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2-11-30 11:38:20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编7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开展,就需要我们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阐明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方法等的书面计划。那要怎么制定科学的方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编7篇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习惯用语,以养成语感。

  2、吸收孔子思想精华中有益于自己思想品德修养的部分。

  3、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本课拟用两课时教读。

  【教学步骤】

  一、激趣导入

  春秋时期,有一位老人到东方游历,看见两个小孩在一起争辩。他就走过去问他们争辩什么。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中午时就距离人远了。另一个小孩则认为正好相反。第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车上的伞盖,到了中午就只有盘子和饭钵那样大了,这不正是远的显得小,近的'显得大吗?”第二个小孩则说:“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的,到了中午,热得像把手伸在热水中一样,这不是近的就觉得热,远的就觉得凉吗?”对这个问题,老人没有“强不知以为知”,而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实事求是地说不知道。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位老人是谁吗?

  对。他就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一生培养了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第一文化伟人的孔圣人──孔子。今天,就让我们来领略孔子思想的博大与精深吧!

  二、整体感悟

  1、默读课文,掌握以下字词:

  愠 曾子 三省 罔 殆 女 凋

  2、朗读成诵:

  要求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⑴ 各自练读。

  ⑵ 检查背诵情况。

  3、从文章中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说出其大体意思,并说出喜欢的原因。

  三、品味探究

  要求学生四人一组,逐章逐句翻译,品味探究。每小组派1—2名代表参与全班交流。

  例1:“人不知而不愠”这句话讲的是为人的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告诉我们对人要懂得宽容和理解。

  例2:第四则讲的是学习方法,阐述了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学习是基础是前提,思考能使学习更深刻。

  四、质疑问难

  鼓励学生提出翻译上或内容理解上的难点,教师在黑板上汇总,师生共同讨论解决。

  例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一则讲的是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温故”是复习巩固旧知识,是手段,“知新”则是获取新知识,是目的。只能记诵一些知识,而不能将知识融会贯通,不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新发现的人,是不可以为师的。

  五、拓展延伸

  1、再次检查背诵情况。

  2、教师读《论语》中的部分章节,学生从中找出常见的成语、格言和警句来。

  ⑴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小不忍则乱大谋)

  ⑵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⑶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质彬彬)

  ⑷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性相近,习相远)

  ⑸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以文会友)

  ⑹ 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道听途说)

  ⑺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⑻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举一反三)

  ⑼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名不正,言不顺)

  ⑽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发愤忘食)

  其他,如:当仁不让;三思而后行;言必信,信必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等。

  六、布置作业

  1、能熟练背诵全文,并把有关成语、格言、警句摘抄在笔记本上。

  2、看注释,查工具书,书面翻译全文。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课前谈话

  师:上课之前老师要和大家说两句话,请你们仔细听,对你就鼓鼓掌。不对,你就摇摇头。

  第一句:我们是好朋友!同学鼓掌。一下子让我拥有了这么多朋友,我心里都乐开了花。

  第二句:你们上课听讲真专心!

  师:看大家这么有精神的样子,我们就准备上课了,好吗?希望客商我们能专心学习,也能成为真正的好朋友

  认识安培

  师:刚才,我一下子认识了那么多新朋友,太高兴了。我啊,也给你们带了一个好朋友,你看(出示安培的图片)一起来喊喊他的名字

  生:安培

  师:安培到底是谁?又一个怎么样的人呢?请你认真读读这句话你就知道了。

  指名读

  师:第一次读就能读正确,真棒

  指名读

  师:最后半句不着急再读一次吗?

  生再读

  师:现在你能用这个句子来介绍一下安培吗?

  句式训练:安培是 。

  生1:他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

  生2:他是法国著名的物理学家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要是把红色的这两个词读得重一点就更好了。

  初读,了解故事梗概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安培因为做事情太专心,而发生的一件有趣的事情。故事的题目就叫《“黑板”跑了》,请你们和我一起写课题。(板书课题)谁能来读读?

  指名读课题

  师:读了课题你的小脑袋里有没有冒出许多小问号来?

  同学提问

  师:黑板怎么会跑呢?黑板为什么要加上引号呢?

