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魂》教学设计

时间:2022-07-21 23:58:00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梅花魂》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梅花魂》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梅花魂》教学设计

《梅花魂》教学设计1

  【设计理念】

  新的课程理念强调阅读是读者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本教案力图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利用文本提供的教学空间,最大限度地开发教材资源,调取出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思想情感,对课文内容进行补充、拓展,与作者、文本进行深入对话,构建出属于自己的文本意义,实现真正意义的阅。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理解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

  3、体会外祖父酷爱梅花,眷恋祖国的情感,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阅读陈慧瑛的原作;收集梅花图片,收集有气节的中国人资料;准备《梅花三弄》、《我的中国心》音频文件,制作课件。

  2、学生准备:

  ⑴ 预习、自学课文。

  ⑵ 收集有关梅花的诗句。

  ⑶ 了解历史上有气节的中国人。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初读课文

  1、播放一幅幅梅花图片,配《梅花三弄》背景音乐。

  在乐声中,教师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梅花吗?梅花,主要有红、白两种颜色,花分五瓣,香味很浓。由于它不畏严寒、不怕风欺雪压,在万花凋零的初春时节开放,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此,梅花,历来是我国诗人、画家赞美的对象,你能背出一两句与梅花有关的诗句吗?

  2、指名学生背一背课前收集的诗句:

  师:正像诗人们赞美的一样,梅花不愧是花中君子。每当梅花盛开的时候,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总会使作家陈慧瑛想起飘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让我们来读一读她讲的故事。

  3、齐读课题:

  梅花有魂吗?这个“魂”在课文中指的是什么呢?请默读课文,看看通过自学,你能读懂哪些内容?在感受深的地方画一画、写一写,有不明白的地方记下来,稍后一起讨论。

  4、学生默读、自学、画批。

  设计意图:教师在一幅幅梅花图片和音乐中娓娓导入新课,意在让学生在视觉与听觉的刺激中激起情感,调动知识储备,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做好知识和情感的铺垫。“梅花有魂吗?”“这个‘魂’在课文中指的是什么呢?”这也是学生读了课题后产生的疑问,以此疑问导入阅读,意在紧扣“魂”字,留下悬念,定出学习目标,为理解“魂”字含义,学习下文,埋下伏笔。

  二、了解大意,理清结构

  1、说说自己读懂了哪些内容?教师相机板书:思念故乡、喜爱梅花

  2、认读本课新词。

  3、说说课文大意。(板书:外祖父)

  4、课文是通过哪几件事向我们展现了一位有着浓浓爱梅情结的、思念故乡的老人的?请你再读读课文,找一找。

  5、指名学生说一说,边说,边引导学生读好相关的内容。

  6、学生交流、读书的过程中,教师提炼板书(或出示电子板书):

  ⑴ 读诗落泪。

  ⑵ 珍爱梅图。

  ⑶ 不能回国。

  ⑷ 赠送梅图。

  ⑸ 送梅花巾。

  7、师小结:

  《梅花魂》这篇课文,写了外祖父──一位华侨老人“思念故乡”、“喜爱梅花”,课文深情回忆了他读诗落泪、珍爱梅图、因不能回国而哭泣以及送墨梅图和梅花手绢给外孙女,并让她好好保存的几件感人的故事:

  第1自然段:作者由梅花想到葬身异国的外祖父。

  第2~15自然段:回忆了5件具体的事。

  第16自然段:作者从珍藏的梅花图想到外祖父的爱国心。

  整篇文章寄托了一位华侨老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

  设计意图:在初读阶段,理清课文的结构,并以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段意,意图有二。第一,引领学生整体感知,高屋见瓴,整体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第二,在理清结构的同时,把课文读通、读好,为更深层次地理解和体会文章的情感打好基础。在初读阶段,要让学生头脑中形成对课文的整体印象,把握课文的基本内容和情感基调。《梅花魂》写的是外祖父爱梅花的事,表达了外祖父眷恋祖国的情感,文中的5件事每一件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这一主题。内容具体而不繁琐,条理十分清楚。抓住课文的主题,也就找到了解决阅读中各种问题的钥匙。因此,整体阅读、理清结构,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内容,进入学习情境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要求思考:哪部分内容让你感动?稍后全班交流。

  二、交流感受深的内容,精读课文

  1、第2自然段:外祖父教我读唐诗宋词:

  ⑴ 画出使外祖父伤心落泪的诗句:

  学生自由朗读,课件打出:

  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⑵ 指名感情朗读:

  你怎样理解这些诗句的意思?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唐代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诗句。意思是:我独自一个人在远方居住,每到过节的时候格外思念故乡的亲人。“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也是王维的诗,意思是:明年春天绿草如茵的时候,您回来不回来呢?“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是北宋词人秦观的词,意思是:在空中随风飞舞的落花,轻得好像夜里的梦;满天无边无际落着雨丝,细得好像心里的愁。)

  ⑶ 外祖父为什么读到这些诗句时就会落泪?你从中体会出外祖父怎样的感情?

  ⑷ 除了这些诗句,外祖父可能还会读到哪些诗句时潸然泪下?

  2、第3自然段:“我”无意弄脏墨梅图,外祖父大发脾气: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祖父份外爱惜墨梅图?

  一幅墨梅图有什么希罕?一向宽容慈爱的外祖父为什么如此大动干戈?

  “清白”是什么意思?“玷污”又是什么意思?这清白的梅花为什么不能玷污?一枝画梅,有什么希罕呢?(导入下文的学习)

  3、第4~11自然段:因不能回国,外祖父哭了:

  师:让我们来看一看,“我们”与外祖父分别的日子。指名读4~11段。

  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4、第12~13自然段:临别,外祖父送我墨梅图:

  师:在离别的前一天早上,外祖父把他那幅珍贵的墨梅图送给了莺儿,读一读外祖父对莺儿说的话。课件打出第13自然段的有关内容。

  “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写梅花本应用“它”,却用了“她”,为什么?)

  你知道中华民族有哪些有气节的人物吗?

  师:让我们再来认识几位具有铮铮铁骨,刚强不屈的有气节的中国人。

  课件出示一组人物配诗文的画面。

  师:这是西汉时期的苏武,受尽屈辱十九年,爱国之心永不变;宋朝大臣文天祥在被囚禁的四年中更是写下了这样的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抗日英雄赵一曼:“毒刑拷打何所惧,民族气节显忠魂。”她被敌人杀害时才只有31岁;东北抗日联军司令杨靖宇曾经这样说道:“在侵略者面前低头,就不配做中国人!”;我国现代著名散文大师朱自清,在解放前夕,宁肯饿死,也不吃美国所谓的“救济面”。古往今来,我们中华民族有多少有气节的人,他们的品格令人敬仰。让我们饱含深情地再来读读这段吧。

  学生齐读这一段。

  师:这看似平常的梅花,却融注了无数有气节的中国人的英魂。课文学到这里,你对“梅花魂”的“魂”字有怎样的感悟和理解?

  墨梅图是外祖父珍爱的宝贝,为什么要送给莺儿,让她带回祖国去呢?他嘱咐莺儿要好好保存这幅墨梅图,你从中又能悟出什么呢?

  设计意图:在学习第2自然段——外祖父教莺儿学唐诗宋词这一段时,设计“除了这些诗句,外祖父可能还会读到哪些诗句时潸然泪下?”这一环节,目的在于让学生调取出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和已有的思想、情感,对文本进行补充、拓展,然后建构出属于自己的文本意义,实现真正的阅读。其意图在于开掘文本,最大限度地促进孩子与作者、文本进行深入的对话。学习第3自然段,在体会外祖父珍爱墨梅图的细节以后,教师提出问题:“一幅墨梅图有什么希罕的?”意在引出对下文的研读。在此,很多教师会直接引出第13自然段外祖父的一番话,进入第四件事的学习。而本设计通过教师的导语,引导学生先略读第3件事,意在遵循作者的写作思路,层层深入地体会外祖父眷恋祖国的情感。在第13自然段的学习中,先关注学生自己读懂了什么,再从学生的感受中,由梅花引出有气节的人。先问一问学生知道中国历史上有哪些有气节的人,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再通过课件展示教师课前收集的资料,意在补充信息、拓宽视野,对课文内容进一步加深理解。之后,两次谈感悟,意在紧扣一个“魂”字,层层推进,启迪学生感悟“魂”的深刻含义。

  三、创设情境,升华情感

  1、师:外祖父不但送给莺儿墨梅图,在送别的那一天,还送给她绣着血色梅花的手绢。梅花是什么颜色?

  为什么说这手绢上的梅花是“血”色的呢?

  播放课件,在梅花背景中推出一幅幅祖国名胜的画面,背景音乐《我的中国心》。

  师:血是生命的颜色!“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身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分别的时刻到来了。船开了,越来越远。双眼含泪的外祖父久久地伫立在岸边,此时此刻,海天相接,一方是星岛,一方是祖国。这一下子衰老了许多的老人有多少话还想和莺儿说,有多少话想和远在大洋彼岸的祖国说。你们能把老人的心里话写下来吗?

