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教学设计

时间:2022-11-15 16:39:30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静夜思》教学设计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静夜思》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静夜思》教学设计

《静夜思》教学设计1

  床前明月光 明亮的月光从窗户外照进来。

  疑是地上霜 把床前的地映得一片银白,以为是一层白白的霜。

  举头望明月 抬头仰望天空,一轮又圆又亮的明月高高悬挂着。

  低头思故乡 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了心中怀念的故乡!

  活动目标:

  1、能理解图片的内容,学会念古诗:静夜诗。

  2、体验诗中离开家乡的人的思乡之情。

  3、鼓励幼儿大胆地念古诗,培养他们专心学习的习惯。

  活动准备:课件

  活动过程:

  1、出示课件:小朋友看一看,这个人怎么了?他在看什么?

  2、帮助幼儿体验古诗的意境。

  师:这是一个离开家乡的人,离开了妈妈的人,当天黑下来的时候,他就特别的想自己的家,想自己的妈妈,想家里的亲人。

  3、师示范念古诗,边讲解古诗含义:

  床前明月光 明亮的月光从窗户外照进来。

  疑是地上霜 把床前的地映得一片银白,以为是一层白白的霜。

  举头望明月 抬头仰望天空,一轮又圆又亮的'明月高高悬挂着。

  低头思故乡 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了心中怀念的故乡!

  4、理解字词

  疑 怀疑,误任务的意思。

  举头 抬起头,举是抬的意思。

  思 思念,想念。

  5、幼儿学习古诗,边作指导。

  师:我们一起来年一遍,能用响亮的声音念古诗。

  6、反复的练习,请幼儿上来表演。

  师:请小朋友上来表演给大家看。

  7、为古诗创编动作,帮助幼儿进一步的掌握。

  师:谁能给古诗编上动作呢?加上动作来念古诗。

  8、讲评。给专心的幼儿颁发奖品。

《静夜思》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字,会写4个字。认识偏旁扌

  2、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3、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古诗。

  【教学准备】课文挂图、小黑板、布置学生观察晴朗的夜空。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交流观察晴朗夜空的内容和感受。

  2、引入课题:静夜思(板书)

  二、朗读或试背古诗

  1、指名读古诗。

  2、齐读古诗

  3、指名背古诗

  三、认记生字

  1、学生在文中找出生字,作上记号,读一读。

  2、认读生字。

  ⑴开火车认读

  ⑵游戏:运西瓜

  西瓜丰收了,让我们帮忙把西瓜搬上车,运到城里去吧!不过,每个西瓜后面都有一个生字,搬瓜者要想办法记住它。可以用组词,说一句话,找相近的.字进行比较等办法。

  四、精读古诗

  1、分四人组诗古诗,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

  2、全班交流。

  3、背诵古诗,体会诗人的情感。

  4、请同学来扮演李白,做一回诗人,背背这首古诗。

  五、指导书写

  1、观察田字格中的字

  2、指导学生说一说,再书写。

  3、学生在课本田字格中书写后展示、评议。

  六、扩展活动

  1、学生交流各自会背的古诗:

  2、学生去收集有关李白的诗。

  【板书设计】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4个字,认识两个偏旁、。

  2、朗诵古诗,背诵古诗。通过看图和诵读,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3、把自己看到的夜空说给同学听,培养观察与说话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朗读、背诵古诗和认字。

  【教学准备】

  挂图、小黑板、头饰、布置学生观察晴朗的夜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一、导入激趣

  1、交流观察晴朗夜空的内容和感受:

  同学们观察了晴朗的夜空,现在请你们在四人小组说一说,让大家也感受一下美妙的夜空。

  ⑴小组交流。

  ⑵推选代表或自荐上台说一说。

  ⑶出示课文插图我会说。(播放插图中小女孩观察天空时的录音:在一个晴朗的夜空,我来到小溪边的.草地上,观察那晴朗的夜空。我抬头看见蓝蓝的天空中,有许多星星一闪一山亮晶晶的,还看见弯弯的月亮一会儿躲进云里,一会儿又跳出来。真美!)

  2、引入新课:静夜思(板书)

  二、初读古诗

  1、看课文听录音或教师范读。

  2、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⑴自读课文,让学生找出后鼻音的字,多读几遍。

  ⑵指名读,评议。

  三、识记生字

  1、学生在文中找出生字,作上记号,读一读。

  2、认读生字:

  ⑴出示an、ang,指学生认读,注意后鼻韵母的读音。

  ⑵认读生字。(自读,小组开火车读,看哪组读得准)

  ⑷游戏运西瓜。(把西瓜图贴在黑板上,它们的背面都有一个生字)

  西瓜丰收了,让我们帮忙把西瓜搬上车,不过每个西瓜后面都有一个生字,要想办法记住它,可以用组词、说一句话、找相近的字进行比较等办法。

  四、精读古诗

  1、自读古诗,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

  2、全班交流。

  3、朗读、背诵古诗、体会诗人的情感:

  ⑴指名学生朗读,评议。标出朗读节奏及重点词。

  ⑵配乐朗读。

  ⑷师生共同朗读:

  教师引读每句的前两个字,学生补充,齐背诵。

  过渡:我们知道这首诗是李白写的,现在谁想办李白做一回诗人,背背这首诗?也可以做动作。

  指名学生上台背诵,其他学生评议。

  全班齐背。(配乐)

  五、指导写字

  1、观察田字格里的字:

  ⑴观察目、耳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这两个字的宽度。

  ⑵指学生说一说再书空。

  ⑷学生书写后展示、评议。

  2、学生观察头、来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⑴教师范写,注意最后两笔,写时要注意。

  ⑵书空、书写、展示、学生评议。

  六、扩展活动

  学生交流各自会背的诗。

  七、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各两个:

  ()()

  ()()

  3、写出诗句,选择加粗字的意思:

  ⑴( ),疑是地上霜。

  疑:①好象();②不信( )

  ⑵举头望明月,( )。

  举:①向上抬();②全()。

  【板书设计】

  6、静夜思

  窗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认识“夜、思”等9个生字;会写“思、床”等四个生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读出古诗节奏,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1、导入课题:

  同学们,上学期的时候,我们曾学过三首古诗,你们还记得吗?能背给老师和同学听听吗?(请三位同学背)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新的古诗,题目是《静夜思》(板书课题),作者是唐朝著名诗人李白。

  2、明确目标:这节课我们需要完成3个任务,能够认写生字,读诵古诗,并能初步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3、预期效果:相信大家通过这节课的努力表现一定会很好的完成我们的'学习任务。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上学期的知识,迅速投入这节课的学习。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认读生字

  任务呈现:认读生字

  自主学习:1.自由读古诗,圈出生字。

  展示交流:1.大屏幕出示生字,说一说用什么样的方法记住这些字。

  2.带字入文,读古诗。

  3.多次朗读,划分节奏。

  4.小组根据节奏进行赛读。

  5.男女生赛读。

  6.拍手读。

  7.尝试诵读。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说如何记忆生字,增强主动学习的。其次,通过多次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读出节奏,熟读成诵。

  任务二:正确书写生字

  任务呈现:正确书写生字

  自主学习:1、出示生字

  2、思考自己如何才能记住这个生字,想一想写这个字需要注意什么。

  展示交流:1、交流观察结果,并说明自己如何识记这些字。

  2、教师范写。

  3、学生书空。

  4、描红,仿写,口头组词。

  5、展示优秀作品。

  【设计意图】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识字比较枯燥,而且这节课的识字比较大,所以通过与实物结合来增强识字趣味,不仅识了字还能了解其含义。

  任务三:感受课文,诵读古诗

  任务呈现:感受课文,诵读古诗

  自主学习:1、出示图片与古诗

  2、思考图片上画了什么,这首古诗讲了什么。

  展示交流:1、交流观察结果。

  2、看挂图说说“静夜思”就是诗人在什么时间怎么样?

