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学设计

时间:2023-05-24 13:18:49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荐】幼儿园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荐】幼儿园教学设计

幼儿园教学设计1

  【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的自我意识逐步增强,常常想要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当成人的选择与他们的选择发生冲突时,时常会影响他们情绪。怎样才能既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又帮助幼儿通过协商进行合理选择呢?《去度假》读本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准备度假行囊的故事。幼儿可以在观察读本、参与讨论的过程中获得如何根据需要进行合理选择的经验。读本的画面内容贴近幼儿的日常生活,并且以幼儿说话的口吻来呈现它的句型结构,很适宜中班幼儿阅读。

  【活动目标】

  1.理解并能讲述图书画面的内容,体验图书中主人公的情绪变化。

  2.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学习根据需要、通过协商进行合理的选择,提高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有与爸爸妈妈外出度假的经验。

  2.材料准备:大书、大书中所出现物品的卡片、呈现物品用的卡纸、小号旅行箱、各种生活用品等。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度假吗?

  幼:喜欢。

  师:去度假前需要做什么准备呢?

  幼1:要准备水。

  幼2:要带旅行箱。

  幼3:去度假肯定要住很久,所以一定要带衣服。

  ……

  师:这本书说的'是一个小女孩去度假前收拾行囊的故事,我们来看看她为度假准备了哪些东西。

  2.阅读图书《去度假》。

  (1)阅读封面:教师引导幼儿认识封面上的小女孩及故事名称,以及封面上旅行箱中的物品。

  师:妈妈已经为妞妞准备好了东西,并将这些东西放在这个旅行箱里,我们来看看都有什么。(教师在卡纸上逐一出示衣服、水壶、药品、饮料等。)

  通过阅读封面,让幼儿了解妈妈整理好的旅行箱里都有哪些物品,为后面幼儿观察、理解“妞妞拿出妈妈的物品,放进自己的物品”做了铺垫。

  2.逐页阅读。

  (1)第一页:重点引导幼儿发现、认识画面信息。

  师:妞妞在哪里?

  幼:在家里。

  师:你怎么知道?

  幼:因为她后面有沙发、窗帘、装饰,还有妈妈。

  师:她在干什么?

  幼:妞妞把箱子里的东西拿出来,把毛毛熊塞进去。

  中班幼儿已具备一定的观察细节的能力,能很快地捕捉到画面中一些细微部分,并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作出分析和判断,初步发现“拿出”与“放进”之间的联系。

  (2)第二页至第五页: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每一页旅行箱中的物品与地面上的物品之间的关系。(妞妞先后拿出妈妈准备的衣服、饮料、药品等,放进自己的故事书、游泳圈、花皮球等物品。)

  幼儿能较敏锐地感受画面所传递的信息,也能理解拿出的物品和放进的物品两者的联系。这使他们很愿意猜想下一页妞妞想带走的物品,想象自己要去度假需要带的物品,为之后展开讨论打下了基础。

  (3)第六页:引导幼儿讲述妞妞和妈妈的表情以及她们可能说的话。

  师:妞妞和妈妈是什么表情?她们会说什么?

  幼1:妈妈很生气,会说“你为什么要把东西都拿出来”。

  幼2:妈妈会很惊讶,会说“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啊”。

  幼3:妞妞会说“这是我的箱子,要放我想要带的东西”。

  幼4:妞妞会说“这些东西是我喜欢的”。

  师:说的好像都挺有道理,可到底谁的东西该带走呢?

  教师组织幼儿讨论并说出妞妞一定要带上那些物品的理由。

  师:妞妞为什么一定要带上那些物品(毛毛熊、故事书、牙刷、皮球……)?

  幼1:妞妞晚上要和毛毛熊一起睡觉。

  幼2:妈妈要给妞妞讲故事,我晚上睡觉也要听故事。”

  幼3:晚上睡觉前要刷牙。

  幼4:妞妞喜欢拍球,所以一定要带上皮球。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拿出来的物品和放进去的物品的实用性和方便性,从中帮助幼儿了解物品“要带”和“不要带”的理由,培养了幼儿的自我管理的能力。

  (4)第七页: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人物的表情,体验整理好行李可以出发去度假的快乐心情。

  师:妞妞一家开心吗?最后妞妞同意带什么东西去度假?

  幼1:终于要出发了,真开心。

  幼2:他们一人一个箱子,刚刚好。妞妞同意带妈妈要她带的那些东西了,因为那些东西需要带。

  通过讨论,幼儿都能理解妈妈为什么生气,也同意妞妞带的那些东西不太方便,不适合去度假,可以看出他们和妞妞一起“整理”完后的心情是非常轻松愉悦的。这个经验能够帮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去参考成人的意见和理解有时他们提出的要求为什么没有得到成人应允。

  3.实践活动:帮助老师整理旅行箱。

  教师出示预先准备好的旅行箱,内装有:布娃娃、长柄伞、照相机、书、衣服、闹钟、水壶、床单、洗发水、沐浴露等物品,请幼儿帮忙看看哪些是必须要带的,哪些是可以不带的,并说出理由。

  幼1:布娃娃不需要带。

  幼2:闹钟不用带,爸爸妈妈都有手机。

  幼3:床单不要带,宾馆都有被子。

  幼4:宾馆里都有洗发水、沐浴露。

  有些物品是幼儿很容易达成一致意见的,有的则引起了一些小争议。

  幼1:长柄伞不用带,箱子放不下。

  幼2:要带的,太阳很大。

  幼3:是啊,万一下雨怎么办?

  师:这个问题的确很难办哦,说的都挺有道理的。有什么方法是可以不用带这把长柄伞又可以解决太阳很大和下雨的问题呢?

  幼1:可以戴帽子遮太阳。

  幼2:换一个小的、可以折叠的伞就好啦!

  当幼儿为了“长柄伞”而发生争议时,教师适时地将问题抛给幼儿,引导幼儿讨论,而达成了带折叠伞或者帽子比较合适的决定,进一步提升了原有经验。在这种自由讨论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表达机会,以致他们能够更加大胆、主动、自由地表达,同时增强了他们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更好地做出合理选择,进行自我管理的能力。

  4.在歌曲《我的20xx》中自然结束活动。

  师:小朋友们真有本领,帮助老师整理好了旅行箱,我们可以出发啦!