  现在请你仔细想想,还能不能提出不同的问题。

  会问的人就一定很会学习。就让我们赶紧去读读课文吧,请先看读书要求:

  1、 要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难读的词语圈出来多读几遍。再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2、 边读边考虑我们刚才提出的问题。

  明白了吗?赶紧从课桌里拿出课文纸大声读起来吧。

  同学读课文,教师将难读的词语打到课件上。

  车辆 只顾 衣襟

  掏出 车厢 后壁

  演算 情不自禁 聚精会神

  师:看到大家一遍接着一遍读课文,我都不忍心打断大家了。可是我很想知道这两个问题的答案,谁能告诉我呢?黑板为什么要加引号?黑板怎么会跑呢?

  生1:因为那不是真的黑板,是马车车厢的后壁。

  生2:马车跑了,马车的后壁就跑了,黑板也跑了。

  师:读了课文还不够,还要会读这些词语出示词语:

  车辆 只顾 衣襟

  掏出 车厢 后壁

  演算 情不自禁 聚精会神

  师:谁能来读一读第一行

  指名读

  师:衣襟这个词语特别难,谁能念?

  指名读

  师:知道什么是衣襟吗?看,老师这里(手指着自身的衣服领子),这就是衣襟,现在知道了吗?

  生齐答:知道了。

  师:现在谁来读读第二行

  指名读

  师:清楚又响亮,最后一排最难了,谁有勇气来挑战?

  指名读

  师:能把这三个词语念得掷地有声吗?

  指名读

  师:其中有一个词演算你知道是怎么样算吗?

  生:在黑板上一边算一边画

  师:张老师找到了有这个词的句子,读一读再想想什么是演算?

  出示:安培高兴地走过去,从口袋里掏出粉笔,在“黑板”上演算起来

  生自由读句子,指名交流

  师:演算就是要找一个地方把一步一步写下来,现在你知道了吗?我们要把拦路虎一个一个消灭,我指一个大家读三次。

  师:瞧,我们多能干,一会儿功夫就把拦路虎都消灭了,要是再读课文,一定比刚才读得更棒了。现在请同桌小朋友你读一节我读一节,互做小老师,读得好就夸夸他,读得不好帮帮他。要是有难读的句子老是读不好,就把它划下来,等会儿我们一起来读。

  生互读课文

  师:有没有特别难读的句子和大家交流一下?

  没有同学举手

  师:老师刚才看到一个小朋友有一句话读得不是很好,我们一起来看。

  出示句子:

  可是安培好像什么也没有看见,什么也没有听见,只顾低着头朝前走。

  师:这个句子很难读,老师用了一些记号来协助大家,看能不能行了?

  出示句子:

  可是安培好像什么也没有看见,什么也没有听见,只顾/低着头/朝前走。

  师:有了我的协助,你能读了吗?

  指名同学读

  师:比刚才进步多了,谁能再来读一读。

  个别读

  齐读

  师:我这里还有一个句子,你能把这个句子读好吗?

  出示句子:

  可是黑板还在向前移动安培情不自禁地跟着黑板走,继续聚精会神地演算着

  师:这个句子里,有个词语形容安培特别专心,你发现了吗?

  生:情不自禁

  师:这是形容安培不自觉得跟着马车走了。

  生:聚精会神

  师:这回找对了。谁的小脑袋里还有4个字的,形容考虑问题特别专心的词语?

  生:专心致志(师在黑板上贴出词语)

  生:全神贯注(师在黑板上贴出词语)

  生:一心一意(师在黑板上贴出词语)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把它们放进记忆贮藏室里面。

  细读:抓住“黑板”,学习安培为什么想找一块“黑板”

  师:现在让我们来做做小小侦探家,仔细读读课文的3、4、5找出有关黑板的句子,用横线把它们画下来。

  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找句子,师巡视。

  师:有人已经找到好几句了,我们来交流一下好吗,你找到哪几个句子就来交流哪几个句子。

  指名交流

  生读:说来也巧,街道旁正好竖着一块“黑板”,好像特地为他准备的。

  出示句子:

  说来也巧,街道旁正好竖着一块“黑板”,好像特地为他准备的。

  师:你找到了这一句,还有吗?

  生:算着算着,这块“黑板”跑了起来,慢慢地向前移动。

  出示句子:

  算着算着,这块“黑板”跑了起来,慢慢地向前移动。

  师:你找到了这一句,还有没有?

  生:可是“黑板”还在向前移动,安培情不自禁地跟着“黑板”走,继续聚精会神地演算着。

  出示句子:

  可是“黑板”还在向前移动,安培情不自禁地跟着“黑板”走,继续聚精会神地演算着。

  师:还有两句你能找到吗?

