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2-10-03 16:40:19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小班教案模板合集五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教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实用】小班教案模板合集五篇

小班教案 篇1

  一、家访

  活动目标

  (1)走访每位幼儿的家庭,师生相互认识,让幼儿对老师初步产生亲切感。

  (2)初步了解幼儿在家中的生活习惯、个性特点、身体状况及家长的教育方法等。

  活动准备

  (1)与家长预约家访时间。

  (2)选择带给幼儿爱听、爱看的故事画书。

  (3)做好送给幼儿的小礼物。(如折纸玩具)

  活动过程

  1、 与家长交谈了解幼儿的个性爱好,习惯

  提问:

  (1) 你的孩子是否会自己吃饭,大小便?

  (2) 是否有午睡习惯?自己是否会穿、脱衣服?

  (3) 身体怎样?是否容易生病?

  (4) 有那些爱好、习惯?

  (5) 是否上不定期托儿所?与小朋友是否合群?见到陌生人有什么反应?

  2、 与幼儿接触

  介绍自己及班级的其他老师,介绍幼儿园;做折纸玩具送给小朋友。让幼儿拿出在家最喜欢的玩具,并和其一起玩。

  3、 发调查表给家长,并要实事求是地填写

  4、 道别时表示欢迎某幼儿做某某幼儿园的`小朋友,并欢迎其到图象重叠园来玩。

  二、家长陪幼儿来园两小时

  活动目标

  (1)在家长陪伴下,充分熟悉幼儿园、班级环境,了解班级主要活动场所(教室、厕所、午睡房等)的位置,学习入厕和用茶杯喝水。

  (2)熟悉本班老师,见到老师能有礼貌地问好。

  活动准备

  各类有趣的玩具(如电动玩具、积木、娃娃图书、插塑等),数量多于幼儿人数。

  活动过程

  1、幼儿在家长陪伴下自由地玩班上的电动玩具和拼插玩具等,并初步学习入厕和用茶杯喝水

  2.老师热情地接待幼儿,以自身的言行示范幼儿有礼貌地和老师相互问好(眼睛看老师、立正、鞠躬)并与幼儿共同活动。对特别胆小、怕陌生的孩子要陪伴多些

  3.幼儿离园时,老师热情表示欢迎幼儿再来园活动

  注:幼儿可分成两至三批来园活动,每批两小时左右。

  三、幼儿独立在园半天

  活动目标

  能离开家人,独自在园活动,感受在园活动的快乐,逐步消除陌生感和恐惧感,具有初步的适应能力。

  活动准备

  (1)新颖的电动玩具。

  (2)包装精美的糖果。

  活动过程

  1.接待幼儿及家长,让幼儿与父母愉快道别,与幼儿共同玩喜爱的玩具

  2.组织幼儿集体欣赏电动玩具。边玩边学说名称

  3.吃糖果

  给来园没有哭的孩子先吃,表扬他们不哭,对哭的孩子给糖果时要提出明天来园不哭的要求。引导幼儿看糖果的形状、色彩等。(老师亦可以用变魔术的形式“变”出各种吃的东西)

  4.带领幼儿玩户外小型运动器械,如小滑梯、小木马等

  5.家长来接孩子时,老师表扬幼儿能愉快地在园活动,鼓励他们明天再来

  对哭的孩子要鼓励他们向别人学习,明天也会高高兴兴上幼儿园。

小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西瓜是幼儿非常熟悉喜欢的水果。在这次活动中,通过让幼儿观察西瓜的外形特征,以及教师的引导,使孩子主动参与体育游戏,并让孩子在游戏中体验奔跑、追逐的乐趣,因此,我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设计了本次体育活动,尽可能的为幼儿提供思考、尝试的机会,不断开展他们的想象空间,发展他们的智力水平。

  【活动目标】

  1、愿意参与体育游戏,体验在游戏中奔跑、追逐的乐趣。

  2、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3、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活动准备】

  1、已认识西瓜,了解西瓜的'外形特征。

  2、吃过西瓜。

  3、毛毛虫的头饰。

  【活动过程】

  1、带领孩子做热身运动。

  2、讨论西瓜的外形特征。

  猜谜语导入课题。

  师:西瓜长得什么样?我们想一个什么好办法,让大家变成一个大西瓜?(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现在我们变成大西瓜了)

  师:我们用什么办法能变成小西瓜?(幼儿手拉手,小碎步朝圆心走,变成一个小西瓜)

  3、游戏:切西瓜

  幼儿围成圆圈,教师示范讲解游戏规则,师幼共同有节奏地念儿歌:“切切切西瓜,我们的西瓜香又甜,要吃西瓜切开来。”教师边走边有节奏的在幼儿拉手处做切西瓜状。儿歌念完时,教师的手停留在哪两位小朋友中间,这两位小朋友就把手放开,拉着其余小朋友的手往圆心跑,表示西瓜被切开了。