  【活动延伸】

  1.开展亲子活动:春游。通过发放、填写《春游要准备什么?》调查表,引导家长与孩子共同商量去春游需要带的物品,进一步提高幼儿根据需要进行选择的能力。

  2.区域活动:提供各种物品的图片,请幼儿想一想“去野餐”(或者“去游泳”等)时什么要带,什么不要带。

  【活动反思】

  我们从中班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存在问题出发,充分挖掘和利用《去度假》这本图书的教育价值,较成功地开展了这个社会性活动。在之后的延伸活动中,幼儿能够清楚地通过《春游要准备什么?》调查表,记录自己认为需要带的物品。春游前,我们观察幼儿的书包发现食品和物品的种类、数量都比较合理,家长们也反映事先幼儿能和大人商量购买所需物品,再独立准备。可以看出通过这次活动,幼儿在合理选择、相互协商和自我管理能力方面有了明显提高。同时幼儿对图书的阅读兴趣也十分浓厚,从图书中延伸出的亲子互动也为家长和孩子增添了许多交流和沟通的机会。

幼儿园教学设计2

  主题产生:

  春天来了,当迎春花把春天的讯息告诉大地时,春姑娘就悄悄地唤醒了冬眠的小动物,喊来了背着剪刀的小燕子,敲开了花妈妈的家门……啊!春天多美好!幼儿园的小朋友们也一起出来找春天啦!在这个主题里,我们走出教室,走出幼儿园去感受春风的抚佛,去领略阳光的暖意,去寻找春的足迹。菜地上,花丛里,小树旁,我们在植物里寻找春天;小蝌蚪、小蝴蝶,西瓜虫,我们和动物万春天的游戏!春天多么美、春天多么好,我们和动物玩春天的游戏!春天多么美、春天多么好,我们把找到的春天带进幼儿园,带回教室,用我们的双手去装扮春天。让春的气息充满在我们身边的每一个空间。

  预设教育目标:

  1、会观察、发现春天到来时,花草、树木以及动物的变化,并用美术方法表现对春天的认识。

  2、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春天动植物的'变化。

  3、会自己分析,选择适当的小图片不知春天的景色。

  4、感受大自然的美景,进一步观察并发现春天的美景。

  5、能比较5----10以内的集合种元素数量的多少。

  6、欣赏散文,懂得春天的芽儿要在阳光,春风等的滋润下茁壮成长。

  7、知道向日葵等许多植物都在春天发芽、长大。

  8、能辨别不同的节奏,并用拍手动作表现。

  9、人事西瓜虫的外形特征、只有认真劳动才能换来春天的花开叶茂。

  10、理解散文内容,学习“五颜六色”、“熔化”等词语。

  各领域活动安排:

  综合活动:找春天、快乐的春游、春天来了

  语言活动:春天的电话、芽、春雨姐姐变戏法、小狐狸画春天

  音乐活动:春天、杨柳青、蝴蝶找花

  科学活动:比多少、种植向日葵、调皮的西瓜虫、种树

  健康活动:眼睛朋友好不好、种树、穿树林暖暖的太阳,新鲜的空气、扑蝴蝶

  环境创设:

  1、 师生共同参与活动室“春天”的布置。

  2、 将小瓶、冰激凌杯等装上土或水,放入土豆、荸荠等作为发芽试验,丰富自然角。

幼儿园教学设计3

  设计意图:

  幼儿对玩色有较高的兴趣,能大胆而富有个性的玩色。本活动将营造缤纷多彩的语言环境,经过幼儿的想象力,运用多彩的短线和圆点创造出富有个性的七彩雨及多样的小水花,以引发幼儿的兴趣。针对幼儿现有的绘画基础,引导幼儿按照自我的意愿安排画面,同时鼓励幼儿不断地变换颜色,大胆地表现。

  活动目标:

  1、敢用多种色彩来表现小雨点,养成正确取笔、放笔的好习惯。

  2、学习动手画圆与直线,对绘画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油画棒、白纸。

  2、知识准备:范画下雨及雨点落在池塘里出现小水花的情景。

  活动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起兴趣

  “嘀答、嘀答”下雨了。雨是从哪儿掉下来的?小朋友,你们见过小雨点吗?是什么样的?

  小结:下大雨时,像根直直的、长长的线;下小雨时,一点点的。

  二、操作演示,引出资料

  1、演示讨论,共同参与

  1)油画棒演示画长直线雨

  哗!哗!下了一场大雨。教师问:“要怎样画呀?(个别回答)教师试画(强调从天空中滴下来,直直的',长长的。)

  2)、讨论:滴答滴答,下小雨了,小雨的雨点怎样的呢?(一点点的)小雨点落到了哪儿?(幼儿讨论)

  小雨点落到池塘里会怎样样?(幼儿讲讲)教师根据幼儿的想法画出大小不一样的水晕及水花。

  2、激发兴趣,尝试取名

  1)演示用各种颜色的短线画小雨点。

  雨越下越小,太阳公公出来了。咦,小雨点一下子变成了五颜六色,怎样回事?(幼儿讲述)五颜六色的小雨点可真漂亮。

  2)这么漂亮的小雨点,我们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幼儿取名:七彩雨、好看的雨等)

  三、幼儿创作,教师观察指导

  1、引导创作:下雨啦,我们一齐来看漂亮的七彩雨。(雨中有赤、橙、黄、绿、青、蓝、紫。)

  1)能将最喜欢的颜色雨先画出来吗?

  2)池塘里的水晕是什么样的?有多少个?

  2、幼儿作画,教师观察指导:

  1)观察幼儿调换颜色画的情景。

  2)观察幼儿能否画出大小基本相同的雨点。

  3)能否添加自我喜欢的东西

  四、结束部分:

  1、让幼儿把画好的画交上来自由欣赏,并来评评哪个幼儿画的七彩雨最漂亮。

幼儿园教学设计4

  设计意图:

  "制作彩米"这一活动内容来源于我班生成活动《多彩世界》中一个亲子制作项目。孩子们告诉我说:他们在"智慧树"节目中学会了制作彩米的方法,随之,他们陆续带来了和爸爸妈妈共同制作的彩米。陈列在区角中的色彩缤纷的彩米吸引了全班孩子的注意力。最早学会彩米制作的孩子率先在教师里担任起了小老师,教老师和伙伴们制作彩米。几天后,孩子们提议:要教中班的弟弟妹妹制作。他们花了将近一周的时间做准备:设计制作图、自制图书;和老师一起布置彩米展示厅;商量教弟弟妹妹制作彩米的方法等等。