  生:后来,那块“黑板”越走越快,安培觉得自身快追不上了。这时他才发现,那不是一块黑板,而是一辆马车车厢的后壁。

  出示句子

  后来,那块“黑板”越走越快,安培觉得自身快追不上了。

  这时他才发现,那不是一块黑板,而是一辆马车车厢的后壁。

  师:请大家看大屏幕,我给这5个句子涂上了三种颜色,每一种颜色的句子分别在讲什么,请大家想一想。

  出示:

  说来也巧,街道旁正好竖着一块“黑板”,好像特地为他准备的。

  算着算着,这块“黑板”跑了起来,慢慢地向前移动。

  可是“黑板还在向前移动,安培情不自禁地跟着“黑板”走,继续聚精会神地演算着。

  后来,那块“黑板”越走越快,安培觉得自身快追不上了。

  这时他才发现,那不是一块黑板,而是一辆马车车厢的后壁。

  师:你看,这些句子涂上了不同的颜色,请你再读读,你又发现了什么?

  同学自由读句子。

  师:谁能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没有同学举手

  师:第一个我来说吧,你看,第一句我就说黑板竖着(板书:竖着)第二个你能来说吗?

  生齐说:黑板动了(板书动了)

  师:最后呢?

  生齐说:黑板跑了(板书跑了)

  师:小朋友们,安培再街上一边散步一边考虑数学题,他发现一块竖着的黑板,就马上演算起来,后来黑板动了,安培还跟着黑板演算,最后黑板跑了,安培追不上了,他才发现那是马车车厢的后壁。

  师:这竖着的黑板是为安培准备的吗?他为什么要去找这一块竖着的黑板呢?请大家默读第三自然段,找一找答案。找到答案马上举手。

  同学自由大声读

  师:刚才小朋友们犯了一个错误,老师要求大家默读,他为什么要找一块黑板?

  生:他在衣襟上画着怕忘记了,就想找一块黑板。

  出示

  开始他在心算,用手指头在自身的'衣襟上画呀画的,后来觉得需要找一个地方来计算一下才行。

  师:谁能边想象边来读这个句子。

  同学自由读

  师:读着读着,我仿佛看到安培一边心算一边在衣襟上画呀画的样子了,谁愿意来做做安培?指名读

  师:你一边画一边心算再想什么啊?

  生:数学题,很难算

  师:街上的行人来来往往好像很热闹,可是安培好像

  出示句子:同学接读

  什么也没有看见,什么也没有听见,只顾低头朝前走。

  师:请你读读这句话,带着什么样的心情来读呢?出示

  出示句子:

  说来也巧,街道旁正好竖着一块“黑板”,好像特地为他准备的。

  师:读出安培喜出望外的心情来

  安培都高兴地喊了出来了,

  出示:

  太好了! 。

  他会喊些什么呢

  生:我可以演算这个题目了

  生:我想找黑板就找到了

  师:他还是一心想着数学题,我们都知道这个是马车的后壁,可是安培为什么不知道呢?

  出示句子

  安培高兴地走过去,从口袋里掏出粉笔再黑板上 地演算起来。

  你能把形容专心的词用进去说一说吗?

  师:原来是安培考虑数学题太专心了。所以才会把马车车厢的后壁当作黑板。那黑板动了,甚至跑了起来,专心的安培又是怎么样的反应呢?大家可以课后再去读读课文的第4、5自然段,自身去学学。

  写字,学习安培的专心

  师:最后让我来学学专心的安培,专心得来写写字。

  出示生字:

  考

  师:看这是什么字?认识这个偏旁吗?这是考字头。要写好这个字得注意笔顺,请你找到课后练习2考的笔顺,自身先书空一下。

  师:现在我们可以把它放到田字格里了,先写考字头,竖在竖中线上,再写横、竖折折钩。请你们也把考字放进田字格里。注意头正、身直、臂平、脚平。

  出示生字

  而

  师:课后请大家也用先书空,再看田字格里的位置,自身写一写。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16、风娃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认“抽、续”等8个生字,认识多音字“转”,会写“吸、极”两个生字,能正确朗读1-3自然段,风娃娃。

  过程与方法:通过交流识字方法让学生展示识字成果,体会识字的快乐。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朗读使学生感悟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风车问学生,你们知道这是什么? (风车)

  2、怎样才能使风车转起来?(吹一下,有风)

  3、只要有风,风车就能转动,多么神奇的风呀,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16、风娃娃

  (注意娃娃要读轻声,再来读一次)

