雪花的声音)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有几颗小花瓣吗?

  师:还有不同意见吗?

  师:那么,它到底有几颗小花瓣,还是让小雪花自己来告诉我们吧!

  3、初听歌曲(播放课件)

  4、出示小雪花的图片

  师:歌曲中唱的是有六颗花瓣的小雪花。其实,由于雪花形成的环境不同,还有(出示图片1)三颗、四颗、六颗、十二颗……其中,六颗瓣的小雪花最为常见,它们的形状也各式各样。你们瞧!(出示图片2)

  师:小朋友们,这些小雪花漂亮吗?

  师:那你们想不想用歌声来赞美一下这些小雪花啊?

  5、揭示歌曲

  师:今天,我们就学唱这首歌曲《雪花》(揭题)

  6、复听歌曲

  师:下面,让我们再来欣赏一遍这首歌曲,感受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

  (用动作表现四二拍的强弱规律)

  7、生说一说歌曲的情绪

  师:谁来说一说,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师:揭示歌曲情绪(欢快地),你真聪明!让我们给他一点儿鼓励!棒!棒!你真棒!

  设计意图:

  1、了解雪花的形成,展示各式各样的小雪花,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对雪花的喜爱之情。

  2、初听歌曲,为学生提供完整聆听音乐的时间与空间。

  3、以歌曲感受为主,体验四二拍的强弱规律,进一步激发学生对雪花的喜爱。

  三、学唱歌曲、进步体验

  1、划旋律线,学习歌曲的第一部分。

  师:小雪花这样的美,你们想不想跟着雪花仙子一起用它的魔法棒画一画小雪花飘舞的样子呢?

  (教师随谱画旋律线,并唱谱,学生跟老师一块画)

  2、仔细观察,哪两个乐句很相似。

  师:第一、三乐句很相似,第二、四乐句很相似。(师用柯尔文手势表示音高,区别不同)

  3、随琴用“la”哼唱旋律

  师:下面,让我们用欢快的声音随琴声一起轻声地用“la”哼唱歌曲的第一部分。

  师:小朋友们唱得真不错!

  4、、随师按节奏朗读歌词

  师:下面,跟老师的琴声有节奏地读一下歌词,好吗?

  师:比一比,哪个小朋友的声音最好听?

  师:小朋友们读的真棒!

  5、引导学生听琴,跟唱。(如果哪句唱的不好,再弹纠正)

  6、讲解顿音记号、生试唱

  师:同学们在第一句“雪花,雪花”上方有一个黑色的小三角形,它在音乐里有个好听的名字,叫“顿音记号”,让我们听一听雪花仙子告诉我们的魔法口诀吧!“黑三角,小又小,唱得轻巧短又跳”,让我们一起试试吧! (师唱,“雪花,雪花”——)

  6、学习歌曲的第二部分

  师:请跟着老师学习歌曲的第二部分,先听老师范唱,看看神奇的小雪花为啥不见了?

  7、跟老师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8、逐句跟唱,。

  设计意图:

  1、通过画旋律线进一步感受音的旋律走向,让生更好的'把握音的高低。

  2、按节奏朗读歌词,突破本课中的教学难点,为学唱歌曲奠定基础。

  3、再唱歌曲,通过轻声地随唱,体验音乐欢快的情绪。

  四、歌曲处理,激发情感

  师:那么,在唱得时候,你们发没发现,歌曲中有很多的音乐记号?

  师:这些音乐记号都有自己的名字!

  1、讲解重音记号、生试唱

  师:那这句话呢?“一,二,三,四,五,六”

  师:听听,这样有什么不同?

  (轻声唱“一,二,三,四,五,六”)

  (重音唱 “一,二,三,四,五,六”)

  师:对,是重音唱,但是上面的那个大于号在我们的音乐里叫“重音记号”, 让我们听一听雪花仙子告诉我们的魔法口诀吧!“唱时声音要有力,昂首阔步雄赳赳”,记住了吗?(师带学生唱“一,二,三,四,五,六”)

  2、讲解保持音记号、生试唱

  师:这句是怎么唱的呢?(师唱“小水点)

  师:歌曲里面唱的是第一种,长一点的,为什么要这样唱呢?这个可爱的小家伙叫“保持音” ,雪花仙子告诉我们的魔法口诀是“保持音记号大写一,唱得饱满又有力”试试看?(师带学生唱“小水点)

  3、“师生接龙”学唱歌曲(钢琴伴奏)

  师:你们想不想再跟老师来做个“接龙游戏”?老师唱每一乐句的前半句,同学们唱后半句。

  4、互换角色演唱。

  设计意图:

  1、讲解歌曲中的音乐记号,通过试唱,体验顿音记号、重音记号、保持音记号在歌曲中的作用,以便更好地演唱歌曲。

  2、采用分句学唱歌曲、分组接唱游戏等方式,以便学生准确地掌握歌曲,并用自己喜欢的动作表现音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

  五、表现歌曲、拓展延伸

  1、为歌曲加入打击乐器

  生随伴奏完整演唱歌曲,教师在二分音符处加入打击乐器。

  师:谁想试试

  师:老师还想让我们的乐队变得更丰富些,我还想加入碰铃和响板,你们能帮帮我吗?(课件出示器乐谱)

  2、师生齐表演

  师:最后让我们把今天最精彩的表演,献给喜欢雪的小朋友们和天下

  所有爱雪的人,好吗?