  今天进行的这一集体活动,只是系列生成活动中的一个片断。我选择这一活动,基于两个原因:1它能体现孩子的主体性价值:活动内容源自孩子的兴趣,由孩子主动提出设想、主动参与准备、孩子在活动中能有自己的想法;并能为实现自己预设的目标勇于实践;2有助于培养孩子终身受益的品质:关心弟弟妹妹的情感态度;为实现"教会"弟弟妹妹做彩米而采取相应策略的能力,如:示范、讲解、向不同对象学习等。

  "大带小"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一种方式,我班已扎扎实实开展了两年的实践探索。它的功效在于能促进孩子社会性的发展。首先,它能解决班级授课制及独生子女家庭所带来的幼儿交往局限性的问题;其次,能增强幼儿社会适应性,形成良好的社会态度、情感,促进幼儿社会化进程和社会化发展;再次,它顺应了幼儿发展不平衡性的特点,使群体发展中的低层次者及个体发展中的弱项,在更多、更丰富的活动环境中,寻求到适合自身发展的依托性、支持性环境,促进其发展;最后,它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课程的开发、实施和研究的能力。

  我们不可能仅通过本次活动全面体现"大带小"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功能。同时,由于参与本次活动的孩子们尝试"大带小"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还不是很多(借班活动),因此在活动过程中会存在很多问题,我将与大家一起探讨和交流。

  活动目标:

  乐意参加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共同享受合作的快乐。

  能运用以往积累的经验,以适当的方式教弟弟妹妹制作彩米(大班);能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在哥哥姐姐的指导下学会制作彩米(中班)。

  遇到困难能主动设法解决。

  合作班级:

  大班、中班

  活动准备:

  布置彩米展示台;自制制作图、图书;

  制作材料:

  彩纸、喷壶、塑料盒、筷子、抹布、垃圾桶;

  数码相机、电视机、记录纸、笔

  活动过程:

  1、带领弟弟妹妹欣赏彩米成品。

  (这一环节调动起大班孩子的参与热情。他们在带着弟弟妹妹欣赏自己的彩米作品时,会主动向弟弟妹妹提问:彩米像什么?彩米是怎么做成的?还会让弟弟妹妹摸一摸、闻一闻。中班孩子会很好奇,他们急于想了解彩米的制作方法。)

  2、介绍今天的活动内容。

  "今天我们有一个重要的任务,教弟弟妹妹制作彩米。"

  (引导孩子明确活动目标:下面所进行的每一个活动环节都是为"教"会弟弟妹妹服务。)

  3、哥哥姐姐用自制的制作图和自制图书为弟弟妹妹讲解制作方法。

  "谁来做个小老师,用咱们设计的制作图向弟弟妹妹介绍一下制作彩米的方法?"

  "除了制作图,我们还为弟弟妹妹设计了小图书,谁来教弟弟妹妹看书学本领?"

  (制作图、图书是用不同的方式完成的:制作图是由六个孩子共同设计完成,而图书是每个孩子根据自己的制作经验,以及如何"教"弟弟妹妹尽快学会本领作为目标自行设计的。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孩子的能力差异,给予其相当的自我展示、实现自我的空间。)

  (这一活动环节最初是由孩子们提出的,他们觉得应该像老师一样先为弟弟妹妹讲解,然后再带他们学本领。我们可以从体会到:大班孩子能主动地将自己从老师那里习的教学方式用于自己的"教学"。教师及时满足了幼儿这一心理需求。)

  "你觉得在教弟弟妹妹制作彩米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困难?"

  (从大班孩子自身来说,他们存在能力差异:语言表达能力、动作示范、处理意外情况能力;弟弟妹妹的能力也存在差异:语言理解能力、动作模仿、合作能力。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影响活动的顺利进行。大班孩子这样说:弟弟妹妹不想跟我学本领怎么办?他们不会用电吹风;等等。)

  "没关系,相信你们会有解决困难的好办法的'!"

  (教师没有告诉孩子们解决困难的方法,而是希望他们在实践中尝试解决。教师的关注点是孩子解决困难的能力。)

  4、第一次"教"弟弟妹妹制作。

  教师留意孩子的指导方式,及时摄制下幼儿活动的典型性场面,用以点评、指导。

  "老师把咱们刚才教弟弟妹妹做彩米的事拍了下来,咱们一起来看看。"(随着镜头,一对对姐弟、姐妹、兄弟上前)"来,首先仍让大家认识一下你们。请哥哥(姐姐)说说,你是怎么教弟弟(妹妹)学习本领的?"

  (不同的孩子所运用的指导方式是不同的,如:示范讲解型——边讲解,边示范,弟弟(妹妹)在一旁观看;手把手教型——让弟弟(妹妹)一步一步跟自己学;放手型——弟弟妹妹主动要求自己干,就让他干,自己在一旁做语言提示。)

  (大班孩子如何根据弟弟妹妹的要求及学习能力的差异来确定自己的指导方式是个关键。教师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不是为了评价哪一种指导方式是正确的,而是让孩子相互学习,明确有不同的指导方式,自己考虑哪一种方式适用。)

  (教师的关注点还应放在大班孩子如何对待弟弟妹妹的"过错":弟弟妹妹加了太多的水怎么办?水洒了一桌怎么办?弟弟妹妹手脏了怎么办?孩子关心弟弟妹妹情感态度的培养是与具体事件、特定环境相联系的,教师通过让孩子说说自己的是如何对待弟弟妹妹的"过措",让孩子懂得真正的"大"对"小"的关心、宽容。那么在以后的经历中,孩子会迁移和运用。)

  你在教弟弟妹妹学本领的时候于到了哪些困难?你是怎么做的?

  (这是对活动开始前一个问题的反馈。孩子们先前的疑问都顺利解决了。但是他们又遇到了新问题:为什么弟弟妹妹的彩米颜色那么淡?为什么有些米没有染上颜色?为什么有些弟弟妹妹还没有学会本领?)

  "我们用了不同的方法教弟弟妹妹制作彩米,弟弟妹妹有没有真正学会这个本领呢?"

  5、第二次"教"弟弟妹妹制作。

  (教师关注孩子们是如何解决刚才所说的一些困难的:他们有的向同伴请教;有的根据自己的想法多放些彩纸,让颜色变深;有的利用图片和图书再向弟弟妹妹讲解一次制作步骤,以便弟弟妹妹学会。)

  共同关注孩子们的新发现。

  (不少孩子和弟弟妹妹用不同颜色的彩纸制作出了咖啡色、橙色、绿色的彩米。大班孩子根据以往积累的经验进行大胆的设想尝试,他们告诉弟弟妹妹用什么颜色的色纸会变出什么颜色,中班孩子的兴趣又一次被调动起来。)

  6、共同欣赏制作成果。

  "为什么有些弟弟妹妹没有学会?"