  3、根据图片说说每一句的意思。

  4、说说诗人当时是什么样的心情。

  5、闭着眼睛边想象边诵读。

  三、检测导结:

  1、我会背

  根据老师给的图片背诵古诗。

  2、我会认

  认一认下列词组。

  3、我会写

  练习本上写生字并组词。

  【设计意图】检验学生课堂所学知识是否掌握。

《静夜思》教学设计5

  教材分析

  《静夜思》是素有“诗仙”美称的唐朝人李白的经典佳作,这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成功地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

  这首诗通俗易懂,家喻户晓,有的学生在入学以前已倒背如流。但是多数学生在朗读古诗的韵味上缺乏锻炼。所以教学本诗,关键在于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诗中绵绵的思乡之情,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生字“头”,认识新偏旁“攵”。

  2、初步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诵读时能做到正确,有感情。

  3、激发学生对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积极主动地诵读古诗文。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初步感知诗歌所描绘的意境,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揭示课题

  1、猜谜语: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

  2、揭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跟月亮有关的古诗《静夜思》。

  [设计意图:猜谜是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课伊始,就让学生猜谜,学生的浓厚兴趣被激发,为整堂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板书课题,学习生字“静、夜”

  (1)指名试读课题。

  (2)师板书这三个字的拼音,再让学生把课题读准。

  (3)这三个字你们认识吗?是怎么认识的?能给它们找找伙伴吗?

  (相机板书:安静夜晚思念)

  (4)揭题:这首诗是我国古代唐朝诗人李白的经典佳作。这是他刚刚离开家乡,离开亲人后,在一个安静的夜晚,面对皎洁的月亮勾起的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这一环节中,用学生自组的三个词串联整首诗的意思,学生易于接受。)

  (二)初读古诗,感情意境

  提要求:我知道很多小朋友已经会读这首诗了,甚至有的小朋友还能背诵,但是我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不仅要认识诗歌中的`生字,还要把诗歌读得正确,有感情。

  1、听录音读诗,要求学生边听边点。

  2、自读诗句,要求边读边圈出生字条里的生字,生字圈好后多试拼几遍。

  3、指名读,评议。

  4、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1)集中出示生字:静、夜、床、光、举、头、望、低、故、乡。

  a、开火车试读,要求拼准b、请小老师带读

  (2)分块识字:

  a、找出在题目中刚认识的两个字“静,夜”,带读。

  b、自读“床,光,望,乡”,说发现。(它们都是后鼻音的字,而且韵母都是“ang”。)

  c、用做动作的方式识记“举、低”。

  d、学习“故”。介绍新偏旁“攵”。

  (3)做“摘星星”的游戏。

  师:小朋友,今晚的夜色真美,不仅月亮姐姐来到了我们的现场,你看星星妹妹也来凑热闹了。不过,它说:“我的身上有你们刚刚认识的字宝宝,只要把你认识的字宝宝读对读准,这颗星就送给你了。”

  a、做“摘星星”的游戏。

  b、书写“头”。(指导两点的位置是一上一下)

  c、把字宝宝送回家。

  (4)出示诗句,刚识记过的字用红颜色表示,齐读生字。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在充分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来选择教学策略,真正体现以学定教,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部分学生对诗歌已耳熟能详。教学中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主识字,体验成功的快乐。]

  (三)朗读诗句,感悟诗韵

  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

  在柔和的古筝声中师插入:在这个安静的夜晚,月亮是圆圆的,在我们中国,圆月象征着团圆,而诗人却独自一个人漂泊在外,此时此刻,他的心情会怎么样呢?(难过,伤心……)

  2、读全诗,感悟诗韵

  (1)教师范读,再现意境。

  (2)模仿练读,想象意境。

  (3)配乐朗读,深入意境。

  (4)表演读:小朋友,现在请你们就把自己想象成李白,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一个静静的夜晚,站在窗前望着圆月……

  (生双手合拢放在背后,深情吟诵)

  (5)指名表演读古诗。

  [设计意图:古诗词往往用字凝炼,意境深远,学生难以理解,对于一年级小朋友来说,

  学习古诗词,重在读,不在“懂”,对诗意理解可以淡化。]

  (四)课堂拓展,欣赏古诗

  古朗月行(拼音注释)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1、出示诗歌,范读。

  2、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3、在这首诗中,你从哪儿感受到李白写的是月亮?

  4、写月亮的诗有很多,请同学们回家搜集一首跟月亮有关的古诗,并把它背下来。

  [设计意图: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应给学生搭建有利的教学平台,让学生在更广阔的知识背景下探索,获取新知。]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我主要分两个板块进行,首先是识字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我把要求识记的字分成四类:第一类是刚刚在课题中认识过的两个字“静”、“夜”;第二类是韵母都是“ang”的字“床、光、望、乡”;第三类是做动作识记的两个字“举、低”;第四类是需要介绍新偏旁的字“故”。这样的分层教学,真正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也适合一年级学生认字的规律,学生易于接受。其次是朗读教学。因为古诗词往往用字凝炼,意境深远,学生难以理解,对一年级小朋友来说,重在读,不在“懂”,对诗的意境能初步感知就行。所以我安排了一系列的读,学生读得琅琅上口,劲头十足。

《静夜思》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目、耳等四个生字。

  2、让学生了解古诗的意思,培养学生观察与说话的能力。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古诗,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教学难点】

  有韵律地朗读、背诵诗歌,展开想象体会诗歌意境。

  【教具准备】

  课件、生字卡。

  【教学过程】

  一、画面激趣,谈话导入

  1、电脑放夜空课件。

  2、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喜欢吗?今天我们学习一首与月亮有关的诗。

  板书:静夜思

  二、初读古诗感知整体美

  1、电脑出示古诗。

  2、看课文,听录音,整体感知。

  3、读课文,读准字音:

  ⑴自读课文。

  ⑵指名读课文。

  ⑶互相交流,读懂了那些词语。

  ⑷配音朗读。

  4、指名到讲台前背诵,其他学生点评。

  5、认记生字交流学法:

  ⑴认识要求会认的10个字,自读课文、开火车读、分组读。

  ⑵学生交流学习方法。

  三、品读课文,领悟要点

  1、合作探究:

  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诗,比一比谁读得最好。

  2、课件出示全诗,放手让学生自己读,用自己的方式来理解诗句,诵读诗句。

  3、指导朗读,领悟要点:

  让我们跨越时空,跟诗人一起在月光下思念家乡的亲人。

  ⑴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想象联系生活实际等手法感悟诗的意境,感受语言文字的美。

  ⑵在理解诗句的.过程中指导朗读:

  ①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读后,问:“在这个明月夜,你知道李白在干什么吗”“你是从哪句知道的?”