  二、初读课文

  想了解“风娃娃”吗,那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碰到不认识的字就请教书中的枫叶老师或者同桌的小朋友,读完之后同桌互相交流自己学会的生字。

  三、学习生字

  1、现在我们请小老师们教我们认读生字吧。

  2、出示课件,交流识字方法

  刚才你们是怎么学会生字的,把你好的识字方法告诉大家吧。

  只要我们掌握识字的'方法,我们就能很快地掌握生字。

  四、学习课文

  1、小朋友们真棒!风娃娃都笑了。

  风娃娃长大了,风妈妈说----引读 女同学模仿风妈妈来对风娃娃说说。

  2、风娃娃一听可以为人们做好事了,可高兴了,你们看他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他又是怎么做的?谁能看图说说。(板:风车慢慢转动 用力吹 秧苗喝足水)

  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把这动人的画面写下来的。(自由读读第二节)谁把这段话读正确。注意转是多音字,转动(齐读开火车读),齐读句子。

  当风娃娃看见风车慢慢地转动,抽上来的水只能断断续续地灌溉田里的秧苗,他是怎么想的?于是他----引读 多么乐于助人的风娃娃,谁来读读。

  “吸”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生字,谁发现吸为什么是口子旁?

  谁来模仿风娃娃做作动作,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风娃娃》。谁能把风娃娃的动作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风娃娃就这么用力地吹着,风车一下子转得飞快,被抽上来的水奔跑着,向田里流去。秧苗----引读。

  风娃娃看到自己能为人们做好事了,多开心呀,你们能把风娃娃的心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指名读)是呀,连秧苗也在夸风娃娃了,谁来读读。

  让我们再来到田野,给这动人的画面配配音,请你们当风娃娃,读风娃娃的两句话,再请个学生读叙述部分,一起来读读第二节。

  3、风娃娃还为人们做了什么好事呢?你们能自学第三小节吗?

  自学要求:1、看图说说。风娃娃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他又是怎么做的?

  2、读读课文。把你的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交流:看图说说。风娃娃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他又是怎么做的?(板书: 纤夫用力拉船 船飞快行驶)

  当纤夫用力拉船时,风娃娃急忙跑过去帮忙,多热心的风娃娃,谁来读读。(指名读)

  当纤夫遇到困难时,是风娃娃帮助了他们,他们十分感激风娃娃,你能把纤夫们的感激之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小老师带读、男女比赛读)

  当别人有困难时,风娃娃就急忙去帮助他们,让我们一起来夸夸风娃娃吧。齐读

  4、风娃娃还会帮助人们做什么事,你能展开想象说说吗?

  我会说:风娃娃还来到--------看到---------------,他-------------------------------------

  于是,风娃娃想:引读

  是不是只要风娃娃用力吹就能帮助人们做好事?我们下节课再来讨论。

  五、推荐课外读物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有关风的知识,有空看看《半小时阅读》 《拓展 积累 》 《中国百科知识全书》

  六、巩固识字

  1、今天我们班的小朋友学得很认真,等一会儿我来考考大家的生字,看谁记性最好。先给大家半分钟的时间默默地记生字,如果有哪个生字不认识了,轻轻地问问同桌。

  2、识字游戏:这是个识字魔方,你们能读出磨房上的词语吗?(齐读、开火车)

  3、写生字

  嘘,老师听见有两个生字娃娃在说悄悄话了,他们说不知道我们二(6)班的小朋友有没有发现我们长的挺象的?(我的发现)

  ---------------------------

  口子旁的是“吸气”的吸,木字旁的是“北极”的极。我们可要把他们区别开来。

  他们又说话了,我来听听他们说什么?你们能把我们正确地写到田字格中吗?

  他们的右边都是个“及”,注意他的笔顺是---请小朋友们先看看他们的右边的及字在田字格的位置再描一描,体会一下及字在田字格的写法一样吗?看完后在书中先描一描,老师请个小朋友来写写。(学生选其中的一个写)

  小朋友观察这样仔细,只要用正确的姿势写字,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把字写得漂亮。

  在本子上写两个,评评自己这两个字哪个最漂亮,打上五角星,再模仿这个漂亮的字,看看第三个字能否超过他?(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书写)

  16、风娃娃

  风车慢慢转动 秧苗喝足水

  纤夫用力拉船 用力吹 船飞快行驶

  ------------------------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字,会写4个字。认识偏旁扌

  2、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3、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古诗。

  【教学准备】课文挂图、小黑板、布置学生观察晴朗的夜空。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交流观察晴朗夜空的内容和感受。

