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的开题报告

时间:2022-06-30 12:58:21 开题报告 我要投稿

关于课题的开题报告

  在人们素养不断提高的今天,报告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课题的开题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于课题的开题报告

  关于课题的开题报告 篇1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职业角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相关知识的交融渗透,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全新教学理念的确立和教学方式的运用,为教师提供了一个促其快速成长的平台;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要求教师担负起脊梁的中坚作用,对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课程改革的成败,课题的开题报告。然而,在新课程教学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提问:"新教材中一些探究性内容,既没有给出探究的方法,也没有给出探究的结论,我们的教学该怎么办才好?"这种提问一方面反映了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教学的反思与困惑,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与新课程的要求不相适应。

  新课程的一个亮点就是增加了探究性学习,其目的在于通过具体的课程实施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这种转变又是建立在教师的专业成长基础上的,因为只有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了,才能自觉地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角色,用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而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但需要学校的作用和同伴互助,更需要教师个体坚持不懈的教学实践与研究,实施"主动参与,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就是一种富有挑战性的教学实践。

  本课题的初中生物学课堂创新教学模式是根据刘志伟老师在20xx年(第35卷)第5期《生物学教学》中发表的论文《初中生物学课堂创新教学模式探析》中介绍的初中生物学课堂创新教学模式的教学流程"情境引入-探究学习-巩固拓展-创新发展",开题报告《课题的开题报告》。

  二、课题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通过组织引领我校全体生物教师对该课题的研究,拟解决如下三个问题: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力求探明在初中生物教学中"主动参与,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力求探明生物课堂教学中"主动参与,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力求探明"主动参与,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应用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研究目标

  1、探索并总结出"主动参与,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

  2、探索并总结出"主动参与,问题探究"教学模式与教学有效性的内在联系;

  3、通过"主动参与,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研究有效促进初中生物教师的专业成长;

  四、研究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有4个:

  1、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来应用创新教学模式;

  2、在实际的教学中如何来优化新教学模式;

  3、生物课堂教学中创新教学模式的课例研究;

  4、研究如何检测生物创新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

  五、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用于研究初中生物教师专业素养的研究;

  调查研究法:用于研究初中生物教师实施创新教学模式的研究;

  案例研究法:用于教师在实施创新教学模式的课例研究;

  行动研究法:用于研究在生物课堂教学实施创新教学模式的应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

  六、研究过程与阶段(含时间安排)

  课题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xx年6月--20xx年10月)课题准备论证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制定课题研究方案;请课题组导师审定、指导、论证;课题组研究小组的成立;课题开题。

  第二阶段:(20xx年10月--20xx年4月)课题实施阶段。本阶段要组织和引领课题组成员在本课题的指导下,紧密围绕课题开展研究活动,积累第一手资料。

  第三阶段:(20xx年5月--20xx年6月)课题总结验收阶段。

  本阶段要对实验过程材料进行梳理、提升,形成研究成果;发表研究成果。

  七、预期成果

  如果我们的课题得以顺利推进并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我们可以期望,通过我们的课题研究,可能会取得如下几方面的预期成果:

  1、创新教学模式的应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研究报告、论文;

  2、初中生物创新教学模式的应用中教师专业成长的典型案例;

  3、在研究该课题中的优秀课例;教学反思;

  关于课题的开题报告 篇2

  1、研究方法

  我们首先要弄清的是哪些是我们科研中科学的研究方法,在的中小学教研中,运用比较广泛的是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访谈法等;我们在介绍自己的论文方法时,不是对方法概念的解释,而是要介绍你如何使用的研究方法,比如问卷调查法,你就要阐述清楚你的问卷是自制的呢?还是沿用的前人的呢?我们在研究用,不要罗列一大堆的研究方法,主要提炼一两种研究方法,侧重研究就可以了。

  2、研究价值

  就这个部分,不能空而大或罗列许多我们根本解决不了的,比如有的老师说他的研究有利于提高某某地区的教育质量等等,别人一看“提高”这个词就不相信,最多是“改善”。教育质量的不是一项科研就可提高的,另就本土文化的研究,是否具有良好的推广性,还有待实证;研究的.创新是相对别人这方面的研究,别人没有的,你自己总结提炼出来的新亮点,也是你文章的亮点。研究的价值与创新应立足于自己的本研究,不能把自己无关的或自己根本解决不了的罗列上去。

  3、研究阶段

  研究阶段主要是指我们选题从思考阶段到论文成熟,这个部分我们一定要细化,各个阶段干什么,目的明确且应呈现什么样的成果;阶段分工要明确,在各个阶段具体由谁负责、由谁处理相关事项;阶段时间分配要合理,有步骤、有计划的实行。

  关于课题的开题报告 篇3

  随着新1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人,"教师成为研究者"的观念逐渐深人人心。开展和参与课题研究是教师获得自我持续发展能力的最佳途径。事实证实,通过开展课题研究,边学习边做课题,边研究边实践,逐渐成为研究型的教师不胜枚举。

  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活动的1项重要内容。"凡事预则立,不预则返薄6杂诳翁庋芯浚开题报告(计划或方案)如同建筑师的蓝图。有了好的开题报告,才能使研究工作者有计划、有系统、有组织地开展研究工作,以保证课题研究任务的顺利完成。因此,制定开题报告是课题由设想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关键步骤。当前很多教师由于过往从未做过课题研究,现在要申报课题,撰写课题开题报告不知从何人手。为了使广大教师更加积极而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培养、进步教师撰写课题开题报告的能力和水平,本文针对当前教育科研的实际,结合从事教育科研课题研究,以及在小教专科自考实践性环节考核过程中指导教师撰写教育科研课题报告的'1些体会,从科研课题开题报告的含义、作用、结构等方面来谈教师应该如何规范撰写开题报告,力求对想开展教育科研的教师提供1点启示。

  1、科研课题开题报告的含义与作用

  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1个题目比解决1个题目更重要。何谓有价值、有创见性的题目?这样的题目从何而来呢?这需要研究者长期实践、细心观察和深思熟虑。当课题或自己提出的题目赢得社会认可后,就要把自己的研究方案设计好,即撰写科研课题开题报告。

  科研课题开题报告(研究设计)就是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规划和制定。换言之,就是当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批准的选题计划。开题报告主要说明这个课题有价值进行研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以及预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题目,也可以说是对课题的论证和设计。

  撰写科研课题开题报告是进步选题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是创新新知,不是可有可无的。正如学者文翁说过,"搞好开题报告的主要目的是促使大家理清研究思路,完善研究设计"。制定开题研究的行动计划和安排,是为解决自己提出的题目提供探索的途径。科研课题开报告,它初步规定了课题研究各方面的具体内容和步骤,对整个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对于科研经验较少的人来讲,1个好的方案,可以使他们明确课题研究的方向,避免发生进行1段时间后不知道下1步干什么的情况,保证整个研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搜狐微博可以说,课题开题报告水平的高低,是1个课题质量与水平的重要反映。没有科学的开题报告(研究设计),就没有科学而有价值的成果。随着教育科研治理工作规范化不断加强,开题论证题目越来越受到教育科研治理部分的重视。

  2、撰写科研课题开题报告的基础性工作

  写好科研课题开题报告要了解它们的基本结构与写法,但"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重要的还是要做好基础性工作。首先,要了解别人在这1领域研究的基本情况。研究工作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要有创造性,熟悉了别人在这方面的研究情况,才不会在别人已经研究很多、很成熟的情况下,重复别人走过的路,而是站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事更高层次、更有价值的东西往研究;其次,要把握与研究课题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理论基础扎实,研究工作才能有1个坚实的基础,否则,没有理论基础,你就很难深人进往,很难有真正的创造。因此,我们进行科学研究,1定要多方面地收集资料。要加强理论学习,只有这样制定出的报告和方案才能更科学、更完善。

  关于课题的开题报告 篇4

  沧县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

  开 题 报 告

  立项编号

  培养小学生文明礼仪习惯

  课题名称 的研究有效途径

  课题类别 心理健康

  课题负责人 许键

  沧县杜林乡代营小学

  (盖章) 所在单位

  沧县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20xx年 5月

  关于课题的开题报告 篇5

  目前的外语特色学校文化基本体现了弘扬传统、中西交融的办学特色,特别强调在外语语言优势的基础上,全面发展学生能力,彰显学生个性。

  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

  我国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提出源于上世纪80年代,最早从高等院校起步。经过近30年的发展,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成果显著,国内已有多位学者提出了重要研究成果。1999年,俞国良出版《学校文化新论》,20xx年,王邦虎主编《校园文化论》,20xx年,刘道玉主编《校园文化与创造力的培养》,20xx 年,葛金国主编《校园文化建设导论》等关于开题报告课题的来源关于开题报告课题的来源。

  目前,中小学特别是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研究正在加速推进过程中。肖克思(1999)等认为,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要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学生、教师为参与主体,以班级和少先队活动为重要载体,以硬件建设为必要基础,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谢铭德(20xx)认为,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应建构优美校园文化环境入手,搭建民主融洽的课堂文化平台,同时营造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空间。马樱(20xx)认为,小学校园文化建设需要以建设和谐校园为主题,贯彻以人为本理念,体现校本特色,兼顾学校传统和时代精神,注重校本资源整合

  这些成果大多数局限在理论探讨和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上,没有把校园文化作为一种具有独特功能的教育资源来认识,因而目前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还没有形成比较独立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