  ②引导学生理解“疑”,让学生用“疑”组词。然后:“为什么使人将月光疑是霜呢?”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

  ③第3、4句引导学生用动作来领会诗句的含义,展开想象:

  “坐在窗边的同学抬起头来看看窗外,你看见了什么?”“那要是夜晚,又会怎样?”然后让学生读读这句诗。“我们把头低下闭上眼睛,十秒钟后告诉大家,你想到了什么?”月光下李白又会想到什么?让学生读一读,怎样才能把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读出来。

  ④教学生读诗句时,先读一句,让学生跟读。熟读之后,配乐朗读,最后练习背诵。

  四、课外延伸

  课下让学生找一找有关月亮的美丽传说及描写月亮的诗句,大家交流。

  【板书设计】

  静夜思

  窗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教学感悟

  《静夜思》是我们第一册语文中学到的第二首古诗,整首诗语言精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堪称李白诗中的经典,所以大部分学生都会背诵了,故教学重点放在了读准字音和理解古诗上。

  家长教孩子背古诗,一般不会注重字音有没有念准了,所以听孩子们背诵这首诗,要么全都是前鼻音,要么全都是平舌音,所以纠正字音,要花一定的功夫。首先课题中的“静”,很多孩子都没读准,它是后鼻音,比较难度,“思”是平舌音,个别孩子常读成翘舌音了,把古诗的题目读正确,也花费了不少时间。

  其次在理解诗意时,大部分孩子都对第二行有疑问——疑是地上霜。抓住了这个难点,我首先让孩子们了解什么是霜,恰好今天早上发现塑胶跑道上有一层白白的霜,就带孩子们去看了看,并加以解释,当气温下降到0℃以下时,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附在地面的土块、石块、树叶、草木、低房的瓦片等物体上,就凝结成了冰晶的白霜。接着让孩子们读读第一行和第二行,说说李白觉得什么像地上的霜,到底是一年级的孩子,很多孩子没认真读就开始乱猜“月亮”、“床”,甚至猜到了“李白”,于是我让孩子们别急,再仔细读读一、二两行,第二次读,很多孩子都有了新的体会,“月光像地上霜。”是啊,李白觉得月光洒在床前就像地上的霜一样。

  此时如何让孩子们体会到,当时李白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如霜的月光就好似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声地拨动着作者的心弦,此时的凄凉孤寂让孩子们去体会可能困难了点。于是我试着让孩子们想一想,你们觉得月光洒在地上像什么,孩子们对这种充满想象力的问题最有兴趣了,有的说像一层白白的纱,有的说像白糖,有的说像条白裙子……是啊,为什么作者不把月光比作白纱、白裙,而是比作寒冷的霜呢?说明当时李白的心情如何?孩子们慢慢地体会到,李白当时孤单、寂寞的感觉,这样对读好这一句和理解第二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有很大的帮助。正因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无法立刻回去和他们团聚,所以才有“疑是地上霜”的感觉。

  像这样突破难点,以点带面的教学方法,在本课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静夜思》教学设计7

  1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和“反文旁”。

  2、诵读古诗,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情感。

  3、朗读、背诵古诗。

  4、初步感知月亮在中国文人眼中的特殊意义,培养学生对学习中国古诗的兴趣。

  2学情分析

  这是一首表现外出游子静夜思乡的诗。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诵读是学习古诗,理解古诗最好的方法。我主要想通过抓住重点词语引导学生诵读古诗,理解古诗;通过解读“月”,让学生了解月在中古古代文人眼中的特殊意义,帮助学生更好的来体会诗人情感。

  3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朗读、背诵古诗

  3、诵读古诗,感受诗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思乡之情。

  4教学过程

  第二学时

  教学目标

  1、诵读古诗,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情感。

  2、朗读、背诵古诗。

  3、初步感知月亮在中国文人眼中的`特殊意义,培养学生对学习中国古诗的兴趣。

  学时重点

  1、朗读、背诵古诗。

  2、诵读古诗,感受诗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思乡之情。

  学时难点

  诵读古诗,感受诗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思乡之情。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第二学时

  一、图片欣赏,导入课题

  1、课件展示月亮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美好意境。

  2、师:中国古代诗人也非常喜欢月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月亮的古诗。

  3、揭题,读题

  (1) 老师板书题目《静夜思》(故意把思写大些)。

  (2)抽生读题,提醒学生注意“静”是后鼻音,“思”是平舌音。

  (3)齐读课。

  (4)引导学生质疑: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学生有可能说到安静的夜晚,很思念家乡。

  (5)重点疑“思”:看老师把这个“思”写得这么大,谁来给它找个朋友,(思想,思念),那它在古诗中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起来读读古诗吧?

  活动2【讲授】静夜思

  二、学习古诗,在诵读中悟

  1、学生读诗,找答案。

  2、理解故乡

  3、简介诗人,体会诗人当时的心境。

  李白是唐朝的大诗人,他的故乡在哪里呢?就是现在四川的江油青莲,他在这儿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大概有20年。他是一个爱故乡的人,他长大后,还把自己的号取为“青莲居士”。后来,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离开了家乡,从此再也没有回来过。所以,每当这样静静的夜晚,每当月亮升起的时候,他就会吟诵这首诗:

  4、老师配乐读古诗

  5、学生练习读

  6、各种形式诵读古诗

  7、渲染气氛,感受思之切,思之悲

  师:李白非常的思念故乡,他到底思念故乡的什么呢?

  (1)学生说:可能有家人、朋友、同学、田野等

  师:这些亲人、朋友、同学他再也没见过,和小伙伴一起捉泥鳅、放风筝的田野再也看不到了,他的心情是多么的( 伤心、悲伤、难过)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师:再没见过他的亲朋好友,他伤心地读古诗——

  再也不能去那熟悉的田野,他悲伤地念古诗——

  在这个安静的夜晚,他静静地吟诵古诗——

  (3)小结:我们读古诗就是要这样,把自己融入到当时的环境,把自己想象成诗人,入情入境地读。要表现静我们就读得轻些,要表现悲伤,就把声音放低些、慢些。

  (4)全班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三、抓住重点词解读“月”,体会诗人情感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李白就是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对亲人、朋友的思念, 可是这与月亮有什么联系呢?