  2、学生动笔写话。

  3、反馈写话内容。

  4、师:多少年过去了,每当作家陈慧瑛看到外祖父珍藏的这幅梅花和给我的手绢,就会想到……

  课件打出“这不只是花,而且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学生齐读。

  5、师小结:

  希望同学们能把这个感人的故事记在心里,融入你的生活,感染你身边的每一个人。

  设计意图:“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源自丰富的阅读,更源自日积月累的练笔。而阅读教学凭借语言文字的情味、意境,会使学生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为我们提供丰富的练笔资源。本环节的设计意在利用这些资源,适当拓展延伸,让学生在学习阅读的过程中,情动而辞发,提升表达能力。

  【板书设计】

  梅花魂

  读诗落泪

  思念故乡

  珍爱梅图

  外祖父

  不能回国 中国心

  喜爱梅花

  赠送梅图

  送梅花巾

  设计意图:《梅花魂》这篇课文通过记叙外祖父教“我”读诗词而流泪,当“我”弄脏墨梅图而生气,得知自己不能回国而痛哭,临别赠我墨梅图和梅花手绢这五件事,刻画了一位长年飘泊在外,最后葬身异国的华侨老人的形象,表达了他一片赤诚的爱国之情,是一篇感情深刻而含蓄的文章。外祖父“思念故乡、喜爱梅花”,是学生初读课文时总体的感受。随着进一步阅读课文,疏理课文结构,板书呈现了文中五件小事的标题,意在展示课文的主体内容,起到提纲携领、纵观全篇的作用。后面的“中国心”揭示了课文的主题,意在使学生跟随作者的思路,透过一幕幕往事的深情回忆,读懂外祖父的“中国心”。整个板书,展示了一位挚爱祖国的外祖父,“思念祖国”与“喜爱梅花”交相辉映,五件小事的深情追忆与一颗“中国心”融于一体,表现了爱国的主题。

  【特别建议】

  本教案强调学生课前预习,收集有关资料,教师应提前布置学生做好准备。歌咏梅花的诗学生背过不少,但在需要的时候往往不能脱口而出。教师可以在课前一段时间,有意提供一些诗句,引导学生背诵、积累。

  本课多次使用课件,教师在操作中要注意适时、适度、自然融入。第一课时让学生背诵与梅花有关的诗句时,可以在背景音乐中指名背诵;而第二课时让学生写话时,要把背景音乐的音量调低,既起到激起情感的作用,又能让学生静心思考,不影响学生动笔写话。

  补充“有气节的中国人”的资料,要先让学生充分发言,教师引导、更正、点拨。教师收集的资料作学生发言的补充之用,如果学生收集的资料比较丰富,也可省去教师展示资料的环节,直接过渡到教师的小结语。

  关于“读写结合”的练习,本教案设计了“替外祖父写话”的内容。教师也可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设计“给外公写话”的练习。如,“又是一年过去了,故乡的梅花又开了,面对梅花,你想对葬身异国的外祖父说些什么呢?”

《梅花魂》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能借助批读提示读懂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眷念祖国的思想感情,理解梅花魂中“魂”的含义。

  3、揣摩作者思路,学习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培养阅读思考的习惯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

  4、领悟梅花不畏严寒,不怕“风欺雪压”的品格。教育学生学习梅花的高尚品格,增强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外祖父赞美梅花的一段话。

  2、理解课题。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写作思路,运用批读方法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让学生弄清外祖父为什么会读诗流泪,感受外祖父对祖国的思乡之情。)

  第二课时

  一、温习旧知,激情导入。

  上节课,我们借助课文旁批,知道了故乡的梅花让莺儿想起了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外祖父的内心世界,去读懂《梅花魂》,

  二、“批”、“读”结合,多角度领悟梅花“魂”。

  (一)梅花魂到底是指什么呢?

  要求:借助旁批,默读课文3-15自然段,用符号加词或词组来批注。

  (二)生默读课文,圈点批注,教师巡视指导。

  (三)师生交流反馈:

  1、层次一:直奔重点,感悟梅花魂

  ⑴相机引入句子“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呢!”,感悟梅花魂。

  ⑵借助旁批的提示,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愈”,读中感悟刷梅花不畏严寒,不怕风欺雪压的特点。

  ⑶结合旁批,反复朗读,联系前面的句子,比较梅花与旁的'花“不一样”,理解梅花魂。

  ⑷师生合作朗读,借助相关视频,看与思,批与读相结合,进一步领悟梅花魂的深刻含义。

  2、层次二:品词析句,感悟民族魂。

  ⑴此时此刻,在外祖父的眼里,梅花仅仅是花吗?

  ⑵相机引入句子“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感悟民族魂。

  ⑶指导品读重点句子,运用对比朗读、补充资料感悟等多种方法,联系梅花魂领悟民族魂。

  ⑷引导学习“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理解外祖父对莺儿的殷切希望,读悟民族魂。

  3、层次三:巧用旁批,感悟游子魂

  ⑴读到这里,你明白了旁批中“热爱之情溢于言表”所说的意思吗?

  ⑵借助旁批,前后文联系,借梅花魂、民族魂,感悟身在异国他乡、常年旅居海外的游子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情寄梅图,“一气”中感受游子魂。

  ①根据旁批体会对比,整体感受外公对梅花、对祖国的热爱。

  ②联系外公大发脾气的表现,从神态、语言、动作及莺儿的心里活动感受游子对祖国的眷恋。

  ③小结:在作者巧妙的对比中,在人物的细节描写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长年漂泊他乡的外公,他在梅花身上倾注了对故土所有的深情啊!

  归心伤别,“三哭”中再悟游子魂。

  ①联系外公又一次流泪痛哭的表现,深入外公内心,感受外公对祖国的眷恋,相机指导朗读,理解游子思归不能归时的情难自已。

  ②创设情境,指导学生在小组内自读自悟学习14-15自然段,感受临别落泪时外公复杂的心境,深入理解游子魂。

  ③回读第13自然段,暗示渗透梅花魂、民族魂、游子魂的深刻内涵。

  三、首位呼应,回味梅花“魂”。

  师引读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感受文章在写法上“首尾呼应,首尾连贯”。

  四、情牵三“魂”,回归升华,

  师总结:千言万语都无法表达这颗心,无边泪水都汇聚这颗心。让我们记住不畏严寒,不怕风欺雪压的——梅花魂,顶天立地,决不低头折节的——民族魂!打动人心、荡气回肠的——游子魂!

  五、课后作业。

  1、依据文章表达顺序,抓住要点复述课文。

  2、梳理批注内容,整理内心感受,选择合适的角度写读后感。

  3、本课中“梅花”寄托了眷恋祖国的感情,梅花还可以寄托其他的感情,课外搜集有关资料,在班级举办“赏花会”。

  板书设计:

  民族

  梅花魂 眷念祖国

  游子

《梅花魂》教学设计3

  《梅花魂》,写的是一位老华侨十分珍爱墨梅图,在回国之际把墨梅图和绣着血色梅花的手绢郑重地交给外孙女,让她好好保存的往事。今天呢,小编就为大家推荐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梅花魂》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到大家哦~

  教材分析:

  作者以梅花为线索,通过回忆自己和外祖父在国外一起生活直至分手的一段经历,表达了对已故外祖父的深切怀念热情歌颂了老一代华侨眷恋祖国、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教学要求:

  学习课文,从外祖父爱梅花的典型事例,体会老华侨眷恋祖国的深厚情感。读懂阐述梅花品格的一段话,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精神。了解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课文的第三段和第五段是重点所在。课文是怎样做到“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

  教学难点:

  外祖父对梅花品格阐述的一段话是学生理解的难点。领会课题的含义。

  教学构想:

  本篇课文是这一单元的阅读课文。学习这篇课文要在学习前两篇讲读课文的基础上,放手蚁学生自学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巩固本单元的训练重点。

  教学准备:

  投影仪、录音机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理清层次。理解课文三、五段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

  1、今天我们学习阅读课文《梅花魂》,魂,指精神。

  2、指名说说题目的意思。

  3、梅花的精神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赞扬梅花的精神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4、板书课题。

  二、通读课文,理清层次。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哪几件事?依次概括说一说

  2、在概括五件事的基础上给课文分段,概括各段的大意。

  三、再读课文

  1、老师范读第一段.这一段由“故乡的梅花”联想起喜爱梅花的外祖父。表面看似写梅花,实际上主要写的是外祖父。

  2、从初读课文给你的印象,说说“我”的外祖父是一个怎 样的人?

  3、回忆外祖父的五件事,哪几件事直接写到外祖父对梅花 的喜爱?

  四、学习第三段

  1、各自轻读第三段,划出表现外祖父十分爱惜墨梅图的词句。

  2、讨论交流,以学生为主,教师适当点拨。

  a、将“墨梅图”与“古玩”对比,突出对墨梅图的珍爱。“古玩”不甚留意。“唯独”墨梅图“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b、通过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的描绘,反映外祖父内心对墨梅图的珍爱。

  c、通过对“我”的感受的描写侧面衬托。

  3、指导感情朗读,体会外祖父的感情。

  4、小结:慈祥的外祖父因年仅五岁的小外孙女不小心弄脏墨梅图而大发脾气。他为什么对这幅墨梅图如此珍爱呢?请同学们到第五段与寻找答案。

  五、学习第五段

  1、默读这一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2、齐读第13自然段,思考:外祖父说的这段话写了几层意思?用“|”划分层次。

  3、讨论交流,逐层理解。

  a、嘱咐“我”要好好保存这幅图。

  b、梅花是一种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花。

  c、中华民族出过许多有气节的人,中国人都应有梅的`秉性。

  d、齐读赞美梅花的语句,重点理解2、3层的句意。理解外祖父赠墨梅图的意图。

  4、小结:外祖父喜爱梅花是因为她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5、齐读第五段,体会外社父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作业设计:

  1、抄写词语。

  2、通过查阅资料弄懂以下诗句的意思。

  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⑵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⑶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板书设计:

  7*、梅花魂

  梅花————外祖父

  |

  教唐诗宋词,流泪

  爱惜《墨梅图》

  不能回国,难过 ——对我

  送《墨梅图》

  送绣梅花的手绢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第二、四、六段,总结课文,做课内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你从前面学过的两件事中,体会到什么.

  二、学习第二、四、六段

  1、学生各自轻读体会其余三件事,

  2、讨论理解怎样突出表现外祖父眷恋、热爱祖国的情感。

  3、学生交流(读到思乡的诗语情不自禁地落泪;因年纪大不能回国难过得呜呜大哭,充分表现了外祖父强烈的思乡之情。)

  4、离别送行时不仅描写敢外祖父伤感的情绪,还写到送梅花手绢的情景。血色的梅花象征了一个海外游子火热的爱国心。他把自己对祖国的一片眷恋之心让外孙女带回了祖国。(要让学生充分交流讨论。)

  三、总结课文,领会中心

  1、齐读开头和结尾,说说前后是怎样照应的?

  2、为什么以“梅花魂”作题目?(文中多次写梅花,这梅花是祖国的象征,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千千万万化夏子孙的“魂”。)

  3、概括中心思想。(作者通过回忆自己和外祖父在国外一起生活直至分手的一段经历,表达了对已故外祖父的深切怀念,热情歌颂了老一代华侨眷恋祖国、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作业设计:

  1、把这个故事讲给朋友或者父母听。

  2、预习读写例话。

  板书设计:

  7*、梅花魂

  我 ——看梅花——想祖父

  |

  祖国象征、民族精神

  课后反思:

《梅花魂》教学设计4

  教学目的:

  1、了解梅花的品性,体会外祖父酷爱梅花,眷恋祖国的情感,引导学生有感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就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

  学习能力。

  3、结合课外知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外祖父介绍梅花的段落,体会外祖父的内心感受。

  教学思路:

  赏梅(观其形)品梅(会其神)读梅(入其境)颂梅(悟其魂)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

  教学过程:

  一、谈话、赏梅

  1、师:同学们你们最喜欢什么花?