  2、引入课题:静夜思(板书)

  二、朗读或试背古诗

  1、指名读古诗。

  2、齐读古诗

  3、指名背古诗

  三、认记生字

  1、学生在文中找出生字,作上记号,读一读。

  2、认读生字。

  ⑴开火车认读

  ⑵游戏:运西瓜

  西瓜丰收了,让我们帮忙把西瓜搬上车,运到城里去吧!不过,每个西瓜后面都有一个生字,搬瓜者要想办法记住它。可以用组词,说一句话,找相近的字进行比较等办法。

  四、精读古诗

  1、分四人组诗古诗,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

  2、全班交流。

  3、背诵古诗,体会诗人的情感。

  4、请同学来扮演李白,做一回诗人,背背这首古诗。

  五、指导书写

  1、观察田字格中的字

  2、指导学生说一说,再书写。

  3、学生在课本田字格中书写后展示、评议。

  六、扩展活动

  1、学生交流各自会背的古诗:

  2、学生去收集有关李白的诗。

  【板书设计】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通过对诗中意象的赏析,体会它塑造的意境

  通过对诗中关键字词的把握,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诗歌中的意象为本文奠定了怎样的基调

  教学设想:对于诗歌的学习,学生总是感觉很茫然,似乎鉴赏诗歌没有规律可循。通过对杜甫的《登高》一诗的鉴赏分析,以及对有类似特点的诗歌《送友人》的鉴赏,使同学们把握两点学习诗歌的规律,为他们以后学习与《登高》类似的诗歌时提供一些借鉴。

  教学过程:

  导入:各位同学,前几天我们学习了《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它的作者是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今天我们来学习另外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作品《登高》。

  作者简介:因为以前同学们都学过他的一些诗歌,所以对杜甫有所了解,哪位同学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后人又称他为杜少陵,又因他曾官至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人又称他为杜工部。他的作品大都收在《杜工部集》里。他的诗歌因为多是反映现实生活的,所以又称他的'诗为“诗史”。他和李白、白居易一起被称为唐朝三大诗人。

  杜甫一生不得志。天宝四年(公元745年),他34岁时,抱着“至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来到长安应试求官。适逢奸相李林甫玩弄权术,应试人无一录取。杜甫困守长安达十年。又值安史之乱。他颠沛流离。闻唐肃宗在灵武即位,他前往投奔,被叛军捉住,押回长安。后来逃出,一人到达唐肃宗的临时驻地凤翔,皇上授他左拾遗的官职。上任不久,因为宰相房琯被罢官。他上疏营救,触怒皇帝,被贬官到华州。公元759年他辞官西行,到了四川,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盖了一座草堂,就是杜甫草堂,三年后川军叛乱,他又开始漂泊流浪。后来在节度使严武的保荐下,做了节度使参谋等职,严武死后,他失去依靠,再次辗转于江陵、岳州、衡水一带。公元770年冬天,这位饱经忧患的老人病逝在湘江水上一条小船里,时年59岁。(投影)

  杜甫的一生四处漂流。他的诗歌大多都是反映他在四处漂流时的所见所感。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他的这首《登高》,看看诗人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他又是怎样来抒发他的思想感情的。

  本文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对诗中意象的赏析,对诗中关键字词的把握,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养成能鉴赏类似诗歌的能力。(投影)

  所谓意象,就是指作者在作品中提到的景物,并对这些景物赋予了自己的主观感情色彩。(投影)

  我们举个例子来具体了解一下什么是意象?马致远的元曲,[天净沙](秋思)。大家都学过吧?现在齐背一遍。“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投影)

  在这首元曲中写了哪些景物?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18个字写了9处景物。前三句一个名词一处景物,这些景物写出了一幅秋日黄昏的萧瑟凄凉的画面。面对着这样的景物,远在天涯的游子自然而然的产生出一种思乡之情。曲中的这些景物蕴含着作者的思乡之情,赋予了作者主观的感情色彩,这就是意象。

  现在大家听我读一遍,注意我读的感情、节奏。

  找几个学生再有感情地朗读一遍。

  同学们再齐读一遍,注意读出感情。

  鉴赏诗歌:

  同学们来说一说看完这首诗,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学生发言来说一说)

  现在我们来鉴赏一下这首诗。

  教师: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风、天、猿、渚、沙、鸟。

  教师:这六种景物构成了怎样的一幅画面。哪位同学来给大家描述一下?