  1、请孩子们自己小声地读诗,看看诗里都提到了哪些景物,用横线划出来。

  2、交流:月、霜。

  师:孩子们,第一句诗就直接告诉我们月光像地上的——霜。你们见过霜吗?什么季节才会有霜呢?是啊,诗人说月光如霜,不仅是因为它们视觉上都给人很亮的感觉,还因为作者此时感到很孤单,非常的思念自己的故乡。你们看诗人,明明心里很悲伤,却不说出来,却说月光如——让学生说出来。(表扬接上来的孩子:真聪明,认真听课的孩子就是不一样。)那以后读诗的时候,看到月啊霜啊,你知道诗人的心情是悲伤的。第二句诗,也写到了月,诗人抬起头来望月,望就是——看,抬起头看。他抬起头看月亮,自然而然就想到了自己的————故乡。

  3、小结:一轮明月,勾起了李白对家乡的思念,一轮明月,触动了李白那悲伤的心弦,就是现在,我们也看到了同样的这轮明月,让我们同李白一起诵读这首诗吧!

  活动3【活动】静夜思

  四、说话训练

  师:大诗人李白,看到了月亮便思念起了故乡,请小朋友们,也看看夜晚的天空,把看到的和由此想到的说给大家听一听。

  6 静夜思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静夜思》教学设计8

  设计理念:

  采用低年级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引导学生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于突破识字和写字的难点,防止平均用力。

  教材分析

  《静夜思》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成功地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如霜的月光就好似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声地拨动着作者的心弦;举头仰望,低头沉思,俯仰之间,神驰万里,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无尽的思念。背景图是诗句内容的形象反映,可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进入诗句所描写的意境。

  学习古诗,重在吟诵。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古诗。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生字“目、耳、头、米”,认识新偏旁“攵”。

  2、培养学生识字、写字能力;正确、有感情地诵读、背诵这首诗文。

  过程与方法:1、获得学习古诗的方法。

  2、获得理解古诗思想感情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激发学生对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2、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写生字。

  2、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1、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2、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

  课前准备:

  收集并阅读了解有关李白的事迹、其它诗作等。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

  1.小朋友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则: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

  (谜底:月亮)

  小朋友,你们喜欢月亮吗?从古至今,许多诗人、作家和你们一样也很喜欢月亮,望着月亮,诗人、作家会想起许多令他们思念的东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月亮的古诗《静夜思》。

  2.板书课题,(教师板书,学生齐书空)认读生字“静”“夜”

  [设计意图:以儿童喜闻乐见的猜谜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自主练读课文,并用“——”划出不认识的字。

  2.四人小组内学习:说一说有哪几个字是自己认识的,不认识的'的字借助拼音自学,并读读自制生字卡片,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互教互学。

  3.指名学生一行一行读课文。注意正音,指导读好 “静 、床、 光、望、乡”的后鼻音。

  4.同桌互相读一读,争取人人把课文读准、读顺。

  [设计意图:指导方法,重视落实,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意识和合作学习精神。]

  三、创设情境,复现生字

  1.现在月亮姐姐要考考小朋友,把生字藏在星星里,你还认识它们吗?

  2.游戏巩固:看到小朋友学得这么认真,月亮姐姐带着星星妹妹也赶来凑热闹了,月亮姐姐说:“星星妹妹后面藏着一个字,我来考考你们,谁能认识,我们就和她交朋友。”(课件出示月亮星星图,指名一位学生上来点击鼠标,大家一齐认读),看到你们玩得这么开心,老师也想参加,行吗?我来指,你来认,认的时候还可以站起来加上动作演一演这个字的意思。

  3.出示:“静、床、光 、望、乡 ” 5张生字卡片,开火车同桌齐读后鼻音的字,读正确后互相说:“合作愉快!”

  4.教学新偏旁“攵”,出示生字卡片“故”,引导学生观察:“攵”象你认识的哪个字?它和“文”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你怎么记住这个偏旁?

  5.这些字都会读了,古诗是不是也能读正确呢?

  (1)指名读古诗,其他学生认真听,准备给同学正音。

  (2)读后正音。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在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部分学生对诗歌已耳熟能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孩子自己识字,互帮互学。同时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让生字多次复现,加以巩固。在广泛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孩子们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

  四、感受诗意,再读古诗。

  1. (课件出示插图,配上古筝乐曲)谈话:小朋友,现在请你们静静地欣赏这幅图,看看在这样一个安静的夜晚,李白站在窗前难以入睡。他看到月光穿过窗又洒落在窗前,那月光明亮如霜。仰望那天上的明月,又低下头看看地上的月光,一股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在他的心里油然而生,于是他写下了这千百年来感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著名诗篇《静夜思》

  2.离开家乡,离开亲人,李白的心里一定非常(生说:难过、伤心、悲哀……)

  3.教师范读,学生看着画面,想着教师刚才的讲解感受诗中之情。

  4.小朋友,此时的你们看到月亮你想到了什么?(播放乐曲)

  (预设)生:

  “看到月亮,我想到了在上海赚钱的爸爸。”

  “看到月亮,我想到了在北京赚钱的妈妈、姐姐。”

  “看到月亮,我想到了好朋友。”

  “看到月亮,我想到了爸爸、妈妈,我很想他们回来,每天可以看到他们。”

  师:诗人看着挂在空中的明月,会想到什么呢?他想到了故乡的什么呢?”

  生:“他想到了故乡的那座小山。”

  “他想起了家门口的那条小溪。”

  “他想起了故乡的亲人。”

  ……

  师:是啊,在这样的夜晚,我们是多么思念亲人啊。下面我们就带着自己及李白的思念读这首古诗

  5.模仿练读,想象意境。你觉得你读懂了哪一句或哪一个词?请举手说说好吗?

  6.角色表演:小朋友,现在请你们就把自己想象成李白,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一个静静的夜晚,站在窗前望着圆月……(生双手合拢放在背后,深情吟诵)

  7.指名最佳表演者上台表演,配以乐曲。

  8.通过多种方式背诵积累这首古诗。

  [设计意图:深入感知课文中的情感,但不是用分析的办法,而是利用诗意的画面和故事,用播放音乐和有感情地朗读的办法,使学生整体感知,这样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特别是农村里百分之九十多的留守儿童感受得会更深,这首诗很短,含义又及深,很难让一年级的学生全面理解,这里只是让学生有初步的感受,今后每一位学生都会用一生的时间去品读这首诗。]

  五、写字练习,学写4个生字

  (一)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

  1.你发现了什么?

  2.你认为哪几笔该给大家提个醒的?

  (二)教师范写。

  重点指导“目、耳”两字横与横之间的距离,“头”和“米”的横应写在横中线上。

  (三)学生独立描红、临写。注意写字时的坐姿与执笔姿势。

  展示学生作业,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设计意图:写字练习注意指导的细腻,书写的规范和及时的反馈与矫正。]

  六、拓展活动

  回家和爸爸、妈妈找一找有关写月亮的诗句,读一读,背一背。

  七、板书设计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教学设计9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写生字。

  2、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1、在诵读古诗过程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2、培养观察大自然的兴趣,落实观察夜空、阅读有关课外读物的实践活动。。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每位学生留心看夜空,看看有些什么。

  3、收集并阅读了解有关李白的事迹、其它诗作

  教学方法:初步学习运用理解词义串连句意的方法学习古诗。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观图导入。

  说说自己看到的。

  二、揭题、释题。

  1、思:思念,想念。

  2、谁在什么地方,思念什么?