  2、观看梅花园,梅花诗:梅花自古就是人们称颂的对象,人们通过种种方式表达对梅花的喜爱。

  二、自读课文感知、质疑。

  1、自读课文:本文写的什么?

  2、引导学生围绕"外祖父爱梅花"质疑:

  ①外祖父为什么爱梅花?

  ②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祖父看梅花?

  三、轻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最能体现外祖父爱梅的词句。

  1、把你画出的词句读一读

  2、重点引导感情朗读第3段,体会外祖父爱梅花的感情。

  四、理解重点段落,体会"外祖父为什么酷爱梅花?"从外祖父爱惜墨梅图,送墨梅图和梅花绢给我要看出外祖父酷爱梅花,外祖父为什么这么爱梅花呢?

  1、自由读外祖父所说的这段话,同桌互相交流、讨论。

  从这段话中你了解到哪些内容?

  2、把你了解到的内容讲给同学们听听

  3、重点指导感情朗读

  ①指名朗读,分句朗读

  ②师范读

  ③你认为应怎样读?应读出哪些词语?

  ④指名再读读,评议

  ⑤齐读

  4、小结外祖父介绍梅花的用意,相机介绍我国有骨气的人物,领悟:

  "梅花魂"。

  ①几千余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具有梅花品格的人物。观看英雄人

  物图②你还能举出一些具有梅花秉性的人吗?他们都是一朵朵迎风挺立的梅花,他们的民族精神就是"梅花魂"。 5、自由朗读这段话,谈谈自已的感受 五、自由朗读全文 1、体会外祖父眷恋祖国的感情 2、把文中体会最深的句子画出来,认真读一读。 3、课外阅读:《乡愁》 六、总结全文学习了本文,我们了解了梅花,了解了外祖父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我们应该像梅花一样有品格、有骨气,不论在怎样的境遇里都顶天立地,应该像外祖父一样热爱我们的祖国。

  《梅花魂》教学反思

  《梅花魂》是归国华侨陈慧英所作,作者通过回忆自己和外祖父在国外一起生活直至分手的一段经历,表达了对已故外祖父的深切怀念,热情歌颂了老一代华侨眷恋祖国,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与学生一起学习了这篇课文后,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教学活动中要注重“溶情”

  如果说以往的教学注重的是语文知识,语文技能,那么新世纪的语文教学追求的是情感。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在语文课堂里,孩子对待语文学习,不应是被动的学,旁观者似的学,应该让孩子感到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生命成长的过程,一次情感经历的过程,也就是说,要让孩子在语文的情感世界里真正走一趟,用情感驱动语文知识。这是学好语文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充满激情,用饱满的真挚的情感唤起学生的热情,激情。从而产生对梅花魂的理解,体会华侨的爱国之情。

  二、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

  传统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对话”。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文本对话”:比如在这堂课中,在最后学完课文,我问道:“对于这样一个思念祖国的华侨老人,此刻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引导学生去想像,和课文中的人物对话,“以文会友”,充当其中的角色,去体验,去感受。

“师生对话”:在课堂上,我们教师应该做孩子的朋友,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热情的手,不再那样高高在上,不容侵犯。实现与学生的沟通,展现给学生一个真实的“我”!“生生对话”:课堂上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应当积极地给学生创造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使孩子们学会人与人的交往,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引领孩子去读书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在《梅花魂》的教学后,我让学生欣赏《乡愁》,引领学生阅读现代和古代诗人所作的几首诗歌,一方面升华了学生的情感,另一方面又使学生们了解到了更多有关于思乡之情,离别之情的诗歌,使他们对这种感情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四、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曾说过: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杆上的支点,对人的发展来说,学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正决定今后能否撬起这个“地球”。感悟既是一种心理活动,又是一种感情经历,还是一种审美的体验。

  1、把人家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

  梅花魂这一课讲述的是华侨老人的思乡之情,爱国之情。如何让我们的学生去体验作者的情感呢?首先我通过回忆写梅花的诗,展示梅花图片,而后,我便引导学生体会梅花所代表的精神,把梅花所象征的含义,通过外祖父对梅花的赞美,对中华民族的赞美层层引出。并从外祖父一系列的举动中让学生感

  悟出,梅花寄托着外祖父的情感,同时也将自己深深地感动。

  2、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

  文章的倒数第四段,字里行间都渗透出外祖父对梅花的赞美与喜爱,同时也是要求背诵的段落。在品味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我设计了一个填空练习,这样学生不但理解了课文内容,也把文章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了。

  3、把别人的文章当注解,把自己的人生当正文:

  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们和学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个人的所得是不尽相同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时,不忘时时联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把别人的文章当注解,把自己的人生当正文”!

《梅花魂》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内容,抓住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的句子的理解,体会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交流及表达能力,了解开头和结尾的联系,体会它们的作用。

  教学重点:

  1.抓住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的句子的理解,体会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感情,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吟诵咏梅的有关诗句。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

  遥知不是雪,为幽暗想来。(宋,王安石)

  已是悬岩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毛泽东)

  红梅不屈服,树树立风雪。(陈毅)

  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与梅花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生齐读。

  3.读了课题之后,你有什么疑问呢?(引导学生紧扣“魂”自由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小组伙伴之间互相读课文,交流自读生字新词的效果,教师重点指导“缕、葬、腮、甚、眷、飕、衰”的读音,指导“幽、衰、葬”的字形。指导易错字“抹”和“眷”。

  3.再读课文,思考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外祖父的那些事?生讨论交流,理清条理,出示小标题。(吟诗落泪、珍爱梅图、思国伤怀、赠墨梅图、送梅花绢)

  三、精读感悟,入情入境。

  1.生默读课文,思考:文中那些地方最让你感动?画出有关句子,多读几遍,想想为什么。

  2.全班交流,重点谈出。

  (1)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常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对策

  ①外祖父为何读到这些诗句就会落泪呢?(这些诗句触动了他思想的感情)

  ②这几句诗是那几位诗人写的,请简要说说你对这些诗句的理解。

  你从这些诗句中体会到外祖父怎样的思想感情?(思念家乡、思念祖国)

  ③你能试着读出外祖父这种思乡之情吗?生练读,指名读

  (2)“我五岁那年,……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对策

  ①生自由读本小节,思考: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外祖父十分珍爱墨梅图)

  ②你从那些语句体会到外祖父十分珍爱墨梅图呢?画出有关诗句。

  (生圈画并交流:拉下脸、训斥、轻轻刮去、慢慢抹净)

  ③指导朗读“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的的吗?”读出反问的语气。“轻轻”、“慢慢”这两个词应该怎么读,为什么?

  (3)“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对策

  ①生自由轻声读这段话,你觉得梅花有怎样的秉性?(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②从古至今,中华民族涌现出哪些有气节的人物?生举例。结合学生回答出示下列民族英雄、爱国志士的资料,生读。

  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③外祖父如此深爱梅花,说明了什么?生讨论交流。(外祖父把梅花当成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即“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珍爱梅花,是为了让自己保持梅花秉性,保持中国人气节。)

  ④指导朗读:这看似平常的梅花,融入了无数有气节人物的灵魂,漫漫五千年的中华史,有气节的人物怎能说清呢?让我们饱含深情的再读着一段。

  (4)想不到泪眼朦胧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绣着血色的梅花。

  对策

  ①指名读

  ②外祖父为什么送梅花手绢给我?(让我保持梅花的秉性,保持中国人的气节,因为让我把他对祖国的眷恋之心带回祖国。)

  3.讨论:此时你对课题《梅花魂》中的“魂”有什么更深的了解?是引导学生理解,“梅花”不仅指梅花的精神,更象征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生齐读课题。

  四、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1.学了课文,你明白文章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吗?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

  2.古往今来,由于历史的原因,许多想外祖父一样的中华儿女流落他乡,但他们血管里流动着中国人的血,胸中跳动着一颗中国心。

  板书设计:

  梅花魂

  吟诗落泪

  珍爱梅图

  思国伤怀

  赠墨梅图

  送梅花绢

《梅花魂》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自读探究,体会梅花坚韧高洁的品格,感悟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深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梅花的坚贞不屈,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及爱国情意。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阅读,深入感悟梅花精神及外祖父深厚的爱国情意。

  教学时间:

  一课时

  一、谈话入题,赏梅花

  1、导语引入:

  同学们,不知不觉中,暑气渐去渐远,我们一下子撞进了秋天的怀抱,寒来暑往,四季更替。春天是百花盛开的季节,夏天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荷,秋日有“本性能耐寒,风霜挺且直”的菊,而严冬,则更有此花开尽更无花而一枝独秀的梅。

  梅历来是画家、诗人所赞美的对象,我国宋代诗人王安石、陆游;元代画家王冕都曾经写下诗句赞美它。我们的开国领袖也曾写下词盛赞她。梅花不愧是花中之王,花之君子。

  2、课件演示,欣赏梅花,学生吟诵咏梅的诗句。

  3、过渡:看到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作家陈慧瑛常常会想起了身在异乡的外祖父,并由此勾起了她一连串的回忆。

  二、理清脉络,知梅花

  1、速读课文,思考作者在文章中回忆了外祖父的哪些事?

  2、讨论交流,理清条理,出示小标题。(吟诗落泪、珍爱梅图、思国伤怀、赠墨梅图、送梅花绢)

  三、细读引导,悟梅花

  1、在作者的记忆中,外祖父是一个爱梅的人,你能从哪能地方体会到这一点呢?

  同学们,我们读过这几件小事,都倒感觉到外祖父爱梅花。你是怎样从这些段落中读出这种感情的呢?

  出示:我们可以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用这些方法:(1)、联系上下文;(2)、抓重点词句(3)、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4)、用朗读的方式;(5)、其它自己喜欢的方法。

  2、自学体会,动手圈画。

  3、读句交流,谈理解。

  4、重点引导第二件事:从对比手法的使用及对外祖父神情、语言、动作等的描写体会对梅花的爱。

  指读第三段。品读第三段,感受惜梅之情。

  重点指导:

  ⑴“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留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①找出句子中的一对反义词。(不甚留意──分外爱惜)

  ②你们认为,古玩和一幅画哪个更值钱?从这对反义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③古玩和一幅墨梅图相比,在我们心中古玩更有价值。然而,在外祖父的心中,古玩可以碰得,“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这是一份多么深沉的爱梅之情哪!请你读出外祖父的这份“唯独”,这份“分外爱惜”!