  设计意图:在分组创编中,体验创编的乐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及创造能力。

  六、小结所学、律动下课

  1、师小结本课

  师:雪固然美,但是雪下得太大了,就会出现——

  师生:危险!

  师:所以,我们外出时,一定要注意——

  师生:安全!

  师:小朋友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让我们一起向着银色的雪世界出发吧!

  2、生随歌曲《雪花》律动走出教室。

  设计意图:利用简单概括的小结语,将本课的教学内容推向高潮。最后,在律动表演中结束,给学生一种意犹未尽的感受。

  建宁县实验小学廖永艳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一、通过讲述《天鹅湖》故事内容,让学生感受体会乐曲的情绪的发展。

  二、通过选择彩带表现乐曲的情绪发展,让学生接触了解带再现的三段式结构。

  三、通过各种形式的对同一乐曲的欣赏,让学生能记住乐曲的主要旋律。

  四、启发学生展开丰富地想象。鼓励学生能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演奏、跳舞、画画、写诗等等)来表现出对乐曲的感受。

  教学重点:

  感受乐曲的情绪和发展变化,记住主题旋律与乐曲的结构。

  教学难点:

  理解乐曲所要表达的意境。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对乐曲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红、蓝两种颜色的丝带白纸油画棒

  教学方法:

  合作学习法谈话法创作学习法模仿学习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孩子们,让我们随着音乐,模仿老师的动作进教室。音乐《天鹅湖》

  2、师生问好。

  二、谈话式引入教学。

  孩子们,大家喜欢看动画片吗?老师也特别喜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个动画小片断好吗?播放动画片《四小天鹅舞曲》

  1、边听边让学生仔细看看这是哪种小动物?

  2、让我们来模仿一下它的动作,师生共同学习。

  3、再拍手、拍腿、跺脚、等形式为音乐伴奏。

  4、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为乐曲伴奏。

  提问:动画片中的小动物是谁?(天鹅)哪你对天鹅了解多少?(学生谈)

  教师曾看过一个关于天鹅的童话故事,大家想听吗?教师讲故事的同时播放相应的动画片

  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美丽、善良的公主名叫欧得珍。由于她不愿意嫁给邪恶的猫头鹰妖精罗度巴特,被罗度巴特变成了一只不会说话的白天鹅。一天晚上勇敢的王子奇夫里特王子露过天鹅湖边,发现了只有在晚上才能变回人形的公主。王子很好奇便上前询问,公主向他讲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并且告诉他只有勇敢、真诚的人才能解除魔法。罗度巴特知道他们见面非常生气,为了阻止王子解除魔法,他想出了一个坏主意。他让自己邪恶的猫头鹰女儿变公主的模样去参加王子的舞会,而把真正的公主关进了高高的铁笼子里,公主多伤心呀,当王子发现真像以后,便与罗度巴特展开了生死搏斗,最终王子用勇敢消灭了邪恶的魔法师和他的女儿,解除了施加在公主身上的魔法。让她变回了原来的样子,并且快乐的生活下去。

  三、今天老师就将带着大家走进这神奇的童话世界。去欣赏由俄罗斯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柴科夫斯基为故事中公主讲述自己不幸遭遇时创作的一段管弦乐曲。

  1、请大家认真倾听,感受一下乐曲所要表现的情绪,并充分发挥你所想像力,为乐曲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多媒体播放《天鹅湖》教师轻声的配上讲述,帮助学生理解内容。

  2、让我们来看看乐曲的创作者为乐曲取了一个怎样的名字。请大家看大屏幕,出示课题《天鹅湖》

  3、随着故事中公主讲述时情绪的`波动,乐曲的情绪也随之上下起伏,大家的座位底下有红、蓝两种颜色的彩带,请大家随着乐曲情绪的变化选择颜色适合的彩带挥动,感受乐曲发展时的情绪变化。并记一记你使用彩带的颜色顺序。

  4、学生谈谈使用的颜色顺序,教师总结:大家在开头和结尾都用了蓝色,中间则是蓝红交替使用,是不是?根据大家所使用的颜色顺序,我们把乐曲分成了三个部分。

  5、谁来说说蓝色代表的情绪(学生谈)[平稳、忧郁、柔和等等]那红色呢?(学生谈)[热烈、激动]

  6、那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开头的第一部分,请大家用“啦”轻哼旋律。思考:在宁静、忧伤的乐曲声中你仿佛听见公主正开始说些什么?播放片断欣赏。教师启发:这是公主变成天鹅后第一次看见人类,你想她首先会对王子说些什么?