  3、课前准备情况(有关李白的)交流。

  三、初读古诗。

  1、借助拼音自由读,要求把每个字音都读准。

  2、把诗中的生字单独拿出读两遍,认一认。

  3、检查读的情况。(主要是字音)

  4、读后交流:你知道了什么,想知道什么。

  四、细读古诗。

  1、朗读古诗。你喜欢怎样读?(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读,多肯定,多鼓励)

  2、配乐朗诵。

  3、当堂背诵。思念故乡为题材的诗作,除了静夜思以外,你还知道哪些呢?指名背诵,出示其中二首:《泊船瓜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朗读,背诵

  五、认记生字记字形

  静夜床光

  举头望低故乡

  1、说说你认记生字的方法,结合故的`认识新偏旁。

  2、生字卡片认读。

  3、摘苹果游戏:把认到的生字摘下,组成词大声说出来。

  六、练习写字,

  1、观察范字指导书写

  耳上横短,下横长

  头:第一笔写在左上格,中间横略向上写在横中线上,第四笔竖撇,压竖中线起笔,最后一笔是长点,写在右下格

  米:第一笔点写在左上格,小撇与点相对写在右下格

  2、描红,临写,并提醒坐姿与执笔姿势要正确

  3、展示学生作业,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七、课外作业

  1、再看夜晚的天空,把新的发现说给同学听。

  2、课外继续收集和阅读:有关李白及他写的其他诗,还有描写夜空或介绍有关星体的科学知识的一些课外读物。把收集到的和读过的带到班里,向同学介绍或互相借阅

《静夜思》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静夜思》。

  2、认识对话的书面表达形式。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理解《静夜思》的诗意

  2、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板书:古诗

  师:同学们,你们都会背哪些古诗啊?

  指名背诵

  师:今天我们的课堂里来了一位新朋友(板书:英英)

  齐读“英英”,指导朗读,注意后鼻音,整体认读音节

  师:她也学了一首古诗。(板书:学)她学了哪首古诗?诗文又是什么意思?学完这篇课文我们就都能明白。

  齐读课题:英英学古诗

  二、复习生字词

  师:让杨老师来检查一下,文章中的字词你读的好吗?

  课件示字词:教了疑是一层

  白霜思念听懂

  唐代静夜思

  开小火车读

  过渡

  师:真不错!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英英学的那首诗:《静夜思》

  三、精读课文

  1、指导读题

  师:这个诗题是什么意思?

  指名答

  静夜:静静的夜晚

  思:思念

  静夜思:静静的夜晚有着深深的思念

  反复读题,诗文要从题读出诗的韵味

  2、指导看图

  师:是谁在静静的夜晚思念?他又在思念什么呢?(课件出示文章插图)看,他是谁?他在做什么?

  指名答(他是李白,他在看月亮,在思念着什么)

  师总结:静夜思这首诗就描绘了图中的画面。

  3、学习诗文第一句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边读边想,这首诗一共有几句话?

  第一句话是?

  学生齐读: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师:找一找,这句诗英英是怎么理解的?

  指名答,课件出示:秋天的夜晚,明亮的月光照在床前,地上就像铺了一层白霜。

  齐读诗意

  师:明白了诗意,你能读好这句诗吗?

  指名读,分小组读,指导学生读出诗的节奏

  4、过渡

  师:在这样的一个夜晚,这样明亮的月光,诗人又在想些什么呢?让我们读一读第二句。

  5、学习诗文第二句

  师:英英是怎么理解这句诗的'?

  指名答,课件出示:远离家乡的人望着那天上的月亮,不由得思念起故乡来。

  分男女生读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李白很小的时候就从故乡迁居到四川的青莲乡,自从25岁离开四川,就一直漫游我们祖国的名山大川,没有回故乡定居,直到晚年在我们安徽当涂去世。假如此刻你是诗人,会想到什么?

  指名说感受

  师:让我们再看看那幅图(课件出示插图),你们觉得什么时候的月亮会这样圆?

  指名回答(中秋/元宵)

  师:在这样的日子,我们小朋友会怎样过呢?

  联系生活实际说体会

  师:而此刻我们的诗人又是怎样的?他望着月亮会想到什么?

  加深学生体会,说感受

  师:带着这样的感受,我们读一读这句诗。

  齐读,分组读,指名读

  6、指导朗读全诗

  师:同学们的确读出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老师也忍不住读一读整首诗了。

  配乐范读全诗

  师:你们想试一试吗?

  学生配乐读诗

  7、指导背诵诗文

  师:能试着背一背吗?

  8、教学文章文体

  师:课文学到这,不知道细心的小朋友有没有发现,这篇文章跟我们学过的文章不一样,哪不一样呢?

  指名回答

  师总结:象这样一问一答的文章就叫对话。

  9、分角色朗读课文

  师:咱们现在就练习一下好吗?同桌两位分别扮演英英和奶奶,开始吧。

  同桌分角色朗读

  师:大家读的这么投入,老师也想加入你们的队伍,我读奶奶,大家读英英,行吗?

  师生分角色朗读

  四、总结拓展课文

  师:这节课咱们的收获可真多,不仅知道了什么叫对话,还跟着英英学会了一首古诗,理解了唐代大诗人李白在诗中表达的那种浓浓的思乡之情。其实象这样的诗文还有很多。你能说说吗?

  指名说

  师:老师这也有几首。

  课件出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师:今天晚上,同学们可以从中间选一首你最喜欢的诗文,把它的意思说给你爸爸妈妈听。

《静夜思》教学设计11

  教学内容:

  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演唱《静夜思》,并能体会到古诗的意境及其和新歌搭配在一起的独特感受。

  教学目标:

  1.学唱优美动听的歌曲《静夜思》,感受美。

  2.在优美的旋律上填上富有意境的唐代诗歌,体验美。

  3.随着四拍子来进行指挥,充分投入到歌曲的韵律中,表现美。

  4.欣赏歌曲,并联想自己学过的古诗,回忆演唱以前学过的古诗歌曲,欣赏美。

  5.除了演唱《静夜思》,还进行了为原旋律填加其他古诗词的创新尝试,创作美。

  教学重点:

  本课中学习歌曲的旋律,学会四拍子的指挥是一方面,更要能够引导学生进入源远流长的唐代文学――古诗与委婉动听的旋律搭配而创造出的美好意境。

  教学难点:

  歌曲中的曲谱学唱和二声部的合唱训练是一个比较难的教学环节。

  教学用具:

  录音机、歌曲伴奏、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律动进教室

  1.在欢快、的歌曲中走进教室,使学生在每一节课都保持着高涨的情绪。

  2.欢呼音乐课的开始,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拉开音乐课的帷幕。

  3.和声练习,虽然只是三度的和声,却是培养和锻炼学生合唱能力、创作和感悟和声美的一种方式。

  4.师生问好,拉近老师和学生的距离,懂得礼貌待人。

  二、导入

  师:上课的一开始,老师要给同学们出一个谜语,谜面是一首歌曲,谜底是一个人物,相信同学们仔细听一定会找到谜底。现在就由老师亲自展示谜面。请听好(老师演唱《但愿人长久》)。

  生:北宋诗人苏轼。

  师:同学们对诗歌很是了解,我想同学们一定是通过老师演唱的这首歌曲中的词而很快猜到了作者是北宋的诗人苏轼。同学们的知识很渊博。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刚刚过去,中秋节晚上的月亮特别圆,景色也特别迷人。月亮总是会和“浪漫、温馨、迷人、团圆”等美好的词语联系在一起。古代文人都喜欢借用月亮来寄托自己的`情感。那么除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你们还知道哪些以月亮为题材的优秀诗篇呢?

  生:有《静夜思》……

  师:好的,同学们知道得可真不少,今天我们就来学唱一首以李白的《静夜思》为词而谱曲的同名歌曲《静夜思》。

  三、新授

  师:我们先来聆听一次,感受曲调的抑扬顿挫。

  生:初听,感受音乐。

  师:多么美的诗词,听完歌曲后,我更加能够理解李白为何把情感和思念寄托给月亮。大家想,我们也许会相隔很远,但我们看到的都是同一轮明月,月亮会拉近我们之间的距离。这么有韵味的诗歌再配上了委婉的旋律更是天籁之声。我想现在我们再一次朗诵诗词时,就应该更加有味道、更加有感情,而且我们也应该换一个词,不叫朗诵而叫吟唱。老师想请一位同学来表现一下。

  生:带动作地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师:我们一起来一次,要表现出你们丰富的情感。

  生:共同朗诵

  师:诗词写得多感人啊。体现出诗人王维的那句“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感。

  师:带着这样的情绪我们来学唱这首歌曲。歌曲总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齐唱部分,第二个部分是合唱部分,带有尾声。

  1.教唱过程中尽量体现学生的自主学唱能力,并嘱咐学生注意装饰音的唱法与作用,使歌曲更加得委婉动听,为歌曲增添了色彩。

  2.在第三句中的最后一个字要处理成声断气连的唱法。

  3.让学生演唱曲谱,可以是简谱或者是固定调唱法。在第二部分的教唱过程中要着重注意音准问题(低声部有必要可以先唱曲谱),也要多培养学生的合作感,使歌曲的和声部分融合在一起,而不是对抗的效果。尾声的延长符号再次提醒同学们要很好利用循环呼吸法。

  4.在美妙的歌声中,真想动情地舞蹈,但我们教室面积有限,那我们就利用上肢运动来指挥。(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体现)

  四、巩固歌曲

  再次聆听,反复演唱,体验音乐。

  我们一定要好好地学习这首歌曲,也许你们现在还没有这个体会,因为你们还小,都生活在爸爸妈妈的怀抱中,等长大了也许为了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离开了父母,离开了家乡,就能体会到那句话‘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含义了,看到了月亮会更加想念家乡,思念故乡的亲人。也希望同学们学会了这首歌曲之后在明年的中秋节那天,能唱给爸爸妈妈听。(可以利用多种方法,如师生接力唱、男女生接力唱、领唱等来练习等,就不会有乏味的感觉。)

  五、拓展

  师:看到同学们的情绪这么高涨,老师突发奇想,想借助这小小的教室作为我们的舞台,来开一个“古诗词朗诵音乐会”,也就是古诗新唱,同学们是否有兴趣?

  生:有!

  师:那么老师就选用依靠首《读唐诗》的片段来作为演唱会的开场曲。(播放《读唐诗》)。

  师:心细的同学一定在开场曲中发现了很多的诗歌,能说说都有哪些诗歌吗?

  生: (略)

  师:那在这些诗词里面,我们回忆一下,哪个是你们曾经学过的古诗歌曲?

  生:有《咏鹅》和《江雪》。

  师:谁来做第一个登场的歌手?

  生:分别演唱《咏鹅》和《江雪》。

  师:不知道同学们是否有兴趣把自己熟悉的歌曲或喜欢的、学过的歌曲与古诗利用起来,创编成自己的古诗新唱呢?

  生:愿意!(讨论、思考)

  师:老师先带个头,我为我喜欢的一首孟浩然的《春晓》进行一下古诗新唱。(一个小片段)

  师:接下来,谁来大胆地尝试一下。

  生1:选用了一首古诗,利用了《静夜思》旋律。

  生2:……

  六、小结

  阶段目标:学生们已经能够体会到古诗新唱的乐趣,有了词再配上适当、协和的乐曲使得古诗更加完美,更能烘托出其中的含义。

  师:同学们的创编能力真得很强,我想唐代的那些诗人一定不会想到我们为他们的诗歌配上了那么优美的旋律。好了,今天的演唱会到此结束,能够举办得这么成功,要感谢各位编曲家、各位歌星的参与和登台演出,谢谢,再见!

《静夜思》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目、耳等四个生字。

  2、让学生了解古诗的意思,培养学生观察与说话的能力。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古诗,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教学难点

  有韵律地朗读、背诵诗歌,展开想象体会诗歌意境。

  教具准备

  课件 、生字卡。

  教学过程

  一、画面激趣,谈话导入

  1、电脑放夜空课件。

  2、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喜欢吗?今天我们学习一首与月亮有关的诗。

  板书:静夜思

  二、初读古诗感知整体美

  1、电脑出示古诗。

  2、看课文,听录音,整体感知。

  3、读课文,读准字音:

  ⑴ 自读课文。

  ⑵ 指名读课文。

  ⑶ 互相交流,读懂了那些词语。

  ⑷ 配音朗读。

  4、指名到讲台前背诵,其他学生点评。

  5、认记生字交流学法:

  ⑴ 认识要求会认的10个字,自读课文、开火车读、分组读。

  ⑵ 学生交流学习方法。

  三、品读课文,领悟要点

  1、合作探究:

  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诗,比一比谁读得最好。

  2、课件出示全诗,放手让学生自己读,用自己的'方式来理解诗句,诵读诗句。

  3、指导朗读,领悟要点:

  让我们跨越时空,跟诗人一起在月光下思念家乡的亲人。

  ⑴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想象联系生活实际等手法感悟诗的意境,感受语言文字的美。

  ⑵ 在理解诗句的过程中指导朗读:

  ① 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读后,问:“在这个明月夜,你知道李白在干什么吗”“你是从哪句知道的?”