  (学生朗读体会,教师适时点评。)

  ⑵“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看见慈祥的外公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呢?”

  ①看到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你是不是与莺儿一样觉得又害怕又奇怪?为什么?

  ②文字是有灵性的。你们仔细读读,细细品品,这一字字,一句句,一个个标点,不都在向你诉说着一段感人的情怀吗?你听到它在诉说着什么吗?从祖父的动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从祖父的话语中,你又体会到什么?你可以抓住一个词,一个句,一处标点来谈你的独特感受。

  圈圈描写外祖父动作的词,如“轻轻刮去”“细绸子慢慢抹净”等,朗读体会外祖父的爱梅之情。感觉像是小心翼翼地呵护一个婴儿。

  读读外祖父训斥我的话,引导学生理解外祖父他为什么不直接说:“不要弄脏梅花。”而说:“清白的梅花玷污不得。”而且还用上了反问的语气训斥呢?(强调梅花高洁、清白的秉性)

  换位体验:你就是外祖父,请你冲着莺儿她妈大发脾气吧!(引导学生“拉下脸来”训斥“我妈”,感受外祖父爱梅花胜过爱“我”之情。)

  学生朗读体会。

  过渡:是呀,不就是一枝画梅吗,有什么稀罕的呢?犯得着这么生气吗?你们说呢?引读13段。

  5、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四、品读升华,颂梅花

  1、过渡:外祖父为什么对梅花情有独钟,文中哪一段话给我们解开这个谜团?

  2、自由读外祖父所说的那段话,互相交流、讨论。

  (1)从这段话中你了解到哪些内容?

  (2)把你了解到的内容讲给同桌听听。

  (3)全班交流:a、梅花的精神(不畏严寒、坚贞不屈);b、梅花的精神象征中华民族的精神;c、保存墨梅图激励自己保持民族气节。

  3、说说中国历史上出了哪些有气节的.人物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外祖父对梅花,对有骨气的中国人的敬佩。

  ⑴自由练读;⑵指名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⑶齐读。

  五、拓读深化,学梅花。

  1、课文除了写外祖父挚爱梅花外,还写了外祖父几次哭了,请找出来读一读。

  引导学生想象说话

  (1)读唐诗宋词时,外公满脸忧伤,“莺儿啊,莺儿——。“

  (2)当外公因年纪太大而无法回国而哭时,“亲爱的外公,你别哭了——。”

  (3)当外公含泪递梅花手绢时,外公满心凄楚:“莺儿啊,莺儿——。”

  2、学完了课文,你明白文章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目了吗?

  3、学生结合着自己的理解来谈。让学生明白,梅花魂就是爱国心

  4、文章的开头了结尾有什么联系?

  5、古往今来,由于许多历史原因,许多向外祖父一样的中华儿女流落他乡。它们虽然身穿洋装、说着异地的语言,但是他们的血管里流动着中国人的血,它们的胸中跳动着一颗颗中国心。

  六、拓展升华,加深体验

  1、说话练习

  假如你是外祖父,此时站在海边眺望着祖国的方向,心里在想些什么呢?

  要求:认真思考之后说一说(出示课件)

  看着船儿越漂越远,我_____________。(指名说)

  2、写话练习

  假如你是莺儿,想像孤独的外祖父会怎样寄托思乡之情?在祖国日益繁荣富强的今天你最想告诉外祖父和众多海外华侨什么呢?

  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展开想像,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

  课件出示:我仿佛看到孤独的外祖父___________________。我想告诉外祖父和所有的海外华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组内进行交流

  4、展示,教师随机进行评价。

  七、布置作业:

  选择性作业:

  (1)背诵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段落。

  (2)继续搜集赞美梅花的诗句背一背,搜集梅花图片展览。

  板书设计:

  品格

  梅花魂 灵魂 民族魂

  骨气

《梅花魂》教学设计7

  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1、看梅花图,说梅花特点。

  2、是啊,别的花大多春暖才开花,只有梅花在冬天开放,越是寒冷,它越开越精神。今天,我们又来学习一篇和梅花有关的课文《梅花魂》(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

  2、认读生字词。

  3、分段朗读课文,检查字音是否准确,句子是否读通顺。

  4、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外祖父非常喜欢梅花,作者回国前外祖父将自己最珍爱的墨梅图和绣着梅花的手绢送给作者,并告诉作者要向梅花学习。)

  三、品词读句,感悟“梅花魂”

  1、默读课文,用“──”划出表现外祖父非常喜欢梅花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体会。(重点指导以下句子。)

  ⑴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留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① 找出句子中的一对反义词:

  (不甚留意──分外爱惜)

  ② 古玩和一幅画哪个更值钱?从这对反义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③ 相机指导朗读。

  ⑵ “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看见慈祥的外公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呢?”

  ① 用“▲”标出句子中外祖父动作的词,你体会到了什么?

  ② 读读外祖父训斥我的话:

  这是反问句,如果改成陈述句怎么改?他为什么不直接说:“不要弄脏梅花。”而说:“清白的梅花玷污不得。”(强调梅花高洁、清白的秉性 。)

  ③ 相机指导朗读。

  2、转入第13段,直接感悟“梅花魂”:

  ⑴ 在众多的花儿中,外祖父为什么对梅花情有独衷?

  (他欣赏梅花的秉性。)

  ⑵ 相机引出第13段,从相应的句子中总结出梅花的`秉性:

  (不畏严寒、傲骨凛凛、坚忍不拔、顶天立地……)

  ⑶ 第13段除了讲梅花的秉性外,还讲了哪几层意思?

  (中华民族出了许多像梅花一样的人物;作为中国人应该具有梅花的秉性。)

  ⑷ 举例说明像梅花一样有气节的人:

  (岳飞、戚继光、江姐……。)

  ⑸ 外祖父把自己最珍爱的墨梅图和绣着梅花的手绢送给作者的目的是什么?

  (向梅花学习,做个有气节的中国人。)

  ⑹ 有感情地朗读本段。

  四、引导背诵,积累内化

《梅花魂》教学设计8

  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梅花魂、缕缕幽香、葬身异国、腮边、白杭稠、甚至、无所谓、输理、华侨、衰老、手绢”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让你感动的句子段落。

  3.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五件事情来表明外祖父的思乡之情,感受情感的熏陶。

  4.尝试快速默读课文,并从中找到疑难问题,尝试自行解决或者合作解决。

  学习重、难点:

  抓住外祖父的三次落泪,品味语言,体会外祖父的思乡恋国情怀,领悟赤子魂。理解“梅花魂”中“魂”的含义。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1.大家见过梅花吗?梅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引导交流梅花的古诗、名句、名画、歌曲等)

  2.是啊,古往今来,多少人通过画梅、唱梅、写梅来赞美梅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与梅花有关的动人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 扣题质疑:梅花有魂吗?这里的“魂”是什么意思?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汇报交流:

  (1)检查生字生词掌握情况

  ①正音、正字。

  “凋”:注意与形近字比较加强记忆和理解。如“碉堡”的“碉”与“凋”是形近字,只是部首不同。

  缕(lǔ),韵母不能写成“u”。

  “衰”字是上中下结构。

  “眷”查目字底。可与卷相比较。

  ②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理解词语。

  “秉”在课文中组成新词是“秉性”。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可以用换词法理解这个词的意思。读带有“秉性”的这句话,考虑可以用哪一个词替换。用性格可以。进而联系生活实际造句:爸爸的秉性忠烈刚直。换词:爸爸的性格忠烈刚直。句意不变。可见,“秉性”一词指性格。

  冷艳——指花朵好看而高雅。

  飘泊——文中比喻职业生活不稳定,东奔西走。

  颇负盛名——颇,很,相当。名气很大。

  幽芳——香气清淡而芬芳。

  古董——古代传下来的文物,很贵重。

  玷污——使之有污点。

  希罕——少见的,不常有的。

  眷恋——顾念,爱恋。

  (2)指导读难读的句子。

  预设:①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前两个“愈”应读得慢些,低沉一些,为表现恶劣的自然环境。

  后两个“愈”应读得高些,坚定一些,为表现梅花毫不畏惧的精神。

  ②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

  这一排比短语,要读出气势来,“最”字要重读。

  ③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语速稍慢,应读得深沉、坚定,突出“多少”、“怎样”“顶天立地”“不肯”等词语。

  ……

  (3)交流: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概括初读收获,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本文共分三部分,把“回忆几件具体的事情反映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作为一部分,这样就很明显地把文章的三大部分划分出来了。)

  第一段(1):由梅花想到外祖父。

  第二段(2-15):回忆几件具体的事情反映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第三段(16):从梅花想到外祖父的爱国心。

  三、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指名读课文,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本文主要写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及对祖国的眷恋之情,表露了华侨老人的爱国心。)

  2.过渡:课文是怎样来表达外祖父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的呢?

  二、回顾梅魂,铺设情感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外祖父生前非常爱梅花。

  (口头填空)因为:“这梅花,是我们中国________。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____。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________,从来都是________,________。外祖父就是一个具有________的人,他非常喜爱梅花,因为梅花代表了________他因不能回国而三次落泪。

  2.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三次落泪,看看外祖父为什么落泪?落的是什么泪?

  二、研读落泪,体悟情感

  (一)吟诗落泪——思乡之泪。

  1.请同学们找出外祖父第一次落泪花的段落,自由地读一读,看看哪些字眼最能触动外祖父的心,让他悄然落泪?

  2.很小的时候,外祖父常常抱着我,坐在梨花木大交椅上,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读唐诗宋词。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滚在我的.腮边、手背。

  ①这些诗句都写了什么,竟能让外祖父落泪?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它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感情?请有感情地读一读。)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这也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山中送别》“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说的是诗人在山中送完朋友的时候,问朋友:明年春天绿草如茵的时候,您还回不回来?)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出自北宋诗人秦观的词《浣溪沙》。这句词中有个字特别忧人——“愁”!)

  所有这些诗句,都是写什么的诗句?(都是写思念家乡,思念的亲人诗句,都是写乡思,乡愁!)

  ②作为中国人的外祖父,此时身在他乡,所以,每当读到这些诗句的时候,就钩起了外祖父的思乡之情,凄然泪下。此时的泪是什么泪?——这冰凉的泪是思乡的泪!