  预计的突破

  综上所述,随着校园文化建设在普通中小学中的快速推进和对校园文化这种特殊教育资源的认识不断深化,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已经进入了与时俱进、快速发展的时期,而数量日益发展外语特色小学又为这一研究不断增加新的血液关于开题报告课题的来源工作报告。但是外语特色小学校园文化的建设与普通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相比既有共性、又有特性,普通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普适于外语特色小学,但是又不能完全适应外语特色小学发展。同时,在现阶段,小学校园文化更多的同特色学校建设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特色学校建设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由特色校园文化引领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本课题的研究能够以合肥市包河区外国语实验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为例,从建设原则、存在问题和基本对策、应该处理的几个关系入手,探索出适合外语特色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之路,为同类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借鉴。

  研究的主要目标

  立足本课题研究,丰富学校办学内涵,提升学校办学品质

  建立起相对科学、系统的校园文化建设思路和具有应用操作性与实施策略

  为推进包河区教育国际化发展提供试点、做出贡献

  研究的主要内容

  包河区外国语实验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概况

  精神文化现状分析与主要问题

  制度文化现状分析与主要问题

  行为文化现状分析与主要问题

  物质文化现状分析与主要问题

  关于课题的开题报告 篇6

  一、问题的提出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为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我国中小学正大力倡导“素质教育”。而提高学生的素质,必须以教师素质的提高为前提。因此,近年来教师专业化和教师专业发展正日益成为我国教育理论工作者、教育政策制定者和广大教师共同关注的焦点。新课程改革倡导建立有利于促进教师发展的评价体系,其宗旨就是试图通过教师评价制度的改革来推进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和教师群体的专业化发展。为此,我们就如何促进教师个体专业发展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和研究。我校确立的实验课题是“构建教师教育体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验时间是XX年——20xx年。二、研究目标XX年——20xx年,以教师发展为本,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导向,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为重点,以新课程培训为切入点,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质量水平为中心,以运用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全员培训为主线,建立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组织。目标一:建立共同远景,促进教师从“适应性学习”进入更高层次的“创新型学习”,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加强每周的业务学习,明确内容,强化措施,保证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方向。目标二:建立团队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从一个现实的人向理想目标不断逼近,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自我超越”;加强教研组和备课组的集体备课和自主学习,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组织保障。目标三:建立学习型组织,为每一位教师创造和提供一个民主的、平等的、双向沟通的良

  好学习氛围,为教师终身学习、持续发展打下基础。坚持岗位练兵,开展各类教研课竞赛活动,使科研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

  三、研究内容 (一)构建教师教育发展体系

  1、探索与寻找教师教育发展培训的有效模式,建立有效的教师教育发展机制,基本形成开放的教师教育发展体系,并在实践中推广。

  2、探索有效的校本培训的模式与策略。

  3、探索研训一体化培训的有效模式与策略。

  (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1、探索教师与新课程同成长的培训内容,构建开放的“以人为本”的培训内容体系。

  2、探索教师内需性培训的培训内容,构建教师终身学习的内容体系。

  四、研究重点

  1、加强以校为本的教师研修。校本研修,即“从学校中来,到学校中去”的培训。学校中出现的问题是培训的起点,培训的归宿是解决这些问题。加强运用信息技术、远程网络教育的教师培训。教育信息化对教师教育信息化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教师教育必须加快信息技术的发展步伐,加强广大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整体推进综合素质培训项目、新课程通识培训项目、新课程学科培训项目的持续发展。

  2、教师要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促进者。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深入,教师的角色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这意味着教师要改变原先的拥有知识的权威者的形象,从“知识的占有者、传授者”向“学生发展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转变,侧重于对学习过程的组织指导并对自己的教学实践及时进行反思、研究,已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教师自己要成为学习者。新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事业上的又一次历史性变革和前进,对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同时也给教师一次宝贵的'学习、发展机遇。新课程的实施,本身也是教师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积极转变观念,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认真领会新的教育理念,努力成为自觉的研究与创新、终身学习的践行者,关注具体教育教学情境,把教学理论应用于教育实践,并在实践中把一些成功的经验升华为教学理论,促进教学质量和水平,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课程素养,促进专业发展,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知识创新的要求,满足新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

  2、改变过去教育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主的思想,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权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新的课程标准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主要为培养学生具有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质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也就是说,要使他们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与世界生存的基本能力,而且知道如何去拓展这种能力。所以说,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最基本对象,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角色也应从知识的权威到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学习进程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因此,新的课程改革,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培养。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建立对转变学习方式有利的课程观念,以促进学生和谐均衡、个性化发展,成为当前教师面临的主要任务。

  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侧重于学习过程的组织与指导,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改变学生以前的“要我学”为“我要学”,要求学生对为什么学习、能否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并具体表现在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计划,自我调整、自我指导、自我强化上,特别强调学习的自主性,改变以往单纯的接受式学习,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自觉主动地转变过去单一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把学习过程之中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凸现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的成为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当然这也要求教师转变以往的教学方式,从以单一的课堂讲授为主导的教学转变为提倡探究和引导发现的教学。

  3、端正教师善于合作的态度。

  人的合作能力已经越来越被世人所重视。

  当今社会,任何一项科学发明,再也不大可能完全是由个人来完成的,而必须依靠整个科研小组——也就是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来完成。教育工作也是如此,因此,教师的合作能力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的合作能力,首先体现在对教师之间的通力合作。教师间的合作需要我们教师有善于沟通的品质和能力,需要有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品质和推己及人的胸怀。其次,教师还要加强与教育管理者的合作,教师要经常向管理者汇报和阐述在实施新课程中自己的一些尝试和困惑,以得到学校的支持与帮助。

  新课程还要求教师与学生的合作与沟通,从而共同构建、推进、生成课程。合作要从改善师生关系做起,教师的作用在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因素,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合作的乐趣和成就感。另外,教师应向家长宣传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争取家长对新课程的认同,这点尤为重要。

  另外,教师还要加强与教育管理者的合作,教师要经常向管理者汇报和阐述在实施新课程中自己的一些尝试和困惑,以得到学校的支持和帮助。

  4、激发教师积极反思的热情。

  教学反思是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基础。新一轮课程改革十分强调教师水平的提高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还要成为研究者。到底怎样才能成为研究者?怎么提高,怎么发展?90年代以来国际上提出一个公式:教学经验+教学反思=职业发展。该公式体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总结经验、捕捉问题、反思实践的过程。

  教师教学有三大特点:一是教学情境的不确定性;二是教学对象的复杂性和差异性;三是教学决策的不可预见性(意味着教师工作要有创造性)和不可重复性。

  学生存在着差异,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对待方法,这正是教师工作的创造性之处。创造过程靠自己的经验。教师的工作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套用,因此教师必须有应变能力,这也靠自己的经验

  经验从哪里来?教师的经验主要从实践中来,是教师在实践中的体验,所思所想。

  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才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我们认为,教师的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认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提出,在教学反思中学会设计;在教学反思中学会交往;在教学反思中学会教学。这说明,教师不应该只是教书,不能只把教案写得详细周全,满足于“今天我上完课了,改完作业了,完成教学任务了。”而应该常常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所得、所失、所思、所想、所悟,不断创新,不断地完善自己,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通过反思,努力使自己的专业得到发展,成为新课程所要求的研究型教师。

  新课程中的四个关系和四个强调:a.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b.在对待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c.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d.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因此,反思是新课改的需要。

  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用心”教书,记录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感受、记录自己的思考,才不会不断的重复,才会不断地总结,不断的反思。这就是教育科研的起步,是教育科研的基础。

  关于课题的开题报告 篇7

  一、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兴趣

  情境教学,即通过多种方式为学生创设课堂学习情境,使学生如临其境,学习过程更加直观、形象。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对生物的认知程度。那么,如何创设情境呢?上课前,教师可以创设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导入情境;在课堂提问时,创设激发学生探索思维的情境;在反馈训练时,可以创设激发学生举一反三的迁移情境......情境教学应该贯穿于高中生物教学的始终,只要我们有心,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可以使用情境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使用情境教学法时,我们要注意各种情境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协调,最大限度地发挥情境教学,在优化课堂教学中的优势作用。

  二、理论联系实际,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所学的每一门课程都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联,生物课也不例外,它和生活、生产都有着紧密的关系,我们学习生物就是为了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传统的单纯讲授知识的课堂教学使学生觉得生物课所学的知识是遥远的、不切实际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生物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感受到生物知识的实际功用,从而产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如讲细胞膜的有关知识时,教师可以提出:淹姜时加入醋和白糖,为何糖可进到细胞内部?做酸菜时为何要密封?种菜时为何施肥前一般要松土......当这些问题得到解答后,学生不但会对课本知识理解得更深,而且会对学习生物知识产生强烈的兴趣。

  三、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兴趣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种学习方式,其中探究式学习是至关重要的,探究能力的培养更是不容忽视的。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进行探究活动,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中,激起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并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发挥,不但参与了整个学习过程,而且亲身参与了整个阶段的实验、研究过程,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而且亲历性和独自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很容易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和自豪感。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生物兴趣自然就会得以培养。

  四、用游戏互动激活学生兴趣

  小学生喜欢做游戏,尤其是在课堂上,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游戏都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所以,生物教师可以在课堂中适时加入一些游戏元素,利用游戏将学生带进欢乐的学习环境中,与学生互动,利用生动活泼的游戏形式使学生摆脱严肃、沉闷、枯燥的课堂氛围,拉近师生关系,激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五、总结

  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学生的生物兴趣的确应该值得教师思考。以上论述的提高学生生物学习兴趣的几种方法仅是个人的一些建议,仅供广大生物教学者作参考。要想切实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方面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我们生物教师不懈地努力,不断地探索,摆脱定式思维的约束,大胆革新,勇于创新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从多方面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关于课题的开题报告 篇8