  7、再来听听第二部分,公主正在说些什么让她的情绪这样激动。大家可以继续挥动红色彩带来体会公主此时此刻的心情。

  8、让我们轻声用“啦”哼唱结尾部分,并把这部分与开头部分的旋律进行比较,看看两部分旋律的关系。并思考:公主情绪趋于平衡想想她会在最后说些什么?

  9、学生发现开头和结尾的旋律很相似,教师总结:像这样开头和结尾情绪、旋律相似,而中间有着较大的差异,我们把这种曲式结构称为:带再现的三段式结构。

  10、请三位同学随着音乐把刚刚大家想到的公主的语言加入到相应的旋律情绪中去,来为这首乐曲加上精彩的旁白。

  11、欣赏完由管弦乐演奏的《天鹅湖》以后,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由儿童表演的芭蕾舞《天鹅湖》,让我们和小演员们一起跳一跳。用动作来感受一下乐曲表达的内容和情绪。

  12、刚刚我们通过挥动彩带,为音乐加旁白、轻哼旋律、舞蹈等方式来表现对乐曲的感受。那大家想想除了这些我们还能用其它的哪些方式来表达对乐曲的理解、感受?(编故事、画画、写诗、跳舞)那就让我们边欣赏由吉它这种乐器演奏的《天鹅湖》边可以和你的好朋友一起选择你们喜欢的方式来表达你的感受。等会就让我们来看看你们的表现

  13、学生自由活动,教师个别指导。

  14、分别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

  15、教师小结

  16、师生随着《天鹅湖》音乐,由跳舞的同学带领飞出教室。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9

  教材分析:

  《爱的奉献》这首歌曲在1987年春节联欢晚会上首次演唱。歌曲讲述了一个善良的家庭帮助当小保姆的姑娘战胜病魔的动人故事,但歌词并没有具体地讲述情节,而是概括“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样的词句,发人深省。歌曲分为两个乐段,第一乐段16小节,音乐是叙述性的,优美而深情;第二乐段10小节,音乐是呼唤性的,在高的音区进行,是激动的倾诉,这也是歌曲的主题所在,听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学唱歌曲《爱的奉献》教育学生要有一颗爱心,懂得关爱社会、关爱他人,关爱环境,关爱动物,奉献爱心懂得做一个有爱心的人。感受音乐对人的情感的表达作用。

  2、学会歌曲《爱的'奉献》并能划分乐段,感受两个不同乐段的不同情绪,能用不同的力度表现、演唱歌曲,简单认识歌曲的基本结构并体会歌曲表现的情绪、情感。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用圆润连贯的声音和不同的力度表现歌曲的情感。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掌握歌曲中的八分休止符及十六分休止符构成的节奏型。

  教学准备:多媒体、网络资料、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课件,让学生观看一组社会奉献爱心的图片,然后让学生谈感受。

  2、教师:在我们的社会,我们的身边充满了爱,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与爱有关的歌曲,名字叫《爱的奉献》,出示课题。

  3、一起欣赏这首歌曲。

  二、学唱歌曲《爱的奉献》

  (一)介绍歌曲《爱的奉献》诞生的背景。

  (二)教唱歌曲第一乐段

  1、先观察歌曲中出现的“八分休止符”和“十六分休止符”并说出休止符的唱法。

  教师强调:“八分休止符”表示停半拍;“十六分休止符”表示停半拍的半拍。

  2、教师唱谱,学生用“啦”模唱第一乐段,模唱两遍后教师唱谱,学生填歌词唱第一乐段。

  3、师生齐唱第一乐段。

  (三)学唱歌曲第二乐段

  1、教师提醒第二乐段有切分音符,同学们在演唱时要注意唱准切分节奏。

  2、教师唱谱,学生用“啦”模唱第二乐段,模唱两遍后教师唱谱,学生填歌词演唱歌曲第二乐段。

  3、让学生观察这个乐段中哪些地方相同,学生回答,“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前一句音低一些,后一句的音高一些。

  4、学生随伴奏音乐演唱第二乐段。

  (四)学唱尾声部分

  教师唱谱,学生用“啦”模唱尾声部分,模唱两遍后教师唱谱,学生填歌词唱第二乐段。

  (五)跟伴奏,学生用“啦”模唱整首歌。

  (六)请学生随伴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七)跟伴奏音乐填词演唱《爱的奉献》。

  (八)为歌曲划分乐段

  1、教师:这首歌曲的歌词我们已经学会了,谁来说一说这首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深情的、激情的、激昂的)歌曲根据情绪划分为两个段落,谁来说一说是怎样划分的?