  (二)心想归而身不行——无奈之泪

  我们再来看看外祖父的第二次落泪,这是在我们将要回国的时候。

  1.读4—11自然段

  2.外孙女的哪句话,直接刺痛了外公那根敏感的神经?(“外公,您也回祖国去吧。”)

  在别人看起来这是极为普通的一句话,在外祖父的心里,却如同王维的那句“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字字刺疼了他的心。

  3.外祖父能归吗?为什么?(不能!因为“外公年纪太大了……”)

  外祖父何尝不想回啊,可是年迈的他只能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起来。

  4.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那是“只因未到伤心处”啊!外祖父思念家乡、眷恋祖国,他想回却不能回,多少心酸,多少无奈啊!,此时的泪是什么泪?——这泪水是无奈泪水

  5.指导读书,把外祖父复杂的心理过程读出来。

  (三)送别时泪眼朦胧——深情之泪

  1.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第14、15节,读着读着,你的脑子中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

  2.面对这令人心酸的场面,如果请你来读,你准备怎么读?自己先想一想,练一练。

  3.外祖父为什么会一下子衰老了很多?

  4.你知道外祖父此时又为什么流泪了吗?此时的泪是什么泪?——这泪水,饱含着外祖父思念家乡、眷恋祖国的深深情意,是饱含深情的泪水。

  5.指导朗读:

  千言万语都无法表达这颗心,万千愁情都融入了这颗心,无尽泪水都汇聚在这颗心。靠什么来传达外祖父的这颗心?请你再读读这段话。

  这是怎样的手绢?——这还是那块轻飘飘的、被风一吹便飘走的手绢吗?读出它的沉甸甸!

  三、方法迁移,再次悟情

  再读课文,思考:课文还通过哪几个小故事,表白了外祖父眷恋祖国的心?

  四、进行练笔,升华感情

  1.船渐渐地离岸了,船和岸之间的水面渐渐地宽了,但外祖父仍然站在岸上,凉风依然飕飕地吹拂着他的银发,泪水可能仍然迷糊着他的眼睛,或者不停地从他的腮边落下,此时此刻,我手捧外公交给我的手绢,想到眷恋祖国而又不能回国的外公,我不禁有许多话想对他说,同学们,请拿起笔,把作者心中想说的话写下来。

  我在心中默默地对外公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就这样,我和妈妈回国了,外祖却父留在了海外,至死也没有回到祖国。可你觉得外祖父回来了吗?(外祖父的身没有回来,但外祖父的心,已经回来了,是让外孙女带回来的。)

  3.是啊,外祖父虽然葬身异国,但是他魂归故里。课文至此,你觉得这梅花魂,还只是梅花之魂,民族的气节吗?这梅花魂还指什么?(这是一颗滚烫的赤子之心。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表示这颗心,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个魂,我想,最好是用一首歌的歌名《中国心》。这不仅仅是外祖父的一颗心,更是无数像外祖父一样的海外华人的一颗心。他们像外祖父一样,虽然身在异国他乡,但时时眷恋着祖国。)

  五、积累练习

  把最受感动的语句摘录在摘抄本上。

  板书设计:

  思乡的泪

  6.梅花魂   无奈的泪     中国心

  深情的泪

《梅花魂》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的生字词,会读会写。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感悟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深情,体会梅花坚韧高洁的品质。

  3、 学习梅花的坚贞不屈,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以及爱国情谊。

  教学重难点:通过个性化阅读,深入感悟梅花精神以及外祖父深厚的爱国情意。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 新课导入

  同学们,认识图片中的花吗?(PPT出示梅花)

  你们学过哪些关于梅花的诗句呢?(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字苦寒来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看了图和古人关于梅花的诗句,你们有没有发现梅花有什么特点呢?(不畏严寒,不怕风雪欺压)

  大部分的花都是在春暖花开的季节里绽放自己的美丽,而梅花却是顶着严寒,在冰天雪地中傲然独立。可见它具有非常不屈的品质。梅花不仅是花中的君子,梅花精神也正是炎黄子孙的品格。这节课,我们就要来学习第六课《梅花魂》。(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你们已经预习过这篇文章了,谁能来解释一下“魂”这个字的意思。(灵魂,精神)

  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问的吗?(梅花有魂吗?梅花魂指的是什么?)是什么呢?我们先保留着这个问题,带着这个疑问共同走进课文。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翻开书本,自由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想一想,本文作者围绕梅花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首先进行生字词的检查(PPT出示词语)

  灵魂 腮边 训斥 玷污 呜咽

  欺凌 秉性 蒙眬 梳理 衰老

  手绢 华侨 白杭绸 抹干净 凉飕飕

  不甚在意 颇负盛名 风欺雪压

  眷恋 缕缕幽芳 葬身异国 漂泊他乡

  (注意蒙眬、曚昽和朦胧的用法,蒙眬、朦胧:指模糊不清;曚昽:指日光不清)

  3、你能用最后一排中的几个词语来概括一下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本文围绕着梅花讲了漂泊他乡的外祖父珍爱梅花、眷恋祖国的事。

  4、本文是围绕着梅花发展的,可见外祖父和梅花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每当故乡的梅花又开了。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一起来念一下)

  5、看到这里,你们的心里有没有一点悲凉呢?都说“叶落归根”,可是外祖父却葬身在了异国他乡,再也回不到他眷恋着的祖国了。故乡的梅花每年都会再开,可外祖父却再也回不来了。看着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作者“我”呢,不禁想起了和外祖父之间的许多往事。在“我”很小的时候,只要一谈论到和祖国有关的事,这样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就会落泪。现在,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找出外公落泪的句子。想一想外公落泪的原因。

  共有三处:

  1、

  2、

  3、 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想不到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想不到泪眼蒙眬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三 探究三苦:体会外公思乡之情

  1.我们先来看第一处,谁来把它读一读。

  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从这些词句可以体会到外祖父思念家乡、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这些诗句触动了他思乡的感情。他思念祖国,却身在异邦,不能回去,所以外祖父读到这些诗句时就会落泪。)

  当时的我能不能理解?

  经过几十年,当作者已成为了大作家的时候,“我”懂得了什么?

  让我们带着对祖国怀念的情思再来读一读。

  (思乡的泪)

  2、探究外祖父的“二哭”,体会他无法回归家乡的情感。

  第二次落泪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

  教师读这部分内容,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你看见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同桌之间交流。(在我眼前出现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竟不顾自己的形象在自己的外孙女面前“呜呜呜”地哭着,他哭得是那样伤心。)

  当得知自己无法回国时,外祖父哭了,是怎么样哭的?(像小孩一样哭了)外祖父和小孩子年龄差这么多,为什么这么形容。(外祖父得知自己不能回国了,感到非常无奈,就像小孩子一样无奈,情不自禁地哭了。)

  你能理解老人此刻的心情吗?(自己的孙儿就要回到日夜思念的家乡,可是因为自己年纪太大,无法和他们一起回到家乡,无法实现自己心中由来已久的心愿。同时,因为年纪太大,自己将永远不可能回到家乡,心里当然十分悲切。)

  让我们带着这种无奈的感情再来读一读。

  (悲痛的泪)

  3、再来看一看外公的“三”哭

  第三次外祖父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哭了?

  “想不到泪眼蒙眬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个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面绣着血色的梅花。”

  哪个词使我们感受到了老人的“哭”?(泪眼蒙眬)

  你如何理解外祖父的这一举动,难道带回去的仅仅是手绢吗?(他借“我之手”把他那颗眷恋祖国的心带回祖国,让他也能“魂”回祖国。)

  外祖父心爱的孙女就要回国了,可是外祖父却因为年事已高,无法和他们一起回国,他是多么得伤心啊。在第“三”哭中,还有一个句子能够体现出外祖父的难过,你们找出来了吗?

  “赤道吹来的风缭乱了老人平时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 外祖父的衰老是因为风缭乱了头发吗?

  外祖父想到自己再也无法回到祖国,抑制不住心中的悲伤,体会到思乡的深情,孤独的痛苦,一下子把他催老了。

  久居异乡的外祖父日夜思念着自己的家乡,他将这种思乡之情寄托在了梅花上,还将最珍贵的梅花手绢送给了外孙女带回祖国。至于哪些地方能够看出外祖父对梅花的珍爱,我们留到下堂课继续学习。

  板书:

  梅花魂

  一哭: 教“我”读诗词时 思乡的泪

  二哭: 得知不能回国时 悲痛的泪

  三哭: 送“我们”上船时 不舍的泪

《梅花魂》教学设计10

  [教学要求]

  1、通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

  2、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3、了解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冲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了解课文是怎样做到“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

  [教学难点]

  理解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

  [教学方法]

  朗读法,情景教学法,扶放结合法。

  [学法]

  读文悟情,读句悟理;抓重点词句,一点带面的学习方法。

  [教学准备]

  梅花挂图,《红梅赞》歌曲VCD碟。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重点:自学字、词,了解内容,理清层次。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出示梅花挂图。

  2、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看见过梅花吗?你喜欢它吗?你喜欢它的什么?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一个有关梅花的故事。

  3、板书课题。理解“魂”的意思,那么“梅花魂”指的是什么?设疑激趣。

  二、初读课文,完成自学要求:

  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通过写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画出最使你感动的语句,体会其中的情感。

  4、准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理清叙述的顺序。

  1、根据回忆内容、非回忆内容给课文分段。

  (首尾各为一段,中间为一段,全文分三段。)

  2、根据课后思考题1前半题的提示:“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给第二段分层。

  分为五层:(一层一件事)。

  第一层(2自然段):外祖父常常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而且读着读着就流出眼泪。

  第二层(3自然段):外祖父对一幅墨梅图分外爱惜。

  第三层(4一11自然段):外祖父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起来。

  第四层(12一13自然段):外祖父在离别前把最宝贵的墨梅图送给外孙女。

  第五层(14一15自然段):船快开时,外祖父又递给外孙女绣着梅花的手绢。

  3、自己体会文章开头与结尾之间有什么联系?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重点:理解全文

  一、复习回顾,揭示任务。

  1、说说课文围绕梅花说了哪几件事?(回顾旧知,做好铺垫)

  (1)读诗落泪;

  (2)珍爱梅图;

  (3)不能回国;

  (4)赠墨梅卧;

  (5)送梅花仇;

  2、从题目入手:梅花是一种名花,但为什么说梅花魂呢?课题“梅花魂”与本文所记叙的五件事有什么联系?

  这就是我们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从“爱梅”入手,直奔重点段“品梅”。学习第二、第四件事,体现“教”学。

  1、文中哪件事最能表现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

  (第二件事:珍爱墨梅图)

  2、指名读。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祖父对梅花情有独钟?