  (给"失败者"一次反思的机会。若是弟弟妹妹不愿意和你一起活动,你可以先和弟弟妹妹做好朋友,和他一起散步、看电影、品尝水果,让弟弟妹妹信任你,喜欢你。若是弟弟妹妹本领没有学好,你可以请教老师和同伴,看看你"教"的方法对不对。)

  讨论新问题,"怎么会做出咖啡色的(绿色的)彩米?"(颜色的混合会发生变化)

  (我们不难看出,两次的"教"的过程教师分别确立了不同的关注重点。第一次教师注重让孩子相互学习不同的指导方式,第二次注重反思和新发现。)

  小结:今天大家都特别快乐,为什么?

  (哥哥姐姐因为"教会"了弟弟妹妹新本领快乐;弟弟妹妹因为在哥哥姐姐帮助下学会本领高兴。老师则因为大家的新发现而欣喜。)

  7、带弟弟妹妹收拾场地。

  ("大带小"不仅仅是一种集体教学活动方式,它的教育目标更是在日常生活中培养与体现的。)

幼儿园教学设计5

  儿歌《荷花开》

  活动目标

  1.了解荷花的各种特点,从而理解儿歌的含义。

  2.启发幼儿根据儿歌的资料想象并用动作来表演。

  活动准备

  1.课件-图片:荷花(风荷丽日)

  2.课件-照片:池塘里的鱼

  活动过程

  一、欣赏荷花,幼儿说说荷花的主要特点和生长过程

  课件:(动态)荷花

  1、荷花长在什么地方的.呀?荷花的叶子是什么样的?

  (让幼儿欣赏动态的美丽荷花)

  2、想一想,荷花池里还会有什么呢?(小虾,小鱼)

  幼儿根据自我的知识经验讲述

  二、结合图片学习儿歌《荷花开》出示图片:池塘里的鱼、虾

  1、出示图片:图上有什么?

  (小鱼、小虾)

  教师:池塘里有小鱼,小虾还有风儿和荷花。

  2、这几张图片上的资料能够编成一首好听的儿歌,你们想听吗?

  3、教师示范朗诵儿歌《荷花开》

  演示荷花图片:

  儿歌里说的红色的大伞是什么呢?(荷花)

  三、启发幼儿经过动作辅助,理解儿歌资料。

  1、暖暖的风儿吹过来,能够做什么动作呢?

  小雨又能做什么动作呢?

  小鱼、小虾能够用什么动作表示?

  2、教师带领幼儿边朗诵儿歌边动作表演。

  3、幼儿团体朗诵。

  四、幼儿跟随音乐,在儿歌表演中,自然结束。

  附儿歌:池塘里,

  暖暖的风儿吹过来,

  细细的小雨落下来,

  小鱼儿、小虾儿游过来,

  红色的大伞,

  一朵一朵打开来!

幼儿园教学设计6

  活动目标:

  1.帮助和引导幼儿认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

  2.引导幼儿从发现自己到认识自己,从而初步了解自己的性别。

  3.知道小手和小脚能帮我们做很多事情。

  4.鼓励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5.激发幼儿乐于参加集体游戏的积极情感。

  活动准备:

  1.选择在有一面大镜子的教室内进行,并在教室内构建一个“化妆间”。

  2.幼儿人手一面小镜子和一个玩具娃娃。

  3.设计好一段关于认识自己的动画短片。

  活动过程:

  1.动画短片导入,引导幼儿发现自己

  动画短片内容为:一个小娃娃很开心地边吹泡泡糖边走路,碰到了几个小动物,大家都劝他走路当心点,可他就是不听,结果头上撞了个大包。他又疼又急,哇哇地哭着跑回家,镜子说:“别哭!别哭!好孩子,以后要爱惜自己!”娃娃问:“自己是谁呀?”镜子说:“自己嘛,请你对我照一照就会看到了。”听了这话,娃娃真的对着镜子照了起来。

  师:小娃娃在镜子里看到了什么呀?

  2.玩照镜子游戏,引导幼儿认识自己

  (1)幼儿在室内寻找镜子,找到后拿着镜子照一照,并说出自己的名字,向教师介绍自己。

  (2)玩“自己的五官在哪里”的游戏,说一说五官的名称,并指出五官的位置。

  (3)请幼儿讲讲自己跟别人有什么不一样,如头发的长短、衣服的颜色等等。

  3.操作练习,使幼儿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学会区分男孩与女孩

  (1)“交朋友”游戏:幼儿在集体面前说出自己的性别后,找一个玩具娃娃做朋友,并把他带回“家”。

  (2)送“朋友”参加化装舞会:请幼儿将自己的`“朋友”按性别的不同送到“化妆间”里。

  4.区域的设置和日常活动的组织

  在晨检表、评比栏、毛巾架等上面为幼儿贴上照片,让幼儿加深对自己的认识;在一些音乐、体育活动中,适当加入一些分男、女的角色表演、演唱、游戏等形式;在幼儿如厕时,强化幼儿对性别的认识。

  活动结束:

  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身体的各个器官及其作用,给幼儿看看他们小时候的照片,向幼儿讲述小时候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可能的话,多给幼儿照些照片,或者利用休息时间和幼儿一起记录他们的成长。

幼儿园教学设计7

  《我要睡觉》

  事件描述:

  浩浩是我们班一个情绪不怎么稳定,易发脾气的孩子,说他不懂事吧,心情好是又特别乖。这几天每到吃饭前他都会发脾气,各种不吃饭,不是这个菜不吃,就是饭吃不完的。我也没太勉强他,可今天中午他更是直接在老师没注意的时候进寝室去睡觉了,我就想说让他起来吃饭都哭闹着不起来。在饭后其他孩子在看电视,我又去将他叫了出来说看电视了,我们出去吧。这才跟着我出来,一会我问他:“你饿吗?吃点吧!”这才在一边看电视一边把饭吃完了。

  自我反思:

  对于浩浩这样情绪起伏比较大的孩子,我应该更耐心的等待,等待合适的时机,跟他讲道理,对孩子一正确的引导。同时我也应该及时将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及时告诉家长,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请家长给予自身经验,更好的做到家园共育,这样孩子在饭前总是吵着要睡觉的习惯也不至于连续发生了。

幼儿园教学设计8

  活动目标:

  1. 感知1和2的数量。

  2. 体验以自己为数量探索对象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活动材料《数学》第二页,提供幼儿添画1和2的东西。

  2.数量为1和2的点子卡。

  活动过程:

  1.带着1和2上幼儿园

  (1)我每天带着1和2的东西上幼儿园,这些东西有的想给大家讲个故事,有的`能看见你们的笑脸,有的能听见你们的声音,还有的能紧紧拥抱你们。这些东西就在我身上,你们知道是什么吗?(一张嘴巴、两只眼睛、两只耳朵、两只手。教师边说边指向自己的这些身体部位,然后把它们画在黑板上)

  (2)小朋友也带着1的东西来上幼儿园,请你们找一找自己脸上、身上是1的东西。(幼儿说出一种,教师请大家立即在自己身上找到相应的部位)

  (3)小朋友带着2的东西来上幼儿园,请你找一找自己脸上、身上是2的东西(幼儿说出一种,教师请大家立即在自己身上找到相应的部位)

  (4)仔细找找还有什么东西是1和2个的。(如一根小辫子、一顶帽子、一副眼镜、一朵胸花、两个发夹、两只口袋、两只袖子、两根辫子,如果幼儿发现不了自己身上的1和2,可以引导幼儿两两结对,互相寻找)

  2.画出我的1和2

  (1)翻到幼儿材料《数学》第二页,告诉幼儿:两个小朋友中一个是自己一个是自己的朋友。请幼儿在身体轮廓图上画出自己和朋友身上的1 和2。

  (2)鼓励幼儿在轮廓图上添画其他是1和2的东西。如果看到幼儿画了超过数量2的东西,不要生硬加以否定。

  (3)和幼儿一起数身体器官,告诉幼儿:人的鼻子和嘴巴只有一个,眼睛、耳朵、手和脚都是两个。

幼儿园教学设计9

  活动目标

  1.尝试通过辨认几种常见的面部表情去感知、判断人的情绪,知道良好的情绪使人健康、要学会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的道理。

  2.在不断进行观察、感知、辨认、判断活动中提高观察力、情绪识别能力、记忆力,促进思维力和表达力的发展。

  3.在与他人互动中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体验积极、主动与人交往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七个表情面具(大笑、微笑、厌恶、生气、哭泣、愤怒、害怕)。

  2.用大型图纸做一个脸谱转盘,在转盘的圆心放一根可随意旋转的指针。

  3.“我的情绪”图表、托盘、水彩笔等若干。

  活动过程

  1.录像导入,谈话引题

  (1)请幼儿带着问题观看教师事先录制好的小朋友在幼儿园的生活片断。

  问题①:你看到了录像中小朋友的表情是什么样的?

  问题②:小朋友为什么在笑(哭、生气)?

  (2)谈话

  ①引导幼儿从录像中人物的表情、动作出发,回答自己的观察结果。

  ②让幼儿调动已有生活经验,初步获得关于情绪的知识。

  师:请你想一想,平时在幼儿园中有什么高兴的事?有什么不高兴的事?遇到高兴的事,你的表情会怎样?遇到不高兴的事呢?

  (3)教师小结:通过表情辨别可以判断他人的情绪。

  2.游戏1:变脸

  (1)教师出示表情面具,说明游戏规则:让幼儿同时观察面具的各种表情,并尝试判断和描述表情。

  (2)引导幼儿讨论将几个表情面具从良好情绪和不良情绪两方面去归类,初步知道表情与情绪有一定关联以及不良情绪对人的影响。

  (3)教师小结:情绪可分为喜、怒,哀、乐四种类型。喜、乐属于良好的情绪,如微笑、大笑等,我们也可以说心情好;哭泣、生气等属于怒、哀的情绪,我们也可以说心情不好。

  3.游戏2:玩脸谱转盘

  (1)介绍玩法

  玩法①:每次请1位小朋友上来玩转盘,转动指针,指针指到哪一处脸谱,这位小朋友要试着做出这种脸谱的表情,并说说自己对这种情绪的感受。

  玩法②:

  请一位小朋友上来玩转盘,其他小朋友根据指针指到的脸谱做出相应的表情,该小朋友则说出是什么表情,并谈谈对这种情绪的感受。

  (2)进一步巩固幼儿对情绪的理解、判断等知识的掌握。

  4.画出自己的脸谱娃娃

  (1)出示图表,要求幼儿会用各种脸谱娃娃表现相对应的各种情绪,并用“√或“×”表示喜欢或不喜欢此种情绪。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3)幼儿根据图表,分组讨论,初步懂得学习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

  ①引导幼儿讨论:情绪对人体身心健康的影响。

  师:图中你喜欢哪些情绪,不喜欢哪些情绪,为什么?

  ②知道不良情绪不利于自己的身体健康,愉快的情绪有利于自己的身体健康。

  师:你在什么时候会哭、会愤怒?你想用什么方法使自己情绪变好呢?

  请个别幼儿谈谈自己的感受。

  活动结束:

  在不高兴或害怕、想哭的时候,我们可以把不高兴的原因讲给别人听,或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去跑步、做游戏等,慢慢就会把不高兴的事给忘掉了。要经常笑口常开,主动和同伴玩,快快乐乐地学习、生活。这些好的情绪有利于我们自己的身体健康。

幼儿园教学设计10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能用自然的声音唱出 3/4 拍“强弱弱”的特点。

  2.能用跳跃和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能创造性地用动作、表情等表现歌曲的内容。

  3.体验小蜗牛旅行的快乐,学习小蜗牛不怕困难、开朗乐观的精神。

  活动重点:学唱歌曲,能用自然的声音唱出 3/4 拍“强弱弱”的特点。活动难点:能用跳跃和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能创造性地用动作、表情等表现歌曲的内容。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活动前,在自然饲养角养小蜗牛,引导幼儿观察蜗牛的特征和习性,增进对小蜗牛的了解和喜爱

  物质准备:

  1.与歌曲内容匹配的课件、小蜗牛的头饰、蜗牛妈妈的头饰

  2.幼儿呈半圆形围坐在大屏幕前

  活动过程:

  一、幼儿听音乐进入活动室,观看草地图片,发音练习,学习跳跃和连贯的不同唱法。

  1.教师:“小朋友,你们看,草地上都有谁?它们在干什么?”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图片上的小狗、小鸡、青蛙是怎样唱歌的,并用跳跃

  的音声模仿这些小动物唱歌。

  二、出示课件,观察蜗牛的外形特点,熟悉歌曲的内容

  教师:“这是谁? 你们知道小蜗牛为什么这么开心?”幼儿自由猜想小蜗牛开心的`原因。 “因为他要去旅行”“小蜗牛身上有什么?”“有壳”“这是他的房子”“小蜗牛头上有触角,我们给她起名叫犄角”“小蜗牛去旅行可开心了,它还会唱歌呢,你们听: 咿呀儿呦,呀咿儿呦”小蜗牛从来不回头

  三、教师范唱歌曲,幼儿熟悉歌词

  1.教师完整演唱歌曲,启发幼儿感受歌曲的欢快、优美。

  教师:“小朋友,你觉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蜗牛?