  ② 引导学生理解“疑”,让学生用“疑”组词。然后:“为什么使人将月光疑是霜呢?”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

  ③ 第3、4句引导学生用动作来领会诗句的含义,展开想象:

  “坐在窗边的同学抬起头来看看窗外,你看见了什么?”“那要是夜晚,又会怎样?”然后让学生读读这句诗。“我们把头低下闭上眼睛,十秒钟后告诉大家,你想到了什么?”月光下李白又会想到什么?让学生读一读,怎样才能把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读出来。

  ④ 教学生读诗句时,先读一句,让学生跟读。熟读之后,配乐朗读,最后练习背诵。

  四、课外延伸

  课下让学生找一找有关月亮的美丽传说及描写月亮的诗句,大家交流。

  板书设计 静夜思

  窗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

  一、知识目标

  (一)会读本课10个生字。

  (二)理解重点词:“疑”、“思故乡”、“举头”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二、情感目标

  体会诗的意境,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全诗;

  三、能力目标

  初步学习运用理解词义——串连句意的方法学习古诗。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意境。

  教具:

  多媒体课件,书中插图。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ppt1)月色图导入入,感受情境美。

  2、(ppt2)猜谜语,引入课题,齐读课题。

  3、简介李白。

  二、学习全诗,体悟诗境美。

  (一)初读课文。

  1、(ppt3)读通、读顺全诗,注意停顿

  2、检查勾生字情况;

  3、(ppt4)指导生读生字,读全诗。重点读好“静”、“床”、“霜”、“思”等字。

  4、解题:

  (1)“静夜”是怎样的夜晚?(多媒体创设情境)

  (2)请你用“思”扩词,从所扩词中选出词义

  (3)串词义。用自己的话说说题目的意思。

  (二)读中理解,体悟诗意美。

  1、学习第一句和第二句。

  (1)“疑”是什么意思?

  (2)说第一行诗意。

  用上“什么好像是什么”的句式。(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的床前,好象是铺在地上的白白的霜)

  (3)(ppt6)观察“明月”与霜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霜”(老师哈气在眼镜片上,并解释这是雾水,如果是冰粒,便是霜。霜在秋冬季节形成在地面附近:如房顶、草叶、地面等,堆起来是白色。) (4)朗读,引导。

  诗人这样描写,给了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冷清)

  师描述:今晚,银白色的月光洒在地上,像铺了一层冰冷的霜一样。环境如此冷清,再加上诗人远离亲人的孤独,就更感到冷清了。

  老师用冷清的语气范读

  学生试着用冷清的语气读。

  5、学习第三句和第四句。

  (1)读诗。

  (2)(ppt7)看多媒体理解“举头”(做动作)

  (3)想想诗人在干什么?

  (诗人抬头望着天上的明亮的'月亮)

  (4)朗读、引导。

  (ppt8)古时候和我们不一样,没有电话、电影可以看,在晚上,特别是有明亮月光的晚上,朋友们、亲人们会一起坐在月光下,说说话,聊聊天,还会在月光下看风景,游玩。你看,他们玩得多开心哪!可是,今夜,诗人已远离家乡,回家的路是那么长,更没有我们今天的汽车、火车、飞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和亲人们团圆。是啊,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可是,诗人的心情已经不是那种心情了。 问:诗人看着挂在天空中的明月,会想到什么呢?(会想到家乡,想到亲人)反复诵读。

  (5)(ppt9)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三、反复吟诵,表现诗意美。

  1、学生自己吟诵,划节奏。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3、有感情地齐读,背诵。

  第二课时

  一.(ppt10--ppt20)先观察,在田字格中写字。

  二.(ppt21--ppt25)拓展练习。

  板书设计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明月----霜:白,冷 (先看后想)

  望-------思:思念家乡和亲人

  作业设计

  背诵《静夜思》给家人听,并作简单讲解。

《静夜思》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1个偏旁“攵”。

  2、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2、培养学生诵读古诗的能力。

  〖情感目标〗

  1、让学生受到古诗文化的熏陶,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2、使学生感受到古诗中所描绘的美好意境,勾勒出的浓浓思乡情。

  3、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

  【教学重、难点】

  会认10个生字,写好4个字。有感情的诵读古诗。

  【教学媒体】

  多媒体教室;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诗人

  1、看中秋赏月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时间,人们在做什么?

  2、屏幕演示:李白像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谁吗?李白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他一生写了很多古诗,将近有一千首,他的诗想像丰富,风格豪放,正因为他的诗写得多,写得妙,简直就像一位作诗的神仙,所以人们就称他为“诗仙”。

  二、从图画意境进入古诗:

  1、课件演示:(秋夜,李白望月图)看,这是什么时候,李白在干什么?

  2、故事导入:

  在远古的唐朝,同样是这样一个中秋的夜晚,一轮明月冉冉升起,月光明亮地照着苍茫大地。人们从四面八方回到自己的家乡与亲人团聚。月儿圆了,人团聚了,多美好啊!可是伟大的诗人李白却无法回家与亲人分享这人间最温暖的时刻。他只身一人离家在外,看到这样圆圆的月亮,他想起了自己的故乡,想起了亲人。深深的思念中的他只能以写诗来排走心中的寂寞。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这首留传千古的诗作──《静夜思》。

  3、课件演示揭题:《静夜思》

  三、认识二类字

  (1)、读围裙妈妈身上的字宝宝:

  过渡:课前小朋友们已预习了课文,都知道这首诗里有10个生字宝宝。现在它们都躲在围裙妈妈的身上。谁认出它们,我就把字宝宝奖给他。(请得到字宝宝的同学带读生字)

  字理分析“床”

  (2)、字理分析“故” “故”字谁有好办法记住它呢?(古字加个“攵”就是故,组词“故乡”)

  生字宝宝找妈妈:

  过渡:现在呀,围裙妈妈可想念她的孩子了,她正在找他们呢。听——围裙妈妈的`呼唤:“后鼻音宝宝,你们在哪儿呀?”生齐读后鼻音生字:静、床、光、望、乡。“整体认读音节宝宝,你在哪儿呀?”生齐读翘舌音生字:夜。

  (3).生字宝宝找家:生字宝宝在这首诗中也有家,看看谁能最快回家。

  幻灯:再出现10个不带拼音的生字,多种方式认读。(大小声读,开火车读等)

  (4).只留“静”字在屏幕。师:把“静”字放在课题里看你们能不能读准,请读课题。

  三、释题

  小朋友们,课题里的哪个字说明了写这首诗的时间?(夜)(师手指课题。)哪个字说明了李白当时的心情?(思)

  四、学习第一二行诗

  1、诗中哪两句写“夜”呢?读一读,用笔圈出不懂的字词。

  释词:明月光:明亮的月光。疑:好像。霜:小朋友们见过霜吗?冬天的早晨,在地面上结成的白色小冰晶就是霜,摸上去又冷又湿。

  说诗意: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的床前,好像是铺在地上的白白的霜。

  2、朗读,引导。

  诗人这样描写,给了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冷清)