  课题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教育叙事研究兴起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九十年代末引起我国教育研究者的关注。叙事研究是近年来在我国教育研究领域兴起的研究方法之一,叙事研究是一种多元文化视角下的研究方法。上世纪80年代中期,叙事学理论开始被逐步介绍到中国,特别是杰姆逊在北大的演讲,带来了中国叙事学的繁荣。1986--1992年是对叙事学翻译介绍最活跃的年头,西方最有代表性的叙事理论作品基本上都是这期间翻译过来的。

  1999年,华东师范大学丁钢教授便开始酝酿教育叙事试验,继而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导师黎加厚教授极力推崇教师开展“教育叙事研究”,在他的几个弟子的指导下,一些老师纷纷开展了教育叙事研究,并且呈现了一些“教育叙事研究”案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信息发展如此迅速的今天,教师的主体意识正逐渐觉醒,网络日志(blog)作为教育叙事研究报告的交流平台,将传统的以书面为载体的叙事研究报告架构在现代信息技术平台上与其他人一起分享自己的教学反思也参考别人的教学反思。因此,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人们普遍认为,教师写自己的教育叙事并结合blog发表交流,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切入点。基于blog教育叙事研究使教师的思维方式和对问题的看法不再局限于一个固定的模式。教师可以通过阅读其他人的回复而得到教学启发,也可以在其他人的blog上找到更加有效、简便、科学的教学方法,还可以与很多经验丰富的教师和专家进行有效的交流。blog教育叙事研究增强了教育叙事研究的生命力,实现了教育叙事研究的新发展。blog是知识过滤、积累、管理和与群体进行深度交流的平台,为每一个普通的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使教师可以在blog中找到在教学中存在而无法自己解决的问题的答案。

  课题研究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教育叙事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就是通过教育主体的故事叙说来描绘教育行为、进行意义建构并使教育活动获得解释性的意义理解。本研究是以网络作为平台、以博客作为手段立足本校英语教学现状把我校英语教育客观过程、真实体验、主观阐释有机融为一体的一种教育经验的发现和揭示的研究。它是英语教师在教学生活中通过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研究,进而形成研究结论,并将研究结果记录成叙事报告的一种教学研究方法。它通过给读者讲一个或多个发生在英语教学课堂的真实故事,让读者从故事中体会英语教育是什么、应该做什么或应该怎么做。

  教师信息素养:信息素养包含了技术和人文两个层面的意义:从技术层面来讲,信息素养反映的是人们利用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从人文层面来讲,信息素养也反映了人们面对信息的心理状态,也可以说面对信息的修养。计算机信息素养是指利用多媒体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设计、开发与综合应用。

  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门训练和终身学习,逐步习得教育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并在教育专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教育工作者的过程。它包含双层意义:既指教师个体通过职前培养,从一名新手逐渐成长为具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的成熟教师及其可持续的专业发展过程,也指教师职业整体从非专业职业、准专业职业向专业性质也进步的过程。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基本含义是:

  (1)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又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

  (2)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

  (3)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

  (4)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即是专业新手到专家型教师的过程。教师职业的专门化既是一种认识,更是一个奋斗过程,既是一种职业资格的认定,更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的自觉追求。

  课题研究理论基础

  (1)现象学和阐释学理论

  现象学作为一种强调事实、主张描述、关注意义的哲学思潮,对教育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现象学对教育学的启示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回到事实本身、交互主体性和生活世界。它使教育研究以一种接近问题的态度和方式,以直接的、交互的和生活的态度和方式走进教育问题。叙事研究作为质的研究方法,受到现象学的影响。现象学对质的研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现象学研究把生活世界作为研究的起点,对意义的追寻使得测验、控制、结果、规范和任何别的事物都不再享有优先权,以自然的态度面对日常生活的世界。其次,现象学认为本质就是现象,如果意向活动受到感觉质料的充实,本质直观便于工作具有“明证性”。这对质的研究的启示是:研究要注意整体性、情境性和关联性,不能孤立地看待问题。再次,现象学认为理解之所以可能,是因为在人的意向活动中存在着一种内在的时间性。时间的三项(过去、现在、将来)由视域所连接,意识活动本身就是处于这个视域之中。

  质的研究还受到与现象学密切相关的阐释学的影响。解释学作为一种解释世界本体的世界观,对教育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解释学的核心是“理解”,正确理解使表达具有了意义,使分享成为可能,使个体生命体验得以延续和扩展,使人类精神世界得以沟通和联结;解释学的任务在于从作为历史内容的文献、作品本文出发,通过体验和理解,复原它们所表征的原处体验和所象征的原初的生活世界,使解释者像理解自己一样去理解他人;;理解不是去把握一个事实,而是去理解一种存在的潜在性和可能性;理解也不是为了寻求新的知识,而是为了解释我们存在的世界。解释学的这种思维和表达的模式为教育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教育叙事研究力求透过叙事,在展现教育真实的同时达到视域的融合,在对话中获得理解,从而建构起一种以意义解释为核心的教育经验的理论方式。

  (2)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建构主义理论一个重要概念是图式,图式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也可以把它看作是心理活动的框架或组织结构。图式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或者说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因此,图式的形成和变化是认知发展的实质,认知发展受三个过程的影响:即同化、顺化和平衡。

  (3)教师专业化发展理论

  教师发展与元教育,教师发展的中心是教师的专业成长。这种专业成长是一个终身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感、社会责任感不断成熟、不断提升、不断创新的过程。

  (4)新型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课题研究理论假设与创新点

  尽管教育叙事研究开展得如火如荼并且有很大的发展,但把教育叙事研究运用于中学英语教学中的研究并不多。本研究旨在把教育叙事运用于英语教学中进一步发展教育叙事理论,丰富教育叙事内涵,开展英语教学的校本研究,提升教师施教水平,为教师的终身学习提供的平台;通过对我校英语教学的研究,发现英语教学中潜在的普遍规律对英语教师提供可参考的行为指导。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价值

  “教育叙事研究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它通过教育生活经验的叙述促进人们对于教育及其意义的理解。教育叙事探究的本质在于寻找一种合适地呈现和揭示生活经验乃至穿透经验的话语方式或理论方式,为普通教师、学生以及其他读者提供一种能让他们参与进来的生活语言风格的研究文本。”

  基于blog英语教育叙事的研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现代信息素养,有获取新信息的意识、愿望、评估和技能,促进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帮助英语教师养成反思习惯。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感、社会责任感,包括英语教师对英语学科的价值、认知、审美等方面的理解与把握、教育实践能力、教育经验等不断成熟、不断提升的过程。教师的专业成长集中代表了教师发展的意义。教育叙事研究是一种反思性研究,其根本特征在于反思。及时地反思使我们的教育方式更科学民主,更能促进学生发展。

  基于blog英语教育叙事研究有助于促进英语教师终身学习。以blog为平台的英语教育叙事研究为英语教师的终身学习提供了一条广阔的通道。教师从积累到整理的过程,是从一个学习者转向为一个思考者,最终走向专业化、成为一个研究者的过程。英语教师在阅读自己的网络日志过程中,针对他人的评价与反馈,自然会产生体会和感受。如此循环往复,便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

  促进教师主动发展。blog平台促使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进行解剖、分析、研究,真正做到“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教育叙事,让每—位教师成为主动的研究者、探索者。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得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年龄及兴趣正确利用网络、书刊、电视等信息工具,学会搜集和处理相关信息,并养成良好的习惯。

  本课题研究的思路与内容

  本课题主要研究我校英语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活动和教育行为对象。

  1、对教师的.教育思想的研究。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教师的思想决定了教师的行为。因此叙事研究要研究教师日常行为背后内隐的思想和理论,以便正确地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

  2、对教育对象的研究。教师叙事研究要研究学生的认知特点、情意特点、人格特质,研究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身心规律,研究学生的活动和行为,在研究中促进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的发展。

  3、对教师的教育行为和教育活动的研究。在教师撰写网络日志的过程中,会产生思考和思想的碰撞,从观念到行为,都会发生变化。叙事研究正是基于对教师的行为、活动的研究,帮助教师更深刻地认识自己、提升自己,由此带来自身整体的升华。

  研究方法

  本研究拟采用以下方发:

  1、文献研究法:搜集有关理论知识和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成果,借鉴他们的教训和经验。

  2、观察法:在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中注意观察教育、教学故事,积累教育叙事的写作素材。

  3、访谈法:就教育、教学中发生的故事或出现的现象,对有关教师和学生进行深度访谈。

  4、行动研究法:教师认真记录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典型事件并进行深度分析。

  5、经验总结法:进行阶段性回顾,总结研究工作,反思教育、教学行为,适时调整方案,课题研究形成经验总结,上升到理论层面,推广研究成果。

  本课题的研究策略

  1、遵循研究程序。研究实施过程中注意观察思考教育教学的发展变化,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育叙事研究是行动研究,是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在研究中遵循如下程序:发现问题——设计方案——执行方案——评价效果——调整方案

  2、积极学习。利用网络、文献资料、会议、培训班等各种信息渠道学习。

  2、妥善收集整理资料。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教师及时记录从问题的发生到问题的解决的全过程中有价值的情景、想法、感受、反思和评价,为将来撰写教育叙事准备素材。

  3、勤于动手。争取课题组每位教师每星期写出1—2篇教育叙事。教师要生动地描写教育“现场”,展现故事的来龙去脉,回顾、评价、分析自己在教育事件中的心理感受和思想实际。