  (1)“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留意。唯独书房罩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从中体会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老人对梅花图的珍爱。

  (2)“我不小心在梅图上留下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沾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通过老人的语言,行动来体会他对梅图的珍爱。

  a、体会“轻轻、慢慢”在句子中所起到的表达效果。

  b、“清白”是什么意思?“沾污”又是什么意思?

  c、爷爷是让妈妈管教好我的行为、还是思想?

  (思想)从何而知?(“这清白的梅花,是沾污得的吗?”)

  3、“这清白的梅花为什么不能沾污?”一向宽容慈爱的外祖父为什么这次会大动干戈呢?导入第四件事的学习。

  4、教师范读“临别赠梅图”一事。

  (1)老人深情地说的那段话,其中哪几句话点明了梅花的品格?

  (“这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

  (2)由此可见老人爱梅其实爱的是梅花的什么?(梅花的精神)

  (3)电视播放歌曲《红梅赞》:冰天雪地,傲然怒放的红梅,优美动听的旋律,深情赞美的歌词。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对梅花有了更新、更高的认识。

  (4)说说此时,你对梅花有了什么更新的认识?

  (5)指名读“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讨论:

  a、梅花的秉性像什么?(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节)

  b、此时作者用了什么手法?(借物喻人)

  c、由此可见,老人赞梅花,实则赞美的是什么?

  (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节)

  (6)再次播放《红梅赞》,同时指出:这首歌是电影《江姐》的主题曲,影片中江姐为了追求革命信仰和崇高理想,面对敌人的酷刑拷打,毫不动摇,大义凛然,最后含笑走上刑场,倒在一片梅花灿烂的地方。歌曲唱得是梅花,实在赞美江姐。声情并茂的导语使学生深深领悟:梅花的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老人爱梅花,就是因为梅花是祖国的象征。

  (7)外祖父保存这幅梅花是为什么?(是让自己保存梅花的秉性,也就是中国人的气节。)现在他把它送给外孙女又是为了什么?(也让外孙女保持这种秉性、这种气节。)这就是题目“梅花魂”的内涵。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此部分内容。

  三、总结方法,帮助学习第一件事。体会“梅花魂”何在,“中国心”何在!体现“扶”学,培养能力。

  1、默读第一件事:吟诗落泪。

  2、思考讨论:

  (1)“常常教我读唐诗宁词”说明什么?

  (老人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国人,不忘中华民族文化,也要让自己的子孙也不忘自己祖国的文化。)

  (2)“读到一些诗句就落泪”是因为什么?

  a、适当解释说明三句诗的出处、意思及其表达的情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朝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意思是:独自一个人在远方居住,每到过节的时候格外思念故乡的亲人。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出自王维的《山中送别》意思是:明年春天绿草如茵的时候,您回来不回来呢?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出自北宋词人秦观的词《浣溪沙》,大意是:在空中随风飘飞的落花,轻得好像夜里的梦,满天无边无际落着的雨丝,细得好像心里的愁。

  这些诗大致都体现了一种思乡怀亲之情。

  b、明确老人的思乡之情是他落泪的原因。

  (因为这些诗句触动了老人的思乡之情。他思念祖国,却身在异邦,不能回去,所以伤感地流泪了)

  四、放手自学第三件、第五件事,体会“梅花魂”何在“中国心”何在!体现“放”学,发展能力。

  1、从“听到不能回国,外公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起来了……”一句,体会老人一直热爱着、思念着祖国,却不能回去,他难过地哭了,充分表现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

  2、从“赤道吹来的撩乱了老人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体会到思乡的深情,孤独的痛苦,一下子把他催老了。

  3、从“想不到泪眼蒙胧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个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面绣着血色的梅花。”体会到老人把自己对祖国的一片眷恋之心让外孙女带回祖国,成了却自己的心愿。

  五、学习最后一段,点明中心,总结全文。

  1、齐读最后一段,说说这段对全文起到了什么作用?

  (点明中心)

  2、回顾全文,口头概括本文的中心。

  (课文讲了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表露了一位华侨老人的中国心。)

  3、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你体会到了什么?

  (开头和结尾紧密联系。开头讲由梅花想到外祖父;结尾又从梅花想到外祖父的爱国心。这样前后呼应,首尾连贯,更加突出了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4、谈谈学完课文,你在写作上的收获。

  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板书设计:

  1、读诗落泪

  2、珍爱梅图

  15、梅花魂 3、不能回国 中国心

  4、赠送梅图

  5、递梅花巾

  教案简析

  教者从课题“梅花魂”着眼,以理解“梅花魂”的内涵为突破口,寻找贯串全文的“梅花魂”所在。这样的教学构想,抓住了课文的关键,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中先指导他们理解体会课文的难点:老人爱梅花是爱祖国的表现。扫除学生自己阅读上的障碍。再放手让他们从文中的几件事中,寻找表现老人爱祖国、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的内容。体现阅读课文以学生自学为主的特点,以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教者在教学中还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电视播放歌曲《红梅赞》,创设情景、激发情感。为突破教学重点、难点起到了很好地作用。针对本文内容含蓄、思想性深刻的特点,教者又采用了情感朗读来配合教学。让学生从读中悟情悟理。加之老师的适时点拨,学生一定能透彻地理解全文。

《梅花魂》教学设计11

  课 题:梅 花 魂 (第2课时 讲读课)

  执 教:程 鹂

  学 校:辽宁省阜新市海州区中华路小学

  设计理念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强调读者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本设计力图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利用文本提供的教学空间,最大限度地开发教材资源。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思想情感,对课文内容进行补充、拓展,与作者、文本进行深入对话,通过有感情朗读训练使学生深入感悟文章的内涵。同时,以生动活泼的课堂组织形式,借助网络资源,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深刻体会梅花的象征意义及华侨老人对祖国的深沉的眷恋之情。

  2、通过有感情的朗读重点句段,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了解作者的表达方式。

  3、品词读句,积累拓展文本,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4、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文章的.思想内涵。

  5、教学难点:理解梅花的象征意思,体会外祖父在爱梅花、送梅花图中,所寄托的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媒体

  硬件媒体:计算机、投影仪 软件媒体:文字、梅花图、音乐

  教学步骤

  (一)激情引趣 导入新课

  师:(导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从苦寒来”。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赞赏过梅花?欣赏过严冬里的那一枝独秀的花之傲骨?诗人王安石、陆游、画家王冕,甚至我们的开国领袖毛泽东也曾写下词句盛赞过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梅花魂》,让我们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感悟梅花的的深刻喻意。(板书课题)

  师:(谈话回顾)通过上节课的初读课文,你认为本文就是单纯的在写梅花,赞美梅花吗?那么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

  生:回答。

  师:板书(外祖父 、喜爱梅花、思念家乡)

  设计意图:揭示课题,回顾文章主要内容,从而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以美的导语,刺激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生兴趣,把学生自然地带入学习内容中,使学生乐学。

  (二)自主探究 整体感知

  师:过渡语,引导学生找出外祖父的言行使幼时的她产生哪些不懂的问题。

  生:快速浏览课文,说说作者当时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生:汇报

  师:小结,问:作者后来读懂了老人的心了吗?从文章哪儿可以看出她懂了?

  生:回答,引出最后一段。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初步理解最后一段;从学生主体出发,在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自觉提出问题,为下一步的深入探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体验情境 升华情感

  师:有感情读最后一段,体会作者的心情,感受老人曾经的胸怀。

  生:自由读课文,找出表现老人喜爱梅花,思念家乡,眷恋祖国的词句,用笔划上,思考后做批注,然后,相互谈感受。

  生:向全班谈感受。

  师:重点指导(1)第三段的描写(出示课件中的墨梅图及重点句)指导感情朗读,进行细致刻画人物的写法指导。师重点指导(2)第十三段外公说的关于梅花的品格的那段话。(课件出示重点语段和雪中梅花图片)教师指名读文。

  师:从这段里,你读懂了什么?

  生:汇报。

  师:你觉得像梅花一样有民族气节的人物都有谁?

  生:汇报古今民族英雄。

  生:继续汇报从哪些地方看出外公眷恋祖国的。

  师:引出“血色梅花”讲解其深刻含义(播放《我的中国心》乐曲)。

  生:体会、感受。

  师:(过渡语)漫漫几千年的中华史有气节的人物屡见不鲜,怎么又能说得清、道得完呢?让我们再饱含深情地读一读这段吧!

  师:指导有感情朗读。

  设计意图:深入文本,理解内容;第三段内容学习;理解第十三段关于梅花品格一段话;让学生由乐学到会学,掌握读书方法,养成良好读书习惯;适时进行写作方法的渗透,提高学生用语文的能力;创设情境,以读为突破口,理解文章重点语句;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意在补充信息、拓宽视野,对课文内容进一步加深理解;意在紧扣一个“魂”字,层层推进,启迪学生感悟“魂”的深刻含义。理解外祖父的爱国心。创设情境升华情感。

  (四)适时训练 拓展延伸

  师:(过渡语)载着无尽的思念的船远去了,我们仿佛听到了老人心中要回国的呼声,作者成年后含泪写下这篇文章里面寄托了多少对外公的思念与赞誉!每当作者看到那墨梅图手绢,作者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能替她说出来吗?

  师:课件出示(每当 仿佛看到 想到 )

  生:写作训练。

  设计意图:利用文本资源,适当拓展延伸,让学生在学习阅读的过程中,情动而辞发,提升表达能力,达到读写结合的目的,真正体现新课程理念。

  (五)归纳总结 入情悟理

  师:(结束语)岁月无情,外公走了,老人终究没有回到他魂牵梦绕的故乡,“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请让我们永远铭记梅花魂,愿同学们都成长为一位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中国人!

  设计意图:依据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强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让文本信息内化为情感体验。

《梅花魂》教学设计12

  教学目的:

  1、了解梅花的品性,体会外祖父酷爱梅花,眷恋祖国的情感。

  2、初步了解借物抒情的写法。

  3、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了解梅花的品性,体会外祖父酷爱梅花,眷恋祖国的情感。

  第一课时

  一、赏梅:播放梅花图片

  二、品梅:了解前人对梅的喜爱和赞誉

  三、检查预习

  (1)生字词语的认读

  (2)思考:文中回忆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这些事表达了外祖父怎样的感情?