  (第一乐段分到“幸福之花处处开遍”;第二乐段就是剩下的部分)。为什么这样分呢?(因为第一乐段是充满深情的,第二乐段是充满激情的)

  2、再次演唱歌曲。(第一乐段充满深情地,第二乐段充满激情地)

  三、歌曲拓展

  1、教师:这首充满爱的歌曲让我们感动,我感到同学们都是快乐的、幸福的,在我们幸福的生活中到处充满了爱,可是你们知道吗?还有很多和我们同龄的孩子,他们在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呢?老师带你们一起去看一看。

  出示课件边远山区同龄儿童渴望读书的图片:加上旁白(这是一双明亮的大眼睛,他来自大别山深处,这双眼睛里闪烁着渴望,充满了忧郁,他看着你,也看着我,那忧伤的眼神像是在向我们讲述着成千上万濒临失学的儿童故事,一双双期待的眼神、一个个令人心酸的镜头,拨动着我们的心弦,从心灵深处唤起了人们的同情和关心。)

  2、当你们看到这些图片的时候,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学生谈感受)想为他们做点什么?(学生畅谈)

  3、教师:同学们,我们一起为他们祈祷、祝福,祝福他们将来和我们一样幸福、温馨,让我们用这首《爱的奉献》和祝福送给他们,老师相信,他们在遥远的地方能感受到、感觉到我们的祝福。一起跟伴奏再一次演唱《爱的奉献》。

  4、教师:同学们让我们用感恩的心感谢那些有爱心,奉献爱心的人们,让我们一起演唱一首《感恩的心》结束这堂课吧。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欣赏《鸟店》这首管弦乐曲,教育学生爱护鸟类,尽自己的能力保护鸟类,为建设我们的绿色家园做出自己的贡献。

  过程与方法目标: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创编活动。

  知识与技能目标:用肢体语言表现作品的复三部曲式的结构。

  教学重点:聆听乐曲各段的旋律、节奏,并能为不同段落的乐曲自由创编律动。

  教学难点:理解不同乐段作品所表现的情景。

  教学准备:

  截曲软

  教学过程:

  1、初听乐曲,感受乐曲情绪。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管弦乐曲。既然是管弦乐作品,那么在乐队中既有管乐、又有弦乐,弦乐指的是提琴类的乐器,(包括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当然在乐队中,这些乐器都不是一,而是每种乐器有很多把,大家组合在一起演奏出温暖的音色。管乐包括铜管和木管两大类,铜管乐包括:小号、长号、圆号、大号等,它们发出的音色富有金属性,比弦乐的音色要辉煌。木管乐包括长笛、短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等,这些乐器发出的音色比较冷漠。不同音色的乐器在一起,互相弥补音色上的缺陷,有时候主题在木管、有时候主题也交给铜管,而更多的旋律是由弦乐来完成。一部作品的配器体现出作曲家对乐器音色的深透了解和作品的理解,给听众带来美好的享受。)

  在这首乐曲中,作曲家要利用乐器的不同音响表现了这样几种情绪。

  (教师出示词条)紧张、恐怖,宁静、安详,欢快、优美,请同学们在欣赏一边乐曲后,根据乐曲的顺序,把这几种情绪进行排序。

  生:完整欣赏一遍乐曲,进行排序练习。

  师:谁来说说你排序的结果?

  生:自由交流自己的答案。

  师:引导学生针对有异议的地方结合音乐再次欣赏,把情绪进行正确排列。

  2、再听乐曲,进行故事创编。

  师:作曲家就是用这样几种情绪为我们大家讲述了发生在《鸟店》的故事(板书乐曲题目《鸟店》)。请同学们再来完整地欣赏一遍这首乐曲,然后,请给大家讲一讲你从音乐中听到的`故事。

  生:完整欣赏后,为乐曲编故事。

  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分组创编。

  3、分段细听。

  (1)第一段音乐欣赏:

  师:下面,就请大家来听一听宁静、安详的这段音乐,它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情景?你听出了哪些特殊音响?

  生:踊跃发言,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这段音乐描写了宁静的清晨,这段音乐里我们能听到什么声音呢?

  生:钟声、公鸡的叫声、鸟叫的声音。

  师:这是一个美好的清晨,你们有兴趣表现这样的早晨小鸟、小花怎样从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情景吗?