  本课题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XX年4月——XX年6月):查找有关资料,学习有关课题研究方面的理论,学习、了解国内外研究的成果及先进经验;完成课题方案的设计、论证与申报;召开课题参与人员会议,进行课题研究分工。在全国中小学继续教育网申请注册教师个人博客(宁都中学郭政、宁都中学王丽芳、宁都中学杨柳青、宁都中学曾秋生、宁都中学游勇、宁都中学李竟成)、形成宁都中学教师博客圈。

  2、实施阶段(XX年7月——XX年12月):教师开始确定研究问题,选择研究对象,体验研究现场,收集现场文本。组织教师撰写叙事研究论文,进行阶段讨论、总结反馈,调整研究方案和计划,形成正确的理性认识。

  3、总结提高阶段(XX年1月——5月):系统分析过程资料,撰写研究文本。研究文本既包含研究者对所观察到的“事”的故事性的描述,也包含研究者对“事”的论述性分析。描述要尽可能的详尽,所描述的故事要基于经验事实,并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并体现细腻的情感氛围和浓郁的叙事风格,在此基础上,根据要阐述的理念需要,可做一定的修改但不能虚构。分析要全面、深刻,力图在具体的偶然的多变现场中透析种种关系,反映相关的教育教学理念,使教师的生活故事焕发出理性的智慧。汇编教育叙事研究文集,撰写研究报告。

  课题完成的条件

  1、教育教学条件优越。我校为是江西省重点中学,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教育教学设施齐全,有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我校有校园网,无线上网信号遍布校园,各班都配备有多媒体设备,学生上网获取信息资源方便快捷,我校还有丰富的课外图书阅览室和电子阅览室,这些都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课题组研究基础扎实。我校已形成了浓厚的科研之风,涌现出了一批科研能手。本课题组成员都达到本科或以上学历,都曾参加过课题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课题主持人郭政为江西省特级教师,中学高级英语教师,英语教育硕士,全国优秀外语教师,江西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江西省高中英语骨干教师,赣州市英语学科带头人。从教二十多年,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及一定的科研经验,曾主持完成了省级课题一项,参与国家级、省级课题两项,有几十篇论文发表或获奖。参与课题的其他几名教师也从事教育教学多年,具备了相当丰富的教育教学与科研经验。王丽芳XX年毕业于南昌航空大学英语专业,本科,中学一级,参加过国家级课题一项,发表论文多篇;杨柳青XX年毕业于南昌大学英语专业,本科,中学一级,宁都中学英语教学骨干,发表过多篇教学论文;游勇,1997年毕业于南昌大学英语专业,本科,中学高级,,参加过多项课题。曾秋生,1988年毕业于江西教育学院外语系,本科,中学高级,宁都中学英语教研组长,宁都中学十佳教师,发表论文多篇。李竟成,江西师范大学英国语言文学专业硕士毕业,中学高级教师,发表论文多篇。

  3、课题研究准备充分。本课题方案在设计过程中,进行了前期的调查与相关资料的搜集,确保了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全面性及价值性资源保障。

  4、学校管理与经济保障有力。我校对所有立项课题纳入学校科研处统一管理,保障日常管理正规化、目标管理科学化、制度管理系统化。学校对课题研究所需经费保障有力,确保课题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 邱瑜 《教育科研方法的新趋向----教育叙事》 广西师范大学

  2、 丁钢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 教育科学出版社 XX

  3、王楠《关于教师的叙事研究》,《全球教育展望》,XX

  4、刘良华《改变教师日常生活的“叙事研究”》,《国际教育展望》XX

  5、杨义 《中国叙事学》人民出版社,1997.

  6、陈向明 《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XX

  7、傅道春主编 《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教育科学出版社,XX.7

  8、郑金川 《校本研究指导》教育科学出版社,XX

  9、刘捷 《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教育科学出版社,XX

  10、欧阳芬 《新课程下教师专业发展丛书》新华出版社,XX

  11、《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 教育部师范司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 XX年

  12、郭景扬主编《教师继续教育研究》.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XX

  13、朱永新,袁振国 《中国教师:专业素质的修炼》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XX

  英语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开题报告字体格式

  1.论文(含开题报告和文献翻译)用a4纸单面打印,页面设置:左边距、右边距、下边距均为2.5厘米;上边距为2.8厘米。页眉、页脚均为2厘米。论文(含任务书)及附件装订成一册,一式两份。2.页眉从正文开始。

  20xx课题开题报告课件

  1、研究方法我们首先要弄清的是哪些是我们科研中科学的研究方法,在的中小学教研中,运用比较广泛的是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访谈法等;我们在介绍自己的论文方法时,不是对方法概念的解释,而是要介绍你如何使用的研究方法...

  英语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课题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教育叙事研究兴起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九十年代末引起我国教育研究者的关注。叙事研究是近年来在我国教育研究领域兴起的研究方法之一,叙事研究是一种多元文化视角下的研究方法。

  机械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随着我国经济繁荣发展,尤其是房地产业的火爆,带动了运输业的繁荣。同时也对运输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往的人工装卸已经不能满足行业的发展。

  20xx开题报告评议

  论文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较注意探索的问题的基础上,写论文主要是反映学生对问题的思考,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开题报告评议。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等,这个方向或要求可以是哲学、政治理论,也...

  数学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数形结合是中学数学中最重要的思想方法之一,从初中数学中的建立数轴,就建立起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之后又建立起了两维直角坐标系,到高中的三维直角坐标系。

  20xx年开题报告导师意见

  该生对本课题相关的知识与理论研究比较透彻,参考了许多的文献资料,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课题结构合理,内容完整,主要观点突出,并且时效性强,是学生学习方向的延续,对于提高学生的能力有利。同意该课题开题。

  关于课题的开题报告 篇9

  第一部分 课题开题报告与研究方案的含义与作用

  开题报告,就是当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批准的选题计划。它主要说明这个课题应该进行研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以及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也可以说是对课题的论证和设计。开题报告是提高选题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

  研究方案,就是课题确定之后,研究人员在正式开展研究之前制订的整个课题研究的工作计划,它初步规定了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和步骤。研究方案对整个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尤其是对于科研经验较少的人来讲,一个好的方案,可以保证整个研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可以说,研究方案水平的高低,是一个课题质量与水平的重要反映。

  第二部分 写好开题报告和研究方案应做的基础性工作

  写开题报告和研究方案要了解它们的基本结构与写法,还要做好很多基础性工作。首先要了解别人在这一领域研究的基本情况。研究工作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要有创造性,熟悉了别人在这方面的研究情况,我们才不会在别人已经研究很多、很成熟的情况下,重复别人走过的路,而会站在别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更高层次、更有价值的研究;其次,我们要掌握与我们课题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研究工作才能有一个坚实的基础。没有理论基础,就很难深入研究进去,很难有真正的创造。因此,进行科学研究,一定要多方面地收集资料,加强理论学习,这样制定出的报告和方案才能更科学、更完善。

  第三部分 开题报告的结构与写法

  (一)课题名称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就是本课题有没有人研究,研究达到什么水平、存在什么不足以及正在向什么方向发展等。开题报告写这些内容一方面可以论证本课题研究的地位和价值,另一方面也说明课题研究人员对本课题研究是否有较好的把握。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现在进行的课题基本上都是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这就要求必须有一些基本的理论依据来保证研究的科学性。比如:我们要进行活动课实验研究,就必须以课程理论、学习心理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为研究试验的理论依据。我们进行教学模式创新实验,就必须以教学理论、教育实验理论等为理论依据。

  (五)课题研究内容、方法

  (六)课题研究工作的步骤

  (七)课题参加人员的组成和专长

  主要看参加人员的整体素质与水平,尤其是课题负责人的水平如何。如果参加人员和负责人既没有理论又没有实践经验,这个课题无法很好地完成,也就无法批准立项。

  (八)现有基础

  主要是人员基础和物质基础。很多课题对人员和设备方面要求是比较高的,如果基本的研究条件都没有,这个课题同样不能立项。

  (九)经费估算

  课题在哪些方面要用钱,用多少钱,怎么管理等。

  第四部分 课题研究方案的结构与写法

  (一)课题名称

  课题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这看起来是个小问题,但实际上很多人写课题名称时,往往写的不准确、不恰当,从而影响整个课题的形象与质量。那么,如何给课题起名称呢?