  4、品读:找出令你感动的句子,练习感情朗读,并在文中简单作注解。交流

  四、直奔主题,感悟“梅花魂”

  1、学生自主学习。

  2、学生交流(鼓励学生大胆说,注意发现学生观点的独特之处)

  3、引导分析:(这梅花,是我们……秉性才好。)

  (1) 文章说,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谁能告诉我,“秉性”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说得很好,还有不同的说法吗?)

  (2) 梅花的秉性是什么?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四个“愈”“三个”最“的排比句式,充分突出了梅花的品性。这就是梅花的灵魂所在。让我们把梅花这种坚强不屈的灵魂读出来。)

  (3) 中国人的秉性是什么?(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就象梅花的灵魂一样。)你知道中华民族出了哪些有气节的人物?(让我们通过读把中华民族的气节表现出来。)

  引导:祖父的一段话,道出了梅花的秉性,道出了中华民族的秉性,这秉性是不肯低头折节,这秉性是顶天立地(板书:顶天立地),来,让我们把这个词读一遍,再读一遍,读出中华民族的气势来。(带读两遍)。真棒,希望同学们都能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4) 外祖父说这段话仅仅是为了向我介绍梅花和中国人的秉性吗?

  4、小结:祖父对梅花情有独钟,是因为梅花有着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品格,寄托着祖父对祖国无尽的思念,同时也表现他拳拳爱国之心。我们把这一段齐读一遍,好好感受感受外祖父的这种心情。

  5、返回课题,说说对课题的理解。(魂:指精神,梅花的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是不管经历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精神。文章表面上写梅花,其实是通过梅花魂表现外祖父的思乡之情,爱国之心。)板书:思乡情 爱国心

  三、拓展迁移

  1、借梅花寄托思乡之情,这叫借物抒情。(板书:借物抒情)情到深处,一草一物都能沟起人的相思。请同学们阅读拓展三里面的文章,想想这几篇文章和《梅花魂》有什么相同之处。(都是通过一些事物或事情表达作者的感情。)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但认识了梅花,还了解了借物抒情的写法。你最喜欢的是什么花,你觉得它代表了什么品格,学习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借物抒情

  梅花魂————思乡情 爱国心

  顶天立地

  反思:这节课就课文教学来说,条理是比较清晰的,教学环节还算紧凑。从课题入手,抓住“什么是魂”“什么是梅花魂”“想通过梅花魂表达什么感情呢?”三个问题,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外祖父的一段话。首先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最能体现梅花特点的一段话,认真品读,看有什么发现。接着以“秉性”为切入口,通过理解秉性,进而理解什么是梅花的秉性,什么是中国人的秉性,理解外祖父说这段话的深意——表达思乡之情,爱国之心,教诲之意。最后回归课题,让学生说说对课题的理解,水到渠成,前后呼应。

  但从课堂情况来看,显得过于平淡。原因在于教师对教材把握不够准确,对梅花魂的把握不够深入,由此也就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发散思维,而仅停留在泛泛的表象思考中。具体说来,用“顶天立地”概括梅花的品格并不十分准确,梅花品格更主要的是愈压愈强,是“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那为什么要用梅花比喻中华民族呢?这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应该作为教学的重难点,在梅花与中华民族秉性的结合上,应该引导得更细一些。如课前做好充分铺垫,课堂拓展阅读一些有梅花秉性的人的事迹等。

《梅花魂》教学设计13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需“充足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进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法”。因而,这节课上,我将积极创设自主学习的课堂空间,带学生走进自主探究的境界,紧扣一个“魂”字,按“质疑---释疑---升华”这样的主线展开学习,感悟至真至纯的爱国深情。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理解梅花的品格,理解“魂”的含义。

  2、体会外祖父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读懂课文,理解梅花的高洁品格,理解“魂”的含义。

  2、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外祖父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引题质疑

  1、揭题,读题。引导学生紧扣课题中的“魂”质疑。

  2、复习课文围绕外祖父写的五件事情。

  3、围绕这五件事件,你能提出哪些不懂的问题呢?

  (设计意图:俗话说,兴致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这里的质疑为学生创设了自主学习的课堂空间,为完成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思维感情,并琢磨这种感情是怎样抒发出来的教学目的打下基础。)

  二、逐渐释疑

  (一)解读“梅花魂”

  读读课文,找到课文中能说明梅花魂的话。

  反馈,出示句子:

  “是啊,莺儿,……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层次一:梅花魂是指梅花的精神。

  1、简略地说,梅花魂就是梅花的――精神

  2、这段话中哪几句是介绍的梅花的精神?(出示句子)

  3、那该怎么读出梅花的精神呢?

  指名读――齐读

  原来外公爱好梅花,就是喜欢――(梅花的精神)

  层次二:梅花魂是指中华民族的精神。

  1、梅花魂仅仅指的是梅花的精神吗?再找句子读。(出示句子)

  2、播放课件:歌曲《红梅赞》 这首歌是影片《江姐》的主题曲,歌唱的是梅花,而歌颂的却是江姐如梅一样的`气节和精神。那么在你的记忆中像江姐这样有中华民族气节的人还有吗?

  3、是啊,他们就像这昂首盛开的梅花一样,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带着这种感情,自己再好好读读。

  4、外公赞扬梅花,就是赞颂――具有梅花精神的中国人!而他们的这种精神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

  层次三,做拥有梅花精神的人

  引读――“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老师小结:其实,这段话不仅仅是外公对莺儿说的,这更是他老人家自己心灵的独白。他漂泊海外,中国人的气节没有变,对祖国的爱不变,就像他深爱的梅花一样,有品德,有灵魂,有骨气。

  (设计意图:绕开旁枝,直奔重点段落,对外公的话开展研读,这样使整节课的教学主次明显,重点凸起。)

  (二)分析“爱国心”

  此时,我们心中的疑问能解决了吧!

  (1)正是这眷恋祖国的心才使外祖父在吟诗诵词的时候悄然泪下。

  我们来看看,外祖父吟诵的都是一些什么诗啊?出示重点句,边读边悟情。

  (2)由此,我们也不难解释,在我弄脏梅花图时,外公为什么会拉下脸来,训斥我妈。(出示句子)

  问:外公说的玷污,玷污的仅仅是梅花图吗?

  (在外祖父的心目中,梅花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象征,这梅花代表的就是祖国。外公不容许中华民族的气节受到一丝一毫的玷污!)

  引读:所以他拉下脸,有生以来第一次申斥我妈――训罢,便用……外公爱护的是――自己深深眷恋祖国的心

  老师小结。

  (3)外公因自己不能回国而失声痛哭的原因。

  (4)外公之所以临别前要将他最珍视的墨梅图和绣着梅花的手绢送给我是由于在外祖父的心中,梅花已不仅仅是梅花,它更是祖国的化身,正如作者写道(出示句子)(齐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个性化阅读的基础上,领会人物的情感,从而冲破本文的教学重难点。)

  三、升华主题

  设想写话,延长“爱国心” 。

  当我们回国的大客轮越行越远,泪眼朦胧满头银发的外公望着远去的船儿,感叹万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在想些什么,心里默默念叨着什么呢?拿出笔,写下这位爱国老华侨的心声。

  (设计意图:意在激发学生共识,让学生在更加深刻了解了人物内心的基础上,产生自己的那份爱国心,民族情。)

《梅花魂》教学设计14

  1.解决生字、新词,通读课文。

  2.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3.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

  (二)整体感知

  本文通过写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了他对祖国深深地眷恋,表露了一位华侨老人的中国心。

  (三)目标完成过程

  1.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出示幻灯片(梅花图),教师指导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见过梅花吗?你能简要说说梅花的品格吗?(梅花,主要有红、白两种颜色,花分五瓣,香味很浓。特别是它在万花凋零的初春时节开放,深受人们的喜爱。梅花不畏严寒、不怕风欺雪压,它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今天我们学习“梅花魂”这篇自读课文。板书课题,说说“魂”是什么意思?(“魂”是指迷信的人认为附在人的躯体上作为主宰的一种非物质的东西,灵魂离开躯体后人即死亡。本文中的“魂”是指崇高的精神。)梅花虽是有名的花,但为什么说”梅花魂”呢?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2.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指名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

  ①指名读课文。

  ②生字: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义。

  ③新词:

  训斥:训诫和斥责。

  玷污:弄脏。

  郑重:严肃认真。

  眷恋:对自己喜爱的地方深深地留恋。

  颇负盛名:颇,相当地。负,享有。盛名,很大的名望。颇负盛名,有很大的名望。

  (2)作者围绕梅花讲了一些什么事?通过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本文围绕着梅花讲了飘泊他乡的外祖父珍爱梅花、眷恋祖国的事,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划出最使你感动的语句,读一读。

  (4)质疑问难,同学前后左右分组讨论、交流、教师点拨。

  3.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本文共分三部分,要指导学生把“回忆几件具体的事情反映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作为一部分,这样就很明显地把文章的三大部分划分出来了。

  第一段(1)由梅花想到外祖父。

  第二段(2-15)回忆几件具体的事情反映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第三段(16)从梅花想到外祖父的爱国心。)

  (四)课堂练习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华侨老人的思想感情。

  2.回顾全文,归纳中心。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复习检查。

  指名读课文,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写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及对祖国的眷恋之情,表露了华侨老人的爱国心。)

  过渡:课文是怎样来表达外祖父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的呢?

  2.学生自学,教师点拨。

  (1)课文围绕着梅花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先自学,后讨论、交流。课文围绕着梅花写了外祖父的五件事:

  ①常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且读着读着就流出眼泪。

  ②对一幅墨梅图分外爱惜。

  ③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起来。

  ④在离别前把最珍贵的墨梅图送给外孙女。

  ⑤船快开时,又递给外孙女绣着梅花的手绢。表达了外祖父眷恋祖国、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抓重点段第2自然段,体会外祖父的思想感情。

  ①学生自由感情朗读,画出使外祖父伤心落泪的诗句。

  ②反复朗读并思考:外祖父为何读到这些诗句时就会落泪?(因为这些诗句触动了他思乡的感情。他思念祖国,却身在异邦,不能回去,所以外祖父读到这些诗句时就会落泪。)

  ③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几句诗的意思的?说说从这些诗句你体会出外祖父怎样的思想感情?(“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是唐代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诗句。意思是:我独自一个人在远方居住,每到过节的时候格外思念故乡的亲人。“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也是王维的诗,意思是:明年春天绿草如茵的时候,您回来不回来呢?“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是北宋词人秦观的词,意思是:在空中随风飞舞的落花,轻得好像夜里的梦;满天无边无际落着雨丝,细得好像心里的愁。从这些诗句,可以体会出外祖父思念家乡、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3)自学重点段15自然段,学生分组朗读并讨论:

  ①梅花的品格是什么?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用~~画在书上。(梅花的品格是坚韧不拔,遇到困难不屈服。主要从“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这些词语体会出来的。)

  ②外祖父为何珍爱梅花?这说明什么?(外祖父把梅花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即“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珍爱梅花,是让自己保持梅花的秉性,也就是保持中国人的气节。这充分说明外祖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外祖父为什么要送梅花图、梅花手绢给“我”?