  明确:急风在猛烈地吹着,天空寥廓,猿在不住地哀鸣。水中青色的小洲,沙滩上白色的沙子,鸟儿在急风中飞舞盘旋。尤其是猿的啼叫,在作者的耳中听来却是一种哀鸣,鸟儿和雄鹰展翅飞翔还不一样,而是在盘旋。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凄凉冷清的画面。

  教师:我们把对景物的领悟与杜甫当时的处境和命运联系起来思考,说说这些景物在诗人看来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明确:冷清而凄凉的画面。

  教师:咱们再来鉴赏一下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放眼望去,看到的是落叶纷纷而下,长江波涛滚滚,向东流去。在这样的情境下,想一想诗人能联想到什么呢?

  明确:无边的落叶,纷纷落下。遍地一片荒凉的景象。面对滔滔不绝地江水,想自己大半生的漂泊,年华就这样逝去,却没有建立功业。不由得使人悲上心头。

  教师:颈联中有一个字可以说很明显的写出了作者的心情,大家考虑是哪一个字?

  明确:“悲”字。作客在外,已经是够可悲的了,却又是离家万里,睹物生情,自然是悲伤而愁苦。“百年多病独登台,年岁已大,却又得了病,而且又是孤苦伶仃一个人登高台,作者的心情怎样,自然不难理解。

  登高台想到了自己和国家的命运,一生中没有实现自己的抱负,现在却已两鬓斑白,岁月已逝。壮志不得申,如果有酒来消愁,那也是一件可以解愁的办法,可是却已戒酒了,只有一个人默默地承受着这种痛苦。

  教师总结:对于这首诗,它的首联和颔联,选取了八种景物,来渲染出一种冷清而悲凉的气氛。为本诗奠定了抒情基调。

  在颔联中,一个“悲”字,把作者的悲伤感情直白的表现了出来。通过这首诗的学习,我们总结出两点规律,一是抓住诗中的意象的特点。不同的意象蕴含着作者不同的思想感情。了解这些意象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如明显的“猿啸哀、鸟飞还、落木、长江滚滚。”这些意象及其特点明显的为本诗奠定了悲伤的基调。(投影)

  其次,就是抓住关键性的字词,颔联中的“悲”字,就是本诗的诗眼。通过这个字,进一步了解作者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投影)

  教师:现在,给大家5分钟时间来读几遍,把这首诗背诵下来。

  由学生齐背一遍。

  鉴赏《送友人》:刚才我们总结了学习诗歌的两点规律,现在大家就来鉴赏一下李白的《送友人》,这首诗。(投影)。

  给学生五分钟时间,由学生来鉴赏讨论。

  然后由学生来发言。(略)教师略加指导、分析。

  总结本课: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我们要学到大量的诗歌,对于诗歌的学习,本课只是为同学们学习诗歌提供点借鉴,知道些鉴赏诗歌的方法。鉴赏诗歌的方法以及鉴赏角度很多,希望大家能够不断探索出一些规律,从而能更好的鉴赏诗歌。

  谢谢大家。下课。

  板书:

  登高

  杜甫

  意象:风、天、猿、渚、沙、鸟、落木、长江

  关键字:悲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61、62页。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是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

  2、知道余数一定小于除数。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除数与余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来和大家做一个游戏,好不好?

  生:好!

  师:(出示苹果图)大家来看,屏幕上有很多不同颜色的苹果,每个苹果的下面都有编号,现在老师不看屏幕,我找同学来随便说出一个编号,老师就知道这个编号的苹果是什么颜色,谁先来试试?

  生:(活动)

  师:大家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

  生:想。

  师:我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自己一定会探索出来其中的奥秘,而且一定会比老师做的更好。

  2、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回顾温习:

  师:大家来看,谁来和我们一起来学习了。

  生:熊大、熊二。

  师:是的,熊大和熊二想招待他们的好朋友,熊大拿出6个苹果和好朋友分享,他想给每2个苹果放一个盘子,能分几盘?

  生:3盘。

  师:你来上来摆一摆。(粘贴)

  师:6个苹果每2个摆一盘,摆了3盘,正好摆完,我们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吗?

  生:6÷2=3 单位(盘)

  师:在这个算式中,各部分名称是什么呢?

  生:6是(被除数),2是(除数),3是(商)。

  2、初步认识余数

  师:熊二准备了7个苹果也要两个放一个盘子。大家用你们的学具自己摆摆看,你上来给大家摆一摆。(粘贴7个苹果图)。

  师:看看这两次摆的有什么不同呢?