  教师小结:“这是一只不怕困难、勇敢乐观的小蜗牛。有一首歌唱的就是这只勇敢的小蜗牛,名字叫做《快乐的小蜗牛》。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教师:你觉得这是一首什么样的歌曲?教师小结:这是一首欢快、优美的歌曲。

  2. 教师清唱歌曲,幼儿再次听赏,

  教师:让我们再来听一听歌里都唱了些什么?提问:你都听到了什么?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谱。

  四、幼儿学唱歌曲,在和小蜗牛一同旅行的游戏情境中演唱歌曲

  1.幼儿根据教师出示的图片,完整的跟随教师朗诵歌词两遍。第一遍朗诵重点指导幼儿说准歌词

  第二遍朗诵重点指导幼儿加动作进行朗诵。

  2.幼儿完整演唱歌曲第一遍,教师重点指导幼儿唱准歌词。

  教师: 咱们把小蜗牛旅行的故事唱一唱,要把歌词唱清楚。

  3.幼儿完整演唱歌曲第二遍,教师重点指导幼儿用跳跃和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师:小朋友,小蜗牛旅行心情是怎样的?怎么表现?

  4.幼儿完整演唱歌曲第三遍,重点引导幼儿加动作进行表演。

  教师:“这一次,我们加上好看的动作来表现小蜗牛快乐的心情吧”四、幼儿分角色表演《快乐的小蜗牛》

  教师:“小朋友,你们想变成小蜗牛去旅行吗?”

  教师扮演蜗牛妈妈,幼儿扮演小蜗牛,进行表演 1—2 遍,引导幼儿欣赏旅途中的美景,遇到雨天如何避雨。

  五、教师带幼儿二随音乐离开活动室。

幼儿园教学设计11

  活动目标:

  幼儿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把火车连接起来,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数字火车(3套),绿色西瓜火车、黄色香蕉火车、红色火车、泡沫火车各一套(各有十几节);牛奶盒做的山洞,轨道,滑坡;各种材料的绳子(色彩、质地、粗细都不同)。

  活动过程:

  1、教师以开火车的形式引导孩子参与活动。

  2、孩子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火车。

  2、教师以观察为主,适时指导。

  过程中托儿可能出现的行为:

  孩子按照一种材料连接火车。

  两种材料的火车连接(现成和自制的.火车)。

  没有规律的连接。

  火车颜色和绳子颜色的配对。

  两种颜色有规律的连接。

  拉着火车钻山洞,过轨道。

  孩子模仿生活,用语言表达火车开到哪里。

  孩子比一比火车的长短。

  教师适时介入,引导提升经验,但不强求。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听音乐。

幼儿园教学设计12

  说课内容

  一、设计意图

  我班幼儿年龄普遍在3—4岁左右,思维呈现出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发展,由于小手肌肉组织发育还不够完善,因此,活动性较弱,小班科学活动-会跳舞的罐宝宝。利用幼儿对周围的声音感到新鲜好玩的现象,设计此活动,发展幼儿的听觉、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二、说教材

  1.本活动的目标是启蒙教育,主要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2.活动过程有趣、形象,利用拟人的方法,抓住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充分调动幼儿主动参与和操作的积极性。

  3.分组活动、综合活动使每个幼儿都有参与的机会,而难易适中、动静交替促使不同水平的幼儿在上自信心的发展,获得成就感。

  三、说教法

  1.操作法:为了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我采用了操作法,在适当的`要求下,发展幼儿动手能力与观察力,体会探究的乐趣。

  2.游戏法:“游戏”是低龄幼儿活动的最佳方法,教师在游戏中辅以形象生动的教具、有趣活泼的语言,会使幼儿兴致勃勃,从而寓教寓乐。

  活动准备:前期知识经验的准备──幼儿会听一些独特的声音。教具游戏的准备──沙子、小石子、小铁片、黄豆、卡通空八宝粥罐若干;舞曲音乐。幼儿活动准备──按人数将幼儿分成3—4组。

  四、说学法

  1.通过可爱、丰富的可操作材料,让幼儿大胆放手操作,以此体会操作的快乐。

  2.在有趣的游戏情景中,让幼儿去探索,从而发展幼儿的听觉力、注意力、观察力。

  五、说教学程序

  首先,通过认识新朋友──漂亮可爱的罐宝宝,引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其次,通过操作活动“喂宝宝”尝试自己制作响罐,幼教之友《小班科学活动-会跳舞的罐宝宝》。这样的设计,幼儿没有心理压力和负担,使每位幼儿都有了动手机会和表现,在猜想活动中,鼓励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去猜测、去思考,激发他们探究的热情;最后,在户外活动中,深化主题,愉快的结束活动,使幼儿意犹未尽的渴望再次的活动。

  活动内容

  活动目的:

  1.辨别几种不同的声音,使幼儿对声音产生探究的欲望。

  2.培养幼儿的操作兴趣、发展观察力、注意力以及对科学活动的喜爱。

  活动重点: 知道不同的物体能发出不同的声音。

  活动难点:将相同声音的响罐配对。

  活动准备:

  1.装饰成各种卡通娃娃的空八宝粥罐子、盘装沙子、黄豆、小石子、小铁片等若干。

  2.按人数将幼儿分成3—4组。

  3.录音机、舞曲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直观教具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出示罐宝宝──介绍给幼儿的新朋友。

  2.出示并认识罐宝宝的“食物”──沙子、黄豆、小石子、小铁片。

  二、基本部分:操作活动引发幼儿探究。

  1.喂一喂──指导幼儿随意给每个罐宝宝喂一样食物并提醒幼儿盖严盖子。

  2.跳一跳──引导幼儿上下左右摇一摇罐宝宝,让他们自由地跳起来。

  3.找一找──启发幼儿相互猜测罐宝宝吃的是什么,并将相同声音的罐宝宝配对成舞伴,在舞曲中快乐地舞蹈。(幼儿亦可共同跳舞)