  师:(再次播放第一段)。

  生:分成四个组一边听,一边用形体感受音乐(钟声敲响了四下,随后公鸡打鸣,接着鸟儿鸣叫在那宁静、安详的旋律中)。

  (2)第二段音乐欣赏

  师:这么美好的早晨,小鸟们都在忙些什么呢?让我们大家一起来欣赏欢快优美的第二段。请同学们仔细听一听(出示问题):

  A、这段音乐中速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B、分别描写了小鸟们在忙些什么?

  师:带领同学们一般听音乐,一边轻轻地拍手,帮助学生感受乐曲速度、情绪的变化。

  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自由地回答老师的问题。

  师小结: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这段音乐中有快速、中速、慢速,快速描写了小鸟们在互相追逐,中速描写了小鸟们在做游戏,慢速描写了小鸟们在休息。播放另一段音乐主题。

  师:鸟儿们在自己的天堂里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可是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一可怕的事情即将发生了。

  (3)第

  三、四段音乐欣赏。

  师:你们仔细听,是谁来了?

  生:是猫来了。

  师:猫对这些可爱的小鸟早就垂涎三尺了,这时出现了一段紧张的音乐,小鸟们似乎吓坏了。(播放第

  三、四段音乐)

  生:边听音乐边做动作,表演猫要吃小鸟的情景。

  师:猫吃到小鸟了吗?为什么?

  生:没有吃到小鸟,因为小鸟都关到笼子里了,猫抓不到。

  师:这些小鸟太可怜了,它们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它们的家应该在哪里呢?

  生:树林。

  师:同学们说得太好了,那让我们一起想个办法,帮助这些小鸟回到他们的家。假如我就是这个鸟店的老板,你想对我说什么?

  生:……

  师:你们的建议我接受了,我要是再坚持来这个鸟店,我将永远失去鸟儿带给我的快乐,甚至失去地球——我们美丽的家园。现在,我郑重宣布,我要放飞鸟店中的全部鸟儿,让他们回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去。

  生:欢呼起来。

  4、外化表现

  师:下面。咱们再来完整欣赏一遍这首管弦乐曲《鸟店》。我为你们录象,大家表演完后,我们一起观赏。

  生:分组随音乐表演。

  师:音乐结束了,大家想不想知道这么好听的作品是由谁来创作的呢?

  生:德国的奈克。

  师:当时有很多像他这样的作曲家创作出了非常好听的作品,但是由于时间太久远了,更多关于他们的资料根本就查不到了,他们的音乐作品流传了下来,供大家欣赏。

  .教学检测

  师:我们今天从管弦乐《鸟店》中学到了什么呢?

  生:发言

  小结下

  教学设计思路

  1.关注学生的学。(知识性的内容顺带讲解)

  2.根据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设计教学。(学生具有一定的合作学习的基础)

  3.创设合作学习表演的机会。(鼓励学生参与)

  4.表现音乐时鼓励大家有自己的个性和理解。(提倡有自己的风格,不与他人雷同)

  5.教学中为学生录象并当场播放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6.运用音乐软制作乐谱和为音乐做片段(美得利打谱软和绘声绘影教学软、制作幻灯片)

  教学反思

  教学中,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聆听习惯的培养非常重要,孩子们在聆听音乐时,总爱唧唧喳喳,象小鸟儿们一样,但是对于聆听音乐来说,这可是要不得的。通过这节的教学,我感觉到:要完成学生始终用心体会和表现作品所表现的场景这样一个教学目标,一个最根本的方法就是静下心来关注音乐,除此之外,我们没有任何方法到达胜利的彼岸。

  因此,我教学的每个设计,都是围绕聆听音乐作品开展的。从聆听音乐引子部分到聆听小鸟们愉快歌舞的场景到与谗猫进行斗争的场景,都要把音乐听进去,否则,大家的表演就没有味道。达不到丰富想象力、合作创编的教学目的。

  事实证明,我的教学是适合我的学生的,是为他们量身定制的,后学生总是要求我再为他们播放《鸟店》的音乐。看着他们在音乐中合作学习的情景,我很舒心,因为他们不需要我的帮助,也能很到位的理解作品的内涵,祝愿孩子们在音乐中享受到幸福、快乐!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11

  教学内容分析

  《小乐手》是一年级上册第七课《做一做,敲一敲》的延续,属于集探索,创作,表现于一体的综合性音乐课。教学内容由两个部分组成:(1)“做一做,敲一敲,听一听”旨在引导学生利用日常生活用品自制简单的打击乐器,认识串铃、三角铁、蛙鸣筒、舞板四种打击乐器。(2)学会演唱《蒙古小夜曲》,并能用自制或老师提供的打击乐器参与伴奏。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演奏串铃、舞板、蛙鸣筒、三角铁这四种打击乐器,能分辨其音色,说出其名称。