  生:熊大分了3盘正好分完,熊二分了3盘还剩下一个。

  师:那剩下的一个为什么没继续摆呢。

  生:因为要每2个分一盘,剩下的1个不够再分成1盘了,所以就剩下了。

  师:你真棒。对像这种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我们就能用有余数的除法表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板书)。

  师:大家来看看怎样把它用算式表示出来。

  师:被除数7表示共7个苹果,除数2表示每2个分一盘,商3表示分了3盘,所以单位要是盘,最后还余下一个大家可千万不要把它给忘记了啊,我们在商的后边加上6个点,把余下的1个写到点的后边,它余下了1个,所以它的单位要是个,这余下来的数我们把它叫做余数。

  师:我们试着来读读这个算式吧?

  生:7除以2等于3盘余1个。

  师:读的很好。这就叫做有余数的除法,谁能再来说说这个余数表示什么呢?

  生:这个余数表示平均分后剩下的数。

  3、课堂练习,及时巩固。

  师:很棒,现在来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解决一些问题,打开课本61页,来看练习1,大家做一做。共圈了8组,还剩1个。一起读出算式。

  生:17除以2等于8组余1个。

  师:算式中每个数字各表示什么?

  生:被除数17表示共有17个五角星,除数2表示每2个圈一组,商8表示平均分了8组,余数1表示还剩下1个。

  师:回答的真好,第二题,共圈了7组,还剩2个,一起读出它的算式吧。

  生:23除以3等于7组余2个。

  师:这个算式的意义呢?

  生:共23个圆,每3个分一组,分了7组,还余2个。

  师:看来大家都已经认识了有余数的除法。其实啊,有余数的除法中还隐藏了一个小秘密,我们现在一起去探索一下。

  ? 4、动手操作,深入探究。

  师:拿出8根小棒,每4根摆一个正方形,看看能摆出几个?

  师:你来汇报一下。

  生:每4个摆一个正方形,摆了2个,算式,8除以4等于2个。

  师:真棒,现在用9根小棒来摆,看会出现什么情况?你来说说你的结果。

  生:摆了2个,还余下一根。

  师:为什么会余下1根呢?

  生:因为摆一个正方形要用4根小棒,余下1根不能再摆一个正方形了。

  师:说的.太好了,怎样列示呢?

  生:9÷4=2(个)······(1)根。

  师:那10根、11根、12根呢?都来摆一摆,并列出算式?

  师:谁来把他的结果和大家分享一下?同学们那我们不摆小棒,能自己推算出下面的算式吗?13根(13除以4等于3个余1根)、14根(14除以4等于3个余2根)、15根(15除以4等于3个余3根)。

  师:现在观察这些算式,看看能发现什么?

  生:发现了除数都是4,余数是1、2 3。

  师:为什么会这样呢?余数是4或者比4大的数不行吗?

  生:不行,因为如果余数是4就又能摆出一个正方形了。

  师:哦,现在你们有没有发现余数和除数之间的那个小秘密呢?

  生:余数都比除数小。

  师:回答的太好了,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都小于除数(板书)现在看看我们用这个秘密武器能不能帮熊二解决这两个问题。我们如果用小棒摆这个图形,它可能余几根?

  生:1根或者2根。

  师:为什么呢?

  生:如果余下3个的话就又能摆一个三角形了。

  师:你太聪明了,摆这个图形可能余几个呢?来一起回答。

  生:他可能是1—4根。

  师:这个余数比除数小的武器不仅能帮我们解决摆小棒问题,还能帮我们解决很多问题,来看这个除法算式,如果有余数,余数可能是几?

  生:1—5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因为余数比除数小,除数是6余数只能是1—5.

  师:回答的真完整啊,那如果这个算式,只让我们写一个最大的余数,应该写几?

  生:5

  师:那如果我们知道余数是6,那除数会是谁?

  生:8,因为余数要小于除数,除数要大于余数,余数是6,除数8比他大,所以是B.

  师:真是个会思考的小朋友,我想写一个最小的除数,应该写几呢?

  生:7。

  6、课堂总结,课后思考

  师:看来同学们对有余数的除法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不仅知道了余数的意义,还知道了在有余数除法中余数一定小于除数。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老师在上课前做的那个小游戏,希望同学们课后一起交流能够用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探索出它的奥秘,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学习。好,下课。

  【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余数<除数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楞次定律的内容

  2、理解楞次定律和能量守恒相符合

  3、会用楞次定律解答有关问题

  4、通过实验的探索,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总结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对楞次定律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

  对楞次定律中的“阻碍”和“变化”的理解.