  三、结束部分:帮罐宝宝到户外去找更多的食物,找更多的朋友。

  延伸活动:将幼儿制作的罐宝宝摆放到“科学操作区”,让幼儿自由摆弄、玩耍。

  四、活动后的反思:

  在教学中,幼儿对操作、探究很感兴趣,通过操作──游戏的形式让幼儿体会了探究的过程和快乐。在活动中,孩子在制作的同时,提高了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而且也提高了注意力、听觉。他们特别喜欢玩游戏,因为在游戏中可以使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没有丝毫的压力。对于个别能力弱的孩子,我采用集体与个别辅导的形式,并在日常生活中给他们提供机会,让能力弱的孩子不会为此而产生畏惧的心理;对于幼儿的新观点新发现,我总是鼓励和尊重幼儿的观点,并共同分享。如:有的幼儿认为罐宝宝吃饱了可以喝水,我肯定了幼儿的想法,并引导幼儿听一听罐宝宝肚里的水声,拓展了幼儿的视野与经验。

  这次活动的不足是:师幼互动少了一些,在活动中可以在游戏中穿插一些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这样效果会更好。

幼儿园教学设计13

  一、活动目标

  1.在画横线、竖线的基础上练习画波浪线、弹簧线。

  2.能大胆选择不一样的色彩作画,体验绘画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画横线和竖线的经验。

  2.课件,背景音乐等。

  3.画有蜗牛、蜘蛛、蝴蝶、小鱼的背景画纸,蜡笔。

  三、活动过程1.教师:"今日,有些小动物要来做客,他们还带来了自我的本领,让我们看看都有谁?"幼儿回答:有小蜗牛、小蜘蛛、小鱼、小蝴蝶。(逐一引导幼儿认识小动物及各自的本领,做空练习各种线条。)教师:小朋友们真厉害,都认识这些小动物,这些小动物都有很了不起的本领,请小朋友们来向他们学一学。

  (1)课件出现小蜗牛:"这是谁?""它有什么本领呢?谁来猜猜看"(幼儿猜一猜)教师:那我们请小蜗牛来告诉大家。(播放录音,点PPT)"谁听清楚了,来告诉大家。"教师:原先呀我们的小蜗牛会画横线,(点PPT)我们一齐来跟小蜗牛学一学吧。(团体做空练习画横线。引导幼儿说:小蜗牛,爬呀爬,爬条横线直又直)(点PPT)我们再来试一次,一边说一边画。

  (2)课件出现小蜘蛛:"这是谁?""它有什么本领?谁来猜猜看。"教师:我们也请小蜘蛛来告诉大家,听清楚了来告诉我。(播放录音,点PPT)教师:原先小蜘蛛会画竖线,(点PPT)小朋友们是不是也会画竖线呀,我们也来试一试。(团体做空练习画竖线。引导幼儿说:小蜘蛛,会吐丝,画条竖线长又长)(点PPT)我们小嘴巴说一说,再画一次。

  (3)课件出现小鱼儿:"小鱼来了,我们听一听小鱼有什么本领。"教师:小鱼会干什么呀?幼儿回答:在波浪里游。教师:原先小鱼会在波浪里游泳。(点PPT)我们也来跟小鱼一样在波浪里游泳吧。(师幼一齐游)我们来看看小鱼画的什么线(点PPT)。幼儿回答:波浪线。

  教师:我们跟着小鱼一齐画一画波浪线,小嘴巴跟着教师说一说。(团体多次做空练习画波浪线。引导幼儿说:小鱼儿,爱游泳,波浪里面游啊游)我们跟小鱼比一比,是我们小朋友画得好,还是小鱼画得好。(再次画一遍)(4)课件出现小蝴蝶:"瞧,谁来了?"--小蝴蝶。教师:那我们请小蝴蝶告诉大家他的本领是什么。(播放录音)原先呀,我们的蝴蝶会跳弹簧舞哦。我们请小蝴蝶跳给大家看(点PPT),我们也来跳一跳弹簧舞吧。(团体多次做空练习画弹簧线。引导幼儿说:小蝴蝶,爱跳舞,弹簧舞呀真漂亮)跟着教师说一说,画一画。(点PPT)教师:小蝴蝶跳的这个线呀叫弹簧线,我们看看这两条弹簧线一不一样啊--不一样。哪里不一样?--一条圈圈在上头,一条在下头。小朋友观察的真仔细,那我们在来学一学小蝴蝶的本领,画一画弹簧线。"往前走,绕一圈,再往前走,在绕一圈。小朋友们学会了吗,我们请小蝴蝶再跳一次弹簧舞给大家看一看。(点PPT)2.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小动物的本领真大,他们都想把自我的本领展示给好朋友看,(点PPT)我们的`小蝴蝶想去蜘蛛家,他能够走什么线线呀?--弹簧线。小朋友真棒,那教师请一个小朋友上来试一试。你能够选择自我喜欢的颜色来画(幼儿上前黑板上画)我们的小蝴蝶还能够去谁家做客呀?--小蜗牛。那她走什么线去小蜗牛家呢?--弹簧线。教师再请一个小朋友来试一试,选择自我喜欢的颜色。那蜘蛛想去蜗牛家该走什么线呢?--直线。请小朋友来画一画。

  教师:我们小朋友是不是也想来试一试呢?此刻请小朋友为你们的小动物挑选喜欢的颜色,带着他们去别的小动物家做客吧。(每人一张纸,挑选不一样颜色)(2)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尝试绘画多种线条。

  三、展示交流。

  教师:请画好的小朋友把画拿到前面来。

  教师:我请一个小朋友来说一说你画的。你的小蝴蝶去谁家做客了呀,他走得什么线呢?用的什么颜色啊?(两个到三个提问)教师:我们的本领学完了,小动物们也累了,想休息了,等下课的时候啊,我们小朋友也去找自我的好朋友比一比谁的本领大好不好?