  2、能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自制与本课四种打击乐器相仿的简易的节奏乐器。

  3、能学会演唱歌曲《蒙古小夜曲》,并能使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4、能在自制或演奏打击乐器中,体验探索和创造的愉悦。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并掌握四种打击乐器的音色及演奏方法,能用自制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2、用歌声和打击乐器参与表现歌曲。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钢琴,节奏谱,歌词条,舞板,串铃,蛙鸣筒,三角铁若干。

  学生:钥匙串,筷子或木板,梳子,铁勺。

  教学设计思路

  (含教法设计、学法指导)

  以学生耳熟能详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主题音乐引入课堂创设教学情境,首先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然后由牧羊姐姐带领到草原上游玩的过程中,认识打击乐器并自制打击乐器演奏。通过参与活动,学生在熟悉歌曲的曲调后,牧羊姐姐教唱歌曲,让学生主动拿起手中的乐器为歌曲伴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集体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最后在载歌载舞的热闹场景中结束本课的教学。

  1、师生共同表演

  课件1播放《喜羊羊与灰太狼》主题曲。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喜羊羊么?今天就让我们做一只聪明可爱的小羊,跟牧羊姐姐到美丽的大草原上游玩吧!

  2、随乐踏节奏

  播放课件

  2(蒙古小夜曲伴奏音乐)

  1、认识舞板、串铃、蛙鸣筒,三角铁

  (1)课件3播放:智慧蒙古包

  师:蒙古包里有好玩的东西啊,在哪里呢?同学们找找看。

  (2)出示舞板、串铃、蛙鸣筒、三角铁。

  (3)课件4播放:智慧爷爷介绍四种乐器。

  (4)敲一敲。

  1、师:你们想听听它的声音吗?就让我们做真正的.小乐手。

  出示课题:小乐手

  A出示舞板节奏

  师用舞板示范

  B出示串铃节奏

  师用串铃示范

  C出示蛙鸣筒节奏

  师用蛙鸣筒示范

  D出示三角铁节奏

  师用三角铁示范

  师奖励小乐器

  2、寻找音源

  师:小羊们,牧羊姐姐发现你们今天也带来了一些好玩的东西,你来说说带的什么?

  师:哪样东西发出的声音和舞板比较像呢?

  (1) 敲击舞板的节奏

  (2) 敲击串铃的节奏

  (3) 敲击蛙鸣筒的节奏

  (4) 敲击三角铁的节奏

  3、猜一猜

  师:现在牧羊姐姐要考考你们,看看哪只小羊的耳朵最灵。

  师敲击

  出示歌词条

  1、师用舞板演奏第一句

  火红太阳下山啦,牧羊姑娘回来啦

  师:拿起你们的舞板,和牧羊姐姐一起来演奏

  2、师用串铃演奏第二句

  小小羊儿跟着妈,有白有黑又有花,你们可曾吃饱啦

  3、师用蛙鸣筒演奏第三句

  大星星亮啦,小羊小羊不要怕

  4、师用三角铁演奏第四句

  我 把 灯 火 点 着 啦

  5、分组完整演奏

  师:火红太阳下山啦,牧羊姑娘回来啦,小羊们,请你们跟着妈妈到牧羊姐姐家做客吧!

  课件出示 师领学生踏步

  师:小羊们,牧羊姐姐想给你们表演一个精彩的节目,我很想你们可以用手中的小乐器为我伴奏好吗?

  1、师范唱

  2、用“lu”模唱旋律

  3、师教唱

  4、完整的演唱

  用轻松,愉快的声音演唱

  2、表演

  师:刚才牧羊姐姐给你们教了唱歌,现在请你们跟我来边跳边唱,如果你有跟牧羊姐姐不同的动作表演,那就更棒了。

  师:咱们分组为歌曲伴奏吧,第一组的小羊,请你们准备好舞板,第二组小羊,请你们准备好串铃,第三组小羊,请你们准备好蛙鸣筒,第四组小羊请你们准备好三角铁,我们一组一句。

  1、分组伴奏

  播放课件

  2、挑选自己喜欢的小乐器,边唱边为歌曲伴奏吧。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在设计上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坐不住、好动等现象,抓住学生的兴趣,通过多种的教学活动及教学手段来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在歌曲学唱过程中通过亲身的体验、感受及表现,来提高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较好的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中重点突出,难点解决的也很恰当。教学中通过牧羊姐姐带领小朋友到大草原上游玩为主线,创设情景将学生带入智慧蒙古包,学生带着好奇与兴趣,在蒙古包里认识了舞板、串铃、蛙鸣筒、三角铁这四种打击乐器,并用自制打击乐器表演歌曲《蒙古小夜曲》,愉快地结束了草原旅行,在教学中我觉得有以下几个亮点:

  教学策略之一:创设情景引入教学

  以学生耳熟能详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主题音乐引入课堂创设教学情境,首先激起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愿意加入到喜羊羊的队伍当中与牧羊姐姐一起到草原上去游玩。并从行进的脚步中初步体验本节课的节奏训练,新授环节奠定基础。

  教学策略之二:玩中学,学中玩

  走进智慧蒙古包,由智慧爷爷介绍打击乐器,引导学生认识并学习这些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并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动手实践,轻松操作。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尽快掌握教学重点。

  教学策略之三:创新演奏形式

  创新演奏形式,让学生在掌握了这些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之后,自寻音源或者用事先准备好的物品自制与之相似的打击乐器进行演奏,既增强了音乐感受力,又能使他们享受到创造成功的喜悦,真正体现了课标中对低年级学生演奏乐器的要求。

  教学策略之四:载歌载舞拓展表现

  运用手中的乐器为歌曲牧羊姐姐的精彩节目伴奏。通过前三个环节的参与活动,学生基本上已经熟悉了歌曲的曲调,牧羊姐姐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酌情教学生演唱歌曲,让学生主动拿起手中的乐器为歌曲演唱伴奏,同时发挥每一位学生的潜能,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集体当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最后在载歌载舞的热闹场景中结束本节课的教学。

  一年级的课堂我觉得更多的是让学生自身的体会为主,在围绕学生掌握知识这块,以设置情境与音乐活动的参与是学生自主领悟的重要一步,这一课让我看到了直接的教学会让学生的积极性有所减退。一定要学生自己说,让他们充分发挥他们在音乐上的感受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12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唱歌曲《牵牛花当喇叭》,学生能够产生热爱大自然之情,并能够树立环保的态度。

  【过程与方法】

  学习过程中运用聆听、表现、合作等方法,学生能够完整对歌曲进行表演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跟随节奏运用合理的肢体动作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重点是能够完整带有表演性地演唱歌曲。

  【难点】

  能够加入奥尔夫教学法中的声势律动。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上课前老师展示牵牛花的图片,提问学生这是什么花?它的形状像哪一种乐器呢?

  学生自由发言,牵牛花,喇叭花,像个小喇叭。

  教师总结:哦!同学们都说它像个小喇叭,那它到底能不能吹出声音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曲《牵牛花当喇叭》,顺势导入新课。

  (二)初步感知

  1.初听歌曲

  并设问: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呢?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这是一首曲调活泼欢快的歌曲。

  2.复听歌曲

  并设问:这首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这是一首中速的`歌曲。

  (三)学唱歌曲

  1.进行简单发声练习,引导学生运用自然、圆润的声音进行发声;

  2.教师弹奏钢琴,学生跟唱乐谱,并提示学生音准;

  3.教师带领学生有节奏地朗读歌词并注意曲谱中的一字多音;

  4.将歌词填入旋律中完整地演唱歌曲;

  5.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的情况下,加入歌词下方提示的肢体动作;

  (四)巩固提高

  (1)教师带领同学做几个基本的舞蹈动作;

  (2)学生们分小组自行创编动作;

  (3)上台展评,教师给与鼓励性评价。

  (五)小结作业

  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牵牛花当喇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魔力,希望同学们在日后能够树立起环保意识,同时具有发现美的眼睛,细心观察我们生活中的一草一木,发现更多美好的事物,

  最后老师留一个小任务,回家后把这首歌曲表演给爸爸妈妈看,与他们一起分享音乐的快乐。

  四、板书设计(略)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通过学唱歌曲《踏雪寻梅》,体会歌曲美好的意境。了解黄自生平,感知其艺术歌曲的风格。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歌唱《踏雪寻梅》,体会歌曲情韵。

  教学难点:运用强弱对比,连音与顿音对比等表现手法来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对媒体课件,钢琴,打击乐器,有关梅的诗词与图片。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识梅

  师出示图片,请生辨别是什么花?(图片背景音乐《梅华引》)

  师介绍梅花。

  二.踏雪寻梅

  师:今天,我们也要学习一首与梅花有关的歌曲《踏雪寻梅》,那让我们和主人公一起去“踏雪寻梅”。

  1.播放歌曲,初步感受歌曲的意境。

  提问:听到这首歌曲,你想到了什么样的画面?你的心情怎样呢?

  生:想到了在冬天梅花盛开的时候,花香扑鼻的画面······心旷神怡啊!