  4、教师扮演毛毛虫来吃西瓜练习切西瓜游戏。

  5、请2名幼儿扮演毛毛虫的朋友练习从三处切西瓜进行游戏。

  6、放松活动。

  带领幼儿在音乐伴奏下做放松活动。

  师:毛毛虫和他的朋友们高兴的说:“谢谢大家,谢谢大家,我也给你们准备了好吃的水果,咱们一起到我家里去吧。

  【活动延伸】

  在幼儿熟练掌握游戏后,适当增加游戏难度,当切到两位小朋友中间的时候让这两位小朋友沿着圆圈朝相反的方向绕圈跑回原位。

小班教案 篇3

  小小手

  活动目标:1、理解儿歌内容,体验小手的作用。2、能运用已有的经验进行初步仿编。活动准备:幼儿用小手做事的相片。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入。1、教师出示自己的手,向小朋友打招呼:“小朋友看,这是我的手,我有一双手,我的这双手能做许多事情,你们的小手会做事吗?你们的小手会做什么事情呢?”鼓励幼儿大胆说说。

  2、教师小结。

  二、理解学习儿歌。

  1、有一个小朋友,他也有一双手,他的小手也很能干,我们来看看他的小手都做了什么事情。谁来说说?(引导幼儿逐一观察图画,说说小手做的事情。)

  2、老师有感情地朗诵一遍儿歌。

  教师:有首好听的儿歌说的就是能干的小手,名字叫小小手,我们一起来听听。

  3、提问:儿歌的'名字叫什么?儿歌里说了什么?

  4、学习朗读儿歌。

  请小朋友跟着老师边拍手边念儿歌。

  5、引导幼儿尝试用动作表演儿歌。

  6、创编儿歌。

  (1)我们小朋友的小手还会干什么呢?

  (2)我们把小朋友小手做的事情也编到儿歌里去好吗?

  (3)请能力强的幼儿来仿编儿歌。

  三、保护小手。

  1、教师:小朋友们的小手这么能干,我们应该好好地保护它,那小朋友知道怎样保护它吗?

  2、请个别幼儿说一说。

  3、教师小结。

小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大家都知道,夏天是各种水果收获的季节,夏天的水果是多种多样的,它们不仅有不同的名称,还有形状的不同,颜色的不同,味道的不同等。对于小班的幼儿,他们有时不能正确把握水果的颜色,他们对水果认识是具体的,只能根据外部的特征来区别事物,一些水果的外形,幼儿对此已有了一定的经验认识,但水果中除了外部的不同,它的内部也藏有许多的教育契机,为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以此来让幼儿从外而内的感知水果的特征,正确把握水果的一些基本色彩。

  活动目标:

  1、知道一些夏天常见的水果,初步感知其特征。

  2、能正确区分水果的味道,掌握词语:酸、甜。

  3、能选择与水果相似的颜色涂色,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切好的水果若干

  水果图片(西瓜、荔枝、葡萄)等

  字卡人手一套(酸、甜)、录音机及磁带

  蜡笔、未涂色的水果图若干。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师:“夏天到了,许多水果宝宝都成熟了,小朋友你们最喜欢哪一种水果宝宝?

  “今天,有许多水果宝宝来到了我们小(1)班,我们去看看它们长得什么样?”(指导幼儿可以看看、摸摸、闻闻感知水果的特征)

  小结:夏天里的水果宝宝可真多,小朋友发现它们长得都是不一样的,它们有的长的圆圆的、有的椭圆的,有的红、有的绿、有的黄……。)

  师:“那这些水果宝宝是什么味道的呢?你们想不想来尝一尝?”请小朋友每样选一块尝一尝,把你尝出的味道告诉好朋友或老师!”

  “你吃的是什么水果?是什么味的?”

  (幼儿回答后教师逐一出示酸或甜,并将相应的水果贴在汉字酸、甜的下面)

  “小朋友真能干,水果宝宝有礼物要送给你们,它就藏在你们的小椅子下面,看看是什么?”(关于它们味道的字宝宝)小朋友认识你的字宝宝吗?(个别提问一下)

  二、游戏:我的朋友在哪里。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和字宝宝玩“我的.朋友在哪里”的游戏。“

  (音乐〈我的朋友在哪里〉)

  (师幼、同伴之间互找。)

  三、给果宝宝穿衣服。

  师:“今天果宝宝准备开一个舞会,大家都想穿上最漂亮的衣服,它们想请小朋友帮忙,你们愿意吗?”