幼儿园教学设计14

  设计意图:

  最近我们开始了主题《小医生》的活动,在这个主题的开展过程中,孩对于如何看病的概念很模糊。于是我们在区域活动里开设了新的环境《小医院》,并提供了大量的医用品方便幼儿们活动时的需求,孩子们很喜欢去小医院里当医生做病人,但是我发现他们的活动往往只是停留在当医生的就只会给病人打针吃药,许多孩子在当病人时也只认为生病了就要打针吃药,以为看病就只是简单的吃药打针关系,对很多提供的医用器具都只是拿在手里随意的摆弄,根本不知道他们的名称及正确的使用方法,对医生是如何给病人看病的,去医院看病的步骤、过程全然是一无所知。这时我想:其实医院对孩子们来说并不是个陌生的地方,因为孩子只要一生病家长就会带他们去到医院进行检查,但是在与孩子的交流沟通中我发现在他们的幼小心里就是认为去到医院就要打针吃药,甚至有的孩子都产生对医院和医生的恐惧感,看到孩子的现状,针对孩子们当前对医院知识经验的缺乏,我意识到应该抓住教育的契机,要为他们提供正确的认知能力,让他们通过学习,识别常见的医药用品,理解人们生病是需要医生治疗才能恢复健康的道理,同时还要培养他们遇到打针吃药不害怕的勇敢精神。于是我便设计了本次教学活动《小医生》。

  活动目标:

  1、在故事活动中,了解日常生活中几种常见的医药用品和简单的健康安全常识。

  2、有保护自己身体健康的愿望。

  活动准备:

  1、听诊器、课件、各种常见药品、幼儿的前期经验。

  活动过程:

  ●说一说小药箱

  1、播放录音提问:听听这是什么声音?(心跳声)请你们找找看,小药箱里的什么可以听到这个声音?(听诊器)想想看听诊器还能听到什么声音?

  2、教师小结:

  3、出示图片提问:看,这是什么?(半片药)请你们想想,在平时你们都吃过什么样的药?

  4、教师小结:

  5、出示图片提问:这是什么?(数字卡片)请你们看看,在小药箱里的哪些东西上有数字?除了小药箱里,在医院里你们还看见哪里也有数字?

  6、教师小结:

  ●听一听故事《迪迪医生》

  1、播放课件讲述第一段故事,提问:乌龟爷爷它怎么了?医生给它打针时,它是怎么样的?(学说词语一声也不吭)如果医生给你们打针,你们会怎么办呀?

  2、播放课件讲述第二段故事,提问:第二个是谁来看病了?它怎么了?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鼻子呢?

  3、播放课件讲述第三段故事,提问:谁来看病了?它怎么了?我们怎样预防打喷嚏呢?

  (经验提升:说明书的看法)

  4、教师小结:

  ●学一学小医生

  1、情景模仿“看病”。(以情景对话的形式,师幼互动编念短句儿歌:“一声不吭”)。

  如:宝宝打针一声不吭。宝宝看鼻子一声不吭。宝宝吃药一声不吭。

  2、教师提问:还有什么时候也会一声不吭的?(继续编短句儿歌)

  3、教师提问:有什么办法能让自己不生病?

  4、教师小结: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能成功的开展我认为有三个方面体现的最突出:

  1、经验方面:二期课改中提倡的是能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因此,作为老师我们首先要学会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资源,让家长及时参与与支持也是主题活动开展的有效保证。家长们在帮助收集资料的同时,还可让家长协助教师在活动前丰富孩子一些和主题活动相关的知识,扩大孩子的知识面。所以只有在活动前期充分调动家长资源才能为后期教学活动开展奠定基础。其次:幼儿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尽管这些经验是直观、浅显的,但这毕竟是孩子通过亲身体验、探索观察感受到的,是他们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产生的,因而在活动中调动孩子这方面的经验激起他们的兴趣,才能使活动变得更有价值开展的更加顺利。

  2、问题开放:本次活动中我设计提出了多个开放性的问题:

  1、想想看听诊器还能听到什么声音?

  2、除了小药箱里,在医院里你们还看见哪里也有数字?

  3、如果医生给你们打针,你们会怎么办呀?

  4、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鼻子呢?

  5、平时我们怎样才能预防自己打喷嚏呢?

  6、在医院里还有什么时候也会一声不吭的?

  7、我们有什么办法能让自己不生病?活动中的.提问是老师和幼儿之间的一种交流形式,是最常见、最直接的一种教育方式,也是激活、拓展幼儿思路的重手段。而根据二期课改对老师提出的要求:就是在活动中要多提能引发幼儿讨论、能激发幼儿的想象、能让幼儿进行换位思考、并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根据对这些理念的理解,我在设计本次教学活动时充分考虑到了如何更加有效的提问。从这次教学活动中也反映出了幼儿对提出开放性的问题能自主的展开思维活动,积极思考,充分表达。同时问题的开放也是提高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

  3、整合的意识:本次活动在设计初我考虑了很多,那就是如何将幼儿现有的经验更好的提升,如何按问题的不同更好的体现教学活动中的层次性整合,所以在活动设计好后,我就明确将每个环节中要给予孩子什么?要让他们得到什么?及环节中整合的重点是什么?这些都明放与心。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中随机的给予幼儿,提升幼儿的经验,让他们通过多渠道更好的掌握知识。

  不足之处:

  1、在活动中由于幼儿的生活经验积累的较好,所以在对问题的回答上就显得特别的积极,因此也导致了教学活动场面的失控。

  2、对小班幼儿来说活动中的问题也要有挑战性,而这样的问题幼儿在回答上就会产生困难,所以如果在活动中更好的帮助幼儿等待幼儿,相信活动开展的会更成功。

幼儿园教学设计15

  活动目标:

  1、能注意观察图书上画面的细节,并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2、学会和教师一起翻看图书,有看图书的兴趣。

  活动准备:

  毛巾、脸盆、梳子、手帕、教学挂图《起床了》、幼儿用书C《起床了》。

  活动过程:

  1、哑剧表演——“起床了”:

  幼儿观看表演后,教师提问:

  ——“小熊嘟嘟起床了,做了些什么事?它是怎么做的?”

  2、教师引导幼儿看图书理解故事内容:

  (1) 出示教学挂图:

  ——“小熊嘟嘟用什么洗脸?它是怎么洗的?”

  (2) 幼儿做动作,教师为幼儿拍照,出示教学挂图。

  ——“小熊嘟嘟在干什么?”“小熊嘟嘟在洗脸。”

  (3) 教师出示教学挂图:

  ——“现在小熊嘟嘟在干什么?”“它用什么梳头?它是怎么梳的?”“洗好脸,梳好头,小熊嘟嘟在干什么?”“它是怎么放手帕的?”“小熊嘟嘟把手帕放在口袋里。”

  (4) 出示教学挂图:

  ——“接着小熊嘟嘟上哪去了,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5)教师小结:小熊嘟嘟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去了。

  3、教师与幼儿边看书边讲故事:

  (1) 教师和幼儿一起指着书的`封面念故事的名称。

  (2) 教师提醒幼儿一页一页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