  1.这首歌曲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曲家黄自先生的作品。

  出示课件简单介绍作曲家黄自的生平。

  黄自(1904—1938)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916—1929年在北京清华学校学习,期间参加学生合唱队和管弦乐队,并学习钢琴后赴美留学。他的'主要作品有《花非花》、《长恨歌》、《抗敌歌》、《旗正飘飘》、《玫瑰三愿》等五十余首。

  刘雪庵(1905~1985)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930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师范组,随萧友梅、黄自学习作曲与和声学。毕业后曾从事过救亡歌咏运动。他的作品有《长城谣》《游击队歌》《红豆词》等。

  1.出示歌词,让生自己朗读歌词,找找词中不理解的地方。

  师:让我们来看一看刘雪庵写的词。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节奏方式来读一读歌词。若有不懂得可以向老师询问。

  “霁”:雪后放晴。“坝桥”:有扶手的石板桥。

  师:同学们读的有点乱,我们尝试一下根据歌曲的节奏来朗读歌词。

  请生按歌曲的节奏朗读歌词。

  (注意第四小节和第十三小节两句弱起拍和附点音符的准确把握。)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14

  教学内容:会唱歌曲《猜谜谣》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充满童趣地演唱《猜谜谣》,

  2、能勇敢的担任领唱,与同学合作演唱歌曲。

  3、关注生活中“有美感的声音”,从而增强孩子对自然界多种音响的好奇和兴趣。

  教学难点:歌曲《猜谜谣》中衬词的演唱。

  教学重点: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与同学合作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猜谜语

  师:今天老师想给大家来猜一个谜语:

  两个角,抱着头。

  上树顶,爬村头。

  扁扁嘴,细长的脖。

  坐着高,站着低。

  在这个谜面中,每一句都可以猜一种动物。

  (生根据谜面猜谜底,对说出不常见的动物答案的人给予肯定与表扬。)

  师:同学们到底猜得对不对呢?听听歌曲是怎样回答的。

  二、讲授新课

  1、(出示图片,听录音范唱、揭示谜底)

  师:哦,原来每句谜面都有几种答案呢。

  2、再次倾听歌曲,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问答式的对唱)

  3、把歌词以儿歌的形式来朗读

  (1)按歌曲的节奏齐读歌词(请学生根据小动物的习性特征来做一做动作)

  (2)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朗读歌词(师问生答)

  4、随琴演唱歌曲的歌谱。

  5、教唱歌曲

  (1)随琴填词唱

  (2)“双簧式”的演唱练习

  (3)解决难点(手势衬词的音高的把握)

  (4)完整演唱

  (5)学生分成两组,一组问一组答,后两句齐唱,并交换演唱内容。

  (6)给予学生上台表演的机会,请两人一组进行对唱,并让学生评价,如认为有不足的地方,就用自己的表演来纠正。

  6、歌词创编

  请小朋友分组讨论,给歌曲创编第三、四段歌词

  (1)细尾巴,滑溜溜,不是泥鳅是小蛇

  (2)尖尖嘴,长尾巴,不是母鸡是狐狸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猜谜谣》这首歌曲,小朋友的表现也真是活灵活现,让老师不禁要赞美你们真是一个个巧嘴巴!下节课,老师带你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夸张的艺术文化。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在音乐活动中,能对大自然产生浓厚兴趣,感受自然与生活的美好。

  2、在演唱歌曲《郊游》、《云》、《旅行之歌》时能较准确地表现出二四拍、三四拍、四四拍等节拍的特点。能背唱歌曲《云》,能较流利地用唱名分句模唱该曲的歌谱。

  一、组织教学

  二、师生问好

  三、导入新课:讲一讲《樱桃小丸子》中郊游的故事

  四、新授歌曲

  1、听录音范唱,跟节奏饶教室一圈

  2、听录音范唱,启发学生讲述外出旅游、踏青的见闻

  3、听录音范唱,倾听歌曲中那些部分是相同的,并用彩色笔标出来

  4、轻声哼唱歌曲

  5、听老师唱,体会歌曲中不同段落的情绪(第一、三段用非连音唱法,绘景的第二段则用连音唱法)

  6、分组表演唱

  7、用打击乐器伴奏

  五、欣赏歌曲《秋虫音乐会》

  1、整体欣赏,讲讲音乐会中都有哪些昆虫参加

  2、跟音乐动一动

  六、我的创造:秋虫音乐会

  1、听音乐:莫扎特的'《G大调弦乐小夜曲》,要求:听到乐曲中不同的主题重复时做不同的动作;听到强弱变化时用不同的动作表示

  2、想象自己是个“小小指挥家”,边听音乐边做指挥动作(在音乐的力度、速度发生变化时,指挥动作也要做相应改变)

  3、说一说夏末初秋能听到哪些昆虫的叫声,并模仿

  七、小结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06-16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15篇08-08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06-18

《喜爱音乐的白鲸》教学设计12-06

幼儿园音乐教学设计12-21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学设计04-27

小学教学设计12-20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学设计07-29

小学音乐教学总结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