  第一,名称要准确、规范。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比如我们现在有一个课题名称叫“佛山市教育现代化进程研究”,这里面研究对象就是佛山市,研究的问题就是教育现代化问题。有时候还要把研究方法写出来,比如“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这里面研究的对象是小学生,而不是中学生或者大学生,研究的问题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实验研究,这就说的很清楚,别人一看就知道这个课题是研究什么。而有些课题名称则起的不是很准确,比如,“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这个名称,就没有把研究的对象、问题说清楚,你是中学生或者说是小学生、大学生,是所有的学科或者是单指语文、数学等。再比如,“集中识字口语突破”这个名称,只看题目,就无法看出研究的是什么问题,好象是语文,又好象是英语,是中学或者是小学,是小学高年级或者是小学低年级更没办法看出来。总之,课题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

  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似是而非的词不能用,口号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要用。因为我们是在进行科学研究,要用科学的、规范的语言去表述我们的思想和观点。如:一个课题名称叫“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个题目如果是一篇经验性论文,或者是一个研究报告,还不错,但作为课题的`名称,不是很好。因为课题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正在探讨,正开始研究,不能有结论性的口气。

  第二,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不要都写成是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一般性的口号。如:一份课题申请表中对它的课题意义是这样说的:“实施了解3+x方案后,化学学科作为一门选考科目,其教育、教学必将受到一定影响。如何在当前的形式下进一步提高高中化学教学和教育水平,这是化学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本课题正是以3+x对高中化学教学的影响为引线,以1999届至20xx届为观察样本,运用观察、统计、访问等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研究如何在3+x实施过程中调整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问题,为在教学改革的新形式下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水平进行有益的探讨”。这样有针对性地写,使别人一看就觉得的确有价值,科学性、实用性比较强。

  (三)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等。这个方向或要求可以是哲学、政治理论,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发展规划,也可以是有关研究问题的指导性意见等。对于范围比较大,时间又很长的课题来讲,在总的方面,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指导思想,就可以避免出现如:“一名老师在《**市教育现代化进程》研究方案里写的课题指导思想:这一课题研究要依据党中央和国家要求,依据省委省政府的决定,依据市委市政府的决定,结合国情、市情和市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力求揭示市教育现代化进程的规律及表现形式,为市教育现代化实践服务”。理论研究中的一些方向性错误。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课题研究的目标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相对于目的和指导思想而言,研究目标是比较具体的,不能笼统地讲,必须清楚地写出来。只有目标明确而具体,才能知道工作的具体方向是什么,才知道研究的重点是什么,思路就不会被各种因素所干扰。如:《学科教学与素质教育》研究实验方案所写的课题研究目标:1、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出中小学各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特点和规律;2、提出在中小学学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3、制定中小学各学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评价方案;4、初步形成素质教育机制下的中小学学科教学基本理论;5、全面提高实验学校学生的素质,促进实验学校教育质量的大面积提高;6、促进实验学校教师素质的提高,造就高水平的科研队伍。确定课题研究目标时,一方面要考虑课题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虑课题组实际的工作条件与工作水平。

  (五)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有了课题的研究目标,就要根据目标来确定课题具体要研究的内容,相对研究目标来说,研究内容要更具体、明确。并且一个目标可能要通过几方面的研究内容来实现,它们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人们在确定研究内容的时候,往往考虑的不是很具体,写出来的研究内容特别笼统、模糊,把研究的目的、意义当作研究内容,这对整个课题研究十分不利。因此,要学会把课题进行分解,一点一点地去做。如:某重点课题《初中语文活动课研究和实验》的研究方案指出,本课题研究的中心是,如何科学有序、切实有效的开展初中语文活动课。具体内容包括下列三个方面。

  1、根据初中各年级学生的情况和语文教学要求,对学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素质的发展进行详细的目标规定,从而建立初中语文活动类课程的目标体系。

  2、根据初中各年级语文活动课目标和语文学科的特点,安排初中各年级语文活动课的内容,内容的安排力求充实、精当、有序,并初步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活动课内容体系。

  3、根据初中各年级语文活动课目标内容和初中各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探索初中语文活动类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确定活动类课程的教学时间、空间及程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多种切实可行的、可操作的语文活动课教学模式。

  (六)课题研究的现状

  包括本课题的研究在国内外达到什么水平、存在什么不足以及正在向什么方向发展,学校教学的现状等。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

  课题研究的步骤,就是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研究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

  (八)课题研究的方法

  教育研究的方法很多,包括历史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理论研究法等。一个大的课题往往需要多种方法,小的课题可能主要是一种方法。在应用各种方法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方法的要求,不能凭经验、常识去做。比如,要通过调查了解情况,要详细制订调查表,仔细进行分析,不是随随便便发张表,搞一些百分数、平均数就行了。

  (九)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

  在方案中,要写出课题组长、副组长、课题组成员以及分工情况。课题组组长就是本课题的负责人。一个课题组应该包括三方面的人,一是有权之士,二是有识之士,三是有志之士。有权了,课题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持;有识了,课题质量、水平就会更高;有志了,可以不怕辛苦,踏踏实实去干。课题组的分工必须要明确合理,让每个人了解自己的工作和责任,不能吃大锅饭。但是在分工的基础上,也要注意全体人员的合作,研究,商讨,克服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十)课题研究成果的呈现形式

  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包括报告、论文、专著、软件、课件、优质课等多种形式。课题不同,研究成果的内容、形式也不一样,但课题研究必须有成果,否则,这个课题就没有完成。

  第五部分 材料的积累

  (一)课题研究档案材料包括:立项通知书、开题报告、研究实施方案、每学期阶段性总结(包括各研究阶段完成情况、取得成效、存在问题、今后研究方向、预期成果及课题负责人和成员变更、经费使用情况等)、能体现研究进程及取得成效的原始材料和复印件、取得的成果推广应用情况。

  (二)档案材料要求:所有材料全部用A4纸打印,页边距左边为2.5厘米、其它为2厘米,沿左侧装订,大标题用黑体二号,一级标题为仿宋三号,正文为仿宋四号。

  (三)材料积累注意事项:

  1.引用的材料注明出处、作者等。

  2.注意原始材料的积累。比如:学习材料、会议记要、比赛活动等相关的过程材料。

  3.建好平时的档案,尽量规范化、精细化。

  关于课题的开题报告 篇10

  【摘要】:

  被誉为语文教学“半壁江山”的作文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使命。作文评改,作为作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作文教学的效果,从而影响到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语文素养的提高和个性的张扬。但是长期以来,作文评改的主客体定位不清,学生主体间交往活动缺失,作文评改模式单一,缺乏开放、民主的作文评改氛围。广大教师作文评得辛苦,而学生却漠不关心。结果教师徒劳无功,苦不堪言;作文评改事倍功半,收效甚微。本课题立足初中日常作文评改训练现状,试图优化初中日常作文评改,为作文评改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为此,本研究针对长期以来作文评改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在对学生日常作文情况进行有效调查的基础上,探索作文评改创新的途径。最后,着重阐述了初中日常作文评改和网络环境下初中作文评改的具体实施办法,并通过具体的案例介绍,为现行的初中作文评改创新方法提供了可操作的方案。

  【关键词】:

  作文评改 创新途径 自主合作 展示交流互动

  【正文】:

  20xx年XX月XX日,xx县xx中学申报的微型课题研究《初中作文评改方式创新研究》被xx县教学研究室批准立项,我们经过研究讨论,决定开题。

  (一)课题的提出

  1.问题的由来和背景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如何才能教好作文,我们老师在作文教学中下足了功夫,可为什么依然收效甚微。古人云:三分文章七分改。现代作家赵树理也说过,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可见写好作文,离不开“修改”过程的严格锤炼。对于作文创作有了一定基础的中学生来说,下功夫于“修改”,是非常重要的。然而长期以来,在作文教学研究领域,一直侧重于“写前指导”的研究,忽略对作文的“批改与评价”。教师在作文评改中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却收效甚微。早在1978年,叶圣陶先生在一次座谈会上就谈到:“我当过语文教师,改过学生作文不计其数,得到一个深切体会:徒劳无功。”事隔近40年,这种“徒劳无功”的现象依然在不断上演。其主要原因是作文评改多采用单一的“教师指导”的形式,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被排斥在评价过程之外。作文教学中,老师往往只重视了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未能从知识与技能获得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未能从学生的内部发展需要激发学生对于作文评改的共鸣。导致学生对作文的评改视若无睹,评价的反馈作用难以实现。最终的结果是学生不知作文的目的,没有了写好作文的.内在动力,作文水平提高缓慢,教师的教学效率低下。

  那么,作文怎么评、怎么改才能提高效率,真正促使学生作文能力得到提高呢?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作文的批改与评价必须从“指令性、接受式”向以学生为本、师生互动、立足发展的教学观转变,向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转变。重视作文的批改与评价,创新评改方法,让学生学会对自己与他人的习作进行评价、欣赏与修改,实际上就是教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学生要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我们认为,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是作文教学的一项固有的和极重要的任务,因为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是写作能力的一个极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会自己修改文章的人,不可能学会写文章。“初中作文评改方式创新研究”这一课题的提出,就是为了探索一条切实有效的作文评改之路,真正授之以渔,让学生对自己与他人的作文学会并乐于评价、欣赏与修改,在修改的过程中增强遣词造句、语言感知的能力,使写好作文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2.课题的界定和说明

  评改新模式。评改是写作的一个延伸。好的作文是评出来的,改出来的,评改更要舍得花时间。课题中提出的评改新模式与以往作文教学中的评改模式不一样,首先评改主体不同,由旧模式中教师为主体向新模式中学生为主体转变,由以往单一的教师的评、改到合作化、多元化的评、改,作文评改新模式的创建力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自改、小组合作互评、全班多向互动式评改交流等途径,逐步培养学生自改能力,让学生由乐改到善改,从而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

  3.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

  国外作文教学也十分重视学生主体参与作文批改。他们认为初中作文指导最好包括的五个要素,其中有:1.让学生去解释、判断;2.让学生多写、多改;3.让学生早点接触优秀作品。这对本课题有较大的理论参考价值。本课题旨在通过研究

  总结:出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探究作文批改的方式方法,并试图从教学设计的层面研究学生参与习作讲评的课堂教学模式。

  4.课题试图解决的问题及其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本课题以探究作文批改的新模式为研究方向,重新给作文评改的角色定位,“主角”由“教师”向“学生”的转变,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与能力。使作文评改臻于学生自主、自能操作的范式。因此,如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如何处理好教师评改与学生评改的关系,作文评改的有效模式的探索等都是本课题关注和试图解决的问题。立足于实践,发挥学生主体性,探究作文评改新模式这一研究过程本身就包容了理论知识与抽象知识的整合,包容了新课标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本课题的研究必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独立与合作研究过程中构建知识,也必定能将教师从繁杂无功的作文评改中解脱出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成长。