  师描述:今晚,银白色的月光洒在地上,像铺了一层冰冷的霜一样。环境如此冷清,再加上诗人远离亲人的孤独,就更感到冷清了。

《静夜思》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1个偏旁“攵”。

  2、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2、培养学生诵读古诗的能力。

  情感目标

  1、让学生受到古诗文化的熏陶,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2、使学生感受到古诗中所描绘的美好意境,勾勒出的浓浓思乡情。

  3、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

  教学重、难点

  会认10个生字,写好4个字。有感情的诵读古诗。

  教学媒体

  多媒体教室; cai课件

  设计理念

  本课是一首古诗的教学,对于古诗学生非常喜欢诵读,很多孩子在两三岁就开始背诵古诗,根据课前对学生情况的了解,本课这首《静夜思》,所有的孩子都已经能够背诵。所以我把本课的着眼点放在让学生认读古诗中的生字和对古诗的感受上,并且让学生接受古诗文化的熏陶,喜欢古诗,了解诗人,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让孩子们对古诗由小时候的简单的韵文背诵,升华到有意识的对古诗的喜爱。

  教学过程

  一、导入:背诵古诗

  (背景屏幕出示“古诗”)让学生读读屏幕上的字。背背喜欢的古诗。

  设计意图:音乐、背景、文字,首先在课前营造一种古香古色的韵味,背背喜欢的古诗,引领学生们进入古诗境地,从而给整堂课罩上古诗的氛围。

  二、介绍诗人

  叠纪 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很多优秀的古诗作品,写出这些古诗的作者我们把他们叫作(“诗人”)。咱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位诗人。

  1、屏幕演示:出现李白像,让学生介绍一下对李白的了解。

  2、课件演示,介绍李白

  李白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古时候很多诗人都有自己的封号,李白就号称“青莲居士”。他一生写了很多古诗,将近有一千首,他的诗想像丰富,风格豪放,正因为他的诗写得多,写得妙,简直就像一位作诗的神仙,所以人们还称他为“诗仙”。诗仙就是在说诗人(“李白”。)

  设计意图:

  丰富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们不但会背诵古诗,而且知晓古诗的作者,了解诗人,喜欢诗人,近而也更加喜欢我们的古诗文化。

  三、从图画意境进入古诗

  1、课件演示:(秋夜,李白望月图)看,这是什么时候,李白在干什么?

  2、学生看图说一说

  3、揭示诗题

  师:这是秋天,一个静悄悄夜晚,李白正离家在外,看到这样圆圆的月亮,让他想起了自己的故乡。于是写下了一首留传千古的诗作──“静夜思”

  4、齐读课题

  5、知道这首诗吗?让学生背一背

  设计意图:

  让学生从图画浓郁的意境,从已有的古诗理解察觉到这首诗的情感基调。

  四、认读生字

  1、读字正音

  ⑴ 指名读古诗

  ⑵ 在书圏出本课生字,边圈边读

  ⑶ 同位互相检查,互读互听。(出示课件)

  静 夜 床 光 举 头 望 低 故 乡

  ⑷ 指名领读,并让学生说说整体认读音节是哪个字,三拼音节的字有哪些。理解“故乡”,故乡是哪?我们的故乡是哪?

  ⑸ 开火车读

  设计意图:

  让学生读准生字的字音,并随时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如三拼、整体认读音节。通过相互检查的方法让同位两个小伙伴合作学习,互相纠正。《静夜思》教学设计5 相关内容:在自主学习中注重学生的体验──《棉花姑娘》教学反思《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8《小松鼠找花生》教学设计8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感受、体验、创新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自己去吧》说课稿《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14《柳树醒了》教学后记查看更多>>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2、认清字形

  ⑴ 学生小组交流,用什么好办法记住了这些字。

  ⑵ 指名说一说。

  ⑶ 抢读生字游戏。(课件在花瓣上出示本课生字)

  相机理解“举”、“举头”:请学生把铅笔举起来。请举手,请举头,“举头”还可以说成什么?

  通过反义词的`方法理解低。联系诗句内容“望明月”理解“望”是看的意思。

  ⑷ 对号认生字

  1夜 2光 3头 4床 5故 6乡

  课件出示:学生对口令:

  夜是几号字?头是几号字?2号什么字?4号什么字?5号6号什么词?

  答对者来摘苹果,并请摘到两个苹果的同学把其中的一个送给好朋友。

  ⑸ 摘苹果游戏

  出示带有生字的苹果,“谁会摘下带有生字的苹果?”请学生正确摘下带有生字的苹果,领读。

  设计意图:

  让学生们在一起,交流识字的办法,可以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记忆,也为其它学生提供了一种识字的方法与途径,通过各种形式的游戏“抢读”“对号”“摘苹果”反复的复现生字,让学生在快乐积极的态度中完成生字的认记。

  五、朗读古诗

  1、体会诗意

  ⑴ 指名读古诗

  ⑵ “这首诗讲的是什么意思呢?”小组讨论交流,不懂的地方互相问一问

  ⑶ 指名说说

  ⑷ 提出不懂的地方

  相机理解“霜”:在哪儿见过霜。(天冷的时候,玻璃上、地上会结出一层白白的冰晶,那就是霜。)

  师:一轮明月当空照,银色的月光撒在地面,就像天凉地上结了一层霜,李白抬起头来,望向皎洁的圆月,想起了自己独自一人,离家在外,于是低下头来思念故乡,思念着故乡的亲人。

  设计意图:

  通过对诗意的大致理解,把学生引入到诗的意境中,诗人的情绪里,唤出学生朗诵这首诗的情感状态。

  2、入境朗诵

  ⑴ 学生自由练读

  ⑵ 指名读,大家评议,教师针对指导

  导情:想一想李白的心情是怎样的?如果你离开了爸爸妈妈,十分想念他们,却无法相见,你的心情怎样?

  ⑶ 师范读

  ⑷ 配乐读

  同学们,现在你就是思念故乡的诗人李白,在的寂静的夜晚,独自一人,对着月亮,,带着你的心情,你的表情,和动作来吟诵这首静夜思吧。

  ⑸ 学生练读

  ⑹ 指名朗诵

  ⑺ 全体起立,望月诵读“静夜思”

  设计意图:

  通过音乐的烘托、借助图画的感染,让一种思乡情涓涓流入学生的心间,全情投入朗诵。让学生熏到李白的情怀,读出古诗的韵味。

  五、古诗赏析

  师:一轮明月,一段思乡情,一首静夜思,李白还有很多诗作都写到了月亮,我们来欣赏两首。

  配乐朗诵 《古朗月行》《月下独酌》

  师:如果你们也喜欢这两首诗可以到我们的《古诗八十首》中去找一找,背一背。

  设计意图:

  介绍李白另两首古诗作品,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的素材,并激起学生对古诗、诗人的兴趣。

【《静夜思》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静夜思教案汇编9篇12-21

《静夜思》教案模板汇编9篇01-06

《静夜思》教案模板集合8篇01-22

静夜思教案合集七篇02-03

《头饰设计》教学设计04-02

教学设计01-14

《给动物设计名片》教学设计06-16

《琥珀》教学设计06-09

《画风》教学设计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