  出示没穿衣服的果宝宝,先个别提问:……它穿什么衣服最漂亮?以引导孩子明确涂色的要求。

  (提醒幼儿选择与水果相似的颜色涂色,要涂的均匀)

  四、和果宝宝跳舞。

  师:“你们帮助了果宝宝,把它打扮的这么漂亮!果宝宝很开心,你们开心吗?(跳舞)那小朋友知不知道,除了这些果宝宝夏天还有别的果宝宝吗?(……)看这些可爱的水果宝宝也是夏天的,你们认识它们吗?(拓展孩子们的认知)

  “今天我们和可爱的果宝宝做了朋友,现在让我们一起把剩下的果宝宝送给托班弟弟妹妹吃吧。”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活泼、优美的旋律,学习自然地演唱歌曲后半段。

  2.在猜测蛋里是什么小动物的游戏中,以及教师的动作暗示下,仿编歌曲后半段并演唱。

  3.感受小动物破壳而出的情趣,表现对最后一个出壳动物的意外和惊喜。

  活动准备:

  1.知道小鸡是从鸡蛋里孵化出来的。

  2.不同大小的鸡蛋教具(图上的门可打开)大组(附l,图1—8)。

  3.立体的蛋,可掀开的“f]”,小鸭、小鸟、小蛇教具各一个(附1,图9~图13)。

  4.曲谱《小小蛋儿把门开》(附2)。

  活动过程

  1.以故事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前几天,妈妈发现一种神奇的蛋,蛋的身上居然有一扇门,我悄悄地把门打开,咦,会出现什么呢?教师范唱歌曲,激发幼儿对“蛋”上的“门”产生好奇心。

  2.教师范唱歌曲,引导幼儿倾听、感知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1)教师出示一般大的“蛋”(见图1),第二次范唱,幼儿完整倾听,

  初步熟悉歌曲《小小蛋儿把门开》的旋律和歌词内容。

  (2)教师提问“开出什么动物呀?”幼儿说:“小鸡。”教师翻图确认。(见图2)

  (3)教师再出示大一点的“蛋”(见图3),说:“它的身上也有门,它会开出什么动物来呢?”教师第三次范唱。

  (4)教师提问“开出什么动物了呀?”幼儿说:“小鸡”。教师重复:“哦,是小鸡吗?”教师翻图确认。(见图4)

  (5)教师出示最小的“蛋”(见图5),说:“蛋宝宝在哪儿呢?”教师引导幼儿用手做出蛋的样子。进行第四次范唱。

  (6)教师提问“开出什么动物了呀?”幼儿说:“还是小鸡。”教师翻图(见图6)追问:“什么颜色的小鸡呀?”幼儿:“红色的。”

  (7)教师出示最大的“蛋”(见图7),范唱,激发幼儿好奇心。

  (8)教师提问“开出什么动物了呀?”幼儿:“还是小鸡。”教师翻图(见图8)追问:“什么颜色的小鸡?”幼儿:“橙色的。”

  3.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幼儿在感受歌词的同时,发现太小不同的蛋中藏着的都是小鸡。教师:“蛋里打开的都是——”幼儿:“小鸡”。教师追问:“小鸡怎么唱歌的啊?”幼儿做“小鸡”,教师做“鸡妈妈”,引导幼儿学小鸡唱歌。

  4.借助“立体的蛋”,引导幼儿创编歌曲后半段

  (1)教师出示立体的“蛋”(见图9),教师引导幼儿仿编歌 曲的后半段。歌唱1遍。

  (2)教师打开一个立体的“蛋”(见图10),激发幼儿对不同“卵生”小

  动物的兴趣。仿编歌曲的后半段并演唱。教师:“这是 什么动物呀?”幼儿:“小鸭。”教师:“小鸭怎么唱歌的呀?”幼儿学唱:“嘎嘎嘎嘎??”。

  (3)教师再次打开一个立体的“蛋”(见图11)。教师:“这是什么动物呀?”幼儿:“小鸟。”教师:“小鸟怎么唱歌的呀?” 幼儿学唱:“啾啾瞅啾??”。

  5.借助“奇怪的蛋”让幼儿感受意外和惊喜

  教师出示一个奇怪的'“蛋”,打开后展示蛋中藏着的“可怕”的动物——小蛇(见图12),让幼儿在前后反差中感受意外和惊喜,歌唱1遍。 活动反思:

  在活动《小小蛋儿把门开》的设计中,教师首先修改了歌词,将“开出一只小鸡来”修改为“开出一只什么来?”通过两句歌词的对比,可以发现,用这样的设疑方式可以给予幼儿更多想象的空间、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在范唱环节,教师通过打开各种大小不同的蛋儿的门,让幼儿愿意倾听,从识别颜色到学习动作到愿意尝试学小动物唱歌,一遍遍地感知音乐。在随乐演唱的同时,教师引导幼儿关注教师及同伴,学习用动作表现从蛋变成小动物的过程,调整自己的动作,努力边唱边做动作。在不断重复的乐趣中感受音乐,理解歌词,达成目标。从活动现场看,最后的游戏环节有些拖沓,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请幼儿举手选择的方式有时会阻碍部分幼儿的参与度,造成活动的不流畅。例如:在幼儿选蛋时,教师可以直接遵从第一位选择的幼儿,揭开红色或黄色的

  “蛋”,不必请幼儿举手选择。这样活动的流畅性和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可能会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