  5.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新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新课标对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重视是对本课题研究的有力支撑。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真正获得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与其它人的协商、交流、合作以及本人进行意义建构而获得。这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本课题将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进行教学设计,通过学生作文修改中的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改变以往单一的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并形成新的学习方式。

  (二)研究的目标

  通过作文评改新模式的探究,调动学生的作文积极性,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修改作文方法,在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学生鉴赏作文、修改作文的能力及自身的写作水平,使学生乐写乐改,并以改促写,进入到写作的良性循环。提高习作讲评课的效率,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习作评改模式,进而提高学生在中考中的作文成绩。

  (三)研究的内容

  1.如何在作文评改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于作文及修改作文的兴趣。

  2.在作文评改的研究中如何能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作文修改方法,切实提高修改作文的能力、作文水平及鉴赏能力。

  3.在对作文评改新模式的探究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乐写乐改,并以改促写,使写作进入良性循环。

  4.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习作讲评课模式。

  (四)研究的对象与范围

  课题研究的对象:xx县xx中学七至九年级学生。

  (五)研究的方法

  1.现状调查法:课题组教师选定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分析学生现有作文水平、教师作文批改方式、教材内容、学生生活等,找出对策。

  2.资料研究法:通过搜集资料,

  总结:实验学校、优秀教师的研究成果、教学经验,及时了解同行的研究动态和特色,充分吸取已有的宝贵经验,从而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3.行动研究法:课题组成员积极参加课题研究实践,根据研究目标与策略进行实践,边实践边反思,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优化教学效果。

  4.个案研究法:课题组成员在课堂实践中要及时总结发现切实有效的作文批改模式,以点带面,达到整体推进的效果。

  5.经验总结法:研究者要能够从大量的教学实践中提炼、概括出与研究目标、内容相契合的信息,形成富有理性论文章。

  (六)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20xx.1――20xx.2)

  (1)确定课题,成立课题组,加强理论学习,对相关的作文教学理论进行搜集和整理,并组织教师认真分析当前作文批改和习作讲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具体的措施。

  (2)制定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实施问卷调查,落实课题组成员分工。

  2.实施阶段(20xx.3――20xx.5)

  (1)课题组成员根据课题的操作方案与学校相关的作文教学常规进行实践,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进行及时地反馈与总结,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指导,并作详细的记录。积累课题实施中的各种典型案例、教学设计。

  (2)在20xx年5月进行一次系统地阶段性总结,为以后教学工作的改进做好准备。

  3.总结阶段(20xx.6)

  整理所收集的材料,撰写结题报告,进行结题鉴定。

  (七)研究的组织、分工及保障

  1.课题组分工

  课题负责人:XXX

  成 员:XXX XXX

  2.课题研究保障

  (1)经费保证学校领导十分重视课题的研究工作,为研究经费提供了优越条件,并能够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协助课题组进行有效的管理,便于课题的开展与实施。

  (2)人员保证

  课题组各成员都是语文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态度认真,勤奋刻苦,乐于奉献,均为学校的中坚力量,具有丰富的语文教学和作文教学经验、较高的教学科研能力和活动组织能力。课题组老师多次发表教科研论文,在各级各类的教学基本功比赛、教学论文评比中均有获奖。

  (八)预期研究成果

  1.课题研究方案;

  2.研究论文集:发挥学生主体性,探究作文评改新模式的教育教学论文汇编;

  3.教学案例与设计集萃:发挥学生主体性,探究作文评改新模式研究中优秀教学片断及教学设计集萃;

  4.学生作文集:发挥学生主体性,探究作文评改新模式课题研究中学生优秀作文及精彩点评汇编;

  5.课题研究报告:发挥学生主体性,探究作文评改新模式的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6.形成习作讲评课的常规教学模式;

  关于课题的开题报告 篇11

  课题名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研究

  选题依据

  我们的课题研究是以培养创新实践能力为目的,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支撑的1种立体交互的有机结合研究。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于帮助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有着10分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在现代信息技术中,以信息丰富为特点的网络技术为探究式学习提供了非常广阔的空间。在这种网上探究式学习中,能培养学生对资源信息的识别、采集、存储、加工和创新能力,促使学生在观察中、在整理中、在协作中、在建构中探索研究新事物,激发学生发现新现象,探索新规律的创新精神。

  正是基于以上想法,本课题选取了 基于网络的探究式学习 视角,来开展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研究。

  研究目标

  通过课题研究与实践,设计开发旨在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实践能力。探索并总结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关于开题报告课题的来源关于开题报告课题的来源。

  通过在网络环境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的'研究中,使学生初步掌握从网上获取、分析、加工、利用、表达信息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其处理信息的基本能力,并向其它学科和领域迁移。

  开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而成的校本综合实践课程的多媒体网络课件,形成1批符合中学生认知基础和心理特征的 未来教育 案例,构成学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资源库,充分利用全国教育互联网、宽带网、校园网等教学资源库,协作学习。把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从探究性学习中体现出来。

  通过课题研究与实践,发展学生发现、质疑、探索、创新等自主探究能力关于开题报告课题的来源文章关于开题报告课题的。构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评估指标,其中包括制订和调整学习目标的能力,选择学习内容和材料的能力,自我选择学习方式和调整学习目标的能力,自我选择学习途径的能力,与学习伙伴的协商交流的能力,自我及相互评价学习结果的能力,自主处理信息和操作信息工具等能力。通过评价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探究、利用网络信息的创新能力。

  在课题实验与研究过程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促进其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形成1支德高为范、业精为师的高素质信息化、研究型的新型教师队伍。

  研究内容

  众所周知,internet 可以作为宝贵的教育信息资源和威力巨大的教学媒体,并且,从80年代后期起,有些发达国家就开始进行利用internet进行教育教学的实验。但是,它必须是以1定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条件为基础的

  我校已与互联网相接,且建成了校园网

  。我们将在全校,充分利用internet的信息资源的丰富性、时空不限性、人机交互性等特点,进行优化教育环境,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实验研究,该实验研究的重点是利用internet辅助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比如,在培养学生信息能力、帮助学生进行课题研究学习、探究式学习、发布成果激励学生的创造热情、利用网校辅助学习等方面进行实验研究,逐步摸索出1套适合初中学生教育教学特点的,基于internet的现代化、高效率的,能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1代新人的方法和途径。

  学生运用计算机的技能。

  学生操作计算机的技能,运用计算机网络获取信息的技能,直接影响到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学习与能力培养的顺利进行。实验班学生除每周规定的信息技术课外,根据需要还要在业余时间有针对性的安排学习与上机时间,保证其具有较强的信息能力与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自学的技能。

  关于课题的开题报告 篇12

  “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有效策略的研究”课题是属于实践性的研究课题。本课题结合了本校城乡结合部寄宿学校这一特定的教育环境,以初一、初二部分班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本课题研究的立脚点在阅读教学,着眼点在习作训练,是为了寻找语文教学中“读”与“写”有效的结合点(拓展点)和有效的结合(拓展)方式与方法,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写”的拓展、迁移与辐射,从而形成有效的读写结合策略而展开的研究。

  读和写是一个互补的过程,它们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着。在语文教学中,读是自外而内的吸收,写则是自内而外的表达,读是文章作者的写的逆想活动过程。因此,“正确把握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是进行“读写结合”教学的首要条件,也是本课题要解决的重要理论问题。

  读写对应原则要求读写要有相应的结合点(拓展点)。所谓读写结合点(拓展点)就是读与写在知识与能力上的契合点。不管是哪个版本的语文教材,所选的文本无论在布局谋篇、遣词造句,还是在写作手法运用等方面都是学生模仿习作的范例。如果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教会学生挖掘文本中的“写”的因素进行多方位的迁移、拓展。这样,文本中的好段、佳句、词组都是学生写作的素材。因此,如何挖掘“读写结合点”是本课题要研究的关健问题。

  关于“读写结合”的方法与模式研究已经不少,但并不是每一种都适合自己的学生。因此,教师要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形成一种“读写结合”的.有效策略,提升学生读写结合能力。这是本课题要研究的中心问题。

  要在阅读教学中寓写于读,就要求教师能挖掘出语文教材中的隐性功能,将教材“一课两用”。因此,如何使课题组教师“形成独立分析教材、处理教材、寻找教材中读写迁移点、拓展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能力”是一个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我校是一所地处城乡结合部全寄宿制的学校。本地学生大部分是城市化过程中“被居民”的农民子弟;而外地生的父母大多是无暇顾及小孩的教育而选择将孩子送进我校,家庭文化的氛围较差,家长缺乏对孩子智力投资的意识,没有太多的课外读物,没有良好的文化信息来源,导致学生学习基础薄弱,知识面窄,阅读能力差,写作水平低。大部分的学生提起作文就头痛,因缺素材、缺方法导致没兴趣、没信心。教师虽煞费苦心地指导作文、批改作文,但收效甚微。因此,如何解决学生作文“无米之炊”和“有米难炊”的问题,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成为我们迫切要解决的一大难题。另外,如何提高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能力也是困扰我们的问题。

  1、成立课题组,确定研究对象

  1)课题组成员由我校三名长期在教学第一线、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语文教师组成。包括:

  课题主持人:

  课题成员:

  2)研究对象包括三位老师所教班的学生及人教版七、八年级的语文教材。

  2、分析我校语文教学的基本情况,收集国内外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尤其是读写结合的成功经验和先进理论,分析归纳“阅读”与“写作”关系,为下阶段的实操打下理论基础。