  (外祖父把梅花图、梅花手绢送给“我”,是为了让“我”也保持梅花的秉性,保持中国人的气节。也说明外祖父要把他自己对祖国的眷恋之心让“我”带回祖国。)

  (5)“梅花魂”的内涵是什么?本文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

  (“梅花魂”的内涵是:保持梅花的品格,保持中国人的气节。以“梅花魂”为题点明了中心。)

  (6)说说最后一自然段在文章中的作用?(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3.回顾全文,归纳中心。

  (本文通过写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了他对祖国深深地眷恋,表露了一位华侨老人的爱国之情。)

  (三)总结、扩展

  1.围绕重点,学习表达。

  (1)本文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本文开头和结尾相照,首尾连贯,更加突出了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思念祖国、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指导朗读重点段,体会外祖父的思想感情。(第2自然段从开头到“教我读唐诗宋词”,读得应轻快一些。从“读到”到这一段结束,读得应低缓一些。第13自然段点明了外祖父珍爱梅花的原因,在朗读时,语气要坚决。)

  2.综合训练,发展技能。

  在学过的课文中,找出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句段,并体会它的好处。

  六、布置作业

  1.在()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冷艳的(梅花)

  (崇高)的品格

  冰凉的(泪珠)

  (高尚)的灵魂

  慈祥的(外公)

  (梅花)的骨气

  隆冬的(天气)

  (梅花)的秉性

  2.阅读课文第13自然段,回答下面问题。

  (1)外祖父把梅花作为什么的象征?(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2)中华民族的精神就是什么?(就是“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3)外祖父保存这幅墨梅图是为了什么?现在把它送给外孙女又是为什么?(外祖父保存这幅梅是为了保持梅花的秉性,也就是中国人的气节。现在把它送给外孙女,也是让她保持梅花的秉性,保持中国人的气节。)

  [教学要求]

  1、通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

  2、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3、了解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冲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了解课文是怎样做到“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

  [教学难点]

  理解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

  [教学方法]

  朗读法,情景教学法,扶放结合法。

  [学法]

  读文悟情,读句悟理;抓重点词句,一点带面的学习方法。

  [教学准备]

  梅花挂图,《红梅赞》歌曲VCD碟。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重点:自学字、词,了解内容,理清层次。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出示梅花挂图。

  2、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看见过梅花吗?你喜欢它吗?你喜欢它的什么?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一个有关梅花的故事。

  3、板书课题。理解“魂”的意思,那么“梅花魂”指的是什么?设疑激趣。

  二、初读课文,完成自学要求:

  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通过写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画出最使你感动的语句,体会其中的情感。

  4、准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理清叙述的顺序。

  1、根据回忆内容、非回忆内容给课文分段。

  (首尾各为一段,中间为一段,全文分三段。)

  2、根据课后思考题1前半题的提示:“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给第二段分层。

  分为五层:(一层一件事)。

  第一层(2自然段):外祖父常常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而且读着读着就流出眼泪。

  第二层(3自然段):外祖父对一幅墨梅图分外爱惜。

  第三层(4一11自然段):外祖父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起来。

  第四层(12一13自然段):外祖父在离别前把最宝贵的墨梅图送给外孙女。

  第五层(14一15自然段):船快开时,外祖父又递给外孙女绣着梅花的手绢。 3、自己体会文章开头与结尾之间有什么联系?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重点:理解全文

  一、复习回顾,揭示任务。

  1、说说课文围绕梅花说了哪几件事?(回顾旧知,做好铺垫)

  (1)读诗落泪;

  (2)珍爱梅图;

  (3)不能回国;

  (4)赠墨梅卧;

  (5)送梅花仇;

  2、从题目入手:梅花是一种名花,但为什么说梅花魂呢?课题“梅花魂”与本文所记叙的五件事有什么联系?

  这就是我们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从“爱梅”入手,直奔重点段“品梅”。学习第二、第四件事,体现“教”学。

  1、文中哪件事最能表现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

  (第二件事:珍爱墨梅图)

  2、指名读。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祖父对梅花情有独钟?

  (1)“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留意。唯独书房罩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从中体会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老人对梅花图的珍爱。

  (2)“我不小心在梅图上留下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沾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通过老人的语言,行动来体会他对梅图的珍爱。

  a、体会“轻轻、慢慢”在句子中所起到的表达效果。

  b、“清白”是什么意思?“沾污”又是什么意思?

  c、爷爷是让妈妈管教好我的行为、还是思想?

  (思想)从何而知?(“这清白的梅花,是沾污得的吗?”)

  3、“这清白的梅花为什么不能沾污?”一向宽容慈爱的外祖父为什么这次会大动干戈呢?导入第四件事的学习。

  4、教师范读“临别赠梅图”一事。

  (1)老人深情地说的那段话,其中哪几句话点明了梅花的品格?

  (“这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

  (2)由此可见老人爱梅其实爱的是梅花的什么?(梅花的精神)

  (3)电视播放歌曲《红梅赞》:冰天雪地,傲然怒放的红梅,优美动听的旋律,深情赞美的歌词。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对梅花有了更新、更高的认识。

  (4)说说此时,你对梅花有了什么更新的认识?

  (5)指名读“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讨论:

  a、梅花的秉性像什么?(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节)

  b、此时作者用了什么手法?(借物喻人)

《梅花魂》教学设计15

  【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缕缕、幽芳、漂泊、唯独、顿时、稀罕、离别、大抵、精神、品格、灵魂、骨气、民族、气节、磨难、欺凌、境遇、毕竟、梳理、衰老、珍藏、华侨、能书善画、风欺雪压、顶天立地、低头折节、泪眼蒙眬”等词语。读读记记“颇负盛名、玷污、秉性、凉飕飕、眷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爱国情、思乡意,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并进行语言积累。

  3.全力以赴,激情参与,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圈点勾画、批注及编写文段序号。

  2、通过独立思考、深情朗读、小组合作,抓住文中的具体词语和句子,通过联系生活来想象。

  3、认真研究学案,独立思考,限时30分钟完成;规范书写,运用好双色笔;小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

  【知识链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全诗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山中送别》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全诗是: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浣溪沙》北宋诗人秦观的词。全词是: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自主学习】

  1、我能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新词。还能看拼音写词语。

  yōu fāng piáo pō ci xiáng xī hǎn mó nàn qi líng

  ( ) ( ) ( ) ( ) ( ) ( )

  shuāi lǎo zhēn cáng fēng qi xuě yā ding tiān lì dì

  ( ) ( ) ( ) ( )

  我要把学习目标中的词语再抄一遍

  2、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梳( ) 撩( ) 玷( ) 祥( )

  流( ) 燎( ) 沾( ) 样( )

  琉( ) 潦( ) 贴( ) 洋( )

  3、给带点的字选择合适的解释,在被选答案的序号处画“√”。

  (1)、能书善画

  ①善良,慈善;②善行,善事;③友好,和好;④擅长,长于;⑤容易,易于。

  (2)颇负盛名

  ①背;②担负;③依仗;④遭受;⑤享有;⑥失败。

  (3)、独在异乡为异客

  ①有分别,不相同;②奇异,奇特,特别;③另外的,别的;④惊奇,奇怪;⑤分开。

  (4)、愈是寒冷

  ①(病)好;②较好;③叠用,跟“越……越”相同。

  4、句段推敲

  1、“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有奇怪”

  我害怕,是因为

  我奇怪,是因为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这两句话前后对比,更说明了

  【合作探究】

  问题一:课文围绕着梅花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从课文的哪些语句体会到的',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问题二:朗读第2自然段,体会外祖父的思想感情。画出使外祖父伤心落泪的诗句。朗读并讨论:怎样理解这几句诗的意思?外祖父为何读到这些诗句时就会落泪?说说从这些诗句你体会出外祖父怎样的思想感情?

  问题三:朗读课文,用“──”划出表现外祖父非常喜欢梅花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体会。讨论: ①梅花的品格是什么?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用~~画在书上。②外祖父为何珍爱梅花?这说明什么?③外祖父保存这幅墨梅图是为了什么?现在把它送给外孙女又是为什么?

  问题四:本文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练练测测】

  1、我能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分(fēn fèn )

  ①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外祖父分( ) 外爱惜。

  ②外祖父十分( )爱惜那幅墨梅图。

  卷 (juǎn juàn)

  ①外祖父给了我一卷( )白杭绸包的东西。

  ②那些书被保存得很好,没有一页书角是卷( )起来的。

  2、选字填空。 竟 境 竞

  ,梅花魂导学案4

  (1) 想不到外祖父( )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2) 智力( )赛使同学们的思维更加活跃起来了。

  (3) 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 )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4) 虽然热带是无所谓隆冬的,但腊月天气,也( )凉飕飕的。

  (5) 保护环( ),人人有责。

  3、想一想,填一填。

  “梅花魂”的“魂”指一种精神。我们还可以说

  ( )魂 ( )魂 ( )魂 ( )魂

  “缕”作量词常用于细而长的东西。我们可以说

  一缕( ) 一缕( ) 一缕( ) 一缕( )

  4、阅读全文,把下面答案补充完整。

  课文的字里行间都表达了外祖父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件事情上:一是常教外孙女读唐诗宋词,读着读着就_______________;二是对一幅墨梅图分外爱惜,因我的一次不小心弄脏了它,受到_________;三是因不能_________,而难过得呜呜哭起来;四是在离别前,_________,五是船快开时_________。

  5、抄写课文中的诗句,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情感。我还能背出这三首诗。

【《梅花魂》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梅花魂教学设计01-03

《梅花魂》教学设计03-08

《梅花魂》教学设计14篇07-31

《梅花魂》教学设计(14篇)06-16

五年级《梅花魂》教学设计07-18

《梅花魂》说课稿06-26

五年级《梅花魂》说课稿01-01

梅花魂读后感10-31

梅花魂读后感04-29

《头饰设计》教学设计10-27