  四、教学媒体:

  1、计算机、电视机(或大屏幕投影);

  2.、线圈、条形磁铁、导线、干电池、蹄形磁铁、灵敏电流计、楞次定律演示器.

  五、课堂教学结构模式:

  探究式教学

  六、教学过程:

  复习:

  1、提问: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什么?

  电脑演示例题:请同学回忆右手定则的内容,并判断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时所产生感应电流的方向.

  引入:

  电脑设置新情景并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如果用其它方式改变磁通量,从而产生感应电流,如何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呢?

  新课教学

  (一)、通过旧知识给出新结论:

  即利用右手定则判断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而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给出结果:

  当原磁通量增加时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方向相反;

  当原磁通量减少时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方向相同.

  (二)、学生实验:实验内容见附表一.

  实验准备

  1、查明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搞清螺线管导线的绕向.

  2、通过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和电脑的演示,使学生发现自己的实验结果与上述结论相一致.

  当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电路中就有感应电流产生.现在,我们再来根据实验的结果来得出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由于电流方向和它所形成的磁场方向是有确定的规律的,因此,如果能够确定感应电流的磁场的方向,便能够确定感应电流的方向.

  (三)、楞次定律内容的教学部分:

  1、通过前人所做实验的大量性来说明此结论的普遍性.

  2、通过电脑软件模拟实验过程, 进一步分析实验的结论, 根据实验现象所反映的物理本质的规律,请学生得出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并加以叙述,教师予以评价、修正,在此基础上得出楞次定理的完善表述.得到楞次定律的内容:

  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3、通过电脑演示,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阻碍”和“变化”的含义.

  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而不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因此,不能认为感应电流的磁场的方向和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相反.

  这里的“阻碍”体现为:当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增加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相反,感应电流的磁通量阻碍了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增加;当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减少时,感应电流磁场方向与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相同,感应电流的磁通量阻碍了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减少;当回路中的磁通量不变时,则没有“变化”需要阻碍,故此时没有感应电流的磁场,也就没有感应电流.

  (四)、楞次定律的应用教学部分:

  通过软件教学模拟实验过程,并加以引导,使学生独立思考:

  总结出利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步骤.

  练习部分:

  ⑴ 方形区域内为匀强磁场,在矩形线圈从左到右穿过的整个过程中,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⑵ 无限长通电直导线旁有一个矩形线圈,当线圈远离直导线时,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⑶ A、B两个线圈套在一起,线圈A中通有电流,方向如图,当线圈A中的电流突然增强时,B中的感应电流方向如何?

  (五)、定律的深化部分:

  1、楞次定演示器进行演示实验引起学生的思考.

  2、通过学生的讨论和电脑软件的演示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到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

  3、深化:

  从导体和磁体的相对运动的角度上看:电磁感应的效果是阻碍它们的相对运动;

  ②楞次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电磁感应现象中的具体表现.

  从能量转换的角度来分析:螺线管中用楞次定理得出的感应电流所形成的磁场,在螺线管上端为 极,这个 极将排斥外来的条形磁铁的运动,条形磁铁受此排斥力的作用而运动速度逐渐减小,即动能要减少;要维持其运动速度则需要有外力对磁铁做功.可见,电磁感应现象中线圈的电能是外部的机械能通过做功转化而来的.因此,楞次定理与能量转换与守恒规律是相符合的.

  反之,我们可以设想一下,若感应电流方向与用楞次定理判断得出的方向相反,则螺线管的磁场将与条形磁铁相互吸引,这样条形磁铁的速度会愈来愈大.也就是说在电路获得电能的同时,磁铁的动能也增加了.这时,对于电路和磁铁组成的系统来说,它将找不到是由什么能量转化而来的,电能和动能是凭空产生了,这显然与自然界最基本的规律之一—能量守恒定律相违背.

  (六)、小结:

  总结楞次定律的三种表述方式:

  表述一: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表述二:导体和磁体发生相对运动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相对运动;

  表述三:感应电流的方向,总是阻碍引起它的原电流的变化;

  作业: 书后练习

  (七)、板书设计:

【教学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方案08-03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10-14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04-17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06-12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方案10-09

教学设计方案15篇06-13

教学设计方案(15篇)06-14

教学设计方案(精选15篇)06-14

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三篇09-08

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四篇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