  3、初步制定研究方案。

  此阶段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

  1、开题。

  2、调查研究:设计相关调查表格,针对实验对象进行调查研究并进行分析。

  3、开展实验:实验老师根据结合调查研究得出的结果,以所教文本为凭借设计并实施各单元课文的读写结合训练方案,使每一节阅读课都成为说话、写话习作训练课。在实践中,形成一个操作性强的读写结合策略。这样,在解决学生习作文“无米之炊”与“有米难炊”难题的同时,又在写作构思中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促进了教师使用教材的水平。

  读写结合策略初步构建如下:解读目标,明确单元读写训练重点——精读课文,挖掘文本读写结合点——指导方法,掌握读写结合技巧——迁移拓展,运用读写结合方法——小结回馈,提升读写结合能力。

  以人教版七上第三单元为例,说说我们是怎样实践读写结合策略:

  第一步,我们先明确这个单元的读写训练重点是“景物描写”;

  第二步,我们精读这个单元的4篇文本,各自挖掘出与单元训练重点相关的读写结合点:如《春》一文中,在教春花图与春雨图时分别训练学生写景技巧中的虚实结合法、多感官描写法;《济南的冬天》一文中,教“薄雪覆盖下的山”时训练学生写景技巧中的移步换景法;《夏感》一文中,教“夏天的色彩”一段时训练学生写景技巧中的绘色法;《秋天》一文中,训练学生写景技巧中的动静结合法;在总结4篇文本时训练学生写景技巧中的情景交融法。注意,有些课文写结合点比较多,如果我们都跟学生练习的话,就会增加学生的负担。所以我们还要精选出最适合的结合点。

  第三步,授之以渔,教会学生掌握相关的写作技巧。

  第四步,通过对学生进行“由此及彼”的模仿训练和“举一反三”的拓展训练,从句子、片断过渡到长文训练,让学生从读到写,迁移拓展。

  第五步,对学生习作及时的回馈,在反复训练中提升其读写结合能力。

  4、实验分析:分析实验作文的内容,分析实验过程所出现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及时收集过程性材料,及时总结实验工作经验,及时矫正实验行为。

  本阶段主要采用调查研究法、观察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

  1、整理实验过程性资料,归纳总结成功作法和经验,撰写课题实验报告。

  2、收集整理实验当中所产生的课题研究论文、教学设计、案例、课堂实录等,形成相应的文集和光盘,在全校推广研究成果。

  本阶段主要采用经验总结法。

  1、实验研究报告(开题报告、中期报告、结题报告);

  2、课题研究论文若干篇;

  3、课题相关教学设计、案例、实录、片断等;

  4、学生相关习作若干篇;

  5、形成适合学校学情的读写结合的有效策略。

  关于课题的开题报告 篇13

  一、课题开题报告含义与作用

  开题报告,就是当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在调查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批准的选题计划。它主要说明这个课题应该进行研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以及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等,也可以说是对课题的论证和设计。开题报告是提高选题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

  二、开题报告的结构与写法开题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题名称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就是本课题有没有人研究,研究达到什么水平,存在什么不足以及正在向什么方向发展等。开题报告写这些内容一方面可以论证本课题研究的地位和价值,另一方面也说明课题研究人员对本课题研究是否有较好的把握。我们进行任何科学研究,必须对该问题的研究现状有清醒的了解,这在第一部分已经谈到。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我们现在进行的课题基本上都是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这就要求我们的研究必须有一些基本的理论依据来保证研究的科学性。比如:我们要进行活动课实验研究,我们就必须以课程理论、学习心理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为研究试验的理论依据。我们进行教学模式创新实验,就必须以教学理论、教育实验理论等为理论依据。

  (五)课题主要研究内容、方法

  (六)研究工作的步骤

  (七)课题参加人员的组成和专长。主要看参加人员的整体素质与水平,尤其是课题负责人的水平怎么样。如果参加人员和负责人既没有理论又没有实践经验,这个课题就无法很好地完成,也就无法批准立项。

  (八)现有基础。主要是人员基础和物质基础。很多课题对人员和设备方面要求是比较高的,如果基本的研究条件都没有,这个课题同样不能立项。

  (九)经费估算。就是课题在哪些方面要用钱,用多少钱,怎么管理等。如何撰写教育科研课题的开题报告

  一、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就是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或课题组主研人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批准的选题、研究计划。它主要说明这个课题应该进行研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是对课题的再论证和再设计。

  二、开题报告的作用。进一步明确研究思路,完善实施方案,明晰研究技术线路,再次论证研究课题重要一步。

  三、开题报告论证的主要内容

  1、审定课题名称。一是看名称表述是否准确、规范。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似是而非的词不能用,口号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要用。二要看名称是否简洁,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如:“应用信息技术构建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研究”、“网络环境下高中英语听读教学对学生文化素养提高和学习策略形成之影响”、“借助信息技术,变革学习方式”、“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师生幸福成长”。

  2、寻找研究依据。政策依据、理论依据、实践依据,充分、贴切、准确,不要贴标签,拉大旗,喊口号。

  3、分析研究背景——现实背景、历史背景要清楚,符合实际。

  4、查清研究现状——单位的研究现状及问题点评;国内的研究现状;国外的研究现状。用书检和网检的方法。

  5、论证研究价值——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应用价值;科学价值;改革价值。

  6、阐述研究意义——有现实意义;有历史意义;有实践意义;有方法论意义。

  7、界定核心概念。就是对关键词、关联词的概念、意义、本质、联系进行阐述。

  8、完善研究设计。确定研究程序;提出研究假设;确定研究目标;提出研究措施;落实研究内容;提供研究方法;划分研究阶段;落实研究人员;预测研究成果效应;建立研究组织;规划研究管理;分析规划研究的保障。

  四、开题论证的方法以综合评价为主:一是课题单位的自我论证评价;二是同行的论证评价;三是科研管理部门的论证评价。由预审、初审、学术评审、综合评审四个阶段组成。预审与初审可在开题前后的时间里进行。重点侧重在课题选择和课题计划的制订上。学术评审与综合评审要贯穿于课题研究的全过程,重点放在计划实施与成果的预期鉴定上。

  五、开题报告的写作

  (一)开题报告的组成。三个主要部分:前言、正文和结语;三个次要部分:标题、署名、引文注释和参考文献。

  (二)开题报告的结构与写法。

  1、课题名称。题目必须与内容一致。确切、中肯、具体、鲜明、简练、醒目。开题报告一般不使用副标题。

  2、署名。在题目的下面,必须签署课题研究单位,一般不写撰写者姓名。署名的目的是表示对开题报告负责。

  3、开题报告可以不写内容摘要和关键词。

  4、前言。前言是开题报告的序言。前言部分一般都应说清楚课题选题、立项、批准的过程,以及开题前的准备、开题缘由、开题意义,开题前所进行的调查情况所做的工作等。要力求简明扼要,直截了当,并实事求是,要开门见山、直入主题。不要面面俱到,不着边际,文不对题;或一步登天,言尽意止,不留余地。

  5、正文。开题报告的正文部分占报告的主要篇幅,它是报告的主体。正文部分必须对再次论证的内容进行全面的阐述和论证,包括研究前的观察、测试、调查、分析、学习,材料形成的观点和理论。如调查的问题、现状和实质,产生问题的原因及其发展趋势。正文部分是开题报告的关键部分,它体现了课题组的水平,同时也可以看出今后课题研究的状态和水平。撰写开题报告的正文部分,同样要掌握充分占有材料,要认真对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整理,经过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组织,最后得出正确的观点。可采用图表来集中反映数据,要注意少而精,数据必须准确无误。正文部分要层次清楚,观点鲜明,逻辑性强,大标题涵盖小标题,小标题服务于到标题,标题统帅内容,内容说明标题。

  (1)课题、问题的提出?a、提出和研究的背景:现实背景、历史背景。b、提出和研究的依据:政策依据;理论依据;实践依据。c、问题的研究现状:国内的、国外的,省市县内外的研究的,单位研究现状及问题点评,已取得了哪些成果?已进行了那些研究?d、问题研究的价值: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应用价值;科学价值;改革价值。对解决教育实际问题(包括对本校、本地区的教育工作实际存在的问题)或回答教育理论问题有什么意义?对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会有什么贡献?e、问题研究的意义:现实意义;历史意义;实践意义;方法论意义。以上几点要求做到:少而精;针对问题;能指导操作;表述简明、准确,有具体贯彻要点,涵盖子课题,能理解把握。

  (2)课题的界定:对课题题目的界定;对条件词、关键词的界定,包括内涵与外延。

  (3)改革的主张、研究设计。a、研究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可以是哲学的、政治理论的`,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发展规划,也可以是有关研究问题的指导性意见等。b、研究的具体目标。总目标、分目标,目标要实在,要可行。和内容。课题研究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也就是本课题研究要达到的预定目标:即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定位,确定目标时要紧扣课题,用词要准确、精练、明了。相对于目的和指导思想而言,研究目标是比较具体的,不能笼统地讲,必须清楚地写出来。只有目标明确而具体,才能知道工作的具体方向是什么,才知道研究的重点是什么,思路就不会被各种因素所干扰。c、研究的具体内容。内容要紧扣课题的目标来分解。d、研究的方法、原则与策略:方法、原则与策略的理论支撑;方法、原则与策略的可操作性;方法、原则与策略的活动性。课题研究的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个案法、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等。确定研究方法时要叙述清楚“做些什么”和“怎样做”。e、课题研究的步骤。课题研究的步骤,也就是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研究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和时间安排包括:整个研究拟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起止时间;各阶段要完成的研究目标、任务;各阶段的主要研究步骤;本学期研究工作的日程安排等。f、预测课题研究的成果及形式:本课题研究拟取得什么形式的阶段研究成果和终结研究成果。如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研究报告、论文、经验总结、调查量表、测试量表、微机软件、教学设计、录像带等。其中调查报告、研究报告、论文是课题研究成果最主要的表现形式。g、有效的组织保障: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在方案中,要写出课题组长、副组长、课题组成员以及分工。课题组组长就是本课题的负责人。一个课题组应该包括三方面的人,一是有权之士,二是有识之士,三是有志之士。有权了课题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持,有识了课题质量、水平就会更高,有志了可以不怕辛苦,踏踏实实踏实实去干。课题组的分工必须是要分得明确合理,争取让每个人了解自己工作和责任,不能吃大锅饭。但是在分工的基础上,也要注意全体人员的合作,大家共同研究,共同商讨,克服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h、其他保障:如课题组活动时间;学习什么有关理论和知识,如何学习,要进行或参加哪些培训;如何保证研究工作的正常进行;课题经费的来源和筹集;如何争取有关领导的支持和专家的指导;如何与校外同行交流等。

  6、简短的结语。开题报告的结语要简洁,可以对课题管理部门提希望,给研究人员提要求,可以表示课题组的态度和决心。

  7、可以写上引文注释和参考文献。撰写开题报告时引用了他人的材料、数据、论点、文章要按要求注明出处。反映出课题组严肃的科学态度,体现出开题报告的科学依据,同时也是尊重他人劳动的体现。可以是页末注(脚注,在本页文章的下端)、文末注(段落后或篇后注)、文内注(行内夹注)和书后注四种。开题报告也可以有“致谢”。对于曾经指导、参加过选题、论证,或对此工作提供建议或便利条件,而又没有在课题组的同志,可用简短的文字表示感谢。开题会上,有关专家必须详细审查开题报告,向研究者提问质疑。但开题会不同于成果鉴定会,更主要的应该是完善方案。在确定研究有明显价值的前提下,论证双方应全力讨论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修改补充方案。专家审查的内容包括:1、选题是否当,是否符合立项条件;2、课题论证是否充分;3、负责人的素质或水平是否能承担此课题;4、课题组力量如何或分工是否得当;5、资料准备如何;6、最终成果预测如何;7、是否具备完成本课题所需的其他条件;8、经过比较,本课题是否有更合适的承担人;9、其他原因(加以说明)。

  关于课题的开题报告 篇14

  课题“幼儿园教育环境与幼儿互动的研究”是我们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提出的。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实践一定能取得非常满意的实验效果,下面就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目标、意义及各项实施办法向各位领导汇报。

  一、有关概念、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幼儿园教育环境:

  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环境与心理环境两部分。物质环境指幼儿园内教室、寝室、活动室等场所的教学设施、用具的布置(如何进行空间布置与材料的提供)及幼儿园外的家庭、社会、自然的大环境;心理环境指幼儿园的人际关系及一般的心理气氛等。

  具体体现在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教师与教师间的相互作用、交往方式等方面。(我们课题研究仅涉及教室环境与幼儿园文化环境与幼儿互动的研究)“互动”是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完全不同的全新教学模式,它积极提倡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双向沟通,鼓励被教育者积极参与,反应和创造。幼儿与环境的互动,幼儿不仅仅是在环境中成长,也是在环境里探索和学习。因此也可将“环境视为幼儿的老师”,互动式的教育环境可让幼儿体会到自己是环境的主人,有利于萌发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研究背景: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新《纲要》强调给幼儿创设一个丰富多彩、多层次,具有选择性和自由度的,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接触到的环境,使孩子通过自己的方式在与环境主动积极地相互作用中获得发展,将环境的教育价值摆在了整个教育的重要位置。但从现状看却存在许多要解决的问题:环境创设内容上追求精致美观,缺乏教育性;布置的形式上单调,缺乏多样化;布置方法上,主要以教师的设想、愿望出发,没有考虑到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现有发展水平,失去了影响和促进幼儿发展的教育价值。因此,我们应创设与幼儿互动的环境,让幼儿用环境记录、描述自己一日生活,使环境成为“会说话”的环境,成为幼儿展示自己的舞台,从而发挥其教育作用,体现环境的价值。

  研究的意义:

  通过幼儿园教育环境与幼儿互动的研究,改变教师观念,不包办代替:尊重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现有发展水平,以主人的身份参与到环境创设中来;探索创设平等、宽松、和谐的环境,为幼儿提供适宜、适度的各类材料;提供足够的、开放的时间、空间,以支持和引导幼儿积极的与环境互动。促进幼儿感知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个性的和谐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

  目标:

  1、改变教师观念,尊重幼儿的兴趣, 需要和现有发展水平,引导教师提供适宜、适度的各类材料;提供足够的、开放的时间、空间,支持、引发幼儿主动参与环境创设,建构创设意识的内容、途径、指导策略,利用环境来展示自己的学习过程、探索过程;积极创设平等、宽松、和谐的幼儿互动环境。以促进教师与幼儿的互动、幼儿与环境、材料的互动,萌发幼儿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2、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在教育实践中提升教育理念,改善教育行为,吸收先进教育经验:在不断地反思教学中提高教师经验总结与分析能力。

  内容:

  本课题分为两个子课题:第一、幼儿园文化环境与幼儿的互动研究;第二、教室空间环境与幼儿的互动研究。

  幼儿园文化环境与幼儿的互动研究内容:

  1、指导幼儿欣赏扎染布艺。

  2、研究扎染的基本方法和一定的技能、技巧。

  3、研究教师如何运用指导策略,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扎染活动。

  教室空间环境与幼儿的互动研究内容:

  1、在环境创设中,如何引发幼儿主动提出创设的意愿和动机。

  2、研究如何在师幼互动地创设环境中培养幼儿主体性、积极参与性为主线,选择与安排相关合理、有趣的内容。

  3、研究教师如何运用指导策略,引发并促进幼儿主动参与环境创设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观察法:由课题组人员设计观察记录表,通过观察,了解幼儿与现有教育环境的互动情况。

  (2)比较法:通过比较前后测幼儿与教育环境的互动情况,从理论角度分析幼儿如何更好地与之互动,为教育的实践奠定基础。

  (3)行动研究法:以实践作为研究的起点,从“实践中的问题”出发,采用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行动研究,从而不断探索出教育环境与幼儿互动的一系列教育方法的研究策略。

  (4)经验总结法:通过对实验教育过程的回顾、反思、总结,将教育措施、教育观察、教育效果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组织由园长挂帅、业务园长、教研组长及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为主要成员的课题组,运用科学的方法,在我园小、中、大三个年龄段展开关于教育环境与幼儿互动的现状调查。在研究中通过实践——反思——再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改进教育方法和途径,以保证实验研究的效果,具体分三个阶段实施:

  20xx年9月——20xx年11月 第一阶段:筹备阶段:搜集有关资料,调查幼儿对现有教育环境的反映、认知、写好观察记录及实验方案。

  20xx年12月——20xx年11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进行具体的实验研究阶段,根据前一阶段的观察,从改变教师观念,创设良好的物质与心理环境,指导幼儿参与设计、参与收集和准备材料、参与布置,真正达到环境与幼儿的互动。

  20xx年12月——20xx年2月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对整个实验过程的资料、信息、音像等进行综合、归纳、概括、总结;撰写工作报告及实验报告、结题报告,最后出版本课题研究的成果集,制作一套环境创设课例光盘和课题研究过程光盘,举办有关课题成果的展览并推广。

  五、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我园虽仅成立两年的时间,但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先后被确立为徐州市一类幼儿园、市示范幼儿园、市巾帼文明示范岗、市优秀家长学校、徐州师范大学社区学院教育基地及青年路小学、公园巷小学、徐师附小、解放路小学等教育实验小学幼小衔接实验基地。

  在课题开展前,我们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如:调查幼儿对现有教育环境的反映、认知,写出观察记录;搜集相关资料,了解幼儿园教育环境如何进行创设才能与幼儿互动,掌握了环境创设的要求、内容和方法,写出了实验方案;认真阅读、理解相关的书籍如《幼儿园环境布置的思考》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让环境和材料与幼儿对话》等,从多

  方面、多角度了解幼儿园教育环境的现状及未来发展的需要,还专门组织教师到苏州、贵州等地方学习扎染工艺。

  另外,我园将拨出专用经费,应用到科研课题上来,以保证课题实验的正常进行。

  六、预期研究成果

  1、关于幼儿园教育环境与幼儿互动的调查与分析。

  2、教育环境与幼儿互动的方法与策略。

  3、教师在课题中的观察指导个案及成长发展。

  4、幼儿成果展示。

  5、与课题有关的教养笔记和论文的发表。

  6、关于《幼儿园教育环境与幼儿互动的研究》实验报告与工作报告。

  7、关于课题研究的音像资料。

  七、课题研究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用科学发展观的态度指导课题研究,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科学地进行调查研究,重实证、重理性;合理运用行动研究法、观察法、比较法和经验总结法等进行研究。

  2、课题研究人员必须加强教育理论学习,以新的教育观念指导自己的实践行动。

  3、及时慎重地、细致地收集实验资料,注意收集点滴的实验成果和体会,以保证课题研究获得良好的成果。

【课题的开题报告】相关文章:

开题报告课题06-28

课题开题报告06-21

课题开题报告11-30

中学课题开题报告11-19

【精】课题开题报告11-25

小课题开题报告11-28

课题开题报告【精】11-28

课题开题报告【荐】11-28

【推荐】课题开题报告11-29

个人课题开题报告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